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稻作体系
如前所述,传统时期,水稻是余家桥自然村最为主要的农作物;大米也是村民们最为主要的食物。由于水稻种植对水的要求比较高,为了灌溉便利,余家桥以小块稻田为主,一家一户是基本的水稻种植单位,在修水渠或水塘、育秧、插秧、割谷等稻作环节,农户们以关系为标准,互相帮忙、合作互助。
一 稻之基:田块关系
如果说“水”是水稻种植的必需条件,那么,“水田”是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二者不可或缺。
(一)田块形态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1949年之前,余家桥自然村的土地以水田为主,旱田为辅。因此,根据表1-11、表1-12、表1-13、表1-14、表1-15的数据统计,民国末期,余家桥自然村水田面积约有255亩。
对于村民来说,水田才是真正的土地,旱地基本不算土地。当地流行这样一句话:“水田才是田,交完皇粮还交课;旱田搭着种,不‘完课’来不纳粮。”第一,只有水田才需要缴纳田税,其他的摊派费用如果按照土地面积缴纳,基本上也是按照水田面积计算;第二,佃户向“老板”租种土地的时候,如果水田周边有旱地,旱地必须搭着水田一起租给佃户,而且只有水田才需要“完课”(土地租金),旱田无须交纳租金。
对此,邓其银老人说道:
水田种水稻,才算是田,不种水稻的旱田不算田。向“老板”租地的时候,旱田都是免费给你种的,不“完课”;卖土地的时候,也只算水田面积,周边的坡地(旱地)都是搭着一起卖,不算钱的。
(二)稻作田块
水稻种植的精细化对稻作田块的要求相对较高。本部分将从田块规模、田块等级、稻田之名去考察稻作田块的传统形态。
1.田块规模
余家桥自然村处于平原与丘陵的交界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导致田块的分布比较分散;加之,稻田对水的要求很高,出于方便灌溉的考虑,稻田面积一般不是很大。根据老人的讲述,1949年之前,余家桥自然村内部,最大的一块水田面积是1.4亩,最小的一块水田面积是0.08亩。应该说,田块的平均面积是1亩左右。
2.田块等级
1949年之前,余家桥自然村村民根据灌溉条件、面积等两个标准将水田田块分成了三个等级:一等田、二等田、三等田。一等田的灌溉较为便利,可以直接利用河水灌溉,受降雨量影响较小,旱季车水灌溉也比较便利。二等田可以用水塘灌溉,受降雨影响较大,旱季车水灌溉不便。三等田受降雨影响较大,雨水多时可以用水沟、水塘、水井灌溉,旱时无收。
在收成方面,一等田的收成较高,大概可以收4石稻谷,二等田次之,大概可以收3石稻谷,三等田收成最低,大概可以收1~2石稻谷。在土地买卖中,一等田的价格最高,二等田次之,三等田的价格最低。在土地租佃中,一等田的租金最高,二等田次之,三等田的租金最低(见表2-10)。
表2-10 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的田块等级
资料来源:根据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口述整理。
3.稻田之名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1949年之前,每一块水田均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这名字相当于每一块水田的“产权证”。总的来说,余家桥自然村的稻田命名方式主要两种方式(见表2-11)。
表2-11 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的稻田类型
资料来源:根据江光沛、胡仁刚等老人口述整理。
(1)根据灌溉特点来命名。余家桥村民将稻田分为“放水田”“车水田”“过水田”“漏水田”等四种。放水田是指可以直接用河流、水沟、水塘、水井的水进行灌溉,而无须经过其他农户的稻田;车水田是指雨水稍微不充分的情况下,就要用水车车水灌溉的稻田;过水田是指必须经过其他农户的稻田,才能灌溉的稻田;漏水田,也称“沙田”或“筛子田”,是指每次灌溉完毕,水马上就漏完了的稻田。不同灌溉类型的稻田,在经营关系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关系。
