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字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不可一日无竹君

竹不刚不柔,质朴无华;高节虚心,亭亭正直;风来有清籁,日出有清阴;生不避贫壤,伐而复生,四时常茂;与松梅为友,能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审美意趣,因此人们把竹称为“君子”。

竹的用途很广,筇竹高节实中,宜做拐杖;紫竹黑色发光,宜作箫笛;桃枝竹皮滑而黄,可以为席;蔓竹可制索,苦竹可制笔;箭竹丛生,小而疏节,可作箭矢,亦可作箸(竹筷);刺竹叶稀,叶梗可作扇骨。竹也是建筑材料,宋人王禹在《黄冈竹楼记》中,说黄冈人刳竹为瓦,价廉工省。宋代文豪苏东坡对竹曾颇有感情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戴在竹篾,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

郑板桥《竹图》

“竹zhú”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竹”字,源自竹子的分枝之形。竹子的形状用象形文字示意,很难与“艸”分别,但竹有枝,枝上犹有小枝,小枝上有叶。古人造字时同中求异,用相连倒立的“艸”型,使“竹”字与“艸”与“林”明确区分,构思可谓精妙。金文作“ ”,断开相连处,像两棵竹竿挺立、竹叶下垂的状态,小篆和楷体缘此而来,只是书写时越来越工整而已。

竹,非草非木。木有年轮,竹没有年轮;竹可称林,草只能称丛。竹属禾本科,与稻麦同类,为常绿植物。竹又称篁,修篁是细长的竹子,幽篁指成片茂密的竹林。

竹的品类很多,世界上有竹一千余种,我国有三百多种。晋代戴凯之的《竹谱》记载了六十一种竹子的生态习性,元代李衎的《竹谱详录》记录了三百三十四种竹子。如“毛竹、筇竹、方竹、藤竹、苦竹、斑竹、凤尾竹、青皮竹、小娘竹、佛肚竹、扁竹、三角竹”等等,都有较详细的描述。

中国最古的咏竹诗,要数春秋时代的《数竹歌》:“断竹、继竹,飞土逐宍。”这首歌出自《吴越春秋》,诗的意思是:“锯断竹子,剖开竹子,制成弓弦,用泥土作弹丸追逐野兽。”这首三千年前的诗歌,描写了上古先民的捕猎生活,可谓一篇很有价值的史诗。

“竹”字是个部首字,汉字中凡有“竹”字头的文字,大都与竹有关,如“笛、箫、箭、笔、箕、筍、筷、管”等字。

笋sǔn”是竹子的嫩芽,可以做菜,味鲜美。这个字在古文字中写作“筍”,汉字规范时,规定“筍”为“笋”的异体。

小篆的“筍”字从竹旬声,显然是一个形声字。“旬”在甲骨文中为回环之形,表示一周匝,而竹笋的形状正是由笋皮一圈一圈地包裹着。“筍”生于竹林之中,从上往下看,其俯视图正如金文中间的套圈。小篆承接金文,下边表示竹笋俯视图象的套圈讹变为“日”。楷书缘此写作“筍”。在现代汉语的规范用字中,弃“荀”不用,用“笋”来表示竹子的嫩芽。

“筍”,《集韵》释为:“筍,竹胎也,或作笋。”北周诗人庾信《春赋》:“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相比于竹子,笋又有“嫩”的意思,“笋鸡”即指嫩鸡。

节jié”是“節”在简化时借来的顶替字。“节”原指树木分叉时在干枝上留下的疤,汉字在整理简化时,把“节”字和“節”归并为一字,如同“后”“後”二字合而为一。

金文和小篆的“節”字“从竹即声”,上边是一个“竹”字头,表示与竹子有关;下边是一个“即”,表示竹節既可作碗,也能够以竹筒烧蒸饭食,是一种就地取材,可用做食具的植物。“節”的本义是“竹约”,俗称“竹节”。竹节是一段一段的,所以引申出“骨节、关节”等词汇。把时间分为一段一段,就出现了节气的“节”,如“清明节、重阳节、春节”等等。

