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宋代江浙诗韵研究
钱毅更新时间:2021-02-08 14:27:1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丰富的诗歌文献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它是认识发音的宝贵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语音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继唐诗后,宋诗继续发展,作品数量巨大,艺术成就卓著。宋代江浙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创作繁荣。本书以宋代江浙诗歌83965首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宋代江浙诗歌用韵。本书主要运用“二重证据法”,即将“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利用大量唐宋笔记、文集等历史文献与丰富的现代方音资料来分析宋代江浙诗歌用韵中特殊韵例的语音性质。本书归纳出宋代江浙诗歌用韵的韵部系统为18部,其中阴声韵部、阳声韵部各7个,入声韵部4个。具体如下:阴声韵部—歌戈部、麻车部、皆来部、支微部、鱼模部、萧豪部、尤侯部;阳声韵部—监廉部、侵寻部、寒先部、真文部、庚青部、江阳部、东钟部;入声韵部—屋烛部、铎觉部、月帖部、质缉部。宋代江浙诗歌用韵的韵部系统与宋代通语韵系18部相符,说明宋代江浙诗歌用韵总体是以通语为依据的。宋代江浙诗歌用韵显示出许多重要的通语音变现象,如佳韵系、夬韵押入麻车部,灰韵系及泰韵合口字向支微部演变,尤侯部部分唇音字押鱼模,德韵部分字押屋烛部,入声-p、-t、-k韵尾多有混押,可能演变为-?韵尾,同时入声韵又与阴声韵通押,说明入声韵的三种韵尾有弱化消失趋向。本书分析了江浙诗韵中全浊上声字入韵情况,发现全浊上声只押去声与只押上声的数量相当,而兼押上去声数量远远多于前两种情况,说明江浙全浊上声字正处在向去声演变过程中。特殊韵字考察是诗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考察江浙诗人用韵中的许多特殊韵字,从而弥补韵书音义失收的不足或探寻某些字音义的演变轨迹,还可印证异读等等。本书详尽分析宋代江浙诗韵中的特殊韵例,这些特殊韵例既不符合《广韵》的用韵规定,也不符合通语用韵。其中阴声韵之间的通押有支微部、鱼模部通押,歌戈部、鱼模部通押,支微部、皆来部通押,麻车部、皆来部通押,尤侯部、萧豪部通押等;阳声韵有寒先部、监廉部通押,东钟部、江阳部通押、庚青部、江阳部通押等;入声韵有屋烛部、铎觉部通押等,另外还有阳声寒先部、监廉部与支微部通押等。经过分析发现,除仿古和临时用韵之外,这些特殊用韵绝大多数是宋代江浙方音的反映。可见,虽然宋代江浙诗人用韵总体是以通语为依据,但是江浙诗韵中的大量特殊韵例又反映出江浙诗歌用韵时也参进了许多自已的方音,因而使得江浙诗韵包含有极其浓厚的江浙方音色彩。最后,本书依据宋代江浙诗韵中特殊韵例不平衡性分布的特点来拟测不同地域间的语言差异,即对宋代江浙方音进行分区。结果发现,宋代江浙方音大致分三部分:徐州为一部分,相当于今中原官话区;淮安、扬州为一部分,今属江淮官话区;南通、苏州、杭州、宁波、淳安等为一部分,相当于今吴语太湖片;天台、黄岩为一部分,今属吴语台州片;金华、处州、衢州同为吴方言一个小片;温州、永嘉为一部分,今属吴语瓯江片。这种方言格局与今江浙方言格局基本一致,说明现代江浙方言格局至迟在宋代已基本定型。关键词:宋代江浙诗歌方音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宋代江浙诗韵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综合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四)《全宋诗》江浙诗歌校勘
- 附录(三)宋代江浙诗歌特殊韵例韵谱
- 附录(二)宋代江浙诗歌作者及其诗作统计(二)
- 附录(一)宋代江浙诗歌作者及其诗作统计(一)
- 结语
- 第三节 宋代江浙方音与宋代其他方音的比较
- 第二节 宋代江浙方音特征的地域分布
钱毅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秦汉文学史
秦汉文学史主要书写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间的文学演变史,涵盖了中国历史早期的秦代、西汉、东汉三个王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由发轫到发展壮大的时期。两汉时期文学创作形态丰富多样,既有延续先秦的诸子文学,也有新型的政论文学与赋体文学,其中尤以赋体文学成绩最为突出,被后世学者推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此外,汉代的乐府诗歌创作由滥觞而发达,成为后代诗歌发展的近源,为乐府、五言诗等题材的发展奠定文学50.3万字 - 会员
岭东的叙事与抒情:新世纪粤东文学观察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粵东地区的小说和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有对区域性现象的整体论述,又有对陈继平、林渊液、陈崇正、林培源、吴纯、陈润庭等小说家和游子衿、黄昏、阮雪芳、陆燕姜、辛倩儿等诗人的个案分析。微观见证近年粤东叙事和抒情两个领域的精神潮汐。文学22.9万字 - 会员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八辑)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收录了《颜李学派经学的内在理路——以易学为中心的考察》《新刊墓志集新见唐人著述辑考》《论顺治康熙间西安大兴善寺临济宗佛教法系及其影响》《明支遁诗文集辑本出处考论》等文章。文学427字 - 会员
中国“现代派”诗人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研究
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派”是白话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海外学者关于中国“现代派”诗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成果日益丰硕。为了借鉴国外对中国“现代派”诗人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界的相互交流,对中国“现代派”诗人在国外的接受进行总结就显得更为迫切。本书的目的即是站在跨越异质文明的角度,对英语世界关于中国“现代派”诗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希望能够文学17.9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七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文学29.7万字 - 会员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文学25.7万字 - 会员
语词博物馆: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
本书对当代欧美跨艺术诗学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对欧美跨艺术诗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具有代表性的流派进行分类评析,对中西跨艺术诗学做出比较研究;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对欧美代表性诗歌进行解读,最后对已有重要译作进行疏证,并节选重要跨艺术诗学论述进行翻译。文学36.5万字 - 会员
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研究
本书基于跨文化视阈和主题史脉络,沿着生命超越主题原型及其置换变形的历史轨迹和逻辑进程,考察了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生命意识和文化内涵,梳理了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嬗变的不同形态和基本框架,建构了生命超越主题的研究体系。通过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发生学解读,追索生命超越主题形成的意识诱因和物化形态;通过其原型学阐释,发掘生命超越主题的原型意义;通过其所反映的形上诉求,探讨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象征谱系文学25.7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8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文学2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