(2)根据稻田特点来命名。这一命名方式又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依据地形命名,如沙丘、井边、窝丘、沙沟子、垱子头等;第二,依据产权者命名,如杨家田、李拐子、龙家田、杨家老屋等;第三,依据田块形状命名,这一类命名方式最为普遍,如枕头田、月亮湾、刀把子、罗盘田、泉水湾等;第四,依据田块面积命名,这一类田主要是面积较大的稻田,直接用数字命名显得响亮,用当地话说即成顺口溜,如一亩四、一亩二等。依据稻田特点而产生的不同的命名方式,直接影响着产权关系、交换关系以及社会关系(见表2-11)。
(三)旱作田块
如前所述,传统时期,在余家桥村民的心里,只有水田才算作真正的土地,旱地不算作真正的土地。因为旱地的产量极低,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旱作田块或者位于位置较高的山坡上,或者位于稻田附近、位置较高且无法灌溉的斜坡上;故而,旱地也被当地人称为“坡田”。1949年之前,旱地主要种植红薯、苞谷、小麦、油菜等旱地作物。
由于余家桥村民并不将旱地视为真正的土地,故而,旱地田块也没有确切的面积,也没有固定的名字。这与水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此,江光沛老人说道:
看水田到底把不把水,有一个名字;看水田的位置、形状,又有一个名字。你看这样的话,一说起那块田,大家就知道那块田好不好放水,是哪一家的。比如我家里的有一块田叫刀把子田,在岔沟子余家垱旁边。你跟别人一说起“刀把子”,别人都晓得这是我家的田,好放水,是一块好田。
二 稻之始:谷种与育秧
谷种与培育秧苗是水稻种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1949年之前,在以“家户”为单位的培育秧苗中,余家桥村表现出了丰富的关系。
(一)谷种及其关系
谷种是农户种植水稻的基本保障。以“谷种”为核心,余家桥自然村村民形成了丰富的关系。
1.自留谷种,不外借
要想种出好水稻,必须提前预留好上好成色的谷种。通常情况下,一般在9月新稻谷收起来晒干之后,在给“老板”“完课”之前,农户会特意留一些“扬风三次”的稻谷(“完课”一般是“扬风二次”的谷子),再将“扬风三次”的稻谷用细筛子过一遍,留下颗粒饱满的稻谷,作为下一年的谷种。一般来说,1斗谷种可以种1亩水田,俗称“1斗种”,也就是1亩水田。但是,以防稻谷腐烂,村民一般会多留一些,差不多1亩地预留谷种1.2斗。选好谷种之后,当家人用布袋装好之后,放进皇桶或仓子的最底下,在上面就是装自己平时吃的稻谷。这样到第二年开春,刚好吃到最底下,谷种浮出来,寓意“仓底种,丰收年”。
在1949年之前,农户一般不会外借谷种,自己也不会找别人借,因为谷种都只够自己的,借给别人了,万一育秧失败,就没得补救了。因此,谷种是绝不外借的,亲兄弟、亲父母来借,都不行。一般来说,都是自己预留谷种,就是再缺吃的,也不会动用谷种。
2.借谷种及其关系
根据邓其银、邓其文等老人的介绍,民国时期,要是自家预留的谷种真的出事了,家里又没有钱买谷种的话,就只能借谷种。要想借谷种,还是可以借到的。一般来说,先找与自家关系很好的娘家亲戚借谷种,再找与自家关系很好的四邻借谷种,再找与自家关系很好的本家亲戚借谷种,最后找本村范围内与自家关系很好的村民借谷种。无论向谁借谷种,均由家里的当家人去借。借谷种,不需要打欠条,也不需要找见证人、担保人;只要对方的当家人同意即可。当年稻谷收割之后,就要归还,不能拖欠;也不能以红薯、花生等杂粮冲抵所借之谷种。借1斗谷种,还谷种的时候,双倍奉还(即还2斗谷种)。
对于佃户而言,家里没有谷种或谷种坏了,也可以向自家“老板”借谷种。一般情况下,“老板”都会借。稻谷收割之后,交“课”的时候,将所借的谷种一并还清。借1斗谷种,需要归还2斗谷种。
(二)秧地关系
育秧的基础是秧地,秧苗对地、水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秧地是很重要的一块地,是一等一的“放水田”,而不是“车水田”“过水田”“沙田”等。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块秧地,0.1亩或0.2亩水田就足够了。一般来说,秧地的来源有两个途径。
