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音乐范式研究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44/40667344/b_40667344.jpg)
会员
史诗音乐范式研究
姚慧更新时间:2021-09-29 14:06:1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格萨(斯)尔》史诗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其音乐研究却较少被人关注,跨民族的音乐比较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在此背景下,本书首先对藏蒙《格萨(斯)尔》史诗“霍尔”之篇的四个汉译本进行文本比较,以特定人物与考察问题为切入点观察两个民族异中有同的叙事模式;其次以档案馆馆藏和田野采录资料为基础,选取藏、蒙、土三个民族的《格萨(斯)尔》史诗演述片断进行音乐样本的比较与分析,提出史诗音乐范式的概念体系,通过探讨史诗文本的声学模式揭示其背后口语思维的表达密码;再次通过对《格萨(斯)尔》音乐本体与相关的文化研究,探究藏蒙民族音乐传统中史诗音乐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最后从口头性、生存和信仰、族际传播三个维度的音乐建构出发,思考《格萨(斯)尔》史诗为什么歌唱,并基于中国《格萨(斯)尔》史诗音乐的丰厚蕴藏与口头传承的存续力,认为未来《格萨(斯)尔》音乐研究可以为世界史诗音乐研究提供独一无二的“中国视野”。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史诗音乐范式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 世界史诗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
- 三 族际传播的音乐表达
- 二 生存和信仰的音乐表达
- 一 口头性的音乐表达
- 结论 格萨(斯)尔史诗为什么是演述的?
- 第三节 蒙古族格斯尔史诗音乐的独特性
- 第二节 藏族格萨尔史诗音乐的独特性
- 第一节 格萨(斯)尔史诗音乐样本比较
姚慧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心中的旷野
《心中的旷野》是鲁枢元的散文随笔集。较之早前版本,鲁枢元对书稿进行了大规模的增补与修订,搜集其近40年来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对于自然与人文、荒野与城市、信仰与认知、情感与技术、生命与金钱的感受与遐想,收录文章百余篇,扩容近乎一倍。全书分为“荒野启示”“生命诗篇”“同一星球”“潮起潮落”“达摩洞下”“说鱼上树”六编。作者承袭老子、庄子、陶渊明等中国古代先贤的传统智慧,又从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西方学者文学31.5万字 - 会员
海味青岛
《海味青岛》是青岛本土作家崔燕的最新作品,以散文随笔的形式撰写与青岛海鲜有关的美文。内容包括青岛本土海鲜风物、风味和海鲜人文、科普以及海鲜故事、海鲜地理等,分为鱼说、海货、鲜趣三大板块;是一本以介绍青岛的海鲜风物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接地气,文风幽默风趣,内容知识性强,内文包含二十余张精美图片,装帧设计精美,以美文、美图的形式传播青岛特有的海洋文化、美食文化和风土人情,书写海洋文化,传承海文学7.5万字 - 会员
凡尘中开悟2
当云烟飘散,当繁华落幕,当一切归于自然,你曾经肆意追求的是否会让你心安?希望本书能够触动你心灵的某一个角落,在你最需要鼓励的时候为你加油,在你最需要知音聊天的时候与你交流。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你可以感受到,凡尘世界中的魅力。文学12.4万字 - 会员
鱼从我的头顶飞过(小说家的散文)
本书是“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中的一种。本书精选当代作家关仁山历年来所写的散文数篇,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家对童年生活的回顾,第二部分是乡村生活与大自然的呼唤,第三部分由生物写到人情,第四部分书写故乡唐山的地震与灾后重建,第五部分是对女性的赞美,第六部分偏重游记,书写自然风光,第七部分是创作谈及作家自身与书的机缘。整部集子体现了作家对朴实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的思考。本书所辑文章无一不是生活的文学11.5万字 - 会员
天高云淡·云悦读
从不变的人生突围需要什么,创意、创造、创新、创业,用新价值改写旧生活。你或许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你或许无法摆脱过去留给你的痛苦,你或许在人际交往是无法获得尊重和认可,你或许和你的伴是纠缠在无尽的相互伤害,怎样解决这些永远困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烦恼,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呢?阅读这本书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发现之旅。我们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文学4.4万字 - 会员
家记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的散文集,主要记述父母、姐弟以及儿孙的生活侧面。几代人的亲情,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让一个普通的家,充满人生况味和世事沧桑。不同的时期,肖复兴先生及其家人生活在各处。父母在北京,姐姐在内蒙古,弟弟在青海,自己在东北,儿孙在国外,充分体现出时代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形塑着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肖复兴先生的文字朴实动人,血浓于水的绵长亲情跃然纸上,令人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馨文学20.4万字 - 会员
