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板思维”的主体(1)
企业是什么
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产物,其组织形式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演化的结果。早期人类社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自然人或者是家庭独自进行,之后由于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出现了合伙形式,现在基本上是以公司形式为主体了。
企业是什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当问到企业是什么时,一个普通商人的答案通常是‘一个创造利润的组织。’经济学家的答案也如出一辙。但是这个答案不仅错误,而且答非所问”,“这并不是说利润和盈利能力不重要,但确实指出,利润不是企业和企业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因素。利润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企业活动与决策原因,而是检验企业效能的指标。”我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或者说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满足客户和消费者需求,或者说是为了创造社会财富。企业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客户和消费者需求而存在的一种组织形式。
企业首先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因为有企业这个平台,老板和股东、职业经理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普通操作工人才能集合在一起,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开展合作,并同时通过企业这个平台,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除人力资源外,企业还是资本资源的集合体。企业以合伙制或者股份制等形式,将社会的闲散资本,有时甚至是之前毫无关连的资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发挥出强大的效力。此外,企业还是其它资源的集合体,包括土地、原材料、机器设备、信息等各种资源,企业的资源通过企业的各种机构、流程、制度、文化,按照某种经营模式很好地组织起来了,企业通过投入各种资源,并以最佳的方式加以利用,然后生产出具有某种功能效用的商品或服务。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企业是各种资源转化为有效用的商品或服务的一个平台。
其次,企业是基于效率的需要而存在。
契约有利于提高效率。于是企业通过契约将不同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组织起来,从而能有效地减少协调成本。正如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所说,“可以想象,生产者可以在市场中购买他所需要的全部投入。从理论上讲,每一天的劳动力都可以在劳力市场上雇到,所有的资本都能定期借到,每一批投入要素都能单独购进,而所有的产品都能在公开市场是标价和出售。但是,这样一种调度资源的方法将造成极高的交易成本。绝对依赖于一次性契约会造成巨大的信息成本,在每一笔交易中,都必须就新契约进行谈判,并监督和执行新契约。这就是为什么重复性生产活动通常都是在被称为企业的组织内部得到协调的原因;资源的所有者们缔结关系性契约,将他们的资源按不同的持续时间结合起来,并经营他们,以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业务洽谈过程中的信息搜寻费用、谈判费用,也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业务不稳定而产生的缺货成本和存货成本,还包括交易过程中的商品的运输费和保险费,以及事后可能发生法律诉讼的费用等等。
分工能够提高效率。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大分工,都标志人类文明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卡尔·马克思和亚当·斯密都对分工的作用做了大量的论述。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如果劳动过程是复杂的,只要有大量的人共同劳动,就可以把不同的操作分给不同的人,因而可以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样,就可以缩短制造总产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分工的平台,企业并非只是把人力资源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会通过合理的分工把人力资源很好地组织起来,使得所有的人力资源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样地,对其它资源也是如此,企业并非只是简单地用麻袋装土豆的办法,而是会很好地整理、组织、安排各种资源,以便把各种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
规模能够提高效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个浅显的例子:“建造一座容纳20个人的作坊比建造10座各容纳两个人的作坊所耗费的劳动要少,因此大量积聚的并且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不会和这些生产资料的规模及其效果成比例地增加”。“容纳许多人做工的厂房、储藏原料等的仓库、供许多人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的容器、工具、器具等,总之,一部分生产资料,现在是在劳动过程中共同消费的”。事实上,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形式从个人或家庭形式向现代公司制演化,首先就是出于规模经营的需要。
信用能够提高效率。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信用,我们绝对不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存在银行里一个甚至不知道姓名的人手中;如果没有信用,我们到超市买月饼时就必须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月饼还是石头。如果确实是月饼,还要尝尝味道好不好,还要自带一些工具以检验一下月饼有没有变质、有没有含有一些有毒的元素。现在,这一切都不必要,因为这个社会存在一定的信用,信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一般来说,信用越发达,经济也就越发达。毫无疑问,信用在企业内部更为发达。企业能给人们一种归属感,能给人们一种安全感。在这里,人们会感到与周围的人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里面的人相对于外面的人来说更可信赖。“老同事”与“老同学”、“老战友”一样,成了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企业内的这种信用水平,能够有效地提高各种资源的运用效率。事实上,人们不仅把企业看做是赚钱谋生的一个平台,而且是参加社会交往的一个平台,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如果脱离了企业,不仅失去了一个赚钱谋生的机会,还会感到被孤立在社会之外,以及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
一家企业的成长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描述,所谓量的方面的成长,就是指企业所拥有或者支配的资源数量越来越多,所谓“质”的方面的成长,就是指企业运用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企业的资源运用效率越来越高。我认为,企业“质”的扩张是“量”的扩张的基础,只有“量”的扩张没有“质”的扩张的企业是危险的,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有了“质”的扩张,“量”的扩张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企业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企业是一个“法人”,与人一样能够承担法律责任和享有法律规定所拥用的权利。同时,企业与人一样,都有一个生长、成熟、灭亡的过程。
