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 继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和睦、文明、全社会就会文明和谐!我们都有几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我说的不是我们大家庭,而是大家庭的一份子,社会的细胞,小家庭——即一家人,我们的大中国就是由这些千千万万的小家庭组成的,小家庭犹如身体的毛细血管,一个毛细血管虽然不能影响人的整体的机能,但是一个毛细血管出了问题,对整体机能的状态、工作效率也产生影响,我要说的就是套子湾里的一家人,我就是生活在套子弯的村民。
套子弯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一个小豁口的地方,这里生活着几十户人家,祖祖辈辈种地为生,生活一天天在变化,慢慢随着国家的新政策、好政策在富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是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根深蒂固,什么三纲五常,什么尊老爱幼……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他们一家人,真是一家人啊,彼此都能继承各自的东西。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直接模仿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自己的子女。很多人以为孩子为人处事像他们的父母,觉得是遗传的因素,叫做继承了他们父母的风格和做人。其实遗传是有关系的,毕竟孩子身体里流淌着既有父亲的血脉、也有母亲的血脉,他们的DNA都有遗传给孩子的一部分,但是后天的生活环境,大人的言语、行为处事、待人接物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孩子最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我们做大人的一定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为孩子做好第一任教师。有一年暑假的一天,天阴沉沉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给人一种难受的感觉,好像天要下雨了。漫天的乌云盖满了套子弯的整个上空,而且云层很低,这样的天气状况,让干活的人无法安心、让上学的孩子家长担心,早晨本来是一天美好的时光,这样的环境,给人压抑窒息!人们慢腾腾的逐渐走出家门,有的在洼上开始一天的劳作。有的还坐在茶炉旁边煮罐罐茶喝了,套子湾的男人都喜欢煮罐罐茶喝,觉得喝起来有味道,喝起来香!家家户户的男人在天麻麻亮就起床,劈柴生火,煮茶喝。你看每家喝茶的上房不是屋顶的椽子和椽子都黑黑的,就连屋子的墙壁都黑黝黝的,整个屋子留下了喝茶的痕迹。放羊的人也开始陆续赶羊出圈了。
这样的天气,好像要出事似的。说来也巧,真的出事情了。我们村君子妈妈早晨放羊从悬崖上掉下去了,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啊,这样下去再也没有上来,这样下去和家人、孩子、孙子永别了。这样下去,全身粉碎、体无完肤。不是外村的放羊娃打电话,也许人们不知道,老人家已经西去了。据说君子妈早晨去放羊,外村的放羊娃看见她走到那个悬崖最高、最陡直的边上,用上衣盖住了头,大吼一声,跃身一跳,就下去了。君子妈此时此刻,已经看透这个红尘的世界,已经没有心思留恋这个花花的世界了,没有自己需要惦记的东西了,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她大吼一声吼的令人窒息难受,吼疼了人的心。那天特殊的天气好像是有准备似的,好像老天爷都为君子妈哭丧吊孝,她在悬崖边上的一声吼叫,也吼醒了了沉睡中迷迷糊糊的苍天。得知这个青天霹雳消息,邻居都赶去了君子家,选举出了村里的红白喜事的总管,总管就分派工作,让一部分人去想办法把已经死了老人尸体拉回来,拉人的拉人。同时也派村里一位德高望众的老人去请君子妈的娘家人,照样也派人去请了阴阳家,套子湾的人去世必须请阴阳家,因为人去世了,需要那些阴阳家为丧事的人家门上写上用白纸的对联,还需要看埋藏死人的地方,需要看个有风水的地方埋了。并且讲究什么埋人的方位山空不空,讲究人去世的人埋进祖坟墓。死了人用阴阳,首先让死者入土为安,其次就是让活着的子孙后代吉庆平安,盼望着日后能够出人才。当然人死去需要请娘家人,男人死去请舅舅家人来,女人死去请娘家人来送丧。说来娘家人很近,俺们一个村。在较早的时候,套子湾人口不是很多,人们为了亲上加亲,喜欢把女儿直接嫁到本村,嫁给大家满意的人,为了有事情帮忙容易方便,我们把这种亲戚或者做亲的叫窝亲。君子妈就是窝亲,年轻的时候没有让肥水流入外人田,直接嫁给套子湾的君子爸。去拉老人尸体的人还没有回来,娘家人就先一步请着赶到了。
