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的村庄与社会变迁:1368-194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村庄的形态与地貌景观

自然环境不仅仅是地理学的概念,它更是民众生活于其中,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从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并借以形成社会结构、制度的实在的社会空间。因此,一定区域内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也就形成这一区域独特的社会风貌。黄土高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地貌景观类型,其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决定了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村庄形态与景观类型。村庄的建立和发展适应了黄土高原环境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表现出独特的地域风貌。

1.村庄的选址

黄土高原上村庄的选址受自然环境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当地村庄的命名一般是由最初入住的家族姓氏再加上地理环境特征构成。如孙家崖、姬家峁、郭家沟、葛家圪崂、王家岔、刘家砭、张家崾岘(指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等。还有一些村庄以周围较多的树名命名,如柏叶沟、柏树土瓜、柳滩里、桑树洼、大桐原、巨木原(建村时,附近有大树)、槐树坪、榆树湾等,从这些村名可以得知,这些村庄建村时自然植被较好。又如亚虎原村,在建村时林木茂盛,常有野虎出没,村名为野虎原,后演变为亚虎原。黄羊河村得名即因为建村时周围树林里常有黄羊出没。延川县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陕西省延川县地名志》(内部资料),第98页。民国《宜川县志》统计了民国时期宜川县实有村庄687处,其中以地貌状况命名的359处,占当时该县村庄数的55.3%。(民国)《宜川县志》卷一《疆域建置志》之《各乡沿革及所属堡村谱》。此一时期,宜川县地方政府虽然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对乡镇一级的单位进行了重组和名称更换,但并未对清末以来的村级单位进行明显的名称更改,因此,所记载的村庄可以作为考察清代中后期以来村庄名称的参照。反映了村庄所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村庄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状态。

陕北黄土高原村庄的选址局限于特定的地貌部位。绝大多数的村庄分布于占陕北黄土高原区域总面积60%以上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多集中于梁、峁、坡地的下部,并与沟底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很少分布在其他地貌部位上。而且村庄多向阳分布,主要分布于东西方向河流、河谷的北岸和阳坡,在南北向河流、沟谷的两岸和两坡也有分布。住宅也多面南向阳,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靠崖窑表现尤为突出。窑洞一般选择能够最大限度接受阳光的朝向,从而形成了乡村聚落的向阳性分布。李雅丽、陈宗兴:《陕北乡村聚落地理的初步研究》,载《干旱区地理》1994年第1期。

村庄选址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对水源的极端重视和依赖。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饮水条件是建村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丘陵沟壑区村庄多依山傍水,必有小溪供畜饮、洗濯,有泉供人汲饮,而泉水是合村共用,共同维护。同时,水源的选择,既要方便人畜生活用水,又要避洪水之害。村庄必须建在历史上能查到的山洪最高水线以上,以避水患。水源严重不足是黄土高原村庄生存的一大问题。水源干涸,村庄的生存就发生了危机。神木县张家塔村史记载了一则传说:张姓祖先明末从山西逃荒到神木县,定居在窟野河西岸的一处山腰,经过辛勤的劳动,开垦耕地80多亩,养羊200多只,生活比较富裕。后来因为破坏了一个水槽,从此水流向了别处,村里经济破产,牲畜伤亡,为了追赶风水,祖先们被迫从山上移居到山下,重新建立村庄。张学谦:《神木县张家塔村志》,1993年铅印本。佳县背沟村《高氏家族世谱》记载,家族最早在一处大泉水旁建村,故村名“大泉沟村”,但后来泉水断流,人们居住的地方低洼背阴,因此就叫“背沟村”。《佳县背沟村高氏家族世谱》,2009年铅印本。这些传说和记载均反映了水源对于村庄的重要性,当水源枯竭,自然生态恶化时,村庄常常因为用水无着而被迫迁村。