第一,分家的时候,刚好抓阄抓到了“放水田”可以做秧地。如果分家的时候没有抓到,分家结束后,就要赶紧跟兄弟们调地,分家后调秧地,兄弟们是必须要同意的,因为没有秧地就不能育秧,不同意的话就重新分家。所以,分家后的调秧地很普遍。兄弟们自己协商,一般来说,必须是水田换水田,可以是一等田调一等秧地,是一分换一分;也可以是二等田调一等秧地,是一分二换一分;但是三等田就绝对不能调一等秧地。调好秧地之后,就要赶紧起沟,划清界线,刚开始可以在田埂上种上黄豆等,绝对不能种玉米,玉米太高,会遮阳光,别人的秧苗长不大;一年后,田埂上长满草,就不能再种黄豆了,此时田埂界线已经形成了,不会再动,再种黄豆,就属于侵犯共同的田埂产权。这里要说的是,如果兄弟之间不在分家之后马上调秧地,一般默认期限是一旬(10天),过了一旬,可以不调,这是规矩。也正是因为调秧地,好水田才被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
第二,佃户所佃耕地主的土地中恰好有“放水田”可以做秧地。能租到这种地的人,一般是两种人:一是勤快的人,种地好的,能及时“完课”的;二是与地主关系好的人,如地主的亲戚、平时帮地主干活较多的人、过年过节给地主“送茬”(进贡)较多的人。民国时期,自耕农、富农较少,大都是佃农,自耕农、富农一般都有属于自己的“放水田”(秧地),对于没有秧地的佃户只能采取合作的方式。
(三)培育秧苗关系
传统时期,以“家户”为单位的育秧最为普遍,各个农户各自负责自己家的秧苗培育,而不与其他农户有牵涉,也不容易有纠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培育秧苗,这主要是指那些有属于自己的秧地的农户。自己培育自己的秧苗,由当家人负责。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合作育秧的方式。
1.“几家几户”合作育秧
以“几家几户”为单位培育秧苗,这主要是指那些没有属于自己的秧地的农户,或者自己家的秧地太小,不足一分地,根本无法满足培育秧苗需求的农户。这些没有秧地的农户,一般会找一户刚好秧地充足、大于半亩田、是邻居、平时换工较多的农户,商量好,放到他的田里“育秧”。这种农户一般都会同意,因此共育秧苗的邻居一般都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几户,大家按照顺序轮流看管、负责,保证到时候秧苗出问题了,不是某一个农户的问题。比如A、B、C三家农户一起培育秧苗,用A的秧地,那么会找一个适合起沟、耕田、整田的日子,三家的当家人一起出动,首先一起砍柴“烧火粪”;再根据自己的谷种的数量多少,决定自己挑多少农家粪肥去地里,一般来说,1斗谷需要挑农家肥5担。等增肥结束后,就一起将秧地耕好,耕的时候,只能用某一家的牛、犁耙,算是“牛工”,其他两家出“人工”,这样就算平等了。等秧田晾得差不多了,选一个日子,三家的当家人拿着自家的谷种去秧地准备撒谷种。首先,三家当事人根据自己谷种的多少,将秧地分成三段或三小块,并用竹竿做好标记,划清界线,采取“A优先选地,B、C后选”的方式(因为秧地属于A,所以A会选择最好的,剩下的B、C分)。其次,选好秧地之后,A、B、C三户自己种自己的秧苗,在接下来的育秧中,A、B、C三户,一人一天,轮流照看秧苗的成长,每一天的早晚都要来。俗称“看秧就是看肚皮,秧好肚儿圆,秧瘪娘喊饿”。
等到秧苗培育好之后,A、B、C三户的当家人,端着簸箕一起到秧地。这要看谁家选插秧,如果是A, B、C就一起帮他“huài秧”,并帮他一起插秧;此时就由A管饭。接下来同样,也以此种方式完成B、C的插秧工作。总之,接下来的所有“换工”这三家是离不开了,也会有其他农户加入换工当中。在A、B、C等三户插秧结束之后,B、C还要各自请A及其家人吃一顿饭,表示感谢,毕竟用了A的秧地,如果第二年还想再用,直接在酒桌上谈好第二年的育秧之事。
2.“几家几户”合作育秧中的风险承担
同时,在育秧苗的时候,如果发现谁家的鸡、鸭等家畜,把秧苗“啄”了,必须赔偿;即使是亲兄弟、亲父母,都要赔偿的。一般情况下,不是赔偿稻谷,而是赔秧苗。具体赔偿多少,根据“啄”的面积、数量来算,损失多少株秧苗就要赔偿多少株秧苗。如果不多可以不赔,如果影响了正常的插秧,就要赔偿。由于天气、水源等原因,A、B、C三家一起育秧的时候,如果秧苗受损失了,则有两种处理情况。(1)如果真的损失很重,根据受损失严重情况,如果来得及,中途再起一块秧地,赶紧育秧;如果来不及了,就只能自己想自己的办法,或者跟邻居借,或者跟亲戚借,可谓“大难来临各自飞”。育秧失败是常有的事情,怪不得别人。(2)如果损失不严重,A、B、C等三家就互相“匀着用”,尽量把秧苗“搞合理”。即使有人有怨言,也只能在自家埋怨,如果公开埋怨,被听到了,明年还想用秧地就不可能了。