当把老人拉回来时,老人的弟弟硬要把已经死了的尸体停放到外甥娃家的上房来。这是为什么啊?按照当地人的风俗习惯,迷信习惯,死到外面的人,尤其出了血的人,不能拉到主人的院子里,说以后会遭灾难。君子妈去世在外面,而且是那样死去的,难免流血,按照当地的习俗直接把尸体放进君子家院子,甚至上房以后他们家要遭血顶之灾。毕竟是一个村子的人吗?抬头不见,低头见,在好多老人的劝说下,最终把君子妈的尸体停放到门外一个瓦窑里面,孝子开始帮助凉尸体。君子妈不像生病去世的人,生病去世的老人那是灯油燃尽火灭了,身体的温度也自然低了。君子妈是一个身体硬朗的老人,这样突然的撒手离开了人世,凉尸体也很麻烦,不仅用新瓦片在凉水里面一泡,然后夹在君子妈尸体的胸来股两侧,在心口窝上放上酒,不断将体温,直到凉着,一动头或者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全身都动才算好。君子妈的儿女穿戴上白的孝衣,孝帽,甚至脚穿的鞋子上都顶端也用白布瞒住,直到穿着自然脱落为止。那些儿女在身体周围撒上麦草,跪在麦草上,俗叫跪草铺。看见有亲戚来,儿女还要嚎哭一阵……这一家人也是有点特殊,特殊还要从老人的男人说起。老人的男人是家中弟兄的老二。家中有弟兄五个,父亲由于有病,就早早撒手而去了,丢下了孤儿寡母。幸亏老大,老二都已经长大成人,给母亲能撑起半边天。老大是个老实忠厚的人,当父亲去世母亲哭着说,你个狠心的咋就这样走了,我和娃娃怎么办啊?哭的一死一活的时候,老大哭着给母亲说:“娘、只有有您的儿子在,您就别怕了,我一定照看着弟弟都长大成人,完成我父亲未完成的任务,我说到做到”。就这样给老人吃了定心丸,可惜当时只有老大,老二长大成人,老三,老四,老五还小。在农村一个男人去世,特别还在没有子女长大、成家的情况下,一个男人的去世犹如天塌了。一个顶梁柱倒下了,就需要另一个顶梁柱顶上。老大就是另外一个顶梁柱。长兄如父,老大就把父亲的重担担当起来了。一样的弟兄,老二就不同了。在老婆的挑唆下,怕自己担负担,就在父亲死了不到一年,老二闹着分家,母亲,大哥的劝阻,都无济于事,还是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心理只有自己的小算盘,也不考虑老人,弟弟以后的生活,以后如何长大、上学、娶媳妇等事情,也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当哥哥的角度去考虑,只想着自己的好,自己小家庭的老婆,孩子的好。这样他们就分家了,哥哥帮着他们重新筑院墙,建造了新房子,就开始过自己小日子,摆脱母亲和弟弟的拖累,不会在帮助母亲,抓养弟弟,娶媳妇了,自己抛掉了连累自己的包袱,自己的小日的过的红红火火,大哥一家和母亲的几个孩子人口多,劳力少艰辛度日。大哥继续和母亲,弟弟一起生活,直到三弟,四弟,五弟逐渐长大成人,而且娶上了媳妇,自己才分了家,而且自己基本上就走了个人,老婆孩子都抱怨他了是个傻子,基本是净出户。人们都说老大太忠实了,是个大孝子。真像人们说的前院的水不往后院流,自己的儿子也非常孝敬他,老人晚年生活的很幸福,在安逸中度过,不带任何遗憾走了,他是如何的对待自己的老人,弟弟的,结果他的晚年儿子比他自己做的更好,照顾更是称心如意。想起他老人家去世了,我都听到这个消息流泪了。他从我小学到大学毕业见了我叫连手,我小时候和他经常一起放羊,他给我讲故事听,我就跑着赶羊,配合的很好,我很怀念一起放羊的日子,勤快的我也深的他的喜欢,一直见了我叫连手。这样好的人,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内心真的舍不得。
老二分了家,岳父家的人帮着找了教耕读的(就是农业合作社时期,中午把村里适龄儿童集结到一起教两三个小时)。老二的丈人当时是村里的村官,在那个时期很是有权利的,就在学区申请了一个教耕读的指标,有了指标就把这个肥差事交给了女媳娃去做。教耕读不但可以平时不耽误挣工分,而且教耕读可以赚几个钱。他自己上学也就勉强到了高小(就是现在上到了四年级),学的知识不多,当时也学的马马虎虎。在一次耕读课上,把上午、中午、下午、给学生教成了上牛、中牛,下牛。这一幕恰好让村长看见了,这是不好的事情。村长就严厉的批评和警告他,在不好好教书,就去掉他更换人呢!他教耕读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还有一次他去取耕读课本,发生了更可笑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县城和一起的耕读教师去给学生取书,到了去书的地方,也是新华书店。