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雨量的增减,对村庄的农业生产活动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雨量太少意味着干旱,雨量过多,河岸附近的农田则会遭受洪水洗掠。因此,当地村民对气候、雨量和河流的情况十分关注和敏感,都强烈地期盼每年适度地降雨。日本学者井口淳子曾于20世纪90年代考察米脂县杨家沟村,对下雨、祈雨与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有过一段生动、细致的描写:在村中心戏台前的广场附近,河床有一个高低段落差,从高处落下的水声比较响,于是,住在河床落差近旁的村民带着恐怖的表情叙述说:洪水的时候啊,嗡嗡的水声可吓人啦!在没有水土保持力的黄土高原,遇到河流上游大量降雨时,就会有比平时高出几百倍的水量流向下流。这样的时候,混合着土砂的泥水几乎贴着杨家村小河的桥面冲刷而过。不管怎样,黄土高原的河流水量的极端变化,都会给农业造成大灾害。小河的流水声既与村民们过去的苦愁相连,也牵动着他们对将来的不安感。由于河流的水声与降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杨家沟人们对雨的极度关注透过下面这些形容雨的丰富词汇便可见一斑。例如“大雨”“中雨”“小雨”“暴雨”“阵雨”“雷阵雨”“过云雨”“太阳雨”“毛毛雨”“细雨”“海雨”“蒙蒙雨”等,数量何其多也!不难想象,对于小河的流水声及下雨的声音和其他的环境声音不一样,杨家沟人有着特别的、共通的感情。大雨使人们感受到土地被冲走的危险,雨水不足则使他们忧虑庄稼枯渴干旱的情景。不过,日本学者通过细致的考察又发现,对下雨的感情共通性仅限于比较狭小的空间范围内。由于局部地区降雨时,根据农田所处的不同位置,同样的雨对有的农田来说是及时雨,对有的农田却会造成损害。河上游陡峭的山坡上有农田的村子和河下游河岸边有耕地的村子对同样的雨往往产生完全相反的感情。所以,杨家沟人对下雨声、河水声所具有的感情与其他村不一样,这是一种属于该村村民共有的独特的感情。[日]井口淳子:《中国黄土高原杨家沟村的〈祈雨调〉》,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2.村庄布局的地理特征

陕北黄土高原村庄的地理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有学者的研究发现,在破碎分割的地形条件下,乡村聚落分布不均,由大河谷地到次一级河谷,再到支毛沟、梁峁坡面,沿树枝状水系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即乡村聚落密度由河谷平原→川台地→支毛沟→梁峁坡,呈现出树枝状的递减。甘枝茂、甘锐、岳大鹏、刘啸、裴新富:《延安、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研究》,载《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4期。河谷平原、川台地段自然条件较好。河流沿岸的平川地和平缓的沟道地与沟坝地比较开阔、平坦,面积较大,如无定河、大理河、延河的中下游,灌溉条件较好,土地肥沃,沟道地、沟坝地广泛分布在大小支毛沟中,面积从几亩到近千亩不等。相对而言,这些地方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西北大学地理系编写组:《陕西农业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页。因平地较多、水源较丰富、交通相对方便,居住人口较多,因此村庄密度相对较大,而在条件较差的梁峁坡地段,因平地较少、地势较高,人畜饮水及交通不便,居住人口很少,相应的村庄密度也非常小。如甘泉县“群山环叠,可耕之地百无一二,居民零落,间有因荒山阻隔,五六十里一村庄者”(光绪)《甘泉乡土志·实业》。

陕北黄土高原村庄的布局在一定的局部范围里呈现特定的空间结构。

其一,树枝型。树枝型结构是陕北黄土高原村庄最具地方代表性的空间结构形式,主要分布于陕北中部及东北部的黄土丘陵区。这种结构中,主沟谷(道)与支沟交汇处往往有村庄形成,这种村庄常作为“树枝”生长的“结”。“结”处的村庄或为大的村镇,或为汇聚在一起的几个小村庄。由这些“结”沿支沟方向形成的村庄则成为“主干”上的“小枝”(见图2-1)。

图2-1 树枝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安寨)

其二,串珠型。若干规模相仿的村庄沿河流方向呈串珠状结合起来,形成村庄的串珠型空间结构。这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线性河流发育的北部风沙滩地区及沟谷不发育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带。村庄多沿河流方向呈带状延展,村庄之间规模差别不大,并具有大致相同的间距。

其三,均衡型。村庄在一定范围的地域上均匀分布,表现出均衡型的空间结构形式。这种均衡型空间结构形式多分布于宽广的黄土塬面(或残塬面)上。此外,滩地中也有一些均衡型结构类型,只是村庄规模比黄土塬上小得多。

其四,星点型。在山区、丘陵沟壑区的沟谷狭窄地带,村庄多为由三五家、十余家组成的点状小村。分布零散,形成星点型的空间结构形式。星点型也是陕北比较普遍的聚落结构形式。南部的土石山、中部及东北部的丘陵、西北的风沙滩地区都可找到这种形式组成的村庄。

其五,子母型。以一个大的村庄为主,配合若干小村庄构成了较小地域面积上的子母型空间结构。大村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位于大的村庄附近,耕种大村周围零散分布的小块耕地。这一结构常分布于北部风沙滩地区,黄土塬面上的均衡结构内也有小范围的子母型结构。以上陕北黄土高原村庄布局的五种类型均引自李雅丽、陈宗兴《陕北乡村聚落地理的初步研究》,载《干旱区地理》1994年第1期。笔者认为,由于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村庄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且村庄所处地理环境至今没有很大的变动,故该文中描绘的村庄分布结构样本虽然是现在时期的,但也可适用于考察明清时期村庄分布的大致状况。