3.“几家几户”合作育秧失败后的借秧
不管是一家一户还是几家几户共同育秧,都存在育秧失败的风险。如果育秧失败,就需要借秧苗。借秧苗一般是问邻居、亲戚(男方、女方均可)去借,要提前去说,且只能由当家人去说。即使如此,也要等到别家插秧结束了,有多的才会借予,绝对不会中途借出。如果有人愿意借,借的时候要说好:借1斗谷的秧苗,要偿还1.5斗的“扬风三次”的稻谷,其中,0.5斗是别家育秧苗的人工成本。如果当场还不起,可以等到本年度稻谷收起来了再还,但是要收利息,如果借1斗谷的秧苗,等到稻谷收起来了再还,就要还2斗的“扬风三次”的稻谷。如果歉收还是还不起,可以拖欠到下一年度,反正利息是照收不误,1斗谷的秧苗,一年的利息是2升稻谷,而此时1升的稻谷不需要是“扬风三次”的稻谷了,“扬风两次”的稻谷就可以了;但是之前的2斗稻谷必须是“扬风三次”的稻谷。借秧苗的账,最多拖欠三年,借1斗谷的秧苗,三年后应该偿还2斗“扬风三次”的稻谷以及6升“扬风两次”的稻谷。此时,依旧还不起就可以用鸡等折价抵偿。一只公鸡折价3升“扬风两次”的稻谷,一只母鸡折价6升“扬风两次”的稻谷,因为母鸡可以生蛋,比公鸡折算的稻谷多一些。
三 稻之植:插秧与家户关系
秧苗培育好之后,就要开始“插秧”这一环节。传统时期,余家桥村民比较重视插秧,并以插秧为核心,形成了丰富的关系。
(一)插秧单位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1949年之前,在“插秧单位”上,余家桥村民形成了两种最为主要的形式。
1.以“家户”为单位的插秧
传统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插秧,是最为普遍的形式。从表1-11、表1-12、表1-13、表1-14、表1-15中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无论是自耕土地,还是佃耕土地,在数量上都不是很多,多者7亩土地,少者2亩土地,因此,单靠“一家一户”就可以完成插秧的生产任务。可以说,“家户”也是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稻作体系中最为普遍、最为主要的稻作单位。
但是,根据多位老人的讲述,以“家户”为单位的稻作,主要是那些耕种土地较少的农户,一般耕种土地1~2亩水田的农户,均是依靠自家劳动力插秧,无须请工或是与其他农户换工(见图2-8)。
图2-8 村中长势繁茂的秧苗
资料来源:笔者在余家桥村里拍摄。
对此,江光沛老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1亩地通常需要4个劳动力,需要1天时间。假设一个农户家里有2个劳动力,耕种了2亩水田,如果依靠自己插秧的话,2个劳动力插完2亩地的秧苗,需要耗时4~5天;如果中间再需要耕田需要1天半的话,也就是耗时6~7天。从时间上说,这也不是很久,对一个农户来说,完全承受得起,也就无须请工、换工,而换工、请工还需要花费生活费,这又是一笔额外的开支,划不来。
2.以“几家几户”为合作单位的插秧
根据老人的讲述,在1949年之前,如果一个农户家里耕种的水田面积超过了3亩,插秧的时候,就需要换工了,不然是忙不过来的;因为在“靠天种田”的过去,插秧更多的是在与天赛跑,即争取在雨水较多的那段时间完成水田耕作与插秧。以“几家几户”为合作单位的插秧,主要体现为一种“换工关系”。合作插秧,说到底是一种“互相帮忙”式的劳动关系,即“你帮我、我帮你”;而这“几家几户”也属于同一个换工关系圈中的农户,主要是住在自家周边的、关系好的邻居。当然,在雨水紧张的季节,为了“抢天气、抢雨水”,也会请娘家亲戚过来帮忙。
如果是换工插秧,1亩水田1天插完,需要4个人工,即3个插秧、1个负责供给秧苗。一般情况下,插秧的是其他农户,供给秧苗的是土地耕种者。如果耕种者A前一天平整好土地,定好某一天插秧,A就要提前一天告诉另外三家农户,方便这三家农户空出时间。到了这一天,这三家帮忙的农户会自觉地一大早带着“秧马”,前往A家的稻田里开始“huài秧”。把今天一天所需的秧苗huài好,并挑到A的稻田里之后,再回A的家里吃早饭,早饭后就开始插秧。开工之前,A会在稻田里打好“纵向秧线”,保证每一个“纵向秧线”里的每一横排,都可以插11株秧苗,这个数字“11”是根据一个成年劳力在插秧的时候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而定的。每一列“纵向秧线”之间空出一株秧的位置,方便后期下田除草。打好“纵向秧线”, 3位帮忙的人工按照“每人一列”开始插秧;A主要负责排秧,当然也会下田插秧。