一般来说,我们崇敬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活了多少岁,而是此人在世时为人类创造了多少价值,为人类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长寿老人的姓名只会出现在吉尼斯记录里,但永远不会出现在历史课本中。另一方面,我们称一个人为伟人,世世代代永远怀念他,不会是因为他做了多大官、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他为人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历史上有多少子承父业的皇帝无人提起,成了事实上的无名小卒,更不用说那些或者依靠奴颜婢膝、或者依靠厚颜无耻、或者依靠丧尽天良而爬上高位的政府官员,而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袁隆平等这些人虽然不是巨富,也不是高官,但因为他们为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而光照千秋。包括阿尔费雷德·斯隆、杰克·韦尔奇、张瑞敏、王石等人,如果按照个人财富来排名,他们绝对只能成为“无名英雄”,恰恰是因为他们通过提高企业效率而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因而成为了广受赞誉的知名企业家。
我们对一个企业的评价,也不应该在乎他是不是百年老店,不应该在乎他的规模有多大,我们在乎的应该是这个企业的资源效率,应该在乎它曾经为人类创造了多少价值,为人类做了多大贡献,是否曾推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企业不只是股东的企业,也是员工的企业,更是社会的企业,它是社会创造财富的一个平台。正如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所说:“企业是经济成长、扩张和改变的具体器官”,“企业重要的管理功能之一,就是有效地利用一切创造财富的资源”。
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财富只有掌握在企业手中才是生产性的,掌握在国家和个人手中都是消费性的。因此,我认为,正确的财富分配原则应该是“企业得大头、个人得中头、国家得小头”,而不应该是“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
关于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我想套用梁启超所著的《少年中国说》里面的一段句法:“企业智则国智,企业富则国富,企业强则国强,企业独立则国独立,企业自由则国自由,企业进步则国进步,企业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企业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老板和老板思维
我之所以将资源效率思维定义为“老板思维”,并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为老板们所独有,而只是说这种思维方式在老板们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这就好比我们说“毛泽东思想”,它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所独有的思想,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是说这种思想在毛泽东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而已。
在企业中,不同的人的主体思维是不一样的。普通员工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思维,他们把企业看作他们与社会对接的一个平台,把企业的各类人员看作他们的交往对象;一般管理人员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思维,他们往往是从平衡各方利益的着眼点来开展各种活动;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一种法治思维,他们往往试图建立一个法治体系,包括明确组织架构、制定管理制度、设计操作流程、制订作业标准等等;只有老板才最具有资源思维,他们不只把企业的财产看成经济资源,还把企业的员工看成人力资源,他们一天到晚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效率。
我把“老板思维”抽象出来并不是说我只承认“老板思维”的存在意义。事实上,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各种思维方式并存,才能健康成长。事实上,在每类人员身上也并非只是单一地存在某种思维,老板也会有社会思维、政治思维和法治思维,普通员工也会有政治思维、法治思维和资源思维,一般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也同样不只有一种思维,而是几种思维同时存在。只是一般来说,其中的某种思维会占主导地位而已。
虽然定义为“老板思维”,可能很多老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思维的存在,但所有老板都一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运用这种思维,甚至可以说,“老板思维”已经成为老板们的本能,不但影响到他们的经营管理活动,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日常生活。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洛克菲勒、李嘉诚、王永庆,还是鲁冠球,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方面他们富可敌国,另一方面却省吃俭用,这些富豪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节省、小气的故事,对此很多人不可理解;更不可理解的是,这些富豪在自己身上相当“抠门”,但在慈善方面却出奇的大方。其实用“老板思维”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这些大老板们的这些行为方式了。老板们自己当然要勤劳俭朴,俭朴是要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勤劳是为了提高自己这个“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老板们在慈善方面当然相当大方,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财富用在最急需的地方最能发挥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他们的慈善事业是有选择性的,他们的捐助方向完全符合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原则。他们有可能捐助教育事业,这符合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原则;他们也有可能捐助医疗事业,这符合资源配置的紧急性原则;他们有可能捐助灾区建设,这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原则。但老板们通常都救急不救穷,尤其是对乞丐,绝对会一毛不拔,因为“救穷”和施舍给乞丐都不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原则。
老板、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
为什么不将资源效率思维定义为“企业家思维”?因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老板”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现在有些理不清了。
我认为,所谓“老板”,一般是指从所有者的角度来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一个群体,所谓“职业经理人”,一般是指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并以此作为职业定位的一个群体。职业经理人只是拥有经营者权力,而不是所有者权力。老板最好只拥有所有者权利,而不应拥有经营者权利。所有者权力和经营者权力是现代企业的两个重要概念。所有者的权力一般包括:经营团队主要领导的任免,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及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的批准,制定投、融资决策,以及其它一些重要的经营决策;经营者的权力一般包括:实施公司的经营方针及发展规划,组织具体的投、融资业务,处理日常经营管理事务等等。
上面这些概念是如此地显而易见,但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却经常在这上面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