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专家委员会
蓝迪国际智库设专家委员会,由外交与国际政治、法律政策、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金融、企业管理、社会民生、历史文化等各个重要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组成,共同参与蓝迪国际智库的决策和发展。
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现有30位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昉、蔡建华、常修泽、陈锋、陈新发、迟福林、房秋晨、胡卫平、黄平、李绍先、李希光、李向阳、李永全、刘世锦、卢山、吕红兵、潘家华、沙祖康、孙壮志、王镭、王丽、王灵桂、武钢、邢军、杨光、袁建民、张丽娜、张兴凯、赵白鸽、郑功成。
赵白鸽博士任专家委员会主席。
王伟光(领导小组组长)
Weiguang WANG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席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伟光,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考入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伟光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主要有:《社会矛盾论》、《利益论》、《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王伟光自选集》、《王伟光论文辑》、《党校工作规律研究》、《王伟光讲习录》、《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编的著作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概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
赵白鸽(领导小组副组长,专家委员会主席)
Baige ZHAO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
赵白鸽,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外交学会常务理事。
赵白鸽于198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9—1994年,赵白鸽任上海科学院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并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区专家委员会成员,在此期间完成了一系列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
1994—1998年,赵白鸽担任中国国家科委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美国)主任,成功地完成了海外专家委员会的建立,国家中医药现代化重大项目的国际推介、融资、注册等工作,推动一批中国医药企业走向国际。
1998—2011年,赵白鸽担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积极参与制定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人口领域改革、优质服务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推动科研、技术和产业结合,加强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成功获得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口项目的支持。她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将人口问题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方案。曾担任国际人口方案管理委员会主席,世界家庭联盟亚太区副主席等职务。
2011—2014年,赵白鸽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并当选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负责协调亚太地区(包括中东、太平洋岛国等地区)事务,积极应对国际人道主义危机,开展冲突和灾害管理,成功组织了应对菲律宾海燕台风、缅甸北部难民、四川雅安地震等的人道救援工作。
2013年至今,赵白鸽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英议会交流机制主席、中国—南非议会交流机制常务副主席,是全国人大对英国等欧洲8国、对非洲15国的双边友好小组组长。通过开展与外国议员交流,促进全国人大与外国议会交流,2015年被选为亚洲议会大会经济委员会主席。
2015年,赵白鸽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领导小组副组长、专家委员会主席,组织了2015年度蓝迪国际智库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启动了“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国—伊朗经济走廊的工作,组织了助推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团队,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赵白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第十七次、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先进科技工作者和80年代全国优秀研究生。
蔡昉(领导小组副组长)
Fang CAI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研究员
蔡昉,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蔡昉1976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年以来,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并任研究室主任。1993年被评为研究员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系主任,1998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
2008年3月任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等。2014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著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穷人的经济学》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转型》等,合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中国经济转型30年》等。
蔡昉曾获199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3年被七部委授予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是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获得者,被评选为“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2009年2月8日,与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姚洋、胡必亮等学者,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蔡建华
Jianhua CAI
国家卫生计生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蔡建华,现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蔡建华自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在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从事计划生育药物的研发组织工作,并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之后在上海市科委工作,担任上海市科委发展计划处处长、科技成果奖励办公室主任,负责并组织上海科技规划制定、科技政策研究、研究资源分配、科技成果评价和科技产业推进等工作,设计相关科研专项,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筹建了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并以此作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平台,落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2005年至2009年任中国生殖健康家庭保健培训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组织开展人口领域的南南合作工作,开发了生殖健康咨询师国家职业。
2009年至2015年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副主任、主任,从事人口计生系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出国团组培训,开展了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
自2015年10月起,在合并之后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干部培训中心(党校)担任党委书记、副主任(副校长),负责研究工作和项目合作。
常修泽
Xiuze CHANG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
常修泽,著名经济学家,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亚太法律协会产权顾问等。