如果水田离家较远,中午饭一般会送到田里吃;如果水田离家较近,中午饭就回A家吃。中午饭后,一般休息时间较短。下午什么时候插完这一块田,什么时候放工,回A家吃晚饭。
图2-9 村民们冒雨插秧
资料来源:笔者在余家桥村里拍摄。
(二)插秧与自然敬畏
传统时期,秧关乎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的生存,也正因此,村民们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与崇拜之情。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拜土地神”与“打栽秧鼓”等两个方面。
1.耕田与“拜土地神”
1949年之前,凡是种田的村民,基本上各家各户都有一座属于自家的土地庙,土地庙一般修建于所耕种水田附近的斜坡上。在余家桥村民的传统观念里,清明时节雨水较多,也要抢着在雨水多的那几天时间将水田犁好,犁田就需要动土,动土就要惊动“土地老爷”。因此,为了求得“土地老爷”的保佑,在清明时节“犁田”之前,户主一般会在上午带着香烛、酒菜,前往自家稻田的土地庙,祭拜“土地老爷”。一般来说,妇女不能去祭拜,最好是户主前去祭拜;如果户主没时间,家里的父亲、长子或其他儿子也可以代替。
另外,如果在“犁田”之前,如果发现自家的土地庙有所损毁,一般还会挑选一个好日子,先将土地庙修好,再祭拜“土地老爷”,之后才能“犁田”。
2.“打栽秧鼓”
在余家桥自然村,打栽秧鼓既是一种开工仪式,寓意开工大吉;也是一种祈福仪式,祈求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传统时期,第一季稻谷插秧的时候,对于本家的第一块稻田的“插秧”开工,还要举行盛大的“打栽秧鼓”仪式。但是,第二季稻谷插秧的时候,一般不会“打栽秧鼓”。
在插秧之前,户主A就要先请好专门“打栽秧鼓”的人,一般是3个人。在开工当天,“打栽秧鼓”的人会自觉地带着鼓、鼓架等设备,到A家里吃早饭,早饭后,与来帮忙插秧的人工一起到田里开工。所有人员到田里之后,不能先下田,要先站在田埂之上。户主A先在田埂上烧一摞纸钱,并嘴里念叨“开工大吉、风调雨顺、稻谷丰收”之类的祈福话语。此时,开始打鼓,帮忙的人开始下田,户主开始向稻田里抛洒“秧把子”。打鼓的人从离家最近的田埂开始,围绕四周田埂,顺时针走动,边走边打。
由于“打栽秧鼓”是按照时间收费的,1天1个人工需要支付3升稻谷的工钱;3个打鼓的人,1天的工钱就是9升稻谷。因此,对于家境富裕的农户来说,会选择打一整天的栽秧鼓;而对于家境不是很好的农户来说,一般会选择打半天的栽秧鼓。
四 稻之护:田块与灌溉关系
在本章第二节已经详细地考察了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的水网环境与灌溉体系,但是,如果从“田块形态”的角度出发去考察余家桥村的灌溉体系,余家桥自然村的灌溉形态则又表现出另外一种丰富的形态。在前面谈到了田块的两种类型,如果要深入考察灌溉形态,可以从放水田、车水田、过水田、漏水田等四种灌溉田块类型去考察。
(一)“放水田”与灌溉关系
1949年之前,“放水田”一般可以直接将九道河、岔沟子、水沟、水塘或水井里的水直接引入公共沟渠,再经引水沟,放水灌溉。根据老人们的讲述,无论是犁田,还是放水灌溉,放水田均是最好种的稻田。但是,也正是因为距离九道河、岔沟子较近,在雨水多的年份,受洪灾的威胁也相对较大。
对此,江光沛老人说道:
你要是家里有一到两亩放水田,那条件好得很。娶老婆的时候,人家都愿意得很。不管是雨水多,还是雨水少,放水田基本在放水上少操很多心。水多的时候,不操心;就是在干旱的时候,直接架一架水车,从九道河、岔沟子里车水,费的力气也少一些,请工也少,省事也省钱。
根据邓其文老人的讲述,民国时期,基本上由当家人负责稻田放水,且只会负责自家稻田放水,从不会托人帮忙放水;即使是关系很好的四邻或“相好的”,也不会互托对方放水。如果水源充沛,稻田放水的时候,不需要当家人守着放水;但是,如果水源不多,当家人就要守着放水。如果当家人要去忙别的事情,也会叫自家的小孩子或老人来守着放水。
(二)“车水田”与灌溉关系