古人认为“竹节”对竹子有约束作用,由此而产生了对事物的“约束”意义,如“节制、节省、节约”等词。当人的行为也受到约束时,便有了“礼节、气节、节操”等词,所谓“玉可碎不可改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便是对“节”在道德意义上的升华描述。“节”还引申指禾本植物茎上一段段生叶的部分,如“拔节”的节。

旌节图

上古时代,竹子就被做成打击乐器。这种打击乐器的功用,主要是控制乐曲的节奏。所以“节拍、节奏”和乐曲中的一段,均用“节”来表达。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著名的诗篇《琵琶行》中有“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诗句;汉代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有“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这些诗句中的“节”都作“节拍”讲。

芥子园画谱中的竹图

出使国外的大臣,称作使节。使节手中所持之“节”是古代使者的凭证,是一种代表皇帝和国家的凭信。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后送到北海牧羊。十九年中,苏武卧起操节,节旄尽落,做到了人在节在,最后奉“节”而归,成为历史上的忠诚典范。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屡立战功,但在汇报战绩时,多报了六颗敌人首级,因而被汉文帝革职。冯唐向文帝直谏,诉说魏尚的功勋,文帝醒悟,派遣冯唐持“节”往云中恢复魏尚的太守官职。爱国诗人辛弃疾词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说的就是这件事。

符fú”,古代也称为“符信”。《说文》描述为:“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两合,从竹付声。”符是古代出入门关的凭证,也是传达皇帝命令、调动兵马的凭证。最早的“符”乃是虎形,唐代改为鲤鱼形,武则天登基后则改为龟形。战国历史上,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兵符则是虎形的。

“符”最早为竹制,以后有铜制、玉制多种,但不管用什么材料制成,都是一分为二,有关方面各执一半,两半符合,即可为信。“符合”一词便源出于此。

“符”,从竹付声。如上图所示,“付”为会意字,原本表示把手里的东西交付给他人。不言而喻,“符”则是交付给他人的竹制凭证(剖开的竹节只能自相拼合)。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段故事,叙述华阳夫人巧施“哭”计,为儿子讨要王储之位。“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可见,古代的符信也有玉制的。《后汉书·郭丹传》中有:“后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宋代诗人苏轼有诗句:“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看来,不仅仅是在“文革”期间,入关进城要有介绍信,挑水要有水票。这事,古代早已有之。

出土的符信

筮shì”,这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筮”字,上部为“竹”,下部为双手之形,中间是一个由穿通符号“ ”交叉而成的“巫”,表示用竹棍(算筹)演算或卜卦。小篆承接金文,只是中间部分演变为“巫”字。《说文》释为:“筮,易卦用蓍也。”即用蓍草卜卦,或以竹棍为爻而占卜箕卦。经过隶变后,楷书简省掉下边的两只手,写作“筮”。

上古时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均不发达,因而,敬天畏地的迷信十分盛行:殷商人在龟板和牛肩胛骨上烧灼以占卜吉凶,周人则用蓍草和竹棍演算以卜卦吉凶。《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便是对这一情景的描写。在汉字文化中,“筮”既表示用算筹卜卦,也表示卜卦所用的蓍草(竹棍)。

算suàn”,《说文》释为:“算,数也,从竹从具。”清代学者段玉裁注曰:“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实际上,箕是筭的假借字。筭字从竹从弄,本义指用竹棍演箕。箕借筭的形、音、义,以目置换本字中间的壬,表示目视心算。

“算”的本义是计算、核计,如“算账、预算、心算”等。又引申指事前计算利害得失,即谋划的意思,如“打算、失算、盘算”等词语。由此又引申出推测、料想之义,如“我算他明天该到了”。

由计算之义又可引申出认作、当作之义,如“这个算我的”;又引申出承认有效之义,如“说话算数、他说的不算”等;又引申出作罢的意思,如“算了罢”;又可引申出总算之义,如“今天才算把话说清楚了”等等。

