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产生和体系形成、发展的自然基础。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理想的中心城市的选址标准可以用依山傍水来概括。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保证;而山不仅可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也有利于在军事上取得可攻可守的地理优势。如古都洛阳,在堪舆家的眼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雄踞中原,北临万里黄河和邙山,南系洛水、伊水,东压黄淮海、江淮平原,西挟关陇地区;北眺千里太行山脉,南望无际的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周围群山环抱,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太行幽燕,南对龙门伊阙,自古有“河岳山川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美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帝国中心城市的上上之选,曾经有过13个王朝在此建都的辉煌,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一 地貌地形与城镇发展
河南在山地、高原和平原的交界地带,横跨我国第二和第三两级地貌阶梯,地形大致以C形呈现,C形环括范围以外以连绵起伏的高山为主,C形环括范围以内主要是平坦广阔的平原,山地、丘陵的面积为7.4万平方公里,占到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4.3%,比平原和盆地的范围略小一些。西北部、西部和南部三面环山,从北到南分别是太行山(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伏牛山(河南与湖北的界山)和桐柏—大别山(河北与安徽的界山)。从分布来看,豫西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小秦岭、崤山和嵩山;豫北、豫西北有太行山;豫南有桐柏山和大别山。其中尤以伏牛山延伸最长,分布最广,常以此山为代表称周边地域为豫西伏牛山地。根据山脉分布区域和形态,大致可分为太行山山地、秦岭东部山地、桐柏—大别山山地三大山地系统(见图1-1)。总体来说,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降低,由中山、低山、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中山海拔一般不高于2000米,最高峰为小秦岭的老鸭岔垴也不过2413.8米,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1.南太行山山地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山脉。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局部地段近于南北走向。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在河南的部分又称南太行,位于豫北、豫西北晋豫两省的结合部,行政区划隶属河南省济源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和安阳市管辖。河南太行山脉是整个太行山脉西南段的尾闾部分,其延伸方向在省境出现明显转折,大约在辉县市以北为西北东向,辉县市以西到博爱县转为东北—西南方向,博爱县以西直到省界呈东西向。沿铁山河、封门口、五龙口、克井、山王庄、焦作、薄壁、南寨、合涧一线的主干出现大断裂,将省内太行山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观:西北部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峻雄伟的中山;东侧和南侧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中间一段则为平原。整个地貌结构呈由西向东的中山、盆地和低山丘陵及台地,且由北向西南偏转的略呈弧形带状排列的组合形式。西部和西北部(包括任村、合涧、黄水一线以西地区)的太行中山,大致以西段最高,北段次之,中段最低。地貌类型以深中山和浅中山为主,也有一部分深低山、浅低山及高丘陵。东北部,即任村、合涧、南寨、黄水一线以东,地貌以盆地、山地、丘陵及台地为主。浅中山主要分布在临淇盆地的东南及任村东北地区,总体所占面积不大,但山势较高,海拔多在900~1000米。浅中山海拔不如深中山高,但山峰较尖峭,山坡亦相当陡峻。深低山分布较广,在淇河以南,泽下、南村与黄洞、张村、黄水区域分布集中。此外,姚村、河顺的东北部,横水与磊口之间,以及合涧至南寨一带也有深低山呈孤岛状分布。这种山地山势低缓,海拔在700~900米。丘陵以高丘为主,在鹤壁、铜冶以西,林县盆地和原康盆地以东分布较广,多围绕深低山和浅低山分布。此外,鹤壁以南的东南边境也有高丘陵小面积分布,局部地区为低丘陵。
图1-1 河南省地势地貌分布
注:A为太行山山地丘陵区,B为豫西黄土丘陵区,C为豫西山地丘陵区,D为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E为南阳盆地区,F为黄淮海平原区。