“车水田”就是需要用水车车水灌溉的稻田,这种田在雨水多的年份基本也不需要车水灌溉。据村中老人们讲述,只有在雨水稍微欠缺的年份,或者干旱的年份,才需要车水灌溉。1949年之前,在余家桥自然村,水车也被称作“龙骨水车”。根据踩水车所需要的人工来划分,水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人踩水车,另一种是四人踩水车。由于踩水车是一种较重的体力活,因此,在使用水车的时候,需要两班人工,互相轮换着踩,即一台“三人踩”的水车需要6个人工,3个人一班,两班轮换着踩水车;一台“四人踩”的水车需要8个人工,4个人一班,两班轮换着踩水车。
传统时期,一家一户根本无法完成车水,一是因为水车的造价太高,家境稍差的农户就没有能力置办,一台“三人踩”的水车需要耗费5石稻谷,一台“四人踩”的水车需要耗费8石稻谷;二是因为有的稻田太远、面积较大,则一台水车无法满足灌溉的需求,就需要借水车;三是踩水车需要大量的人工,单独的家庭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工。因此,“车水田”的车水灌溉就需要家户之间小范围的合作。
1.车水关系
1949年之前,车水主要依靠换工,人工基本来自于一个“换工圈”的农户。1个劳力踩一天的水车,算1个人工。如果是一台“三人踩”的水车,主家就会叫5个人工来帮忙,加上主家出1个人工,共计6个人工;同理,如果是一台“四人踩”的水车,主家就需要叫7个人工来帮忙。一般情况下,主家A需要提前一天跟大家说,到那一天的时候,来帮忙车水的人会自觉到A家吃早饭,吃完早饭,一起将水车抬到田里,在车水台安放好,开始车水。当然,中午与晚上均在A家吃饭,饭菜必须有酒有肉。如果水田离家较远,中午饭一般会送到田里吃;如果水田离家较近,中午饭就回A家吃。中午饭后,一般休息时间较短。下午一直到5点左右才放工,将水车抬回家,并在A家吃晚饭。
车水的时候,实行“两班倒”,轮流踩水车。一班人工在踩水车的时候,另一班人工就休息,顺便轮流打鼓,为踩水车的人鼓劲。“两班倒”的周期是一炷香的时间,即一炷香烧完之后,就换下一班人工,这一班人工就休息一下,开始轮流打鼓。为了保证并监督每一班人马均十分用力踩水车,主家A会在自家稻田的放水口插一个小篾片,如果小篾片一直处于淹没状态,一则说明水流是均匀的,二则说明踩水车的人工没有偷懒。A家会安排自己家的老人、妇女或成年小孩在放水口一直盯着小篾片,并数清楚哪一班人工踩水的时候,水位低于小篾片的次数,如果次数在1~3次,则是正常的;如果次数在4次以上,就不正常了。但是,即使次数太多,A户主也不好意思跟大家直说,也只会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稍微提醒一下大家。对此,江光沛老人讲道:
以前,基本不存在车水偷懒的时候,都是你帮我、我帮你,你给别人车水偷懒,主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再说那支篾片子不会说谎,你踩半天,田里没多少水进去,这是事实。况且,你还要请别人踩水的,你偷懒,别人也偷懒,偷来偷去,耽误的是自己的田,划不来,伤和气。
2.借水车
1949年之前,凡是家里耕种了3亩稻田的农户,一般都会想办法置办一台水车。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农户才会借水车:第一,农户家里耕种稻田比较少(3亩以下),没有置办水车,干旱年份,就必须借水车;第二,农户家里耕种的稻田较多,或者距离河流比较远,或者几块田同时急着灌溉,一台水车满足不了灌溉需求,需要两台或三台水车同时车水,就必须要借水车。
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村民通常会向与自己有换工关系的农户借水车,因为有换工关系的都是比较要好的邻居,互相帮忙踩水、干农活,借水车相对好借。假如邻居们都要使用水车,如果亲兄弟、亲叔叔伯伯等亲戚家有水车,就找亲兄弟、亲叔叔伯伯等亲戚借水车。如果娘家亲戚就是本地的,再找娘家亲戚(一般舅舅们)借水车,与舅舅们关系好,就可以借到;与舅舅们关系不好,就不太好借到。如果没有,再向本聚落或本自然村的其他的有人情往来的农户借水车。一般来说,如果娘家不是本地的话,不会找娘家亲戚借水车,因为距离远,将水车搬进本村,要承担很大一笔花费。
如果是找本聚落、本村落的农户借水车,一般是户主去借,不需要带见面礼。如果是找娘家亲戚借水车,则由妇女去借,要给娘家爸妈、小孩带一点礼物。