常修泽教授长期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和国家宏观经济研究机构从事经济理论与经济决策研究。历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常修泽教授长期致力于制度经济学领域人的发展理论、广义产权理论和中国转型理论的研究。著有《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包容性改革论》等学术理论著作,被学界称为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领军人物之一”和“对产权问题素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其理论贡献被收入《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第2卷。
常教授主持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为中共十六大报告起草工作提供的内部研究报告)等三项成果,曾分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0, 2004, 2005)。
常教授是1949—2009年《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入选者,美国传记研究中心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名人录》入选者,近年来多次应邀到海外讲授其“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和“中国第三波转型理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陈锋
Feng CHEN
商务部五矿化工商会会长,高级工程师
陈锋,高级工程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理事、海峡两岸贸易协会理事、国际化工分销商协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0年至2003年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信息工作,参与组织领导全国经济信息搜集、编纂和向决策层传递的具体工作。在经济平稳期、重大事件突发期和结构调整期,为决策层提供建议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2003年至2005年在国务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工作期间,负责政策法规、信用体系建设和综合业务工作,参与组织制定清理整顿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规划与政策,组织和实施了社会信用体系组织架构设计、技术实施路线和接口标准课题的研究。
2006年至2012年担任商务部驻昆明、驻南京特派员期间,深入最贫困和最发达的地区城镇、农村,以外向型经济为关注点,研究和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模式,对外经、经贸、外资和民生相关的国内市场体系构建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陈锋对能源、矿产资源、金属、化工、建筑材料等行业具有较深了解。代表行业加强与贸易相关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对话,组织贸易保护案件的应诉和诉讼,关注冲突矿产资源开发,推动负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引导中国企业对境外矿业资源投资开发活动的保护人权、注重社会责任实践,组织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对外矿业投资行业社会责任指引》,获得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陈新发
Xinfa CHEN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新发,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石油驻疆企业协调组组长,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
陈新发1998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2009年任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在任上提出实施资源、科技、人本“三大战略”,推动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等先进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运用于企业管理,设计、实施、建成国内首个数字油田,并启动建设智能化油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连续15年实现安全生产。
陈新发博士于2009—2015年担任克拉玛依市市长、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着眼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世界油气产业发展趋势和克拉玛依拥有的区位、资源、工业、品牌等比较优势,提出走国际化、外向型、高端发展之路,确立了“打造世界石油城”发展战略,做出了建设油气生产、炼油化工、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石油储备、工程教育“六大基地”,发展金融、信息、旅游“三大新兴产业”,打造高品质城市、最安全城市“两个平台”的战略布局,并着力推进经济产业发展、中心城市建设、高品质城市打造、政策管理创新、城市文化培育等重点工作,推动城市由单一资源型向综合型、经济由工业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开启了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
陈新发博士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与巴基斯坦瓜德尔区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成功承办中巴经济走廊论坛(新疆·克拉玛依),使克拉玛依市成功加入世界能源城市伙伴组织(WECP),充分发挥地缘、人文等优势,积极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和对外开放,逐步构建起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使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陈新发博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新疆十大科技人物,新疆石油协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协会常务理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副主席。
迟福林
Fulin CHI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全国政协委员,研究员
迟福林,现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人民政府咨询顾问,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是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迟福林1968—1976年在沈阳军区技术侦察支队任宣传干事;1977—1984年在国防大学政治部任宣传干事、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教员(其中1978—1979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4—1986年在中央党校理论部攻读硕士学位;1986—1987年在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工作;1988—1993年任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和海南省体制改革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主持两个机构全面工作;1991年至今历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执行院长、院长。
迟福林多年致力于经济转轨理论与实践研究,围绕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在政府转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上述研究领域,共出版包括《转型抉择》、《市场决定》、《改革红利》、《第二次改革》等在内的中英文专著40余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主笔或主持研究形成研究报告70余本,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议报告,在决策和实践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迟福林曾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研究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房秋晨
Qiuchen FANG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
房秋晨,现任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
房秋晨1989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2000年获得首都经贸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1989年房秋晨加入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工作,先后在北京温阳进出口贸易公司,国家商务部合作司办公室、非洲处、工程处等部门工作,曾担任调研员、处长等职务,1991—1995年,房秋晨担任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经商参处随员、三等秘书,2000—2001年,任中国驻文莱大使馆经商参处一等秘书,2001—2003年,任中国驻马其顿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2006—2011年,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其中,1997—2000年挂职任河北省泊头市副市长,分管流通领域工作,包括外贸和外经合作。