2.秦岭东部山地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达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北部的交界处。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河南境内属秦岭山系的东延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南阳盆地以北,具有明显的余脉性质,是全省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系统。山脉由西向东递减,山势逐步由中山、低山变为丘陵。整个山势向东呈扫帚状展开,主要有东西向的小秦岭山脉和嵩山山脉,向东北延伸的崤山、熊耳山和外方山,向东南伸展的伏牛山脉。山地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由陕西东延到豫西灵宝境内的小秦岭,山体高峻,其主峰老鸦岔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
崤山山脉是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支脉之一,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市、陕县南部。向东延伸有邙山余脉,西南与陕西华山相连,西北临弘农涧河谷底,东南被洛河谷地所截,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长160余公里,宽40~50公里,是洛河与弘农涧河的分水岭。崤山山势高拔陡峭,把中原地区同关中平原分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境内的函谷关就在崤山山谷内,是古代洛阳与长安之间的交通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自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熊耳山山脉是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支脉之一,位于崤山东南,分布在洛河与伊河之间。山脉总体呈东北—西南向延伸,西南端与伏牛山相接,其间无明显界线,向东北一直延伸到龙门西山,全长约150公里左右。熊耳山海拔在700~1600米,其中主峰为全宝山,海拔2054米。熊耳山脉大致以木柴关为界,可分为西南与东北两段。西南段山脉宽阔,在卢氏至栾川一带宽约150公里,向东北逐渐变窄。东南段山势高峻,多为中山类型,海拔在1500~2000米,山势高峻雄伟。特别是熊耳山脉主脊,山峰多常呈锯齿状矗立,海拔多在1800米以上。山地中片林较多,森林覆盖率30%左右,是河南省山区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东北地段山势逐渐低缓,一般以低山类型为主,并广泛分布有丘陵。其中低山集中分布在该段的西北部,大部分海拔在600~900米。该段的东西部,广泛分布有起伏和缓的丘陵。
小秦岭山脉主要分布在豫西灵宝县境,是陕西华山山脉向东延伸的部分。走向近东西,长达40多公里,南北两侧均以大断裂与盆地相接,呈一反“S”形断块隆起。其山势高峻雄伟,最高峰为2414米,号称河南第一峰。山地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谷深也在500~1000米,是河南省最高的山地构造地貌类型。小秦岭山脊两侧河流南北分流,形成了许多与南北向山脊相间排列的深切峡谷,当地百姓称之为“峪”,著名的有闵峪、大湖峪、荆山峪、南寨峪、王家峪、满漫峪等。这些“峪”还切穿断层崖形成了很多峪口,较大的峪口是通往山区的重要途径。
外方山脉是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山脉之一。它位于熊耳山的东南面,大致分布在伊河以东和北汝河以南,东至豫东平原边缘,西南与伏牛山脉相接,西南—东北走向,为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外方山脉山势低缓,西南部相对较高,海拔在1500米左右,属中山类型。最高山峰石人山(又称尧山),位于鲁山县,海拔在2153.1米。东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500~1000米。汝河谷地南侧、沙河阶地北侧,以及平顶山附近多丘陵,海拔在200~400米。
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为西北—东南走向,长约200公里,宽约40~70公里,状若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的地区。伏牛山地向东延伸到方城东北突然中断,形成著名的“方城”缺口,长约30公里,宽约8~15公里,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堆积平原地带,缺口东南又是地势起伏的低山丘陵。“方城缺口”是沟通华北平原和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天然交通要道。伏牛山西北段是中山大面积分布区域,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最高山峰有老君山、鸡角尖等,海拔在2000米以上。山势高峻,气候湿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峰顶初夏常见风雪,被称为河南省的屋瓴。人迹罕至,天然植被与野生动物繁多,一些原始次生林保护较好。东南段在玉皇顶以东的主脊分为两支。北支沿南召县与嵩县、鲁山县交界地带,呈东西方向一直延伸到方城缺口,长100余公里,是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域内山脊海拔多在1100以上,最高者可达2000米。