如果是向与自己有换工关系的农户借水车的话,一台“三人踩”的水车使用一天,折合3个人工;一台“四人踩”的水车使用一天,折合4个人工。如果是向与自己没有换工关系的农户借水车的话,一台“三人踩”的水车使用一天,折合5升稻谷;一台“四人踩”的水车使用一天,折合7升稻谷。如果是向本家亲戚(如亲兄弟、亲叔叔伯伯等)借水车,一台“三人踩”的水车使用一天,折合5升稻谷;一台“四人踩”的水车使用一天,折合7升稻谷。如果是向娘家亲戚借水车的话,娘家人一般不会找女婿家要稻谷的。另外,如果在使用水车的过程中有损坏,则由借方将其修复好再归还。如果户主不想修复,可以用稻谷折价赔偿,具体如何折价,由双方商量。
(三)“过水田”与灌溉关系
如前所述,“过水田”是必须要经过其他农户的稻田才能放水灌溉的。因此,这就必须要与处于上游的农户处理好关系。在传统时期,因为“过水”导致的纠纷也是最多的。
假设农户A的田处于下游,农户B的田处于上游,A田放水要经过B田。一般在清明时节,如果农户B正在犁田,A就要主动向B打招呼,请求他今年允许过水。一般情况下,只要A、B两家没有深仇大恨或者大矛盾,农户B均会同意让其过水。同意之后,B在犁田的时候,会主动地在自家稻田的一边,贴着田埂,挖一个过水的“子沟”,方便农户A过水。但是这个子沟在B的田里,产权仍然归B, A只是使用这个沟放水灌溉。因此,B仍可以在“子沟”里插秧,因为插秧并不影响过水。
在过水的时候,有“三不准”:第一,如果农户B刚插秧,不准A过水,因为过水会冲倒秧苗,等秧苗长结实之后,才可以过水;第二,如果农户B刚刚施肥,不准过水,因为过水会带走B田里的肥;第三,如果农户B刚下田除草,不准A过水,因为B下田之后,踩了稻田,有些秧苗会有松动,必须等三天,才能过水。
在过水的时候,农户A要事先与农户B打一声招呼,征得同意之后,再将一根长长的竹篾片插在B田的“子沟”里,标记好水位刻度;然后扒开放水口,开始过水灌溉。等到A田灌溉完毕,再将B田“子沟”的水位还原至最先的刻度,再关闭放水口,过水灌溉至此结束。
如果因为农户A过水不当,导致B田里的秧苗受损,按照“损失多少株、赔偿多少株”的原则赔偿。如果还可以重新补插秧苗,则赔偿秧苗。如果已经来不及补插秧苗,则将秧苗折算成稻谷进行赔偿,5株秧苗折合1升稻谷。
(四)“漏水田”与灌溉关系
由于“漏水田”的土质疏松,蓄水能力较差,需要经常放水灌溉。根据老人们的讲述,在雨水正常年份,“漏水田”可以收获1石稻谷;如果是在干旱年份,“漏水田”基本是颗粒无收。1949年之前,在雨水充沛的年份,“漏水田”可以种植水稻;在雨水稍微欠缺甚至干旱的年份,“漏水田”只能被当作“旱田”来耕种,主要种植苞谷、花生、黄豆、绿豆等旱地作物。
对于“漏水田”,佃户基本都不愿意租种,因为费心费力耕种,收不到稻谷,还要交租金。故而在租种土地的时候,如果地主所划给佃户的那一方土地中存在“漏水田”,会将其剔除出去,不算租佃面积,也不算租金。“漏水田”在买卖的时候,价格也是最低的,基本上没有人愿意买。如果买的话,“漏水田”是当作旱田来卖的。
五 稻之收:割稻与家户关系
收割稻谷是稻作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传统时期,余家桥自然村的水稻种植周期是“一年两季”,第一季收割在7月中旬,第二季收割在9月下旬。以下将从割稻单位、晒谷、捡谷与剩余稻草四个方面去考察传统时期余家桥村的稻作收割体系形态。
(一)割稻单位
1949年之前,如果从稻谷收割方面来考察余家桥自然村的“割稻单位”的话,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独立收割;二是请工收割。
1.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独立收割
根据老人们的讲述,在正常年份,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收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稻谷的收割上,有两个劳力基本就可以完成。传统时期,完全依靠人工收割,家里的男性劳动力将板仓扛进稻田,家里的女性劳动力负责割谷,男性劳动力将割好的稻谷收入板仓,使劲捶打板仓内板,使稻谷脱离秧苗(脱粒)。一个劳力或者两个劳力负责割谷,一个男性劳力负责脱粒,这个劳动力搭配基本可以完成割谷,而无须请工。
2.请工收割
