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6章 痔门(7)

黄连(姜汁炒) 半夏(姜制) 栝蒌实 焰硝(各三钱) 轻粉(二钱半) 滑石(飞净。

一两)炼白蜜丸。芡实大。大儿五六丸。周岁儿一丸。沸汤调化服。

蟾蜍丸 治无辜疳。

蟾蜍(大者。数枚)以粪蛆三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将蟾活捣烂。与蛆食之一昼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流水中漂净。取出瓦上焙干。入麝少许。陈米饭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或砂糖汤服之。一服虚热退。二服烦渴止。三服泻利愈。或用陈米炒为粉。入糖霜作饼服之亦可。

马鸣散 治口舌生疮。痘后疳烂。

人中白( 。一钱) 蚕蜕纸(如无。僵蚕代之) 五倍子(生半。 半) 白矾(生半。

枯半) 硼砂(生半。 半。各五分)为散。先以青布蘸水拭净。用鹅翎管吹口中患处。

兰香散 治鼻疳赤烂及疠风证。

兰香叶(二钱。即香草) 铜绿 轻粉(各五分)为散。干掺患处。干者香油调敷。

白粉散 治诸疳疮。

乌 骨(三钱) 白芨(二钱) 轻粉(一钱)为散。浆水洗。拭干敷之。

如圣丸 治热疳善食腹大。

使君子肉(二两) 胡黄连 川黄连 白芜荑仁(炒。各一两) 干蟾(五枚。 存性)麝香(五分)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化下。

木香丸 治冷疳泄泻少食。

木香 肉豆蔻 砂仁(炒。各三钱) 麝香(一钱) 续随子(去油。三钱) 干蟾(三枚。烧存性)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五丸。薄荷汤送下。虚者。去续随子加姜、桂、参、术。

止汗散 治睡中多汗。

故蒲扇(烧存性)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或乌梅汤调服。 蒲灰止血利小便。与蒲黄不异。汗即血之液。

故取多曾沾汗之旧扇烧灰。主治睡汗。同气相求之妙。世医都未悟也。

石南散 治小儿通睛。

石南叶(一两) 藜芦(三分) 瓜蒂(七枚)为细末。每用少许吹鼻中。日三。内服牛黄平肝药。

龟胸丸 治龟胸高起。

大黄(酒煨) 麻黄(去节) 百合 桑皮(姜汁炒) 木通 枳壳 甜葶苈(微炒)杏仁(炒黑) 芒硝(等分)上七味。为细末。以杏仁、芒硝同研如脂。蜜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葱白汤化下。

菖蒲丸 治心气不足。不能言语。

石菖蒲 赤茯苓(各三钱) 人参(五钱) 丹参(二钱) 天门冬(烘热去心切焙) 麦门冬(去心)远志肉(甘草制) 甘草(炙,各一钱)为末。蜜丸。赤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灯心汤下。

清胃散(衄血门)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泻黄散(疠风门) 六味地黄汤(崔氏八味丸下)崔氏八味丸(方祖)逍遥散(虚损门) 保元汤(方祖)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温脾散(四君子汤下)人参安胃散(保元汤下)活命饮(痈疽门) 四物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小续命汤(续命汤下) 白饼子(备急丸下)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汤下) 泻青丸(下血门) 朱砂安神丸(劳倦门) 辰砂妙香散(溲血门) 加味导痰汤(二陈汤下)四君子汤(方祖) 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桂枝汤(方祖) 乌蝎六君子丸(四君子汤下)加味清胃散(衄血门)加味逍遥散(虚损门) 丁香楝实丸(疝门) 加味通心散(疝门) 保和丸(伤饮食门) 惺惺散(四君子汤下)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理中汤(方祖) 钱氏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清凉饮(燥门)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下)麻黄汤(方祖) 参苏饮(伤寒门) 二陈汤(方祖) 桔梗汤(方祖) 凉膈散(方祖)小青龙汤(桂枝汤下) 三拗汤(麻黄汤下) 金匮麦门冬汤(咳嗽门) 养胃汤(平胃散下)玉露散(白虎汤下)吴茱萸汤(呕吐哕门) 小柴胡汤(方祖) 香连丸(佐金丸下) 理苓汤(理中汤下) 升阳益胃汤(保元汤下)五苓散(方祖) 黄连犀角散(痢门) 栀子仁汤(栀子豉汤下) 黄芩清肺饮(栀子豉汤下)滋肾丸(大补丸下)芦荟丸(妇人门上) 四神丸(泄泻门) 消积丸(备急丸下) 塌气丸(伤饮食门)泻心汤(伊芳尹三黄汤下)导赤散(暑门) 栀子豉汤(方祖) 酸枣汤(虚损门)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人参白虎汤(白虎汤下) 三补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茵陈蒿汤(湿门)化虫丸(虫门)乌梅丸(理中汤下) 沉香降气散(气门) 冲和养胃汤(保元汤下) 煮肝散(目门) 益气聪明汤(保元汤下)决明鸡肝散(目门) 栀子清肝散(耳门) 消风散(咳嗽门) 小乌沉汤(衄血门) 止衄散(衄门)十补丸(崔氏八味丸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 生地黄黄连汤(四物汤下)

