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十五
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①也。
注释
①游词:浮夸、轻薄、没有真感情的应酬之作。
译文
词人的忠实态度,不只是对人,对事亦如此。即使是对一草一木,也同样要有忠实的态度,否则他写出来的作品只能算是游词。
赏析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书志》中说:“若乃前事以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说,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者矣。”金应圭在《词选》后序中写道:“规模物类,依托歌舞。哀乐不衷其性,虑欢无与乎情。连章累篇,义不出乎花鸟。感物指事,理不外乎酬应。虽既雅而不艳,斯有句而无章。是谓游词。”可以看出,游词是指那些态度轻浮、无病呻吟、没有真感情的作品。
王国维认为,作为一个词人,不仅要有忠实于人生的态度,同样要有忠实于一草一木的态度。忠实于一草一木,说白了就是忠实于作者自己的内心。一草一木只是人内心的映射,同样的草木,有人看到了微笑,有人看到了忧愁,也有人看到了希望,更有人看到了痛苦……词人只有忠实于一草一木,才会观察得细致入微,体味得深入真实,写出的词才会饱含自己内心的真性情。
如果别人说草木高雅,不管自己的心情如何、感悟如何,就也随声附和说这真是高雅啊!这样的词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惺惺作态、附庸风雅,作品中体会不到自己的真感情,流于“游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