南支山脉沿南召与内乡、镇平两县交界地带,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一直到镇平县城以北,长70余公里,构成白河与湍河两水系的分水岭。域内山脊宽阔,山体较为低缓。深低山集中分布于白河谷地的南侧和湍河谷地的北侧,海拔在400~1000米,相对高度为500~800米。浅低山则主要分布在白河谷地南侧深低山外缘和镇平的二龙、老庄一带,海拔在400~700米,相对高度为200~350米。此外,在湍河谷地以西,深低山多分布于后会和板厂一线以西、杨店和大块地一线以东地区,海拔在400~1000米,相对高度为500~800米。浅低山则分布于深低山西南边的昭岗和阳城一带,山势和缓,面积较小。伏牛山脉东部、东南部边缘高丘陵分布面积很广,在山地边缘及河谷两侧地区,连续成片分布,海拔在200~400米,相对高度大部分为100~150米。低丘陵的面积很小,仅在东北边境地带有一部分,海拔在200~3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为50~80米。域内的河谷平原主要有白河流经马市坪、南召盆地的谷底平原,湍河流经夏馆、七里坪盆地的谷底平原,此外在西峡的袁店至丹水、内乡的赤眉到杨店、方城的袁店到柳河和坡底的沿河地带,也分布有较宽的河谷平原。
嵩山,古称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是著名的“五岳”之一,外方山脉的延伸。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面积450平方公里,东西绵延60多公里。嵩山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延伸于登封与伊川、偃师、巩县、荥阳、密县之间。自西向东依次有万安山、安坡山、马鞍山、挡阳山、玉寨山、嵩山和五指岭等。山脉各段地貌特征差别很大。嵩山山脉的西段,主要在偃师和伊川交界地带,东段主要位于巩县、荥阳和密县境内。东、西两段的山势都比较低缓,海拔在400~900米,大部分相对高度为500~600米,属深低山类型,部分山地相对高度为250~450米,属浅低山类型。嵩山山脉的中段山地,则主要分布在登封县附近,有72个已命名的山峰,各主要山峰海拔高度均在1000米以上,个别山峰超过1500米,属中山类型。
箕山位于河南登封市南部,属于外方山脉的延伸。在登封境内与嵩山山脉隔登封城和颍河相望,在禹州境内隔颍河和颍川平原与具茨山系相望,在禹州形成两山夹平原的独特地形。西起伊川、汝阳和汝州市交界地段,沿汝州市北部边缘向东延伸,至禹县、郏县的西部边缘。山脉略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构成汝河、颍河间的分水岭,山势低缓。临汝县境内的中段山脊较高,部分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如老婆寨为1063.7米,密腊山为1049米,大红寨为1150.6米,相对高度为500~800米,属于浅低山类型。大部分山地区海拔在500~1000米,相对高度为500米以上,属深低山类型。深低山外围,浅低山呈带状连续分布,海拔在400~900米,相对高度为200~500米。丘陵集中分布在箕山山脉东南部和西南部,海拔在200~400米,相对高度为120~200米,属高丘陵类型;一部分相对高度为80米左右,为低丘陵。
3.桐柏—大别山山地
桐柏—大别山山地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和安徽西北部,大致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属淮阳山地的西部,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区内山势较低,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主要由低山和丘陵组成。山地中分布有一些小盆地和较宽阔的山间盆地。
桐柏山脉位于河南、湖北的交界处,西北部以南襄盆地(亦称南阳盆地)东缘为界,东南至武胜关与大别山相接,西南至湖北的应山、枣阳一线,东北界大致在河南洪仪河、桐柏县,湖北淮河店、董家河、浉河港至潭家河一带。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长达120余公里,构成了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在1140米,又名凌云峰、白云山、胎簪山,以水分界,主峰在湖北随县与河南南阳两地。桐柏山脉主要由低山和丘陵组成,海拔在400~800米,只有个别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大致在鸿仪河—桐柏县城一线以南,以低山类型为主;以北,则广泛分布着连绵起伏的丘陵,个别低山呈孤岛状散布。低山丘陵间,有一些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阔的山间谷地,其中以桐柏—吴城盆地最大。
大别山横跨鄂豫晥三省,是淮阳山脉东段的主要组成部分。西至武胜关与桐柏山脉相接处,东南到长江岸边,长达300公里,构成淮河、长江两大流域的主要分水岭。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为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天然屏障。大别山脉主脊高度不大,海拔在800~1000米。总的特点是山脉南高北低,山势较为低缓,山体破碎,向北依次降为低山和丘陵,然后过渡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大别山北挽淮河,南濒长江,俯瞰中原的特殊位置以及崇山峻岭、峰峦叠嶂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以大别山为依托,在浠水清泉镇建立天完帝国,拥师百万逐鹿中原,进而占领中国半壁江山;明末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此驻扎,斗争足迹遍及豫西南,狠狠打击了地主豪强的武装势力;清代太平天国起义军也曾出没于大别山的深山老林,与清坚持对垒长达数年。
