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村落自然变迁与实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政权直接深入农村,伴随着集体化运动、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改革开放、农业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在余家桥行政村的施行,余家桥自然村的面貌获得了极大的改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加紧了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在“水网与灌溉”“稻作情况”“交通状况”“居住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变化较大。
一 水网与灌溉
如果考察1949年之后余家桥自然村的水网与灌溉,可以分集体化时期、包产到户之后等两个时期去考察。
(一)集体化时期的水网与灌溉
1949年之后,余家桥自然村村民对水网灌溉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疏通“岔沟子”河道,兴修水渠,极大地改善了余家桥自然村的灌溉环境。尤其是在人民公社时期,一是在九道河上游修建了九道河水库;二是在岔沟子上加固了余家垱、乌金垱、雷河垱等垱口,既增加了蓄水能力,也增加了河流灌溉的辐射半径;三是在彭家冲修建了一座堰坝,供应宁家湾、杨家屋场的稻田灌溉;四是在宁家湾、彭家冲、七岭荒脚下、铜盆祠等聚落的稻田里,修建了纵横交错的水渠,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将水引导进稻田。
在人民公社时期,余家桥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余家桥自然村属于枝城公社青桥大队第一、第二生产小队。修渠时间一般在清明节之前,因为修好渠之后,就要放水犁田,开始春耕。根据老人的讲述,人民公社时期,每个生产队只负责自己所属地域范围之内的沟渠、引水沟等的维修。生产队长负责组织,全生产队所有成年劳力全部参与,共同修渠、挖沟。男性劳力主要负责力气活,如挖沟、挑土、挑石头等,女性劳动力主要负责不太费力气的活,如砍田边、割草、搬石头等。
在灌溉上,青桥公社每一个生产队都有一个专门负责灌溉的人,称为“放水员”或管水员。一般是由50岁以上的身体健康的男性劳动力担任,他必须有着丰富的耕种经验,懂得水稻的生长习性,知晓“哪一时期水稻需要多少水”等农业知识。“放水员”或管水员一般由生产队长任命,也可以由全生产队所有社员推举。“放水员”或管水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整个生产队的所有稻田的放水灌溉,放一天水的工分是9分或8分。
(二)包产到户之后的水网与灌溉
20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之后,稻田被进一步细化;但是集体化时期所修建的沟渠得以保留下来,为土地承包到户之后的水稻灌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是在“修渠”方面,与传统形态有所区别。从包产到户到农业税费改革,再到农业税费改革之后,由于土地的承包到户,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带来了水网与灌溉的分散化、个体化。
在修渠方面,与人民公社时期大致一样,对于每个村民小组地域范围内的稻田灌溉所需要用到的公共沟渠的维修,由各个村民小组自己负责。一般情况下,清明节之前,由村民小组组长组织,按照每家每户出1~2名劳力的标准,一起修渠、挖沟。对于各家各户自己的排水沟、引水沟、放水沟、放水口等,均由各家各户自己负责。在灌溉方面,各个村民小组没有专门的“放水员”或管水员,稻田放水灌溉均由各家各户自己负责,“家户”是独立的灌溉单位。因此,这一时期的灌溉纠纷也比较多,主要表现为抢水纠纷、过水纠纷等。
对此,江光沛老人说道:
民国的时候呢,几家几户一起修垱口、修水潭、修沟渠,还有管水员,大家都守规矩,你不守规矩,你就种不了田,有“垱头”、有人在管理水。还有“老板”、绅士在中间调解。集体化的时候,反正都是统一化的,大家一样干活,一样吃饭。但是分田到户之后,自己种自己的田、放水都是自己放,没有专人管理,这个时候,放水纠纷最多,都是抢水的,你也想先放、他也想先放,都不讲规矩,又没有专门的人管理这个水。有的时候,亲兄弟都会为了一点水吵架、打架,甚至还有几家几户合起伙来打架的。
二 稻作情况
1949年之前,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种植水稻的周期是“一年两熟”; 1949年之后,由于灌溉条件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种子改良、人工集中、新式生产工具的推广等原因,水稻种植周期是“一年三熟”,第一季(早稻)为3月20日~4月20日种植,7月20~31日收割;第二季(中稻)为4月12~22日种植,9月10~20日收割;第三季(晚稻)为6月3~24日种植,10月10~25日收割。水稻产量也由传统时期亩均300~400斤上升为亩均800~1100斤。