就看见人家高中学生的书拿起看,人家说那是高中书,他就接着说高中书高中书,学生不懂,我们懂。这些事迹后来被一起的耕读教师说开了,传为佳话。自己的那点墨水,还是经不起时间,实践的考验。由于教的知识错误百出,一年以后村民就很反感,就解聘了,有新人接替了他。自己的小生活还是过的不错的,生了4个女儿,两个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个孩子逐渐长大。大的几个是女子,也没有让上学,就有的在农业合作里挣工分,放羊的,在基建队干的。劳力多,干活多,挣的工分多,分的粮食就多,生活相对就阔绰,在那个时候算村里的富户人家,自己生的娃虽多,但是大多长大了,干活可以挣公分,日子过的有模有样。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儿子也逐渐长大了,那时候逐渐进入包产到户,人人开始单干。他们家也分到了羊,而且数量不少啊。小的娃娃都是80年前生的,都分到了土地,自己一下变成老地主。人人都是比较忙的,即使宝贝儿子,也要参与到家庭的劳动中去。从小在家中放羊,放到十岁了,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父亲还是把他送到了家乡的村小学去上学。可是到了学校就哭得一死一活,要回家放羊,家长领着送了一周,每天这样,老师也烦了,家长也麻木了,就留到家中放羊了,再也没有去上学。
二儿子和碎女儿也长老大了,才去上学,我们就凑巧成为了同学。在开学报名的时候,自己也是大孩子了,就自己拿着钱去报名了。老师报名时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呢?儿子就说我叫烦坦平平子,碎女儿就回答说自己叫烦坦花花子。其实烦坦是人们给他父亲起的绰号,因为他姓烦,说话多,干事慢腾腾的,所以就叫烦坦。这样我们动不动后来欺负他们,学他们当时报名的情景。他们上学不久,也具体记不起,什么时候他们就辍学了,他的子女上学就早早结束了,这一切都很快消失在记忆中了。随着几个大女子嫁了人,成了家。大儿子君子也不小,就在邻村托媒人说了一个媳妇。这个媳妇没有上过学,听人说厉害很,有老子养,无老子教养。这个媳妇父亲很年轻,她们还小的时候,就死了。不然人们怎么会说她有老子养,无老子教育了。娶的媳妇是早早失去父爱的,父爱在她身上是缺失的,她母亲见孩子父亲去世早,对他们很溺爱,养成很多坏毛病,就是这样的女人走进他们的家中。君子妈也就名正言顺成了婆婆。
果然名不虚传,结婚还没有满一年,就开始起矛盾了,从开始的指桑骂槐,发展到直接的对骂,到后来升级到了大大出手。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彼此孰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这样就分家了。媳妇名叫舒坦,其实她带来了不舒坦。分家时,媳妇要老院子,要好地,若不答应她,就不和君子一起过了。为了成全儿子这桩婚姻,为了儿子,老两口就都答应了,自己重新搞围墙,盖了小新房。就这样稀里糊涂了分开了过。算把头上的一扇磨面揭了,能松活几天。分开几年还算平静了几年,媳妇陆续生下了几个娃娃。老婆婆,老公公就还是帮着带,媳妇也没有和两老人发生正面的冲突。就这样平平淡淡,安安全全的过了几年,大家算相处的和睦,日子也过的平静舒坦。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子逐渐在长大,老两口的尕儿子也长大了,已经二十几岁了。随着尕儿子长大,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尕儿子傻不来及的,要说上一个媳妇真的不容易,甚至可以说不可能,但是老人还是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碎女儿还没有找上对象,还没有找上婆家。两老人想着两个娃娃也大了,都到了成家的时候和年龄了,也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鸟鸟?想着用女儿换个媳妇,想着也耽误不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在贫穷的西海固,由于娶媳妇困难就进行彼此对方家的女子,儿子换媳妇,就是换头亲,这是贫穷的产物,现在几乎没有了)。