2011—2015年,房秋晨担任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级商务参赞、副司长,分管美洲、大洋洲地区除美国外英语国家的双边经贸事务,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与所负责国别(地区)的经贸合作发展政策,参与多双边FTA及有关经贸谈判,处理国别(地区)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事务,协助中国企业获得外国市场准入等。
2015年4月至今,房秋晨担任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该商会现直属国家商务部,是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工程类投资及相关服务企业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致力于推动会员企业经营实力的全面提升和中国对外投资与承包工程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房秋晨有着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曾先后被派驻非洲、欧洲、亚洲国家担任外交官,在促进中国与驻在国双边经贸关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胡卫平
Weiping HU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
胡卫平,现任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
胡卫平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职于航天部一院、河南省化工研究设计院、河南省石化厅等单位。1991年调入国家计委,长期在经济与能源管理部门工作,先后任职于国家计委国务院农业生产资料办公室、国家计委原材料司(委农资办)、国家计委经济预测司、产业司(国家西气东输办公室)、能源局等部门,曾任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
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从事经济与能源行业管理期间,胡卫平主要参与起草国务院农资流通体制改革文件,承担西气东输、广东LNG、运输造船、东海开发、中亚天然气管线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协调、文件制定和政策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利用境外油气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油气管道发展规划、国家LNG专项发展规划等文件的编制与起草工作,参加国家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估等工作,发表《我国天然气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招标择优:大型天然气工程项目宏观管理的新尝试》、《广东LNG项目招标》、《小型液化天然气应在我国天然气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等重要研究报告。
胡卫平曾获评国家发改委优秀公务员和全国重大专项先进个人,承担完成的研究成果获部委科技进步奖。
黄平
Ping HUA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与中东欧智库网络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理事、外交学会理事。
黄平1991年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美国研究所所长。其间曾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社会转型管理政府间理事会副理事长(1998—2002)、教科文组织重大科学项目国际评审委员(2003—2005)、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副理事长(2004—2006)和国际社会学会副会长(2002—2012)。
黄平在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城乡关系、中美关系、中欧关系、全球化、中国道路、现代性等领域有长期的专门研究,出版过《寻求生存》、《未完成的叙说》、《误导与发展》、《与地球重新签约》、《公共性的重建》(上、下)、《中国农民工反贫困》(中英文)、《西部经验》、《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梦里家国:社会发展,全球化,中国道路》、《华侨华人在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China Reflected 等著作,翻译过《现代性的后果》、《亚当·斯密在中国》等重要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欧洲研究》上发表过论文,在英、美、法、荷、日、越、泰、印等国发表过文章。他担任过《读书》杂志的执行主编(1996—2006),也是《社会蓝皮书》最早的核心组成员,并担任过副主编。此外,他曾任《美国研究》和《美国蓝皮书》主编,现为《欧洲研究》、《欧洲蓝皮书》主编,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Current Sociology, Comparative Sociology,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 Global Social Polic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的国际编委。
黄平在布鲁塞尔、巴黎、北京等地组织过四届有中欧领导人出席的“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华盛顿、伦敦等地举办过“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等国际问题圆桌或高端对话,负责过国家社科基金、中央部委委托课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委托的课题。他任总策划的作品多次获得过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飞天”一等奖。黄平也是国家“四个一批”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李绍先
Shaoxian LI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李绍先,中国著名中东问题专家,现任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李绍先1985年至1988年间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获政法专业硕士。1988年至2014年就职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CICIR),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院长。李绍先从事中东问题研究逾30年,是国家中东问题研究领域重要智库的负责人之一,为中国中东政策和战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建议。
李绍先组织开展了宁夏大学中阿院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国际关系、能源合作、经贸合作、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博览会机制、人文交流和人才培养诸多领域的工作,研究报告得到了中办、中央外办、国安办、教育部、外交部、中联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李绍先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问题顾问、特约评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因主持研究关于新疆问题的研究报告,李绍先曾获国家二级英模称号。主要著作包括《李绍先眼中的阿拉伯人》、《一脉相承的阿拉伯人》、《海湾寻踪》等。
李希光
Xiguang LI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希光,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网络信息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喜马拉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应急专家委员会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文明对话教席负责人、中巴经济走廊网总编辑。
李希光曾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员、《华盛顿邮报》科学与医学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青年学者。早在1990年,李希光就曾随巴基斯坦杰出学者丹尼教授乘船来到卡拉奇,沿印度河采访考察古丝绸之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青年学者,李希光已在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阿尔泰游牧路线行走5万多公里,被誉为“走遍丝路第一人”。
2010年以来,李希光分别受扎尔达里总统、吉拉尼总理、穆沙希德参议员等邀请,先后六次率领团组深入巴基斯坦访问考察,并带领清华巴基斯坦研究团队每年与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大学或国家信息科技大学共同召开中国—巴基斯坦联合智库年会。李希光对巴基斯坦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多次与巴基斯坦领导人深入交谈,曾当面向穆沙拉夫总统、扎尔达里总统、侯赛因总统、吉拉尼总理等深入介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2015年3月,巴基斯坦侯赛因总统专门听了李希光的演讲《一带一路与伊斯兰世界》。2015年夏天,李希光与穆沙希德参议员率领中巴远征队全程考察了中巴经济走廊。
李希光教授著有《写在亚洲边地》、《谁蒙住了你的眼睛——人人必备的媒介素养》、《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初级新闻采访写作》、《软实力与中国梦》、《舆论引导力与文化软实力》、《对话西藏:神话与现实》、《新闻教育未来之路》、《发言人教程》等。在《科学》、《求是》、《红旗文稿》、《人民论坛》、《华盛顿邮报》等发表过有影响力的文章。
