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电的广泛应用

图2 现代通信技术

图3 电视的发明及早期制作

图4 电子管、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发明

图5 实际的电阻器

图6 实际的电容器

图7 实际的电感器

图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

图9 电子开关等器件

图10 实现数字地球不是梦
前言
致学生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大学生的入门课程,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体系完整,理论优美,方法灵活,应用广泛,历来深受学子们的重视和喜爱。本书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以一般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生为对象,以简明通俗易懂为写作方法,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分析方法为重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小知大,以简代繁,从感性到理性地介绍电路分析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应用性例子,这对于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要学好这门课程并不是太容易的事。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一句格言说得好:为学者,善其端,积跬步而持以恒,悟意方仃。这就是慎足下而至千里,善始才能善成的道理。
致老师
这是一本简明教材。为了适应教学,本书以三基为重点,突出概念、强化应用。删去了一些复杂、抽象的理论。书中打“∗”号的内容可根据专业需要选学。对于后续课程开设信号与系统的专业,第9章可以不讲,以免重复。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者认为最基本的有两条:一是“少而精”的原则。因为“少则得,多则惑”。二是简单性原则。对于本书所定位的学生对象,只有从简单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顺利入门,才有可能进一步深造。江河美在波涛,诗歌美在意境,规律美在简约,理论贵在应用。简单而有用的才是最基础的。
实施本课程的教学课时可在64~72学时的范围内调整(通常另设实验16学时)。下面列出两种实施方案,以供参考:

注:若第9章不讲授,多余时间可用于习题课和复习
本书可供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检测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作为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的学生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燕庆明主编,鲁纯熙参编第7、9章。何毓和郏晖参编了附录A、B等内容。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韩同平编辑与编者愉快合作,提供帮助,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特致感谢。
时代在进步,创新无穷期,不才恐有误,赐教利来日。
E⁃mail:Ellenyx_ 2003@163. com
编者
于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