竹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大贡献,反映在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的革命性突破上。正是竹子,使文字的传播和传承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这一历史性的阶梯作用,功不可灭。

筆bǐ”是“笔”的繁体写法。“笔”的竹字头,显明地告知了笔的材质属性。《史记》中说:“蒙恬筑长城,取中山(今河北北部)兔毛造笔。”也许人们会问,自古既有书契,便应有笔,怎么能是秦代的蒙恬才造出了笔呢?《古今注》一书回答说:“蒙恬始造,即秦笔耳,古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豪,非兔豪竹管也。”看来,蒙恬只能是一个改革家了,他的发明专利只是以竹为管,使“聿”字从“竹”,也就是小篆“筆”字的出处吧。

上古时期的“聿”,写作“ ”,“ ”原本是象形字,描述一只手握持细长的东西(或刀或木棍),正在刻字或画字的样子。小篆的笔字,在“聿”下增添一横表示笔毛,其上又增添了一个竹字头。《说文》释为:“聿,秦谓之笔,从聿从竹。”因而,繁体的“筆”应是一个本义转注字。

“笔”的本义为书写工具,如杜甫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句中的笔,指毛笔。司马迁在叙述孔子生平时说:“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这里的“笔则笔”,应为用笔书写、记载之意。由此,“笔”又引申为“文笔”,表示文章的写作技巧与风格。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描述自己“老将老矣”时说:“笔意不如当日健,鬓边应也雪千茎。”这里的“笔意”应该指文笔。

简jiǎn”,《说文》释为“牒也,从竹间声。”孔颖达疏:“古者无纸,有事书之于简,谓之简书。”作为“简”字声符的“间”,繁体写作“閒”:门下的“月”代表月光,意谓间隙。把竹片串编在一起,就可以像门扇一样活动并留有缝隙。古人这种造字构思,可谓巧妙至极。在“间”上增加竹字头,则是为了表示它的材料属性。

上古时期,用来书写汉字的材料十分独特。据考证,商周时期所使用的文字载体除了龟甲、兽骨和金石材料外,也曾使用过竹木简。春秋以降,竹简大为流行。用笔墨在编排成册的竹简上书写,既方便,书写速度也大大提高了。利用竹简编排成册,还可记录篇幅较长的文章。此外,竹简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现在出土的战国和秦汉竹简,不仅数量众多,记载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既有日常琐事,也有重要的法律文件和历史文献。

出土的竹简

中国有一本古老的典籍,叫做《竹书纪年》,显然,知其名便知其事,这是写在竹简上的历史书。竹简比甲骨、金石材料方便,但是在书写一部著作时,却显得笨重。据说,秦始皇每天要批阅120斤重的竹简公文。西汉时,东方朔有一次给汉武帝上书,用竹简写的奏折,是由两个壮汉抬进皇宫的。“汗牛充栋”这句成语,形象地道出了竹简的缺陷:竹简太重,运输时拉车的牛都累出了汗;体积太大,以至把整个房间都装满了。由此可知,古人所说的“读书五车”,实际上也并没有多少文字。所以,在大量使用竹简的同时,人们就开始寻找更轻便、更价廉物美的书写材料——纸。

篇piān”,从竹扁声。如图所示,小篆“篇”字,在竹字头下的“扁”是一个会意字,构形源自编扎起来的门扇。从竹扁声的篇则表示能像门(户)一样转动的简册,即编串成册,已经卷起的竹简。

“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首尾完整的一段或整块文章,如“篇幅、篇目、篇章”等。又引申为量词,用于纸张、书页,如“三篇文章、一篇论文”等。唐宋文章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有“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的诗句;杜甫赞扬李白酒后才诗敏捷时则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则说:“《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这里的“篇”,不是作为诗歌文章,而是作为著作来讲的。