李希光曾获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奖、巴基斯坦总统奖和全国十大教育英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向阳
Xiangyang LI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李向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
李向阳1979—1983年在中央财经大学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2009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
李向阳先后发表了《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论海上丝绸之路的多元化合作机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前景》、《全球气候变化规则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小国战略》、《国际经济规则的实施机制》、《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机制》、《新区域主义与大国战略》等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出版《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等多项专著。
李向阳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199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199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2009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工程。
李永全
Yongquan LI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永全,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副会长,《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杂志主编,《俄罗斯发展报告》(黄皮书)主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亚中心执行主任。
李永全197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外语系,199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在中共中央编译局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以及俄罗斯历史和当代国际问题研究。1999—2004年及2009—2011年间任《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并曾荣获中国新闻奖。2005—2009年间,任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主要著作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原则及其国际意义》(俄文专著)、《俄国政党史——权力金字塔的形成》(专著)(1999年出版,2006年第三次印刷)、《莫斯科咏叹调》(2005)。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政论作品百余篇。
主要译著有: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В. Болдин, Крушениепьедестала)(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尼·雷日克夫《大动荡的十年》(Н. Рыжков, Десять лет великихпотрясений)(199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肖洛霍夫《他们为祖国而战》(M. Шолохов, 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2005年东方出版社)、伊·列昂诺夫《独臂长空》(И. Леонов, Былназван человеком из легенды)(2005年东方出版社)等。
刘世锦
Shijin LIU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国发展改革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研究员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现任中国发展改革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世锦1982年2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1986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系(后为经济管理学院)工作,任讲师、教研室主任,并在职读硕士学位。1989年11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199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94—2001年,先后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2002—2005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2005年3月起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2015年至今,任中国发展改革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刘世锦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领域,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200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
刘世锦是近年来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的直接领导者和主笔者,包括与世界银行联合进行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等研究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等判断的著作《陷阱与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选择》;较早引入中国经济新常态重要观点的著作《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等。
刘世锦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和五中全会报告的起草者之一,是中国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兼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以及城市顾问。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经济研究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等。
卢山
Shan LU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卢山,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卢山2000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国家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赛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担任总裁助理。2000—2001年任中国计算机报社副总编;2001—2002年任赛迪信息技术评测公司执行总裁;2002—2003年任中国计算机报社执行总编;2003—2004年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中国计算机报社执行总编;2004—2006年任中国计算机报社常务副社长、执行总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2006—2009年任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2009—2014年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其间,2012—2014年挂职重庆市,任重庆南岸区区委常委、副区长。2014年7月至今,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2015年12月至今,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卢山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总体设计、质量保证以及数据共享等方向研究。曾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在电子信息系统可靠性及测试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卢山是全国青联第十一届委员,中央国家机关第四届青联委员,曾先后获得2000—2001年度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吕红兵
Hongbing LU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
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
吕红兵,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金融证券业务委员会主任,第七届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副主席、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中国证监会第六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及仲裁员、上海金融仲裁院仲裁员。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金融学院等高校兼职或客座教授。
