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糊涂,真智慧,最聪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纠正关于“糊涂学”的误区(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如果人人都能多一点诚恳,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真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将化作五彩乐章。茫茫人海中,朝夕相处的亲人、邻里、同事、朋友,相逢总有缘,彼此间偶尔发生一些争执和矛盾不足为奇。如果寸土必争、锱铢必较,总是你给我“当头炮”,我给你“马儿跳”,势必两败俱伤。遇到非原则性的矛盾,只要能宽容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再大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在别人失意、失落、失败时,多一份宽恕,少一点苛求,就能帮助他人,云开日出;当自己得意、得志时,也要多一份宽容,少一些盛气。

人生喜怒无常、爱恨交加,对于心中的痛和仇怨要懂得放弃,懂得释怀!我们常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它恰恰是一个人远见卓识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容是做人处世的本钱,生活中的不少事,都需要“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的包容之心,并力求做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人处世讲点宽容,能凝聚人心、纯洁友谊、滋润生活、有助工作。

宽容也意味着理解和通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它不但是一种交际技巧,更是一种做人的品行与美德。但宽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做错了事受到惩罚才算公平。因此,“以牙还牙”者屡见不鲜,而“以德报怨”者却少之又少。而另一方面,则是受一些偏见的影响,如认为宽恕意味着“我错了”“我输了”“我屈服了”“我软弱”“别人会认为错全在我”等等。

有句话叫“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它的意思也就是为人处世,即使得理也要让一步才算是真高明,因为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的人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宋元学案》中说:“胜人人必耻,下人人必喜;耻生竞,喜生敬。”意为谦恭礼让是君子的风范,斤斤计较是“小人”的行为;不与人争名利,退一步或可进百步。

“糊涂学”认为,在“战争”中喊“停”并不代表“认输”,而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度心态。

【“糊涂学”不是让你不认真,而是教你别太较真】

“糊涂学”,是一种为人之道,也是对生活所持的一种态度。现实生活中,若凡事都去斤斤计较,都要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是一二是二,长此以往,就会感觉很累,甚至深陷烦恼而不能自拔。

与其焦头烂额、身心疲惫,还不如用一种“难得糊涂”的思维方式来坦然面对。

1.用好善意的谎言

自古以来,若问人们最憎恨的是什么?其中之一,恐怕就是谎言了。人们为什么憎恨谎言?因为谎言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害人,而且害己。撒谎的时间越长,撒谎的事情越大,人们受到的伤害就越深。所以,一说到撒谎,不论是谁都有愧疚之感,谁爱说谎,就没有诚信,谁就受不到尊重。但尽管如此,在交际中还是有很多人会说谎。我们痛恨谎言,憎恨欺骗,但谎言与欺骗却常常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并不是没有察觉到、洞悉到,只是“糊涂”的人不愿意去拆穿。因为他们知道,谎言有时是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支票已经寄出去了!”

“你没有变胖。”

“我可不是骗子。”

“你好漂亮啊!”

……

这一类的谎言,我们在生活中不知听了多少遍,我们自己也不知说了多少次。事实上,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一名心理学家的研究,说谎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但不会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麻烦,而且还有助于交际。

心理学教授分析指出,生活中居心叵测的谎言不多,绝大多数人说谎都是为了保持自尊,赢得他人的喜爱或尊重,或者是不想伤害别人的感情。永远说实话其实并不一定好,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尴尬,甚至带来更大的伤害。

谎言大致可分两类:一是自我中心型,目的在维持说谎者的形象和个人利益,或避免尴尬;另一种是利他主义型,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快乐。

一般来说,自我中心的谎言居多数,像“我没骗你”等;利他主义型的谎言,女人说得较多,常见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说“你看起来好漂亮”或“我跟你想的一样”等。

整体而言,对同性之间相处关系满意的人比较少撒谎,就算撒谎,讲的也多半是利他型谎言。

曾经有人说过,有些谎言只是寻常交谈模式的一部分,只是想向对我们仍存疑虑的交谈对象表现出同意的样子。所以比较起来,谎言只有程度轻重之别。

在现实生活中,善意的谎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我们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说真话,也并不是每时每刻说真话的效果都比说谎话好。所以谎话有时是很有必要的。从很多事实上看,谎言小到为了不使人难过,大到全局利益。

癌症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词。据一位外国专家研究表明: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都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生活中,当自己身边的亲人被确诊患有癌症时,有几人能向病人说实话?恐怕都在重复着谎言吧!此时谎言的作用是任何一句诚实的话语都无法替代的。难道这样的谎言是一种错误吗?只要你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说几句谎言也无可厚非。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不喜欢谎言,都希望自己能了解事实真相,因为我们害怕上当受骗。可是,当在生活中遇到某些特别的人与事时,真相往往就那么残酷。尽管我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为了让当事人心中好受些,我们还是会选择撒谎。之所以会说善意的谎言,那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说善意谎言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他人的面子、尊严,或者不希望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所以,很多的谎言并非欺骗,而是为别人着想。而真正的骗子是不会替别人着想的,他只在乎如何从别人身上获取信任,夺走利益。