如果在收割季节,遭逢连阴雨,那么“将稻谷先割完,搬回家中”是第一要务,俗称“抢谷”。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里耕种土地较多的农户就需要请工。因为此时此刻,与自己有换工关系的农户基本都在收割稻谷,无暇顾及别人,只能请工。根据老人们的讲述,1949年之前,如果邻居或与自己有换工关系的农户家里都已经结束了割谷,则首先请他们来帮忙;如果没有的话,再去请本家亲戚或娘家人来帮忙。
所请的人工一直帮自己家把所有的稻谷割完才能走,一天三顿饭均在主家吃,三顿饭必须保证都有酒肉。如果水田离家较远,中午饭一般会送到田里吃;如果水田离家较近,中午饭就回主家吃。中午饭后,一般不休息,直接开工。一个劳力干一天活的工钱是5升稻谷,最后一天吃完晚饭,再给工钱。
割谷的时候,主家劳力不参与割谷。妇女在家烧水、做菜,准备三餐。男性主家主要负责将脱粒的稻谷挑回家摊放。所请的人工均是自带镰刀,无须主家提供镰刀。如果在干活的过程中镰刀损坏,也无须主家赔偿。因为主家已经支付了工钱,镰刀损坏与主家没有关系。
(二)晒谷与借晒谷场
1949年之前,各家各户门前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晒谷场。根据老人的讲述,村民单从晒谷场的面积大小,就可以判断一家的家境。如果家里的晒谷场很大,说明耕种的水田多,需要这么大的场地晒谷,自然家境较好。传统时期,各家各户基本都用自己的晒谷场晒谷,但是如果家里耕种稻田太多,自家的晒谷场不够的话,就要向周边邻居借晒谷场。一般情况下,会首先向邻居借晒谷场,因为距离较近,晒谷比较方便,也便于看守。其次,才会向与自己有换工关系的农户借晒谷场。借晒谷场,无须支付工钱。
在晒谷的时候,出借晒谷场的农户B是没有义务帮助A看守的,好心的农户会帮助A提前打扫干净晒谷场。在其他农户晒谷的时候,一般是家中的老人或小孩坐在晒谷场上看守,一是翻动稻谷,以便晒得更彻底;二是防止家畜偷吃稻谷。A家人看守的时候,自带板凳,可以在B家里坐着休息或者喝水。如果B家或者其他农户家里的家畜偷吃了稻谷,数量不大,则不需要赔偿。
由于稻谷需要连续暴晒几日才会干燥,因此,晚上的时候,农户A只会将稻谷收成堆,堆放在晒谷场上,用油毛毡等盖住稻谷,以防下雨。吃完晚饭,农户A会搬一床席子,在谷堆旁边睡觉,守着自家的稻谷,主要是防止别人偷谷,俗称“守夜”。
(三)“捡谷”及其关系
1949年之前,在稻谷的收割季节,余家桥自然村流行“捡谷”。顾名思义,就是指去稻田里捡收割时撒落在稻田里的稻穗或稻谷。虽然捡谷在数量上不会太多,但是捡回来的稻谷可以喂鸡。因此,无论是耕种稻田较多,还是耕种稻田较少,农户一般都会捡谷。捡谷人主要是家庭妇女或腿脚方便的老人。
捡谷的时候,不讲究稻田的产权所属,只要是收割完毕的稻田,只要没说不允许捡谷,均可以去捡谷。如果要去其他农户的稻田里捡谷,也不需要向其打招呼;等他收割完毕,可以直接去。但是,如果农户明确说不允许捡谷,那就不能再去了。捡谷的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捡谷人A先去了一块稻田a,则说明稻田a就只能由A来捡谷,其他捡谷人就不能再去稻田a捡谷了,当地人称之为“先到先得,占了再说”。因此,1949年之前,捡谷人为了捡得更多散落的稻谷,通常天未亮就出发了,不仅在本村捡谷,还去周边其他村里捡谷。
如果农户A家里没有老人,在收割快结束的时候,一般会跟与自己关系好的邻居或者与自己有换工关系的农户打个招呼,叫他们家的老人提着篮子,在田埂边上等着,等收割完了,就下田捡谷。如果农户A家里有老人,就会叫自己家的老人去捡谷,不会再告诉其他农户了。
(四)稻草及其关系
1949年之前,在余家桥自然村,稻谷收割之后,剩余的稻草有两种处理情况。第一种,对于自耕农而言,田里的稻草完全归自己所有,稻草在外面晒干之后,当家人会将其收进屋里堆放,一是用于猪圈、牛栏的“沤肥”,二是作为耕牛在冬季的食物。第二种,对于佃户而言,要是自家“老板”家里有耕牛且“老板”自己没有种田,佃户还要将一部分稻草送给“老板”,送一部分就行了,“老板”自己安排人来稻田里拿,不用佃户送到“老板”的家里。要是“老板”自家家里没有耕牛,“老板”就不会要稻草。日常生活中需要稻草,就会告诉佃户,去佃户家里拿一些过来。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四邻之间也存在借稻草的情况。家里的稻草不够用的时候,家里的当家人或妇女都可以开口向关系好的四邻借,稻草很容易借到,对方一般不会拒绝的,因为稻草对于普通农户而言是不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