吕红兵带领着来自国浩全球20个办公室的近1500名律师为境内外企业及各类客户提供全面的专业法律服务。他主编或参与的著作包括《民主立法与律师参与》、《企业投资融资筹划与运作》、《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法治思维》、《中国产业律师实务》、《现代商事律师实务》、《金融证券律师实务》等。
吕红兵曾获全国优秀仲裁员、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律师、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潘家华
Jiahua PAN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
潘家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国家973项目首席专家。
潘家华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UNDP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能源与发展顾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社会经济评估工作组(荷兰)高级经济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城市化、土地与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等。曾任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工作组“减缓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三次(1997—2001)报告共同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主要作者,第四次(2003—2007)和第五次报告(2010—2014)主要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以及英文刊《科学》(2008年第10期)、《自然》(2009年第10期)、《牛津经济政策评论》(2009年第10期)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
2010年2月,潘家华应邀在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体学习时讲解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曾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沙祖康
Zukang SHA
中巴友好协会会长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名誉会长
沙祖康,现任中巴友好协会会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名誉会长。
沙祖康197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1971—1974年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科员,1974—1980年任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科员,1980—1985年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随员、三秘,1985—1988年任中国外交部国际司三秘、副处长、一秘,1988—199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参赞,1992—1995年任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1995—1997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中国裁军事务大使,1997—2001年任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2001—2007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2007—2012年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经济和社会事务),2010—2012年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筹备会及峰会秘书长,2015年至今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沙祖康在长达43年的外交生涯中,涉足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权、人道等广泛领域。他作为中国政府和军方的顾问,参与了中国政府在许多重大外交问题上的决策,是中国一系列重大军控和裁军倡议的设计者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沙祖康作为中国政府代表,1993年在沙特的配合下,与美方谈判,妥善解决了“银河号”事件。作为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他于1993—1994年参与了第一次朝核危机的处理。作为外交部长唐家璇的主要顾问,他于1998年参与处理南亚核危机,参加五国外长关于南亚核问题联合声明的起草和磋商,并为此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172号决议做出了贡献。作为中国大使,他参与了中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对2003年“非典事件”的处理。
沙祖康于1997年组建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并担任首任司长,在中国履行军控、人权国际条约过程中,他多次承担中国政府各部门、军队和民间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提出履约报告,配合履约视察和联合国工作组和报告员的调查访问,倡导成立中国非政府组织,推动国际组织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作为一位杰出的谈判者,沙祖康也参与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等军控和裁军领域重大国际条约的谈判和审议,参与起草了联大和安理会通过的一些重要的关于军控和国际安全的决议,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积极倡导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和安全。
孙壮志
Zhuangzhi SUN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孙壮志,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亚非学会常务理事,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大学、新疆大学教授等。
孙壮志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国际政治,研究方向为中亚地区国际关系与上海合作组织。
主要著作有《中亚五国对外关系》(1999)、《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2001)、《中亚安全与阿富汗问题》(2003)、《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研究》(2011),论文有《上合组织新发展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机遇》(2012)、《中亚新形势与上合组织的战略定位》(2011)、《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合作的重要平台》(2011)等。
王镭
Lei WA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研究员
王镭,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兼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理事。
王镭于荷兰社会科学研究院获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硕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王镭曾在荷兰蒂尔堡大学法律系、比利时鲁汶大学欧洲税收学院从事欧洲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欧洲税收协调、WTO税收相关规则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投资、贸易、税收问题。曾在《工业经济》、《国际经济评论》、《国际转移定价》(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等中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出版专著《WTO与中国涉外企业所得税收制度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丽
Li WANG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首席全球合伙人、党委书记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副会长
中非商会副会长
王丽,现任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原中国律师事务中心)创始人、主任,首席全球合伙人、党委书记。兼任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吉林大学德恒律师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法律硕导,北京市政府上市工作委员会委员、立法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副会长,中非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是北京市党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担任财政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等机构法律顾问。
