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学是什么
傅道彬 于茀更新时间:2019-08-09 18:41:36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未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由著名院校著名学者倾心撰写,旨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每种书均包括该学科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就、学科价值及学科发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问题。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学与每个人的生活有着程度不一的联系。《文学是什么》从模仿与表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美与真、游戏与布道、内容与形式关系、作家创作论、文学体裁、接受美学等多个方面简明畅达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包含文学内涵与外延的浓缩图景,有助于读者短时间内了解“文学是什么”这一论题,是一部优秀的学术普及读物。此书为我社已出版的《文学是什么》的精装版。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文学是什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傅道彬 于茀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唐诗疑难详解
本书是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张天健、张起对唐诗中名篇疑难问题的解释。全书内容广泛,,如“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解密”,“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之疑”,“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在哪里”,“晚唐遗珠‘一瓢诗人’唐求”等问题,书中都做了有理有据有趣的解答。本书以细读文献为基础,“浅者深入,深者浅出”,每一专题皆沉潜涵泳,参互考寻,按《唐诗解密》体例,精心构筑,以“探问”形式,答疑解难,是兼具文学46.1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这是一部网络文学批评专题文集,由75篇论文组成。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网络文学批评原理(18篇),网络文学评价体系(21篇),网络文学批评标准(15篇)和网络文学批评实践(21篇)。这些文章均系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主流报纸理论版公开发表的成果,它们基本反映了这些年来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树和评论实践的基本面貌和水平。文章作者大都是我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界的一线学人,有传统学院派资深学者,也有近年来涌现出文学24.5万字 - 会员
《冰心日记》研究
本书是目前国内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冰心日记》的著作。作者梳理了日记中关于国际交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史料,通过日记勾勒出冰心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学生活,分析总结了冰心日记的文体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学观念。作为研究《冰心日记》的创新性成果,本书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日记体文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文学21.5万字 - 会员
《老子》英译研究
《老子》英译的悠久历史和众多译本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本书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选取理雅各、韦利、刘殿爵、韩禄伯和米切尔这五位译者的《老子》英译为研究对象,采取“社会历史语境+译者/译作+译文读者”的综合研究路径,描述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译本的特点,并将译者和译本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尝试发现和解释社会历史语境与译者、译本及读者之间的关联。文学17万字 - 会员
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新中国想象
国家想象研究一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但尚有开拓和掘进的空间。抗战和内战的特殊语境滋生了新的文学思想和表达,也影响着此后的文学转折,四十年代庶几堪称现代文学国家想象的最重要阶段。本书将文学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考察,运用各类文献,以文史瓦证的方法,讨沦不同知识群体对新中国的认知与构想,细究文学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从而揭橥现代文学及知识分子传统的繁复面貌。文学17万字 - 会员
王嘉与《拾遗记》研究
本书对王嘉及其《拾遗记》进行了宗教本位和文学视阈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具体而言,书中对王嘉的籍贯和卒年进行了考证,对其交游和著述作了深入的探究,并从儒、释、道及谶纬之学四个方面对王嘉的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对《拾遗记》的研究首先是梳理了历代官修、私修书目对《拾遗记》的著录,并对《拾遗记》的版本及体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次是对《拾遗记》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等的专题研究,涉及到了《拾遗记》中的女性、神话,文学12.4万字 - 会员
从鲁德亚德·吉卜林到扎迪·史密斯:现当代英国流散文学研究
本专著较为系统地阐释了19世纪晚期至21世纪初,从鲁德亚德·吉卜林到扎迪·史密斯英国流散作家作品中英国人从英国到其海外殖民地和从(前)殖民地到英国的双向流散和与之相伴而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人种安全等问题。文学21.8万字 - 会员
岭东的叙事与抒情:新世纪粤东文学观察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粵东地区的小说和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有对区域性现象的整体论述,又有对陈继平、林渊液、陈崇正、林培源、吴纯、陈润庭等小说家和游子衿、黄昏、阮雪芳、陆燕姜、辛倩儿等诗人的个案分析。微观见证近年粤东叙事和抒情两个领域的精神潮汐。文学22.9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
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侧重网络文学批评的历史呈现,从文本形态、批评主体、传播方式等角度,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系统的分析;下编则侧重以批评理论解读网络文学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功能、批评影响力。同时,本书的导言强调网络文学必须入正统文学史,结语又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进一步追问,对于当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来说,批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欧阳友权教授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是当今学界网络文学方面研究权威。文学2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