巷里林泉
《巷里林泉》是杨云苏的散文集,记录平凡生活里的凡人俗事、人间烟火。重度猫奴丹叔叔,吃货启蒙者大伯,长于成都的战争遗孤,爱上银幕角色的吕青工,大食堂厨神冯师,“疑似初恋”小学同桌……读完让人重新爱上世界。作者杨云苏当过20年纪录片导演,转行写作后迅速破圈,被网友誉为“祖师爷赏饭”“天赋型选手”“真正的生活家”。读杨云苏的散文,陈腐已久的感官像被激活,突然对人世又有了觉知。生活,不只是“生”下来“活”文学13.4万字 - 会员
进学记
《进学记》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分六辑,分别为《问学之路》《从师岁月》《师友往事》《东瀛书影》《学人书序》《我的大学》,以“进学”贯穿全书,串联起个人乡下的成长经历、步入大学之后的求学经历、出国之后的访书经历以及与各位师友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本书也是一部学术启蒙之书。作者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总结了前辈的治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读书经验,可以文学20.7万字 - 会员
墨迹
《墨迹》散文集,内容围绕作者自己的故乡——墨城坞展开。书里有墨城坞的乡音乡情,有迹可循的风土人情。作者身为从墨城坞出去农家儿女,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了它的踪迹,用这种永恒的方式来纪念它,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书中有很多场景,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们所熟知的,无论劳作、玩耍、凝望,甚至离开故土,无论离去的背影还是温暖的相遇,都能从中找到慰藉。文学16.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奔流不息
该书为张书云个人散文集,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有关人物、叙事以及游记、观感等类散文共62篇。从中可以一窥作者跨度几十年所亲历的人生事,从童年到青少年,从中年到老年,从家庭到社会,从农村到城市,从学校到机关,从工作到退休,从爱读书到爱写作,以至走向文坛。本书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翔实,丰富多彩,不乏情趣,颇具可读性和启迪性。现当代随笔14.6万字 - 会员
二三十岁,开间幸福小店
七年前,有个连咖啡都不会煮的二十多岁女生,开了一家在很多人生命中留下深刻轨迹的咖啡馆,还出版了一本书——分享开店故事,用经历“教”大家怎样开店。七年后,还有人因为这书的启发,走在实现自己开店梦想的路上。一个80后女生或许一时冲动,或许深思熟虑,从北京到成都,在二十多岁成功开了间属于自己的知名梦想咖啡馆。在这里作者现身说“法”,从开店设想、项目管理、材料选购、内景布置、客户经营等方面层层递进讲述了自现当代随笔7.8万字 - 会员
四川历史名人研究丛书(全10册)
本书精选1911年以来关于国内外知名学者撰写的关于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的苏轼研究的经典文章,汇集老中青三代学人,展现每一代学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径上的推陈出新。同时所选论文涵盖历史、考古、文学、科技等多个学科,以此梳理和综合多年来学术界对苏轼的研究成果,并由分册主编精心撰写导读、研究综述和研究目录索引,为后学研究提供指引。现当代随笔274万字 - 会员
求是忆念录:浙江大学百廿校庆老校友文选
本书为《浙大的那些人,那些事——求是儿女怀念文集》的姊妹篇,献礼2017年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本书收录各阶段校友师长刊载于各类出版物的叙事忆人文章74篇,时间跨度大,分建校初期、抗战之前、抗战西迁、解放战争、新中国时期及缅怀师长、重访母校等六辑,再现百年浙大的沧桑与辉煌。现当代随笔25万字 - 会员
吴思颐游学记
无论您是否愿意承认,作为主体的人,在您试图观察和描绘这个世界时,既不会有绝对的客观,也不会有绝对的主观。虽然,客观世界是真正客观的,任何人在观察世界时绝对都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来进行的。我们越有深邃的目光,看世界时就越会受到内心那个主观世界的影响,由于观察者对观察现象的主、客观影响,我们无法做到绝对客观,这与人品和是否故意、功利无关。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无法在世俗中真正超越,这是事实。由此,我们得出的现当代随笔12.7万字 - 会员
193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课题《193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研究》针对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的困境,提出“现代作家群落”的概念,运用作家群落的研究方法,对193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生成语境、文学形态、文化心态、文学出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剖析,准确概括了这一时期作家群落的生存与发展的特点。现当代随笔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