婴儿门下

百祥丸 治痘疮黑陷。喘胀便秘。

红芽大戟(去傍枝。煮软去骨)枣肉和丸。粟米大。三岁儿十丸。黑芝麻汤送下。

宣风散 治痘毒肿乘肾。腹胀黑陷。

尖槟榔(二个) 橘皮 青皮 甘草(各二钱) 牵牛头末(四钱)为散。三岁儿一钱匕。蜜水调服。(准绳。无青皮)紫草饮 治痘疹血热。口渴不能起发。

紫草(一钱。一作紫铆) 甘草(炙。五分) 黄 (钱半) 糯米(一撮)水煎。日再服。 一方。无黄 、糯米。多人参、蝉蜕、穿山甲。治气虚血热。 一方。无黄、糯米。多归、芍、麻黄。治血热复感风寒。不能起发。按紫草饮本方。系保元汤去参易紫草之制。更迭一味。而气血攸分。且补中寓发。直是大匠运斤。足补桂岩未迨。

消毒饮 治痘疹咽痛而起发迟。

鼠粘子(研。钱半) 甘草(五分) 荆芥(一钱)水煎。日二服。

化毒汤 治痘已发。毒盛不能起胀。

紫草茸(一钱) 甘草 升麻 蝉蜕(各五分) 地骨皮 黄芩(各七分) 糯米(一撮)水煎。日再服。

加味四圣散 治痘灌浆时。热渴引水或作痒。

紫草茸(一钱) 甘草(五分) 黄 (一钱) 木通(七分) 川芎(五分) 木香(三分)人参(一钱)蝉蜕(七枚)水煎。热服。

紫草木通汤 治痘疹行浆时。气虚血热。小便不利。不能起发。

紫草(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糯米(一撮)水煎。不时温服。

快斑汤(即人参快斑散) 治痘毒盛。起发迟而作痒。

紫草(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人参(一钱) 芍药(一钱) 蝉蜕(七枚)水煎。热服。 一方。多当归、防风。 一方。无芍药。多当归、防风、木香。

鼠粘子汤 治痘疹咽喉肿痛。

鼠粘子(钱半) 甘草(五分) 荆芥(七分) 防风(六分)水煎。不时温服。

如圣饮 治痘出不快。咽喉不利。

鼠粘子(一钱) 甘草(五分) 荆芥(七分) 桔梗(六分) 防风(五分) 麦门冬(一钱) 竹叶(十片)水煎。不时温服。 一方。无竹叶。有黑参。

独圣散 治痘疮毒盛伏陷。

鼠粘子 僵蚕(炒研) 紫草茸(等分)水煎。日二三服。

陈氏木香散 治痘疮泄泻后。虚寒痒塌。

木香 大腹皮 肉桂 半夏 青皮(炒) 柴胡 人参赤茯苓 甘草(炙) 诃子肉 丁香(等分)为散。每服一二钱。加姜、枣煎服。 自汗痒塌。去腹皮、青皮、柴胡。加黄 、白术、糯米。

陈氏异功散 治痘疮灰白伏陷。大渴泄泻。

木香 当归身 茯苓 肉桂 肉豆蔻 丁香 熟附子人参 白术 半夏 浓朴 橘皮(等分)为散。每服二三钱。入姜、枣煎服。

参 四圣散 治痘胃虚少食。发热作渴而起发迟。

人参 黄 白术(各一钱) 紫草茸 茯苓 芍药(各八钱) 当归(七分)木通(六分) 防风 甘草 川芎(各五分) 粳米(一撮)水煎。热服。

白螺散 治痘湿不收。

白螺壳(陈年土墙内者。 过)为散。痘疮湿处干掺之。

金华散 治痘后肥疳。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黄丹(等分) 轻粉(减半) 麝香(少许)为散。疮湿则干掺。燥则猪脂调敷。

生肌散 治疳蚀不敛。脓血杂流。

黄连 黄柏 甘草 五倍子 地骨皮(等分)为散。干掺疮上。

白虎化斑汤 治痘后火闷。不得发出。

石膏(生用) 知母 生甘草 蝉蜕 麻黄 大黄(生用) 黄芩连翘 黑参 竹叶水煎。大剂频服。

大黄甘草汤(金匮) 治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大黄(一倍) 甘草(生。减半)水煎。频服取吐。不应。更服。 金匮本方用大黄四倍于甘草。治食已即吐。专取大黄之沉降。以泄逆满之滞。此用大黄再倍于甘草。治痰闷痘闭。反借甘草之上溢以涌固结之积。一方小变。