当你去拜访朋友,看见朋友好像有紧急的事情没处理完,忙得手忙脚乱时,为了不让朋友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乱了方寸,即使有事情,你也会轻描淡写地说:“你忙你的,没事,我还要到别处去,只是顺便来看看你。”即使这时空着肚子,也会说吃过了,然后告辞回家。此时,你所说的谎言是体谅、理解朋友的表现,更有利于加深你与朋友间的关系。

说点善意的谎言可以给彼此留下更多的余地、更多的生活空间和更加美好的东西。更多的时候,善意的谎言是一种美德,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利,真可谓“两全其美”。

待人接物,诚挚非常重要,但礼仪中的许多客套话却免不了含有一些虚假的成分。寻常的谦让意义仅在于不失礼节,使对方感到重要和被尊重,稍有交际常识的人都不会当真对待。比如对“再吃一点饭吧”这句话的理解,也就只是停留在礼貌的虚让上,既使是饥肠辘辘者也绝不会如言应约,总会说:“谢谢,我刚吃过。”

再如,晚上,在朋友家里坐了很长时间,欲起身告辞。朋友心中尽管早已经不耐烦,也会说:“没关系的,再坐一会儿吧。”或者,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你的心中有上千万个不高兴,可是表面上还是会微笑着说:“不要紧的,我也曾打碎过一只。”

但如果你不懂得“虚伪一下”,把那些不高兴的情绪都“坦率”地表露了出来,就会有失风度,弄得双方都难堪。所以,人在交往中说谎是不可避免的。

在交际中,人们会说一些恭维的谎言。恭维是奉承的同义词,含有为讨好而赞扬的意味。出于尊重和取悦对方的需要,恭维不失为交际中一种漂亮的黏合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而赞美需要用夸张来加重它的分量。如与某人初次见面时,则曰:“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久仰,久仰。”恭维某君学问广博则云:“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请多多指教。”这些奉承话可以使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增进友谊。相反,如果没有一点奉承话,就会使彼此变得陌生起来。

在某个地方有两位盲人,他们每天靠说书弹三弦为生。老者是师父,70多岁;幼者是徒弟,20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999根弦了,再弹断一根就是1000根了。

老者的师父临死的时候曾对老者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了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了第1000根弦的时候,你才可以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当时,他只有20多岁,还是一个小青年,如今他已经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5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那复明的梦想。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

一声脆响,老者终于把第1000根弦弹断了。此时的老者满怀欣喜地向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满怀期待地去取草药时,掌柜却告诉他:“那只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他的头嗡地响了一下,过了好长时间,才得以平静。他明白了:原来师父说弹断1000根琴弦,就能得到复明的药方,是骗他的。其实,那只是一个真诚、美丽的谎言,是这个谎言使他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回家后,老者按照师父的方法郑重地对他失明的小徒弟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了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2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能去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我师父将这个数错记为1000根了……”

他的徒弟也像他一样,守着这个虔诚的承诺,盼望着自己的眼睛能够有复明的那一天。他与师父一样,都活在了善意的谎言里。这个谎言给了他希望的动力,引发他去追求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如果他师父不用这个谎言来欺骗他,他还有生存下去的信心吗?还能愉快地面对自己的未来吗?

“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美丽的谎言出于善良和真诚,它无悖于道德。有时,实话比谎言更伤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人应该适当地说一些谎言。很多时候,真诚的谎言比什么都有力量。

真诚是人人必备的美德,它不排除善意的谎言,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原则,你所制造的谎言会比你的真诚更能赢得别人的心。

社交中的“谎言”,在生活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例如,客人的孩子摔坏了杯子,我们会说:“没关系,早就想换新的了。”

难道你的心里真的不介意吗?真的那么宽宏大量吗?说这句话不过是为了减轻客人的心理负担而已。招待客人时,主人头痛欲裂,却装出笑容,让客人多玩一会儿,以免扫大家的兴,其实主人早就盼着客人散去,让自己好好休息了。这种“谎言”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只为顾全别人的感受。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谎言”,但“说谎”不能盲目地说,必须要注意到其中的细节:你的“谎言”必须是以成人之美、避人之嫌、宽人之心、利人之事为目的的;“谎言”的设计应该是自然可信的,任何紧张造作和夸大其辞的话语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和反感。如果你能本着真诚,编造他人更容易接受而不伤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的“谎言”,那是你的高明之处,你完全没必要固守于“绝对诚实”。

由此可以看出,“说谎”不在于会不会说,而是要看场合、看时机、看对象、看意境。在一定情况下,为了某种“善意的目的”而说一说“谎话”,不仅可以,而且必要。

善意的“谎言”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是对对方的尊重,是为了维护对方面子,而不是道德败坏。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好这种交际手段,就一定能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

有一次,某公司的经理张先生带着他的一个朋友,去看望他以前的老同学赵先生。赵先生和张先生又是在同一家公司,只是张先生是这家公司的经理,而赵先生是刚进来不久的普通员工。

张先生见了以前的老同学自然是非常高兴,两个人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到了晚上。赵先生一定要张先生留下来吃晚饭,张先生推辞不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赵先生叫来妻子说:“贵客来了,多买点好吃的菜回来。”

妻子说:“买什么,你先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