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研究
王肇磊更新时间:2021-09-29 13:38:3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课题通过对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进程的梳理,综合考察了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的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文化与教育、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城市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城市社会生活、人口发展与规模等级、城市分布格局与体系的演变、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城市发展的内地化问题以及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等基本内容,总结出了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的一些经验教训,并评估了清代以来各阶段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即清代以来在国家、移民、交通等诸多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水平从纵时态看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因受地理条件和长期处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乡村的贫困,交通的阻塞,复杂的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其城市发展水平无论是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还是城市规模、功能结构、社会发展变迁等都滞后于周边地区,且处于较低的层级。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民族性
-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地区差异性
-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滞后性
- 第七章 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六章 清代以来湘黔鄂渝桂省际毗连区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
王肇磊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蔡东藩中国通史:两晋篇(插图版)
《蔡东藩中国通史(插图版)》套书共10册,是一部以中华经典人物、事件为核心写就的通史教育历史读物。全套书根据故事场景绘制了近千张精美的国风插画,为读者创造出轻松活泼的阅读氛围,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让青少年读者在趣味阅读中了解历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打下学科基础。《蔡东藩中国通史?两晋篇(插图版)》通过96个故事,100幅插图生动讲述了从司马氏篡魏、司马炎建立西晋到刘裕篡晋一百余年的历历史14.7万字 - 会员
重写晚明史2:新政与盛世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历史35.6万字 - 会员
退后一步是家园: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萨苏文笔灵动诙谐,将这段沉重激昂的历史,鲜活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摄的历史照片。通过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互证,或重现,或填补了不少中国军民抗敌卫国的珍贵历史事迹。萨苏所使用的日方资料,大多是专业研究者忽视、或者关注不到的尘封在日本资料馆、旧书肆,以及私人手里的老兵回忆、战时报道、未刊稿件等资料。这部分资料大多是日本侵华人员对自己参与的军事活动的回忆,虽然立场不同,但真实性高,细节准历史20.6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九)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52.2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七)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52.1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贰)
《谢涛说大秦(贰)》以麻隧惨败为起点,以《左传》《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秦国从春秋末期秦国麻隧战败后隐忍沉寂到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段历史。其中,有秦桓公被迫蛰伏的苦闷,有秦哀公复楚的一线微光,有商鞅变法成功的喜悦,有大败六国、一枝独秀的骄傲……历史13.1万字 - 会员
中国不会亡:抗日特工绝杀行动
在八年的卫国战争中,除了碟血疆场的烈士之外,中国的特工人员,也曾在敌后与日伪展开激烈较量。旅日历史学者萨苏,在日本生活十几年,深知这是一个细致到令人难以承受的民族。当这种细致与法西斯的残忍凶狠结合起来,可以想象将给中国的抗日军民带来怎样的伤害,也注定了我特工人员在敌后的行动何等艰难而危险。本书就是作者从日本史料,从“敌人的眼睛”里,发现和记述的中国抗日特工鲜为人知的史实,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抗战时期历史12.1万字 - 会员
秦汉史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的第二部著作,1947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83年经杨宽、吕翼仁诸先生校订,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吕思勉史学论著”之一出版。本次出版的《秦汉史》,我们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重新校对。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原书直排繁体改为横排简体,将原书的双行夹注改为单行楷体夹注;其他除了比较明显的讹误和不规范用法有所改动外,均未改动。原书中的作者札录,是作者为研究所做的摘历史60.7万字 - 会员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本书研究了在3—9世纪中国药学的形成期,医生、宗教人物、朝廷官员和非专业的士大夫如何使用有毒之药物来医治顽疾、强身厚生。通过聚焦汉语中“毒”字的概念是如何引导医者采取各种方法,将危险的毒物转化为灵丹妙药,作者清楚地揭示出毒物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古社会的重要地位。本书讲述了汉末到初唐时期涉及毒药的医疗纷争和政治事件,彰显了“毒”对于当时人们如何感知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政治至关重要。作者还研究了中国古典药历史14.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街边有档大牌档
1921年,首个持牌大牌档诞生。首个持牌大牌档诞生至今几近一个世纪,险渡多少趟「杀档」潮,看它差不多给消灭殆尽,却又有幸获邀进驻警署,尽是离奇曲折,或许这根本就是历史的真谛。借助大牌档的发展,作者带你细味香港大城小景,品尝经过发酵及沉淀的历史,代替一窝蜂挤到大牌档吃面留念。中国史20万字 - 会员
侵华日军1855细菌部队研究
运用中、日、俄、美等各种史料,揭示日军北京“甲”1855细菌部队的建立,本部结构,在华北天津、济南、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地十余个支部,以及从1938——1945年的各种细菌战活动;尤其是在我各抗日根据地投放各种细菌的罪行活动。价值和意义:(1)对731部队以外侵华日军各大细菌部队罪恶历史给予揭露,对侵华日军在中国南方和中国其他地区实施细菌战的罪行给予全面揭露。(2)以严谨的科研成果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中国史12.6万字 - 会员
中国大历史:秦汉史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本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中国史61.5万字 - 会员
阳明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
本书主要以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中心讨论阳明学在两地草根化的过程,包括学术如何在地发展、学术群体的动员能力,以及阳明学学者如何经营与地方乡里的关系等。在阳明学学者主导下所成就的许多社会事业,有助于建立其在地权威,尤其从嘉靖到万历一百年间在吉水、安福两县持续进行的赋役改革,当地阳明学学者是成就此事的幕后功臣,使一些阳明学学者有被当地士民视为圣人的倾向。吉安阳明学与地方家族之间合作共生的关系与方式,可中国史30.3万字 - 会员
沪剧史话
作为上海原生的、独特的剧种,沪剧在当代应得到更多的珍惜、更大的呵护、更好的发展,因为它承载着上海的方言、上海的民俗、上海的艺术乃至上海人的情感与精神,并将继续以戏剧、以艺术、以文化的形式记载上海的未来。作者不仅对沪剧发展史上的艺术家及作品有生动的介绍,对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诸多沪剧表演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也做了全面和认真的评介。中国史4.3万字 - 会员
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
本书是面向海内外的一本介绍中华文化符号的书籍,书中有文化传播的理论介绍,也有文化传播的案例介绍。本书不但为读者提供了一本简单易懂的中华文化符号的基础读物,还表达了作者对当代文化元素符号的理解。中华文化符号是整个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质的,对现当代中国仍然有影响的重要精神。书中强调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史1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