3.黄土高原村庄的外部和内部景观

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类型决定了村庄形态特有的景观。黄土高原所具有的塬、峁、墚、沟等地貌形态,导致了随自然起伏和自然地形布局的村庄形态,表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紧密相依、高度和谐的景观意象,是一种具有典型特征的大地景观,无疑给人留下深刻的、难忘的印象。霍耀中、刘沛林:《黄土高原村镇形态与大地景观》,载《建筑学报》2005年第12期。

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村庄的选址,还决定了当地村庄民居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法。黄土本身所具有的疏松透气、垂直节理等特点,以及这一地带所具有的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村庄居住建筑多采用窑洞的形式。清代官员作的诗词对洛川原上的原始窑洞村庄进行了描述:“郭外何所有?深壑负高原。沿壑多窟穴,终古无朝昏。”“岩磴萦纡抱一村,凿坏穴处古风存。”转引自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黄土高原上以窑洞景观为典型特征的村镇形态是传统穴居聚落演化的结果。黄土的抗剪强度与黄土生成的地质年代成正比,也与黄土堆积的深度成正比。黄土生长的历史越久远,土层越古老,堆积层愈深,则越加密实,黏聚力随之增长,内摩擦角也随之增大,其抗剪强度就越大。因此,理想的修建窑洞的层位应是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的下部,而最理想的层位还是离石黄土。同上书,第33页。从黄土堆积的上下空间层面来说,自上而下,黄土堆积越深,则孔隙度越小,密实度越大,强度越高。在黄土沟谷地貌的梁峁丘陵和残原丘陵区的陕北中部和山西吕梁山区,人们利用切割深、落差大的自然有利因素,窑洞多选择在半山腰和山脚下。一则是利用其深度造成的高强度,二则也是由于老黄土裸露正好营造靠山式窑洞。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窑洞建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用最经济、最天然的手段,达到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并获得安全舒适居住空间的目的。窑洞建筑“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选址习惯,就是传统风水学说关于聚落选址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盛行的国家,夏季盛行偏南风,温暖湿润;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加之处在北半球,阳光从南面照射而来。因此,窑洞建筑和村镇普遍采用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或背崖面水的模式。绝大多数依山靠崖、隐蔽于沟壑、深潜于土塬,与黄土地形地貌紧密连在一起,高度地融于自然。以窑洞建筑为主体组成的村镇,或是星罗棋布地隐避在黄土峁、墚之下,或顺着沟坡谷地自然展开,成为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聚落景观类型。

据学者研究,中国窑洞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四个时代的发展变化。第一代窑洞的特点是在自然土崖上挖出土洞,安有简单的门窗;第二代窑洞特点是在窑洞前加有门楣,窗户大,且式样讲究;第三代窑洞,是随着金属工具和火药的出现,以及砖瓦技术的普及而产生的,其特点是在土窑内加筑了砖石;第四代窑洞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交往的增多而产生的,其特点为建立于平地街道两旁的砖石窑。

明清时期陕北黄土高原村庄民居以窑洞为主,多聚族而居。如榆林府北部横山“乡间民村均依壁穴土成窑,类卑小湫溢。但冬温夏凉,居住适宜,故农家多乐构治”(民国)《横山县志》卷三《风俗志》。。宜川当地“村落多窑居”(乾隆)《宜川县志》卷七《风俗》。。甚至城镇也多建筑窑洞,米脂“居室喜做窑洞,城镇多以砖石为之”(民国)《米脂县志》卷一《风俗》。。“多比户筑寨而居,有原上、沟川之别;在原上者,多为瓦房,中间起脊两边下迤者称房;一边下迤者则称厦。亦有筑成窑式,顶上复土而不盖瓦者。因气寒风烈,取其冬温夏凉也。在沟川者则就土崖挖窑洞以居,前置门窗以通风纳光,或数窑错综排列,庭阶落落,亦不失为高尚房舍也。”(民国)《洛川县志》卷二十三《风俗志》。

村庄内部景观主要由住户窑洞以及村庄里的公共设施,如村中道路、用水的设施、晾晒庄稼用的场、庙宇、戏楼、家庙(祠堂)、供教育子弟的私塾、学校等组成。由于地理地形的不同,这些公共设施在各个村庄里的格局也有所不同。但庙宇和家庙(祠堂)一般都处于村中较重要和显著的位置。