王丽于1977年考入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并曾任国家司法部处长。1993年创办中国律师事务中心,获律师暨证券法律业务资格。曾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重组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专家。
王丽主办了九期345亿元人民币三峡债券与长江电力A股发行、上市及总公司发电资产的整体上市。牵头主办了1500亿元融资额的中国农业银行A+H股IPO及航天科技通信、中国重汽等上百家大型企业改制、境内外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等法律服务。擅长综合协调处理中外客户投资并购、风险管理及重大突发事件与涉诉法律事务。
2015年,王丽参与发起设立了“一带一路”服务机制,为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支持。
王灵桂
Linggui WANG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王灵桂,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法学博士,研究员。
王灵桂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8年8月至2005年4月,历任《经济日报》社会部和国际部实习记者、记者、主任记者;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历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员,处长、副局长;2010年12月至2014年11月,任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成员、副所长(正局);2014年11月至今,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
王灵桂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伊斯兰教史》(专著)、《一脉相传阿拉伯人》(合著)、《一脉相传犹太人》(合著)、《中东怪杰》(合著)、《天使与魔鬼共舞:一个中国记者的黑非洲采访札记》(独著)、《对综合安全观的现实思考》(独著)等,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150余篇。
武钢
Gang WU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
武钢,现任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兼任国家风能协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部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2015年当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武钢1979—1983年在新疆工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系攻读本科;1983—1987年在新疆水电学校任教;1987—1997年任新疆风能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至今,任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获大连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获清华大学EMBA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武钢自1987年开始投身中国风电事业,创建新疆风能公司、新疆金风科技,并多次赴丹麦、德国、英国进行专业技术和工程实践培训与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风电技术经验及行业背景经历,在商业模式创新、团队建设、技术创新、资源整合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导力。
武钢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一等奖,2006年度世界风能贡献奖,2007年度“中国能源科技进步杰出贡献个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兴新贡献奖,2010年美国杰出华人贡献奖,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代表,2013年1月被国家能源局授予“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邢军
Jun XING国家开发银行客户管理中心副主任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
邢军,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客户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兼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经济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邢军获北京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曾先后在民政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信贷管理局、贵州省分行等工作。2012年,邢军参与推动的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获国务院批复成立,该机构是我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社会组织,形成以八千家会员为主体,覆盖金融机构、大型央企、重点民企、科研机构的开发性金融合作网络。
邢军参与创立并举办了21期中国开发性金融大讲堂,发布全球开发性金融发展报告,开展航空物流体系等专项规划,推动开发性金融智库建设;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开发性金融圆桌会议、中法养老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首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连续两年举办境外中资企业年会,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举办了中国—埃塞俄比亚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会、投资非洲系列研讨会,推动中非合作;发起成立能源、文化、体育等产业金融俱乐部,促进产业金融互动,协同开发银行为会员提供“融资、融智、融商”服务;举办PPP模式项目融资培训班、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发起“一五”时期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倡议、开发性金融机构相互信任与合作发展倡议,推动开发性金融社会公益事业;收购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民族品牌的评级机构;发起成立“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推动成立“一带一路”高级研修院,举办首期培训斯里兰卡新闻出版业高端研修班,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邢军在核心期刊和内参上发表文章20余篇,并出版专著7部。
杨光
Guang YANG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亚非洲》学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第一副会长,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
杨光1975—1978年间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1982—1984年间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学习,1989—1990年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1999年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
杨光自1978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是国际能源安全、西亚非洲经济发展、中国与西亚非洲国家关系等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主编或参与出版了《中东市场指南》(1993)、《石油输出国组织》(1995)、《中东的小龙:以色列经济发展研究》(1997)、《21世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挑战》(1999)、《西亚非洲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2002)、《中东非洲发展报告》(1998—2015)、《西亚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016),Globalization of Energy(2010), Secure Oil and Aternative Energy(2012), Security Dynamics of East Asa in the Gulf Region(2014)等研究著作,《世界规模的积累》、《新现实》等翻译学术著作,《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战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安全的依赖:石油进口安全的国际经验》等长篇研究报告,以及大量学术论文。
袁建民
Jianmin YUAN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中外运长航集团新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
