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与设计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谈谈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陈忆澄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正不断加强,这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文化形态。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信息时代的资源共享等社会变迁。然而,民族化却始终以特定的身份认同和显著的文化形象与全球化的声音交织。中国设计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以建立真正的民族设计形象与身份定位。中国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和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的设计之路,同时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设计;传统文化


“全球化”的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并渗透到各个领域。“全球化”的孕育过程几乎贯穿西方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人类的技术进步和交通发展为“全球化”创造了条件,而区域和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社会交流则是显著的表象。表象的背后,是由分散走向联合,由封闭走向开放的社会变迁历程。美国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对“地球村”的解读时指出,“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断,由直接的、口语化的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信息化的交往。”[1]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学习和利用先进的观念、制度与科技,交流生活的状况与需求。设计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密切有关,又指向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可谓是立足于风口浪尖。设计同技术、材料、媒介的联系使得其受到各种新事物和新现象影响的反映极为敏感,而设计思想与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关联又使得其极为敏锐地反映或倡导某种精神追求。当前,中国面对“全球化”,如何充分理解和运用传统的文化资源,建立属于民族的设计形象与身份认同,这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设计造福世界,传播民族文化,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全球化”背景对设计语言提出新的要求

“全球化”使得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然而,这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将产生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其自觉程度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的语言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多重的选择,但是成功的设计必然需要经历一个对资源进行甄别、判断、选择和改造的过程。文化的多样性要求设计语言的多元化,而不是固守一种风格的语言,而在那些成功的设计背后,却又有着共同的特性和品质,呈现出整一化的倾向。因此,“全球化”对设计语言提出了平衡多元化与整一化的要求。

整一化与多元化,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事实上,不在多元吸纳的基础上的整一是不存在的,而真正完善的整一也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而应当是多元的。当然,整一与多元的冲突是确实存在的。如今,我们能够在各种设计中明确地解读出地区性的多元文化元素正在交织和互融。然而,当整个世界的设计都朝向这样的一种方向发展,多元的文化语言被安排到了一个整体中、一个背景下,那么,这样的设计面貌就难免成为一种范式,或是一种征候,供人效尤,或是不自觉地模仿。这种所谓国际化的整一,其实是一种设计语言自觉性的丢失和设计风格的消亡。

多元化的设计语言,即语言的分流,包括了对不同个体、群体的不同需求以及对一定范围内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的满足。以产品设计为例,不同个体对产品的功能呈现方式有不同的要求,而对承载情感或价值属性的色彩等因素也有不同的期待。通用设计致力于取消普通人与残障人士之间的鸿沟,然而针对不同群体(如盲人、女性、儿童等)的设计始终存在并拥有广阔的市场。而价值观、审美眼光和生活方式的丰富性所造成的设计风格差异或细节差异同样也很常见。

图1 日本轨道交通为残障人士设计黄色触觉警告和橡皮条,额外的条纹指明了哪边是站台边

整一化的设计语言,即语言的合流,主要是指在千差万别的设计中,总能找到符合人类共同需求、共同价值认同和共同审美需求的那些倾向性因素。例如,人们对座椅的要求无论如何多样,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舒适程度总是不可回避的方面。东西方人对自由和公共空间的认识无论有着怎样的差异,公共设施的服务性和秩序性总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对装饰的繁缛和简约无论如何评价和看待,总是有一些简约的设计或是重视装饰的设计能够受到世人的追捧。

事实上,设计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要平衡整一与多元的关系,可以借助协调能指、所指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组合与聚合关系来达成。能指就是设计作品的物质形式,包括一切能为我们的感官所感觉的存在,而所指就是这些形式背后的功能价值和思想观念。组合关系,就是指物质形式以色彩、材料、结构等方面的排列、组合关系所形成的集合其背后所能承载的意义集合的变化范围。聚合关系,就是指究竟哪些物理属性和形式要素能够被纳入集合之中的形式集合的变化范围。“符号与其指称对象之间的联系必须是自然的而不仅仅是约定俗成的。”[2]当所指链上的所传递的信息和观念与能指链上的各种形式所包含的意义相吻合时,即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形成对应关系时,设计语言的整一性和多元性就达到了相对平衡与协调的状态。

