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泛娱乐”一词于2014年初被收录进文化部的产业报告之中,便迅速成为席卷互联网发展的一大浪潮,其中尤以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井喷现象表现得最为突出。无论是电影IP、游戏IP,还是歌曲、自制剧、工具书等IP,都实现了鲤鱼跃龙门,锦上添花让目前整个内容产业都显得异常发达。
所谓泛娱乐,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多领域的跨界连接。而IP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核心元素,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一段视频都可以成为一个IP,而通过这个IP,打通众多领域之间的壁垒,实现连接一切则是泛娱乐的终极目标。
为什么要实现跨界联合呢?其原始动因是大数据这种隐性资产通过各领域之间的跨界,实现数字价值的变现。而BAT(指的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巨头)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我们还在谈论IP商业模式高度发达的美国,还在艳羡核心IP已经被好莱坞和漫画巨头把控的时候,BAT已经将触角伸进了“生态”领域。
不管影视、游戏行业争抢各种O2O、大数据、大IP、产品经理等大战打得多么火热,BAT却开始大谈“生态”圈建设。腾讯正着力打造“泛娱乐”生态圈,阿里巴巴也将娱乐宝和淘宝电影票引入到阿里影业,打造电影生态。
毫无疑问,对于影视和游戏等娱乐行业来说,关注BAT的动向犹如企业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动向一样重要,因为似乎“影视公司最后都会为BAT打工”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说法,“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金”。BAT正是处于金字塔顶尖的生态型公司,市值7000亿美元的苹果也是。
而小米、360、京东等则属于平台型公司,都采取拼命并购投资和布局上下游周边业务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生态链,最终实现千亿美金市值的升级。而其他大部分都是产品型公司,包括游戏公司、行业垂直网站等,基本上维持在10亿美金级别。
而生态型公司与平台型公司、产品型公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用户、资金和其他一切资源上面,形成的是一个生态圈,而不是形成一个平台,更不是满足于生产产品,这才是生态型公司。
生态型公司以一切创意为资源,因为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而创意的时代已经大踏步来临。因此,创意既是资源,又是资本,改变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模式,真正实现媒介互通,万物互联。而每一个普通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创意源泉的角色,因此人人都是创意达人,也是一切资源和资本的原动力。
而生态型公司依托的则是粉丝经济,因为IP造就一大批粉丝,粉丝的情绪资本形成共振化的粉丝社区,最终为IP衍生品埋单。将粉丝经济用得炉火纯青的代表是苹果公司,这个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苹果,以无招胜有招,通过硬件产品、在线服务和消费软件的三级跨界布局,在全球积累了市值超过4.4万亿的苹果粉丝,真正将粉丝营销做到极致。
其实,生态型公司的核心点仍然是IP,阿里巴巴宣布投资《小时代》,将流量经济变为粉丝经济,还将周星驰、王家卫、陈可辛等高IP指数的港台知名导演纳入麾下,拉拢演员赵薇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以畅销书《从你的世界路过》为强大IP,创作《摆渡人》作为电影首秀,都显示了阿里巴巴围绕强IP进行资源配置,布局泛娱乐生态圈的决心和策略。
百度在IP争夺战中也不甘落后,导演王晶加盟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影业,总裁李彦宏更亲自给韩国男子团体EXO-M颁发“百度音乐推广先锋”奖。在游戏领域,其独家发行的2015动漫IP手游大作《蜡笔小新大冒险》安卓版正式首发上线。
腾讯则着手建立自己的导演工作室,公司影视业务经理说:“腾讯未来不仅会签约一批青年导演,也会签演员。我们要为我们的90后、00后量身打造产品。”在腾讯“电影+未来”的合作名单中,既有可能出现韩寒这样的新锐导演,也有可能出现陆川这样的著名导演。腾讯主要从文学、动漫、游戏三大板块打造出“同一明星IP、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的创新业态。
其实,无论是网络文学、影视作品、音乐、游戏还是动漫IP,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跨界,最终形成生态产业链,美国、日本等成熟娱乐市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成功的范例。例如,以IP授权为连接点,开拓泛娱乐疆土的迪士尼模式,还有由IP“价值运作”替代IP“挖掘变现”的漫威模式,以及以漫画为起点,发散到影视、游戏、玩具等领域的日漫产业模式,都是可供参考的模型。
对于泛娱乐公司而言,与收购优质IP、多元化推广IP和IP的授权开放策略同样重要的是进行IP的底层设计,顺应泛娱乐的生命周期,从起点接入产业链,布局整个IP闭环生态系统,以价值观和哲学观塑造IP,以慢动作培育IP,而不是采用完全的“拿来主义”,才能在泛娱乐退潮后依然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