而功用不同若此。

椒梅丸 治痘为虫闷。不得发出。

秦椒(三钱) 乌梅 黄连(各一钱)为末。饴糖丸。如黍米大。量儿大小分二三服。服后须臾得入虫口。次与紫草承气汤下之。

猪尾膏 治痘倒 。心神不宁。

小猪尾尖上刺血数滴。入冰片少许。辰砂末一钱。同研成膏。分作三五服。木香汤化下。

柴胡饮 治痘疮初起热甚。表里俱实。

柴胡 防风 荆芥 黑参(各八分) 大黄(二钱) 黄芩 滑石(各钱半)甘草(五分)水煎。不时服。

犀角消毒饮 治痘疮发疔。胃热咽肿便秘。

犀角(七分) 连翘 鼠粘子(各一钱) 荆芥(六分) 甘草 防风(各五分) 忍冬(钱半)水煎。不时服。

羌活汤 治痘疹未报点时。热甚不发。头痛腹胀。

羌活 防风(各八分) 荆芥 紫苏(各七分) 川芎(四分) 赤芍(六分) 枳壳(八分)山楂(一钱) 木通(五分) 甘草(生。三分) 葱白(一茎) 生姜(一片)水煎。热服。

珍珠散 治痘疔。

珍珠(生。研) 绿豆(生。研) 豌豆(烧存性) 发灰(等分)为散。胭脂调。银针挑破。口含清水。吮去毒血。涂之。 一方。无绿豆。加冰片少许。

三仙散 治痘疔。

紫花地丁 番白草 当归尾为散。水煎。温服。

升均汤 治痘出隐隐不起。面上红晕成片。根窠琐屑者。

人参芦 白术芦 茯苓 甘草(生) 防风芦 桔梗芦水煎。顿服取吐。痰出气升。痘自起矣。 一方。无防风。有升麻。

羚羊解毒汤 治痘初起。根窠不分。颧颊一片如朱涂。以此汤分之。

紫草 黑参(各一钱) 柴胡(八分) 荆芥(六分) 蝉蜕(四分) 川芎(五分) 红花(三分) 山楂(一钱) 连翘(八分) 木通(七分) 羚羊角尖(镑细。一钱)水煎。去滓。入羚羊角末。搅匀服之。

化斑汤 治痘与斑夹出。用此消斑起痘。

黑参(二钱) 鼠粘子(一钱) 柴胡(八分) 荆芥 防风(各六分) 连翘(七分)木通(八分) 枳壳(七分) 蝉蜕(五分) 生甘草(四分) 灯心(二十茎) 淡竹叶(十五片)水煎。温日二三服。

解毒饮子 治痘为风寒所遏而起发迟。

柴胡(八分) 紫草(六分) 防风(七分) 白芷(五分) 荆芥(七分) 鼠粘子(一钱)川芎 蝉蜕 木通(各五分)水煎。热服。 本方去白芷加黄芩、羌活。名荆防解毒饮。

透肌散(即人参透肌散) 治痘发迟作痒。大便不实。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 紫草(各一钱) 甘草(五分) 蝉蜕(七枚)当归 木通(各六分) 糯米(一撮)水煎。日再服。

紫草快斑汤 治痘色不红活。不能起发。

紫草 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 蝉蜕(七枚)水煎。热服。日再。

二宝散 治痘顶色白。肉红肿而痘反不肿。或黑陷不起。

生玳瑁 犀角(等分)为散。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调服。

大鼠粘子汤 治痘色红根散不长发。

鼠粘子(钱半) 甘草(五分) 当归(七分) 黄 连翘(各一钱) 柴胡 黄芩地骨皮(各八分)水煎。温服。

四圣散 治痘出不快。将欲倒 。

紫草茸 黄 (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通(六分)水煎。热服。日三。 大便秘。加枳壳。大便如常。加糯米。气虚少食。加人参。 按四圣散。乃起痘干紫倒 之专药。其功在于紫草茸一味。世医咸用紫草代充。是以用多不效。原夫紫草茸。本名紫铆。乃蚁穴麒麟竭树脂凝结而成。

不但可以活血起胀。兼得虫毒。攻发内陷之邪最锐。且无咸寒过润作泻之虞。盖缘紫铆之功。

甚于紫草。故有紫草茸之名。其实非一物也。

夺命丹 治痘触邪。黑陷不起。

麻黄(去节。蜜酒拌炒) 升麻 山豆根 红花 大力子 连翘 蝉蜕紫草茸 人中黄(等分)为末。蜜酒和丸。辰砂为灰。儿大者二钱。中者钱半。小者一钱。薄荷汤化下。

托里快斑汤 治痘起发迟而热不止。及痂后发热。

紫草 黄 鼠粘子 连翘(各一钱) 木通(六分) 当归(七分) 甘草桂枝 川芎 防风(各五分) 木香(三分) 蝉蜕(七枚) 淡竹叶(十片)水煎。温服。

羌活救苦汤 治痘头面太多。及大头证。

羌活 白芷 川芎 蔓荆 防风 桔梗 黄芩连翘 升麻 葶苈 人中黄(等分)水煎。不时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