家族祠堂是村庄中民众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家族成员节庆聚会或议事的地方。那些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经济发达的大村,村中有不少设施是由各个家族单独或者几个家族合作修建的,这种修建过程使得村庄设施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分布特征,如家族祠堂,在多姓村里,每个家族都有本族的祠堂,逢年过节由本族长者带领族人祭祀祖先。祠堂大多建在族人聚居村庄的显著位置。如米脂县杨家沟村的马氏祠堂就建在村中最高处。官庄村艾氏祠堂则与村庙一起建在村庄的中心部位。榆林程家峁沟岔村,叶氏家族祠堂建设在村头,祠内供奉家族七辈祖先,每逢正月,周围村庄的家族成员纷纷前来祭祀,凡本村女儿回娘家或媳妇由娘家回村,都是必须先在村口祠堂祭祖,然后才可以回家。这一风俗一直传至清末民国初年。叶玉起等:《榆林叶家站叶氏族谱续编》,1996年铅印本,第137页。

供奉神灵的庙宇在每一个村庄中都处于较重要的地理位置。位于川道、原地区的村庄,用地比较宽阔,村庄规模较大,村庙一般位于村子的中心部位,如果一个村庄有多个庙宇,可以从所处位置看出不同的神灵在民众心里不同的地位层次。如镇川高沙沟村的主庙是老爷庙(关帝),最早修于乾隆三年,处于村庄中心的位置,后又在其西侧修龙母娘娘庙一所,并陆续修了山神庙、水神庙、石神庙等。《镇川高沙沟村高氏家谱》,2001年铅印本。位于沟、梁部位的村庄,由于地方狭窄,村庙一般建在村庄的两头或村庄的入口处,或修在村庄附近的梁峁上,取其敞亮、开阔,神灵更有仙气。见《马家山村志》《镇川葛家圪崂村志》等。

如前所述,村庄选址的先决条件之一是水源的选择。水井是村庄最重要的生活设施,《易·井·篆辞》中有“井养而不穷也”,就是说井以水养人,经久不息。《易》以井为卦名,集中反映了劳动与生活的互存关系,自然条件与人类生存的依赖关系。所以打井、祭井神往往是村庄的公共活动,而关于用井水的一些禁忌,也往往是村庄的行为规范。如不许在井边洗脚、洗澡,忌洗带血的秽物等,违者处罚。井和村庄所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要而言之,井多为平坦的高原塬面和盆地的用水设施。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建村,先要掘井,而掘井之前先要选水脉,即选择地下水径流或汇聚的垂直地面。古时没有测水的仪器,更无遥感技术,只能凭世代积累的经验选址,请有经验的测井土专家测井,土专家往往是阴阳先生,以罗盘看方位以求吉利。罗盘与水无关,但用罗盘增加了神秘气氛,遇到有几个同样的井点,则可据此确定水井与村落的相对位置以求吉利。一般以水井选在村东为佳,水代表青龙,体现的是“左青龙,右白虎”的方位信仰。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水窖也是黄土高原地区村庄一大用水设施景观。人们利用黄土直立性能好的特性,打成浅窖,大窖3丈深,小窖丈余。与井的最大不同是,全在黄土部位。窖筒上部仅能容人上下即可,下部蓄水部位直径在2米左右。石板錾一圆洞压在窖口,上有圆石板为窖盖,铁链锁定。水窖多打在户主地界之内而有雨水来路的部位:院子、场边、路边,部位不同,水质不同。路边窖水质最脏,塘土、畜粪多随洪水涌入;场边窖注水利,亦较干净;而最方便又最干净的则是院子窑前窖。窑脑水注入,颇清洁。水窖的水质自然不如井、泉之水,但水窖遍布高原窑洞区,则是解决用水的一个途径。同上。

场,在南方称谷场,北方称麦场。是村庄里在庄稼收割后供碌碡、连枷碾打脱粒,脱粒后晾晒入仓用的。场多设于村边。场的所有权极其多样。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由各家在村头辟出来的,有独用,也有本家几户共用的(兄弟分家时,场一般不分割)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公社时期场收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场要反复平出水平面,然后碾光。每年夏、秋收获之前则要平碾一次,几年后还要耙松,再平一遍,然后碾实。麦收和秋收季节场的使用最繁忙,往往一家打场,全村人支援,打场完毕,主人好饭招待,称为“积秸”,是村庄庆祝丰收的必有的隆重仪式。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村庄道路,一种是村庄内的道路,另一种是村庄与村庄之间相连的村间道路。黄土高原区域连接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往往是人畜走得多了,略加平整成为十分简易的道路,因为铺满黄土,下雨时泥泞难行。黄土高原上有时还有一种呈胡同型制的村间道路。即路在低处,两边是土崖,所以叫胡同。是由古时的阡陌演变而来,水路合一。由于黄土具有陷湿性,经行人踩踏,又经洪水冲刷,必然形成田高路低的状况。成为黄土高原道路的一大景观。所以也有以胡同命名的村庄。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乡间道路经常需要修补,旧时由乡约、甲长出面召集村民摊工修葺。因为村庄传统中修桥补路被视为善举,地方绅士也多捐资修路,还有因灾厄、祈子等原因而求神灵庇佑者,也多许愿出资修桥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