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新世界观和唯物史观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系统创立及当代意义

刘世文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本文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新世界现形成和系统创立中的作用及当代意义。认为马克思在《手稿》和《提纲》之后,紧接着与恩格斯和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之前以初步形成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了系统论述。该书将“实践”范畴进一步明确发展到人的物质生产资料活动,进而形成“生产力”观点。在此基础上又形成生产力与交往关系、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社会存在与意识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形成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等。特别是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本文还着重指出了斯大林哲学体系中的“生产力”范畴是离开人的生产劳动活动的、见物不见人纯粹物的概念,与《形态》一书中讲的“生产力”范畴不同,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概念。

关键词:生产劳动活动 生产力 人的自主活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年秋至1846年5月期间,共同撰写成的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经典性文献。其中该书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是最系统阐述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部分。这一章及该书的大部分内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都未能发表。直到1924年第一次由前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发表了俄译文。1932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第一次以原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其中《费尔巴哈》一章由编者重新编排。现在我们看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的《费尔巴哈》一章,是人民出版社根据该章的德文单行本1995年版重新校订的。本文就是以此文本为解读对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特别是其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部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共同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新世界观的重要著作。此前,马克思于1844年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书。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化时代人类生产劳动方式巨大变化的研究,把此前经济学家的“劳动”概念,提升和转化成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中的“生产劳动实践”范畴。此前的经济学家只看到了“劳动”在经济上的有用性,而没有把“人的劳动活动”与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联系起来;黑格尔在其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中虽然论述了劳动活动,但它并没有把劳动活动看成是物质生产劳动活动,而是把劳动活动看成精神活动,并且是绝对理念运动转化的一个环节。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发现了“劳动”活动的哲学世界观的存在论含义,发现了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的本质性的活动,为唯物史观新哲学的形成奠定了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的新哲学基础,并以此超越了黑格尔的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第二年即1845年的春天,马克思写下了著名的“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需要指出的是,《手稿》一书已显示出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不同点,但在一些用语上,还有费尔巴哈哲学的痕迹,而在《提纲》中,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的新方向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进行了集中的批判。《提纲》虽然只有短短的11条,但却搭建了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观点和基本框架,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强调了新世界观是“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同年秋天至次年的5月,马克思恩格斯紧接着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部巨著,系统阐述他们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这一新哲学世界观为两年之后问世的《共产党宣言》提供了最强大、最有力的哲学武器,最有力地显示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哲学革命意义和思想批判武器的锋芒。由此揭开了无产阶级以科学的思想武器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形态》一书及其费尔巴哈一章,虽然用的哲学名称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但其哲学含义并不是后来斯大林哲学体系中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狭义的历史观或历史哲学,而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形态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或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对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形态来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在此之外,没有一个所谓的二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二分法严重遮蔽了马克思新哲学的本质和马克思新哲学革命的意义。

《形态》一书尤其是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部分,对马克思新世界观或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系统阐述表现在以下方面。

系统论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由此形成了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的唯物史观新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在此之前的《提纲》和《手稿》的著作中,马克思对劳动实践活动进行了高度概括的论述,并未展开系统论述。而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从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详细论述了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的根本作用,从而形成了生产力、交往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新概念。由这些活动和关系上,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实践改造关系。必须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讲的新世界观的“生产力”范畴,并不是后来斯大林哲学中的“生产力”概念。斯大林哲学体系把“生产力”变成了离开人的生产劳动活动的纯粹的“物”的概念,是一个只见物不见人、目中无人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概念。在《形态》的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是从人的生产劳动活动及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上界定“生产力”范畴的世界观含义的。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P77)

《形态》规定的“生产力”范畴的劳动生产实践活动的含义,对于理解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和系统创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生产劳动实践”范畴,既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首要观点和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能够超越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抽象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所在。马克思强调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它把“实践”范畴牢牢地建立了人类社会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的生产劳动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个基础之上。它以此把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的观念性的“实践”范畴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又以生产劳动实践范畴克服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在其之外的根本性缺陷,从而使唯物主义成为揭示世界本质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在基础上,也可以说唯物史观哲学不是单纯的人类历史意义上的历史观,而是世界观,是唯物史观实践论上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即新世界观的基本原理。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即新世界观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又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1](P92)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指出了新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P92)这些论述已形成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说明《形态》与《手稿》和《提纲》相比,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基本原理形成了。

系统阐述了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并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上,揭示了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的新观点,指出了物质生活条件是个人的自主活动的条件,并且是这种自主活动产生出来的。“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为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接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1](P123-12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只有在新的联合起来的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P119)这标志着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系统创立。

《形态》一书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标志着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系统创立。上述只是从《形态》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和系统创立的贡献上列举了几个主要的方面。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形态》,一是要在当代时代环境、语境背景下精心学习掌握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本质内容,二是要极力把握《形态》的当代意义,把握《形态》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一是要科学和准确地把握《形态》一书中所论述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观点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根本的观点,由此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在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本清源和理论创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这些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推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构建,仍然是众说纷纭,并未取得广泛共识。特别是斯大林哲学的消极影响至今仍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变革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

以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性质的理解来看,相当一些人仍然把“物质第一,意识第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来理解,好像离开这一点就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了。恰恰相反,如果停留在这一理解上,看不到马克思在《提纲》和《形态》中对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观的批判,就很难抓住马克思以生产劳动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革命性变革。《形态》一书提出:“诚然,费尔巴哈比‘纯粹’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1](P77-78)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根本缺陷呢?就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然把人对自然界的劳动实践关系排除了的“抽象物质观”造成的。

二是要以近二百年来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成果,进一步向前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二战以后,当代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和变化,当代社会主义也有很大发展变化。特别是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实践活动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巨大的鲜活的实践材料。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迈进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等新课题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予以概括,深化和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例如,我们今天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政治文明的新时代,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也是列宁在建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时想解决而又没有解决的历史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是仍然有一系列理论难题和现实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如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和正义的诉求,如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制约机制,如何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如何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等,都需要我们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发展和创新上,提出新的思想观点,做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的回答。我们认为,《形态》一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有着耀眼的时代光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