篆zhuàn”一般指小篆,乃是秦始皇为统一文字所创的标准字体。学者口中的大篆,乃是秦统一后人们对秦汉以前的青铜铭文和古隶书的一种泛称,这种称呼的目的旨在与小篆相对。

鸟篆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时,他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自此,汉民族开始了两千多年使用同一种规范文字的历程。文字,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脊梁骨,把东南西北,不同方言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并由此造就了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大一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记述了这项伟大改革的过程:“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指周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齐、楚、燕、韩、赵、魏、秦)。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从许慎所述的这段文字,可知“小篆”是在“史籀大篆”的基础上“或颇省改”而来,并由李斯等写出字体样板,颁行全国,强令书写统一,改变“文字异形”的局面。

小篆由大篆(即金文、籀文)简化而来,“小”是简化、省笔的意思。“篆”,则是一个从竹彖声的形声字。“竹”在这里表示它是一种适合写在竹片上的文字;“彖”的本义源自“蚕”的绕圈吐丝。因此,用来喻意篆书笔体上独特的圆润弯曲。正如本书所显示的诸多小篆字体,横、折、撇、捺都须写出一定的弯曲度。宋代的王安石在《安阳好》一诗中说:“咽咽清泉岩溜细,弯弯碧甃篆痕深。”篆痕在这里代指弯曲的纹路。李清照的《买花声》词中有:“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这里的“宝篆”,指盘曲状的熏香。此也可证,篆书是一种笔画需要弯曲的汉字书体。

箭jiàn”,矢也,搭在弓上发射而出的武器。古代多用竹制,杆长80~100厘米,装上骨制、石制或金属尖头,箭杆末梢附有羽毛,以稳定前行方向。《方言》一书说:“箭,自关(涵谷关)而东谓之矢……关西曰箭。”唐代诗人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诗句中的弓箭即弓矢。

金文的“箭”字,上部是一个“竹”字头,下部则是一个由“舟”和脚印(止)构成的古文“前”字。小篆的“箭”字承接金文,为使字意更明确,旁边又增添了一个立“刀”,表示这是一种武器。楷书缘此写作“箭”。

“箭”除表示箭矢之外,也是一种竹子的名称,即箭竹或矢竹。晋代戴凯之的《竹谱》说:“箭竹,高者不过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谬误》中说:“竹为竹,箭为箭,盖二物也。今採箭以为矢,而通谓矢为箭者,因其箭名之也。”究竟箭以箭竹而名,还是箭竹以箭矢而名,恐怕也是一段鸡与蛋谁为之先的争论吧。

筵yán”,《说文》释为:“筵,竹席也,从竹延声。”古代把紧靠地面的一层席子称“筵”,筵上面加铺的称为“席”。“筵”即今日的竹席。古代很长一个时期,古人居家尚无今日的高桌低椅,入室之后,往往是席地跪坐。日本人的习俗,乃是保留了中国古代的这种礼仪。

西周青铜铭文中的“筵”,这一时期的竹席已编织出图案。

据说,“筵”这种竹席,因取材方便、编织简单,故长度可达一丈,几乎铺满整个房间,乃是古代上自王公、下自百姓居家的必备物品。《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就是说,宾客登堂入席,要遵循礼节,表现出一种礼仪。由于古人的人际交往都在“筵”上进行,所以,“筵”又引申为筵会、筵席,表示喜庆或会客时的聚餐。

“筵”,由竹和延组成,“延”在这里用作声符,也表示筵是一种可以铺展开的竹席,词义上与“延展”的延相同。唐代刘禹锡《桃源行》一诗中说:“筵羞石髓劝客餐,灯松脂留客宿。”表现了古人请客入“筵”,殷勤好客的古朴民风。