从河南的分区看,豫东(明清时期开封府、归德府辖域,大致包括今天的郑州、商丘、开封、周口、永城、许昌、漯河七市)是黄河、卫河和淮河合力冲积而成的广阔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40~100米,水流丰富、灌溉便利,适于农业种植。豫北(明清时期彰德、卫辉、怀庆三府辖域,大致包括今天的安阳、新乡、焦作、濮阳、鹤壁和济源六市)东跨华北平原,西居太行山尾闾,境内可划分出山地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和黄泛平原区三个自然综合体,所占比重都很大。豫南(明清时期南阳府、汝宁府辖域,大致包括今天的信阳、南阳、驻马店三市)地貌与豫北最为类似。驻马店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桐柏山向西延伸的山地占到了全市面积的13%,此外丘陵、岗地、平原兼有,以平原为主;信阳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和大别山构成的山地,占全市面积的37.1%,其他地区也是岗川相间,地势南高北低;南阳地处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大别山以西,南峙大巴山脉,北临伏牛山地,群山环绕,形成南阳盆地,盆地边缘分布有波状起伏岗地,海拔在140~200米,盆地中部是冲积平原,海拔在80~120米,盆地内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都很高。豫西(明清时期河南府、汝州辖域,大致包括今天的洛阳、三门峡、平顶山三市)地貌以山地为主,秦岭由陕西到达河南境内后向东延伸,山脉分成两系,呈扇状展开,北系是靖山、熊耳山等,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向是外方山、伏牛山,向东南方向延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在洛河等流域形成谷底,海拔在500米以下,谷地与山地穿插迂回,使得豫西地形地貌多变。总体来说,豫西大部分是中山和低山,少部分是丘陵和平地,中山主要分布在灵宝、卢氏、栾川境内,包括西峡、南召、嵩县、洛宁等县的一部分,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区外围的东北、东南和南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地貌对于城市发展十分重要,但是同样地貌的城市也会因为交通、水利等的原因而发展迥异。如清代林州多山,山坡、丘陵占到总面积的86%,“北乡山后,沙石荦确,无地可耕,故其民别以种植为生计”,道路雄险,商贾罕至,“操奇赢罗市利者率三晋之人为之”,经济发展落后。武安县(明清时期属彰德府,今河北省武安市)与林州地貌类似,境内周山环绕,海拔千米以上,“多山田硗,确无引流之溉”,土地瘠薄,不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在明清国内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武安人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山林资源和优越的交通条件,积极扩大生存空间,除了广泛种植药材、粮食、棉花,还积极发展商业,“农桑小民往往竟趋商贩”“去农而改业工商者三倍于前”。商业和种植业均都有不同进步,是豫北最具活力的商业城镇之一。
从发展角度来看,平原交通便利,对城镇发展限制较小,易形成完整的体系;山地交通受阻,对城市发展限制较大,城市形态和景观特征显著;沿河城市利于交通和防守,城市发展较快。当然这也因地而异,开封地处华北平原,陆路和水路交通发达,政治地位重要,但是因为毗邻黄河,历代备受黄泛之苦,城市经济颇受阻滞;洛阳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但是易守难攻,形成“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势,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二 气候变化与城镇发展
在完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至为重要,气候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产量以及自然植被的地域分布等,而土地承载力又直接关系着人口数量的变化,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气候变化对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城市发展也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河南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区域,气候较为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适宜农、林、牧、渔等各业发展。南北地区有着鲜明的气候差异,相同纬度的山岭、丘地和平原气候迥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明清两代,即公元1368~1911年,我国正处于历史上第四个寒冷期,也是近5000年来最为寒冷的一段时期,虽然期间也有小幅气温回暖现象,但是总体以寒冷为主,特别是1650~1700年前后,天气异常严寒,这个时段因为与欧洲小冰期相当,因此也被称之为明清“小冰期”。根据周翔鹤、米红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和粮食生产》中所作统计,明清时期冷期时段大概为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暖期时段大概为1560~1600年、1720~1830年,冷期时长为200年,暖期时长为150年,总体上来讲冷期长,暖期短(见表1-1)。