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包产到户,余家桥行政村以“生产队”为分田单位,以“户”为单位,依据灌溉的便利性、土地平整度、面积大小将土地分为三个等级、九个类别,采取“插花式”原则,平均分配土地。分配的结果导致每家每户的土地碎片化比较严重,每一块稻田的面积较小。根据参与过分田到户的彭家发老人的回忆,分田到户的时候,最大的一块水田的面积是1.2亩,最小的一块水田的面积是0.06亩。
当下,余家桥自然村村民仍然以农为生,其中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种植油菜、小麦、苞谷、红薯、大豆等作物。在灌溉沟渠建设方面,余家桥村现有堰塘73口,可蓄水20万立方米;干支渠1条,为张家冲干渠,总长8400米,农田灌溉面积1800亩,于2009年开始建自来水管道,现有公用管道2万米。由于市场化深入农村基层,单家独户的农业经营无法满足村民们致富的需求,很多劳动力外出务工。现在,在村务农人口越来越少,全村786户农户,在家务农农户不超过50%,很多稻田已经不再种植水稻,改种苞谷等旱地作物。
对此,第三村民小组的村民杨开平说:
现在光靠种地发不了财,即使国家不收税、还给补贴,主要是种子、化肥、人工费涨价了,1亩地最多也就收1000多斤,除去成本,根本赚不了什么钱,还不如出去打工。家里的水田能给别人种的就给被人种,不荒着就行,万一哪天不打工了,回来还可以接着种田,旱地荒了就荒了。
三 交通状况
1949年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当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基层道路交通的建设与改造,余家桥行政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图2-11所示。根据余家桥村委会的介绍与统计,余家桥村境内有株(株木岭)洲(洲阳)公路4公里,接雅澧公路自东向西贯通全村。村内现有4条硬化道路与周边村相连。现有村级道路35公里,其中硬化里程15.4公里,道路硬化率约45%,各主要道路已经实现全面硬化。
图2-11 硬化的村级公路
资料来源:由余家桥村委会提供。
现在,在余家桥行政村地域范围内,有一条两车道的村级公路,于2006年修建通车,连接枝城镇与刘家场镇。2015年,“岳宜高速”动工修建,并于2016年3月完工通车。该高速穿过余家桥自然村的彭家冲、七岭荒脚下等聚落,在大堰行政村有一个高速出入口,为余家桥村民外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公共交通工具上说,刘家场镇有一班私人运营的大巴车,一个小时一趟,全天候运营;同时,“枝城—大堰—余家桥”的村级公共交通汽车贯穿大堰行政村、七岭荒脚下聚落,两个小时一趟,全天候运营。
从私人交通工具上说,目前村内各家各户基本都添置了摩托车,摩托车拥有率接近于99%。目前,村民骑摩托车前往枝城镇只需15分钟,骑摩托车前往宜都市只需30分钟。另外,很多富裕家庭已经开始购置家用小汽车,根据余家桥村委会提供的数据,2015年,余家桥行政村家庭拥有小汽车数量达到了200户,所占比例为25.4%。
四 居住特征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余家桥村民的自然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居住格局的变化。1949年之前,村民们分散地居住于宁家湾、彭家冲、七岭荒脚下、铜盆祠等聚落,因田而居,依水而居。现在,由于铜盆祠聚落靠近村道,与大堰行政村之间仅一河(九道河)之隔,出村的交通较为便利;因此,很多村民在建新房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往村口的位置搬迁(即图1-2中的“铜盆祠”聚落),选择在村道两侧建房子。由此导致余家桥自然村的4个聚落的界线已经趋于模糊。
但是,如果从宁家湾、彭家冲、七岭荒脚下等三个聚落来看,余家桥自然村村民的居住格局依然呈现明显的散居格局,房屋是单家独栋的,“共墙”现象依然很少存在;家户之间的距离较远,界线清晰。
在居住房屋上,随着近些年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余家桥自然村的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并已在枝城镇、宜都市或其他地方安家,而不在余家桥村内居住。根据村干部的讲述,截至2016年,整个余家桥自然村有接近5%的村民在村外购置房产。因此,在居住格局上呈现“两点一线”的模式(见图2-12、图2-13)。
图2-12 村中的垃圾集中处理站
资料来源:由余家桥村委会提供。
图2-13 余家桥自然村现代民居
资料来源:由余家桥村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