箕jī”,即今日俗称的簸箕。甲骨文的“箕”字是一个象形字,像一只编制而成的簸箕,内中的交叉表示簸箕的“底”。金文的上部类似甲骨文,下边增添一个由双手合体的“丌(qí)”。从字形上看,正是今日的“其”字。“其”的本义为扬米去糠的器具,即簸箕。在汉语的实际使用中,“其”被假借为表示事物从中而出的代词,频繁使用,人们只得又再造“箕”字,专一表示簸箕之义,这才有了小篆中带有竹字头的“箕”字。这就是说,现今的“箕”乃是一个本义转注字。

《箕铭》中有:“箕主簸扬,糠秕乃陈。”这是说:簸箕的用处就是簸扬粮食,让糠秕之物分离出去。元代的王祯在《农书》中有诗云“竿头掷谷一箕轻,忽作晴空骤雨声”,把打场扬谷时的情景,描绘的如临其境。

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铜箕

因为簸箕的形状为两边张开,后部狭小,前部开阔。因而古人把臀部着地,腿向两边前伸的坐姿,称作“箕踞”或“箕座”,并认为这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在席地而坐的年代里,礼貌的坐姿应是两膝着地,腿部屈在臀下。按照《礼记》中的规矩,应该是“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这大概是后人“立如松、坐如钟”的先声吧。

箸zhù”,《说文》释为:“饭欹攲也。”《玉篇·竹部》曰:“箸,也,饭具也。”箸,即今日俗称的筷子。据《韩非子》一书记载:殷商末期,商纣王命人为自己削造了一副“象箸”,即象牙筷子。大臣箕子见到后,感到十分恐怖,认为这是商纣王腐化堕落的开端,殷商不久便会亡国。事实上,不久后殷商便被周人所灭。

“箸”为形声字,从竹者声。“者”的构形源自野火贴着地面向前燃烧,因此,含有包围、附着之义。“箸”用竹表示它的材料属性,用“者”表明箸是让食物所附着的一种物件。“箸”伸进热腾腾盛满食物的锅碗中,夹起一块来,不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吗?

“箸”字俗写作“筯”,从竹助声。南方的船家在船上忌讳“箸”音,因为“箸”“筯”与“住”“驻”同音,有不祥之意,所以取其反意叫“快”。以后加上竹字头,便成了“筷”字,“筷”是禁忌风俗的产物。

①铜箸(战国)②竹箸(汉)③银箸(唐) ④竹箸(元)

筷子最初的器形,为两头粗细一样。先秦时期的箸,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如云南大波那木椁墓出土的铜筷,整体圆柱形。湖北云梦大汶头一号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都属于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竹箸,也都是两端粗细一样。到了汉代后期,才出现首粗足细的箸。古代的箸,直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这是因为古人的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

笨bèn”,从竹本声。“本”原指树木的根部,在此表示竹子的根部,即俗语所称的“竹篰头”。相比于挺拔的竹竿、清俊的竹枝竹叶。竹子的根部体积格外臃肿、笨拙,如筷子般粗细的毛根,状似胡须,常常扭结一团无法理清。正是这种对比,人们从竹根引申出了笨拙之义。

古代学者认为,笨拙之义源自笨车。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武帝下令造车,让工匠在车的四周钉上半爿的竹竿,做成车厢。在这之前,只有牛拉的车(犊车)才有围栏,马拉的车(辇)只有座而无围栏。齐武帝的改革,使辇车“加笨,如犊车”。从此,人们把这种有着“竹围栏”的马车称为“笨”,表示它比原先的马车“笨重”。后来,人们又将用牛拉载人的车称为“笨车”。清代徐乾学《送万季野南还》一诗中说:“薄笨独驱惊岁暮,冻云寒雪满江关。”这里的“薄笨”就指简陋的牛车。《宋书·颜延之传》中则有“常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的描述,这里的笨车已含有粗大、沉重之义。由笨车的粗陋沉重,引申为不灵巧、不聪明的粗笨、愚笨之义。

不论笨拙之义出自竹根,还是源自笨车,正是在民间的使用和传承中,“笨”的文义一步步发展,竹之根不再称“笨”,“笨车”早已消逝,唯有“笨头笨脑”仍在现代汉语中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