表1-1 明清时期冷热时段对比
具体来说,15世纪河南地区共出现全省性大寒两次。第一次是在景泰四年(1453年),大雪覆盖全省25个县区,时间长达一个季度,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雪塞户,民户凿穴而出的罕见景观。《明史·五行一》对此次大寒记载道:“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第二次是在弘治六年(1493年)九月,淮河流域普降大雪,一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停止,降雪期长达半年之久,是当地前所未有的严寒气候,淮河以南地区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寒。此后河南还遇到过冬季大寒的情况,但是范围只限于局部,如成化年间南阳大雪,泌阳之民冻死者甚多,但程度不及前面提到的两次。概括说这段时期河南既有大雪井冰的冷寒,也有桃李再花的暖冬,冷暖年份交错分布,虽有景泰六年(1455年)、天顺六年(1462年)及成化十五年(1479年)3次全省冬无雪的情况,甚至出现过成化五年(1469年)河南一带“春燠如夏”的记载,但总体说来暖情并不突出而且涉及区域范围不广,天寒地冻可以说是15世纪气候的最大特征。16世纪的气候较15世纪有回暖的趋势,全省出现大寒两次,如《宜阳县志》有万历十四年(1586年)九月“大雪深尺余,晚禾尽杀”的记载;暖冬8次,内除1年无冬雪外,还出现了连续3年冬暖的记载,寒暖对比,暖情占据明显优势。17世纪全省共出现大寒8次,较为严重的有两次。一次是崇祯四年(1631年),开封“大雪月余”,新密“大雪五日夜,涧谷皆平,不少食畜冻死,民绝灶火,雪融尸现者不一。”此后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又出现了一次特大寒情,当时江河封雪,井泉冰冻,人畜果木冻死无数。但纵观这100年,大寒年份不多,基本没有出现井冰奇寒的景象。此时豫西还有多年冬季无雪以及豫北冬季林木开花结实的现象,显示气候出现回暖迹象。19世纪较18世纪严寒,大寒年出现了5次之多。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河南府冬季寒冷异常,洛阳以西的黄河灵宝段农历十二月河水结出坚实的厚冰,人们可以在冰上自由活动。光绪十二年(1886年)大寒,信阳道路堆雪齐肩,房屋倒塌无数,飞鸟走兽多死,果树林木半枯,百姓冻馁而死者不计其数。豫北有些地区农历十月下雪,翌年一月方晴,大雪厚时深至3尺,人畜受灾严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宜阳县“秋九月大雪纷飞”。事实上,更多的人畜被寒受灾事件可能未被记载。可以说,直到此时中原仍未渡过寒冷期。
总体来说,因为明清时期寒期长,农作物生产受限,加之大批的牲畜在寒冷中折损,农业生产出现很长一段时期的萎缩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如此,气候的寒冷往往与降水量的减少如影随形,由之引发的灌溉用水量不足影响农田水利以及农业的发展。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寒冷也会导致植被被破坏和难以恢复,植被覆盖率低的直接后果就是河流含沙量的增加以及河床的升高,由之带来的河水恣意泛滥的隐患不断加剧,也因此“小冰期”时代不但气候寒冷,而且旱、涝、蝗等多种自然灾害交织,疾疫并发,严重制约了中原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繁衍,这段时期尤以明天启、崇祯,清顺治、康熙年间严重。但是进入清雍正朝以后,气候逐渐上升,暖期大概维持了110年,这段时期,农业生产恢复,粮食作物的种类和产量都有所增加,甚至还出现了“谷贱伤民”的事件,人口的迅速增殖以及经济的日趋繁荣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空间。
三 河流变迁与城镇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命脉、农业的命门和人类的命根。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社会,城镇发展离不开河流,但是河流对于城镇的影响永远是两面性的:一方面河水的泛滥和河流的改道会给城镇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是毁灭性打击;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河道的疏通和治理,以及水利灌溉技术的提升也能为城镇繁荣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与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条河流纵横交织。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发源于河南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经河南省境的河流可以分为四类,即穿越省境的过境河流、发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发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汇流及干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内的境内河流。
