
会员
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
(英)蒂莫西·加顿艾什更新时间:2018-01-12 16:10:19
最新章节:第66章 注释(4)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蒂莫西·加顿艾什最新一本融历史研究与新闻报道于一体的文集,收入作者2000—2009年发表在《纽约书评》、《卫报》等媒体上的文章。作者追踪世界大事,从东欧的“橙色革命”、英国与欧洲及欧盟关系的演变,到伊斯兰主义的兴起、“9·11”、美国大选及反恐,再到缅甸、伊朗等非西方国家的新动向,其足迹几乎遍及全球,深度挖掘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给当下事件的报道以历史的深度,并赋予它们文学化的表达,同时探讨作家与事实的关系。本书集中体现了加顿艾什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
译者:于金权
上架时间:2014-09-01 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英)蒂莫西·加顿艾什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政治人类学评论(总第9辑)
《政治人类学评论》是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筹备)主办的国内第一份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半年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书是第9辑,由六篇文章构成,皆为顺利通过毕业答辩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剪辑版,且都是基于田野调查而成的。政治21.8万字 - 会员
思想与政治之间: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研究
本书以个案研究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进行了梳理。从纵向上,就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与唐太宗时期、高宗李治及武则天时期的治国思想及其执政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比较,着重就唐玄宗对唐代前期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的反思与探索进行阐述;以时间为序,对唐玄宗时期政治集团、儒家与道家和道教的信徒群体以及知识群体中重要代表性人物的政治思想展开论述。从横向上,对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政治31.3万字 - 会员
政治人类学评论(总第7辑)
本书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辑共六篇文章,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乡村权力与乡村的秩序的重建、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乡村集市的权力整合、“重建寺庙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文章聚焦于基层单位——村庄,对于理解当下政治27万字 - 会员
社会主义:俄罗斯学者的新思考
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俄罗斯左翼学者从21世纪社会主义选择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论证。这些学者通过多年的学术研究,围绕21世纪新社会主义选择或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或撰写了有深度的学术专著,论述21世纪缘何要选择社会主义而抛弃资本主义,21世纪新社会主义应该呈现出来的样式,如何构建21世纪社会主义等问题。本书对这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介绍和阐释,俄罗斯左翼学者关于21政治19.7万字 - 会员
身份政治的历史演进研究:以社会批判理论为视角
全球化进程与流动的现代性加剧了个体身份(SelfIdentity)的不确定性,使人们深陷身份焦虑与认同(identity)危机。上世纪60年代,个人主义的风靡催生了后福特时代身份政治运动的兴起,诉诸于认同的政治运动蓬勃兴起,同时学界对身份政治(IdentityPolitics)的争论方兴未艾。身份政治的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同一性(identity)与差异性之争是身份政治的理论根源。近代政治19万字 - 会员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公元3-9世纪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政治29.1万字 - 会员
元代政治思想史(上卷)
本书从统治观念之变、政治理论之变、政治态度之变、重要政治观念演变阐释元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展示了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全景性关系。上卷三编,第一编主要呈现蒙古国时期草原帝国统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王朝统治思想的碰撞;第二编突出展现元朝建立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吸纳和应用农耕王朝政治思想;第三编重点陈述国家大一统奠定了开明政治的思想基础,带动了南、北理学政治思想的融汇。中卷为第四编,所要表述的是元朝政治75.1万字 - 会员
南大亚太评论(第7辑)
《南大亚太评论》是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出版物之一,每年两辑。选题内容涵盖大亚太地区和相关全球性问题,包括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期刊形式以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专题研究(包括主题笔谈)为主,兼及调研报告、学术争鸣、学术前沿译介等,并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清新自然的文风。中国知识界对外部世界和国际关系的关注大体上是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的。第七辑《南政治15.4万字 - 会员
东南亚四国的政治发展与国家建构
采取何种形式的政治发展道路,对一国的国家建构和政治稳定有重大影响。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西方多党竞争式的政治发展道路与国家建构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以东南亚四国泰国、菲律宾、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为例,一方面,西式政治发展道路对东南亚四国的国家建构造成不利影响,出现族群冲突和分离主义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建构中出现的问题对东南亚四国的政治现代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政治动荡和民主倒退等问题。对此,本书通过建政治2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