袁建民,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袁建民现任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中外运长航集团新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新疆喀什行政公署经济顾问、新疆克拉玛依市委巴基斯坦事务顾问、新疆外交学会副会长、新疆物流协会会长、自治区社科联委员、新疆咨询决策专家、新疆师范大学—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国际教育合作中心顾问、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蒂斯坦省发展顾问、巴基斯坦南瓦济里斯坦地区发展顾问、巴基斯坦洪扎发展运动组织荣誉主席、中国公安边防部队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校客座教授、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客座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新疆塔里木大学客座教授。
袁建民积极倡导建设了“巴中苏斯特干港”(陆地口岸),惠及中巴两国。巴中苏斯特干港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的周边战略,有关情况上报中央政治局,并列入国家领导人访巴会谈时的重要内容。
袁建民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助推大陆桥20年发展突出贡献奖”等称号。2011年8月,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在伊斯兰堡签署总统令,授予袁建民“国父真纳”勋章;2012年11月,袁建民被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研讨会组委会评为“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20年突出贡献企业家”等荣誉。
张丽娜
Lina ZHANG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重大项目稽查特派员办公室特派员(正司长级)
张丽娜,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重大项目稽查特派员办公室特派员。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张丽娜197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96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财政学硕士学位,2015年于上海交大金融EMBA班毕业。2001年、2009年和2014年分别参加中央党校厅局级干部班学习。
张丽娜1978—1984年在商业部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所工作;1984—1998年间,历任国家体改委理论组、综合司、办公厅副处长、处长;1998年任国务院体改办宏观司副巡视员;1998—2001年任西藏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2001—2003年任国务院体改办产业司副巡视员。2003年至今,在国家发改委工作,任副巡视员、巡视员、司长。
张丽娜长期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制定,曾参与市场流通、产业和企业、宏观和公共服务及社会领域改革工作。近几年参与了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行业协会脱钩改革、城镇化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及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落实和启动中英两国政府财经对话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研究和推进工作。张丽娜熟悉改革理论及政策,曾参与了改革不同阶段的相关重要工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之一。
研究成果包括参与新中国商业30年总结工作并纳入当代中国系列丛书,参与编写并出版《中国改革开放(1978—2008)》,参与廖季力主编的宏观平衡调控专著,主持世界银行重大课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究”并出版相关著作,主持了亚行以及其他相关国际课题的研究。
张兴凯
Xingkai ZHANG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兴凯,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教授。兼任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朝阳区委员会主委。
受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非煤矿山组专家、法律组副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技术委员会委员、非煤组副组长、法律组委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专家,环保部新化学物质评审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约监督员,工业与信息化部安全生产专家,北京市安全生产专家,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全国安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检测检验技术委员会主任。
张兴凯长期从事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北京市青年人才培养基金、教育部优秀教师基金等资助,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安全生产领域的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攻关(支撑)项目或课题,参加了山西襄汾“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等多起特别重大事故应急抢险、重庆开县“12·23”特别重大井喷事故等多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分析、汶川地震尾矿库抢险与灾害评估分析。
2000年以来,张兴凯在公共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等领域取得4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2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出版合著教材5部,组织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7项。
代表论著有《对中国安全生产的几点认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地下工程火灾原理及应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代表科研成果有“矿井火灾风流非稳定流动的通风原理”、“爆破烟尘的行为理论及环境效应评价”、“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
郑功成
Gongcheng ZHENG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郑功成,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咨询委员、民政部咨询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以及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等。
郑功成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工作后长期从事社会保障、灾害保险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担任国家立法机关组成人员,其理论及政策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有着广泛影响。一些政策研究成果为国家相关立法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依据。
郑功成教授迄今独著或主编出版有《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五卷本)、《科学发展和共享和谐》、《中国社会保障30年》、《关注民生:郑功成教授访谈录》、《构建和谐社会:郑功成教授演讲录》、《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中国社会保障论》、《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东亚地区社会保障模式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灾害研究丛书》(12卷本)、《灾害经济学》、《中国救灾保险通论》、《中国灾情论》、《多难兴邦:新中国60年抗灾史诗》、 《慈善事业立法研究》、《当代中国慈善事业》、《中华慈善事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系列)、《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上、下)、《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理论与经营实务》等30多本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动态》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学术文章约5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郑功成教授获得过中国第六、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一、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学术奖励,荣获过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多届中国图书奖以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郑功成教授是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会委员,获得过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北京市为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统一战线先进个人称号,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