二、中日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设计例说

在全球化脚步加快的当今社会,文化的归属和体认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各民族或区域的文化正面临着迷失的困境。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和轮廓正变得越来越模糊,相互之间的影响和渗透本身也促使着各自的改变。中国的设计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立足当下,增强设计形象的识别性和自我身份的体认感。中国的设计不能仅仅在表面上贴着东方文化的标签而没有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的设计应当展现出时代性,今日创造的文化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传统和经典。仅凭固守和怀旧是徒劳的,不能与时俱进的传统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化石”。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取自中国古代的“斗冠”造型,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国家馆的外部色彩为朱红色,试图传递出浓厚的东方意味。很显然,这样的建筑设计是希望能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形象,同时在营造的技术和内部的设施上增添现代化气息。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尝试迈出了将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重要一步,是探索中国建筑设计得有益之举。然而,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审慎的态度。首先,赤朱丹彤是否为中国有代表性的色彩本身就是需要三思的,加上这种“斗冠”的粮仓造型直接挪用自中国古代的造型,更多是移植,而非经过深度理解和发掘后的运用。可以说,这种表现传统的方式多少有肤浅之嫌,显得有些生硬。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这方面有着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日本的建筑、产品等各领域的设计,能够做到“和魂西洋”与“和魂中华”,即在吸收了西方和中华文化的精髓后,依然保有本民族的实质。日本在战后的现代化进程中,有不少享誉世界的建筑作品,之所以能在世界建筑之林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在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的运用中,总是能将传统的东方思维和东方风格深刻而自然地融合在其中。著名的仙台媒体中心就是很好的例子。伊东丰雄的这个作品,打破了框架结构建筑的均质性,将相等间隔的四角柱分解为多个螺旋形的细铁柱,做出透明柱子的内部,强调内部核心的作用。东方的传统建筑以木质材料和飞檐的顶部著称,然而仙台媒体中心通体没有采用木质材料来构建,也没有直接使用飞檐和禅宗的色调。而是以玻璃、管柱、金属地板来贯通。这种表现方式虽然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并且突破了欧美建筑的范式,但在支撑结构、内部核心以及各部分的联系来看,是极为深刻而含蓄地传达出东方式的思维和方法。它让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时代感和科技感,进而体验到内部的一流设施与合理的功能布局,当人们静心反思,便能够体会到其中浓厚的传统意味。

不仅如此,中国近年来在产品设计界流行的“青花瓷”风,更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随意、盲目的照搬。手机、厨卫甚至服饰产品,都能看到青花瓷图样的泛滥和拼凑。相比之下,日本的无印良品已有逾二十年的历史,其核心理念的“空”与“无”,正是东方禅宗文化的体现。对自然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思考,在产品设计中并非是借助于哪种和式的图案或是造型,而恰恰是通过无装饰和天然材质来深刻地诠释禅宗的境界。这种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才能真正建立起民族设计的形象。

图2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图3 日本仙台媒体中心

三、中国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LOS分析

中国设计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通过L——O——S分析研究,能够对其现状和前景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高效的策略。

图4 L——O——S分析示意图

L——O——S分析是指限制(Limitation)、机遇(Opportunity)、策略(Solution)分析,从认识不足入手,把握机遇、憧憬未来,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我国设计的现状来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存在的限制条件(Limitation)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于肤浅的表面,对某些元素进行随意的拼贴和盲目的组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材反复使用,甚至照搬抄袭,造成了题材单一、千篇一律的现象;表现方式呆滞,多为机械复制和移植挪用。

从中蕴含的主要机遇(Opportunity)包括:中华文化素来有“实用理性”的哲学传统,对生活功利性的思考和造物美学的认识有着丰硕的成果;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工艺精美,其传世作品的造型、观念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中国古代的存世建筑为东方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园林美学,享誉世界;中国当代的设计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有着巨大的潜力。

对此,我们所能采取的解决方法(Solution)主要有:

首先是情感的中和。中华文化对情感的表达向来是节制的、温和的。对于当代的中国设计来说,情感的表达也应当以中和、内敛为方向。张扬和自由的情感表达具有更显著的西方特征。

其次是表意的含蓄。在西方设计中,常常能见到以设计作品来宣扬某种主义的立场,借助设计来表达一定的理想和诉求,这甚至被视为一种自由传达意志的权利。而中国古代的设计与手工艺的发展不可分离,以手工艺品来作为号召和宣示的载体,并不多见。应该说,中国当代的设计坚持表意含蓄的倾向,将避免造成一种接受负担——毕竟设计一旦作为一面旗帜或是一种号召,将变得不再纯粹。

再次是自然的延伸。中国古代的很多设计灵感直接来源于自然。然而,真正的东方智慧是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含蓄地表达出人类与自然的共生状态,而不是在样式和装饰上简单地模仿自然。

最后是实用的理性。古希腊的哲学和中世纪的神学,都能够看出西方人的科学精神以及对自然的终极的探索和拷问。而中国古代,尽管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实用的理性。这种对生活实际功能的重视应成为中国设计的一种优势和特征,而不应成为一种负累或是缺陷。

总之,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设计应在理解、运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自身的世界形象和身份认同,同时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设计价值,真正使得中国设计文化薪火相传。

(陈忆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加]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2] 恩斯特·卡西尔,李琛译.人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 许平,周博编.设计真言[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4] [美] 托马斯·L.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