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手家的战国物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清须城改名

织田信友被那个傻瓜讨取了!

这个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了一般,在很短时间内便传遍整个尾张国内,惊讶的不仅仅是支持信长的一派人,还有那些反对他的人。

在消息闭塞的战国时期,唯一能传递消息的只有行走的商人,而这消息却传遍了整个尾张,真是让人惊讶万分,当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没有人敢相信信长那个傻瓜居然讨取了尾张积名已久的织田信友,但是而后织田信长入住清洲城让河东二郡都交于叔父织田信光后,所有人都得知那古野城的城主是织田信光了,而且这是织田信光的计谋讨取织田信友人,虽然织田信光一再否认此时主谋并不是自己,却没有人相信他,因为依照织田信长的脾性,怎么会想出如此主意呢?

而后更是有乡下坊间传闻织田信光有意于织田家主,更是让动荡不安的尾张有了一丝稳定,因为织田信光作为织田家老臣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至少保住织田氏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于是乎在如此巧妙的误会下让剑拔弩张的尾张渐渐平稳下来,但另一股凶潮在尾张看似平静的湖水下涌动着,这点几乎使信长又陷入到另一个难以抉择的地步。

织田信光死了!

那是发生在夏天的事情,清须城已由信光亲手交付给予织田信长,而后信光带领自己的家臣依照与信长的约定一起搬迁到河东二郡。

到达河东二郡之后的信光便沉溺于打猎和小妾的温柔乡中,不复之前的愁眉苦展。

从守山城跟随而来的家臣们也陷入了对其的不信任。

而平手久秀此刻正应着织田信长的要求,担任清须城的奉行,主持清须城的发展、商业、农业。而兵员则由信长本人直接负责训练。

说道清须城,此地乃是尾张真正的中心地带,本是一座平城,城下町发展的十分繁荣,正是基于此眼光高的织田信长还有平手久秀早就瞄准此地,有此地之后,商业的发展将会更加方便,为了促进尾张的发展,久秀向信长提出了“乐市乐座”。

座本身起源于以公家、寺社为本所的同业特权团体,本所从座人处征收座役、座钱。平安末期由于律令制度衰落,座逐渐民间化、营利化。但目前日本所有的座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垄断性,大名在边境设置各种关卡和堡垒,来收取高额的路费,以及聘请专门的商人垄断境内的商业,明显具有强烈的排斥性,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而伴随着南蛮商人和铁炮的出现,信长的三观变得十分积极开放,本该于1577年5月信长在安土城发布的13条法令而开始的“乐市乐座”就被平手久秀提了出来。当然作为穿越者的久秀,若是不早点讲这个有利于本家商业发展的法令提出来,那岂不是傻子。

同信长讨论之后,很快关于这方面的政策便具体下来。该令的基本内容是否定座的特权,奖励商人来此定居,一切商人可以自由贸易,免除土木工程的徭役负担,消除对“德政”的不安,保障治安、免除房屋税。

随着政策的发布下来,平静的尾张又开始动荡起来。

这一切原始的平手久秀此时却在房间内烦恼,至于为什么烦恼,当然是伴随着法令的颁布之后,领地内的税收不一定能立刻见效的成长,这段时间内关于足轻和家臣的俸禄怎么办。

依照目前看来,整个尾张的收入大概有57万石,其中最为富庶的当属尾张的东海郡、西海郡、中岛郡三郡,这三地远离美浓和三河,属于和平之地,土地广阔农田繁荣,爱知郡和春日井因为受到三次小豆坂合战的影响大多损失惨重,农田很长时间没有打理过,而因为战乱农民也不愿意去种。(刈田是合战之间最为常见的形式,你辛辛苦苦种了一年,敌人来了全帮你割走了让你颗粒无收,难受不。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实施焦土政策,说真的,只要有人敢这么干,土一揆等你,地方豪强马上变身带路党。)

自此信长攻下清须城后,信长派终于是占了上风,原本猖獗的信行派挤压到爱知郡。整个尾张的收入有大半落入织田信长之手,作为奉行的平手久秀清点了一下领内的收入,每年农业收入大约有13万石的收入。

逐渐增加的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名贷款以及基础建设让行走于整个日本的商人渐渐知道了一个名为尾张的地方。

繁华的商区中,平手久秀带领这织田信长四处走动。

“信长大人!您看,此地现今如何?”

“不错!有你的,不过我觉得还是将城墙拆除了比较好,相比这样来往的商人也会更多。”

“不可以啊!信长大人!怎么能将城墙拆除呢!没有城墙这里一旦遭受战火必定会瞬间被攻陷的!”

站在织田信长一旁的侍卫听到后,急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武家若是连所居地的城墙都没有,那不是在这个乱世之中自寻死路吗?

“呔!”信长挥起手中的扇子朝侍卫的脑袋上砸去。

“有你说话的份吗?久秀,你觉得怎么样?”

“问我吗?我觉得信长的想法非常好,既能够增加清须城的收入,又能够让今川之流认为殿下是个傻子,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何乐而不为呢?”

“哈哈哈,久秀甚得我意啊!就这么安排,我决定了。不过既然拆除了城墙,已经不是原本的清须城了,不如给他另外一个名字怎么样?”

“此事应当如此,不过信长殿下您觉得取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让我想想,叫信长城如何?”

“殿下,你又在开玩笑了,哪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池啊!”

“从今天起,“信长对身边的家臣们宣布,“清须城改名为清洲城。“

家臣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什么要改名。信长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解释道:“'须'字有等待之意,太过被动。而'洲'字则象征着水中的陆地,寓意着我们织田家将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开创新的局面。“

他走到城墙边,指着远方:“看,这座城池地处要冲,四通八达。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一个商业中心,吸引各地的商人前来贸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家臣们恍然大悟,纷纷赞叹信长的远见卓识。他们开始明白,这位年轻的领主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武将,更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信长转身走向城内,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清洲城的街道上,百姓们战战兢兢地躲在屋里。信长下令严禁士兵扰民。

“从今以后,“信长对城中的百姓们宣布,“你们就是我信长的子民。只要你们忠于织田家,我必保你们安居乐业。“

信长在清洲城驻扎下来,开始着手实施他的改革计划。他废除了许多苛捐杂税,鼓励商业发展。很快,清洲城就成为了尾张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主公,“平手久秀看着日渐繁荣的清洲城,感慨地说,“您的远见真是令人佩服。“

信长笑了笑:“这只是一个开始。清洲城将成为我们织田家的根基,从这里出发,我们要征服整个日本。“

他的目光越过城墙,投向远方的群山。在那里,还有无数座城池等待着他去征服,还有无数个梦想等待着他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