这样的想法也无法实现了,尕儿子不知道啥时候和他嫂子舒坦勾搭上了,而且越来越疯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两人都打得火热地,这样舒坦就嫌弃自己的男人,这个干的不好,那个干的不好!那样都不如尕弟弟强子强﹑好。但是软弱,无能的君子就这样忍气痛声。日子这样一天天过着,无赖啊!老汉烦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见人就没脸说,无赖的说,我怕我孙子建平以后多了养活不住啊!养下这样的儿子,娶了这样的媳妇,简直是上辈子亏了人了。人常言“人活脸面,树活皮,墙上需要一掀泥”,人们还是风言风雨说这事情,还会说当年老汉年轻时候,怎么怎么样,报应啊,报应啊!真是前院的水不往后院流啊!烦坦自己的儿子干出这样猪狗不如的事情来,而且尕儿子在嫂子的挑唆下,要求合家。简直气死老人了,自己活着绝不要让他们合家,这样老人受着年轻时自己的为了自己的小日子,不管母亲,弟弟,感到深深遗憾和愧疚。真是应验那句话“生下小的,记起老的”,加之自己养下了这样的混账王八羔子,心理疼啊,这不是折自己寿命吗!说来也命苦,老人一年时间,就得了什么癌珍死了,告别了这个花花世界,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老汉的离世了,给女儿,老婆带来了无限的痛苦!老汉的离世,尕儿子,可以为所欲为了,无人能管,无人敢管了。亲爹死了一个月,就把自己家粮食往嫂子家里转移,而且把家里最值钱的两头牛也赶到舒坦家牲口圈里了,碎女儿一气就外出打工了。尕儿子东西弄完了,也就去嫂子家住着生活了。就剩下君子妈呢?在家傍晚就一天用木棒敲着个老铁锹唱,人们说她藏疯了,这样的日子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人人说起都很伤感的,都说生下完怂儿子,早知这样还不如生下来填到炕眼里。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女婿给碎女儿介绍了一个女婿,强强子和他嫂子就像绿苍蝇,听到一点消息,逼迫着到向君子妈要碎女儿的彩礼钱。这样老人就被迫背井离乡,随着碎女儿,女婿一起到银川打工,生活去了。老人也没有向女婿要任何彩礼,就打算让他们养老送终。两个娃娃一天在银川打工,老人也闲不住,干活习惯了,没事情干心理空当当的。就开始每天捡破烂,也能够挣几个零花钱,买这吃的,买那吃的,生活过的自由自在舒坦﹑惬意。
这样的生活过了几年,老太太在银川也生活的自在。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也难免有所联系。那时舒坦就一年动不动拿几十斤清油去看老婆婆,动不动拿一塑料袋子洋芋,面粉去银川。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老人也想回去了,想孙子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孙子是另一房,比儿亲。人老了思故乡,狐裘守旧,人何以堪!
这样思念自己的故乡,加之媳妇左一回,右一回看自己。就回到了老家,回到儿子家里。开始回到老家,舒坦就给婆婆想办法吃个这,吃了那,还不让老婆婆上地干活,别人一问,就说,怕她妈心急自己在家陪老婆婆了,好像比自己的亲妈还亲。这样事情维持了一段时间。
老人往往在自己子女伤了心,就忘了伤疤,忘了痛。在媳妇的百般照顾下,在媳妇挑唆下,开始向碎女婿要了彩礼,而且碎女儿两口子也爽快,痛痛快快的给母亲给了一万五千块的彩礼。这样舒坦把老婆婆比以前更好了。老婆婆存在带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狗总忘不了吃屎的。随着她钱逐渐的花完,本性也露出来了。开始慢慢由好变坏,犹如天气由晴朗变为阴云,多雨。开始变本加厉的折磨婆婆,骂她,让她不管春夏秋冬,风雨,雪霜,让老婆婆放羊。无论君子和孙子在家睡大觉,也不让替换老人放羊。而且每顿饭限量,就是每顿吃一碗饭。开始骂,甚至发展到后来大打出手。连自己尕儿子,傻儿子也骂他妈。好像狗日的怂是他嫂子舒坦养的,一点啥也偏不过来。
老人受着精神上,心理上,肉体上折磨疼痛。有一天,老人放羊时和舒坦不对胃口的人,说了话,聊了天,回家晚些,就骂,老人顶了嘴,就打老人,还且媳妇和尕儿子都咒骂,老嫁汉咋不死,老不死的东西。
老人晚上睡下思来想去,觉得活的窝囊,活的没味道,没意思。都70多岁的人了,也等不到儿子的养老送终了,想着老公去世好多年了,应该去寻找他了,不知不觉中睡着了,也天亮了。
第二天起来,媳妇还指桑骂槐骂老婆婆,她自己什么没有吃,就牵着两头羊,走到悬崖边,徘徊了许久,泪流满面,终究还是没有眷恋的了,自己跳下悬崖,此刻此刻想起老公娶自己的情景,也很风光。由于儿子,媳妇这样待遇老人,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就出现了老人弟弟让把死去的姐姐尸体停放到上房凉尸体的情景,但是还是遭到了,烦族家人的反对。并且还没有停放够三天,在第二天中午发丧了,在农村老人去世了一般要在家停丧三天,才埋藏入土为安。一切是继承啊,一切是学习啊,不知道舒坦,君子,尕强强子,以后会幸福吗?儿子会孝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