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读懂人性,才能游刃有余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一直以来都是世人争论的话题。事实上,坚持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都偏离了人性的真正面目,只有读懂人性,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

人性是个古老而且是见仁见智的话题。早在几千年前的孔子阐述了性相近,他的明智之处在于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给后人留下发挥的空间;自孟子始,才对人性做出定性的评价。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

可以看出,圣哲先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做感性、欲望、理性、平等、自由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

人性,顾名思义,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属性。一个人,只要是人,不论他是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还是行将就木的老者,都具有共同的属性。由此看来,人性必是生而固有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否则,呱呱坠地的婴儿就不具有人性了。于是,所谓人性,说到底,也就是一切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

如果我们在35岁以前,就能读懂人性,那么一定会在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下面为你介绍3种深藏在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同时也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希望你在读懂这几点最普遍的人性以后,能够有所领悟,进而拥有幸福、美好和成功的人生。

不自知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我自己吗?”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副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具有一副大长脸。“嗨!大文豪苏轼就有一副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鲁迅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而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老师的身体组合简直是世界上的最丑阵容的精华集合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吹捧。

纪伯伦在其作品里讲了一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足够吃饱了。”狐狸之所以犯了两次截然不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已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大师笔下的这只狐狸为上述故事中的老师那样的人做出了最好的比喻。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记了老天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块镜子,这块镜子就是“反躬自省”4个字,它可以照见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避免在面子心理的左右下扭曲了原本的外在和内在“镜像”。

嫉妒是灵魂的偏见

嫉妒是来自地狱的一块嘶嘶作响的灼煤。它像一条蛆虫,蛀蚀和毁害着他人和自己。

芸芸众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技不如人,却对别人的成绩嗤之以鼻,“妒人之能,幸人之失”,从而上演了一场场丑陋的嫉妒闹剧。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别人评上了比自己高的职称而指桑骂槐,为了某人得到领导的厚爱而愤愤不平,为了别人的生活条件比自己好而郁郁寡欢的也大有人在,给本已不太平静的生活平添了几多烦恼和纷扰。

好嫉妒是人的天性。自古以来,有不少关于嫉妒的记载与描述。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中,神或英雄多有嫉妒的品性。在男子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们往往把嫉妒看成女人的特有心理特征。在汉字里,“嫉妒”二字皆用“女”字作偏旁,也是一证。我国明代人写过一部笔记小说,叫做《五杂俎》,其中汇集了从古代到明代包括皇后和民女在内的上百个以嫉妒闻名的女性。公元5世纪时,南朝宋明帝曾命人写过一本《妒妇记》。莎士比亚的《驯悍记》,也着重描绘了女性的嫉妒。其实,嫉妒并不限于女性,男性也嫉妒。如果说女性的嫉妒主要限于性爱,男性的嫉妒则远远超出性爱,且更深沉更猛烈。《圣经》中也描述了上帝对人类的嫉妒:夏娃和亚当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后,上帝将他们赶出伊甸园;人类建造能通天的巴别塔,上帝则变乱他们的语言使之半途而废,都是起于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的嫉妒,害怕人类超过他、动摇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很喜爱艺术的古罗马皇帝埃追安(亦译阿提安)就非常妒恨诗人、画家与巧匠,因为这些人在艺术方面超过了他。中国战国时的惠施当了宰相后也嫉妒在才学上超过他的庄子。

既然连上帝都无法不嫉妒,每个凡人更难免不嫉妒,但是杰出的人往往能用理性去抑制嫉妒,在难免产生嫉妒的地方,用它去刺激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阻挠对方的努力,但是那些被嫉妒之火所燃烧而迷乱理智的人,往往会被内心这种疯狂的激情所消耗掉,使他人和自己两败俱伤。

为迎合别人而存在

跟风、随大流是人类的“通病”和习惯,是思维懒汉的“专利”,是我们内心中难以觉察到的消极幽灵,只有痛下决心才能够有所改变。

在一个酷热的夏季,一家水果店前排着长队,人们还相互约束:不许加塞,不许超量抢购。之所以生意如此红火,是因为这里卖的是适时对路的新鲜货。但街对面的服装店却冷冷清清的,因为店里积压了大量的防寒服。因此,老板又羡慕水果店,又为自己着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几个熟人,认真向他们介绍商品的特点与优点,并说明价格的合理性,临时雇佣他们当促销员,同时先让他们“争相购买”,造成热销景象。老板让几位推销员提来许多水,拼命地往防寒服上泼水,老板不失时机地在店门口醒目处贴上一张广告:“房屋漏雨,急促卖出,跳楼甩卖。”

几分钟后,一位顾客看到这里商品俏销,也进店了。他看了看防寒服,随即买下一件,又怯生生地问:“只能买一件吗?”“很抱歉,为了照顾面广一些,每人只能买一件。”老板慢悠悠地回答。看到这位顾客磨磨蹭蹭不肯离开的样子,小老板额外照顾了两件。过往客人纷纷进来了,这个一件那个两件,争着抢着,好不热闹。有的与售货员套近乎,抱走一大包;有的批评老板的规定,要求多买几件;有的维持秩序,让大家排好队。对面水果店也来电话:“脱不开身,请留下两件。”就这样,滞销品反而成了抢手货。

可见,人的思维就有这种习惯和弱点,总认为多数人这样做了就一定有道理,自己何必多加考虑,随大流就是了。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老板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从众”的心理来促进销售的。虽然,有时从众的习惯明显存在严重缺陷,可人们仍不愿批评它,依然盲目跟随,从而导致无谓的悲哀和失败。

盲从是一种可悲,但这种可悲后面有着一种更可悲的无形因素,那就是人的内心不坚定。

每年高考报志愿时,大家都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莘莘学子拿着报考志愿表,在选择填报哪个学校与专业时却表现得束手无策。大家纷纷想寻找“热门”专业,同时对自己能否考上又心存怀疑,所以难免会发出询问:“老师,他们都填报了计算机系,你看我是不是这块料?”

在犹豫和怀疑之后,许多优秀学生最终都选择了大家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然而,到大学临近毕业时,他们才发现这些“热门行业”其实并不好就业。

这种现象,是在职业选择上典型的从众心理,此类错误普遍存在,说明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社会需要的一条客观规律:物以稀为贵。

一旦千军万马都去挤一座独木桥时,那么就会使桥坍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相反的,如果你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见人之所未见,则往往更能适合社会的需要,也就更容易在社会上生存并取得成功。

盲目跟风、从众,必然增加人生的风险。一位老板,几年前听说外地招商引资,就“顺应潮流”到该地投资了上千万。两年之后,他把所有的钱都亏掉了,最后空手而归。

人们问他:“你当初为什么要到那里去投资?”他说:“那时候,很多同行都争先恐后地去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认为那里的投资条件优越,大有发展前途。如果我不去的话,担心会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很多人都有跟风、从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取向,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类互比”。“人们为了达到其理想的生活目标,随时都需要了解自己的现状,尤其需要了解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当缺乏判断信息的标准和有效方法时,就常常通过与他自认为同类的人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自己的现状、社会位置以及应采取的行动。”

同类互比,是社会给个人设置的一个陷阱和圈套。成功者之所以永远是少数,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掉进了这个陷阱和圈套。人一旦选择了跟风、从众,往往就意味着选择了失败。

其实,除了在日常生活上“随大流”可能没错之外,在其他许多事情上这样做,往往会危害自己。所以,请你千万记住一句话: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未必正确。在跟风面前,保持清醒,加以理性判断,才不致使你的人生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