1.黄河与中原城镇发展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彦喀拉山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干流在灵宝进入河南境内,流经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7个市的24县(市、区),横穿河南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孟津是黄河中下游的交界地。孟津以上河流受山丘阶地约束,水流切入基岩,两岸谷壁陡峭,河道单一,属于黄河中游地带,水流湍急。孟津宁咀以下为黄河下游段,南岸有邙山屏障,北岸已远离阶地丘陵,河流展宽,最宽处达9000米。水面比降骤然变小,河床上出现心滩,河流分叉,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年淤高,两岸大堤不断加筑,成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黄河在河南境内的主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弘农涧、漭河、金堤河等。
伊河发源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陶湾镇,是洛水支流之一。《水经注》有“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的记载。元代始改为栾川。伊水北临熊耳山,南依伏牛山,山势西高东低,河水从两大山脉中穿流而过。经嵩县、伊川、洛龙,东北向流至偃师,在杨村注入洛河,与洛水汇合成伊洛河。伊河全长368公里,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伊河河道大致从源头到崖口(嵩县)为上段。河长154公里,其中峡谷段为100公里。具有峡谷和盆地交替的特点。主要支流有:栾川北沟、洪洛河、明白河、大漳河、德亭川、焦家川、顺阳河、白降河、浏涧河、小河。
洛河,古称洛水。发源于陕西省兰田县秦岭华山草链岭南麓,于索峪河口附近进入河南省境。东流卢氏、洛宁、宜阳,又横穿洛阳市区,在偃师与伊河相汇后流入巩县,经黑石关到康店为峡峪,最后在神堤庄流入黄河。河道全长447公里,河南境长366公里。流域总面积18881平方公里,河南境内流域面积为1577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3.5%。伊河是洛河的最大支流,洛河从偃师杨村至巩义神北村一段又称伊洛河。伊、洛河两岸间断修有堤防469.6公里,其中伊河212.1公里,洛河257.5公里。原汇合口以下无完整堤防,自1958年黑石关水文站发生9450立方米/秒的洪水后,重新整修了两岸堤防。洛河主要支流有:木桐沟、兰草河、官坡河、沙河、文峪河、范里河、寻峪河、崇阳河、大铁沟、还峪、底张河、陈吴涧、寺上河、龙窝河、渡阳河、连昌河、韩城河、涧河、汪洋河、陈宅河、水兑河、甘水河、瀍河。
沁河,又名沁水,古称洎水、少水,为黄河下游支流。《水经注》记载:“沁水即涅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迳泻一隍。又南会三水,历洛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此水在春秋时期就见于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发源于山西沁源县的霍山,流经郭道镇境后与北源赤石桥河、东源紫红河汇合。郭道镇以北为上游,郭道镇以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后,切穿太行山由济源市辛庄乡火滩村进入河南省境。再经济源、沁阳,接纳丹河后转向正东,经博爱、温县至武陟县方陵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流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在河南境内面积3023平方公里,河长135公里。省内沁河在济源五龙口以下进入冲积平原,灌溉便利,但河床淤积,高出地面2~4米,形成悬河,常有洪灾威胁。沁河的主要支流有丹河、阳城河、端氏河等。沁河下游平原有广阔灌区,隋、唐时已开渠引灌。隋为通济渠,唐改为广济渠。元中统二年(1261年)开浚的广济渠引沁水灌溉济源、沁阳、孟县、温县和武陟5县民田3000余顷,后20余年淤废,元天历二年左右修复。今济源、沁阳等县的广济河就是当年广济渠故道。
弘农涧,古名门水、宏关水、鸿胪涧、鸿溜涧,也称西涧河。发源于河南省灵宝市芋园西,河长88公里,流域面积2068平方公里,东北流向,是直接注入黄河的山丘性河流。《山海经》有“阳华之山,门水出焉”的记载。
漭河,古名泷河。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花野岭,在济源市西北的克井乡窟窿山入境,经孟县、沁阳、温县,在武陟城南汇入黄河,是直接入黄河的山丘性河流。全长136公里,流域面积1328公里。
金堤河发源于河南省新乡市荆张村,为平原坡水河道。流经新乡、延津、汲县、浚县、封丘、濮阳、长垣、滑县、范县、台前和山东的莘县、阳谷等12县市,在台前张庄入黄河。金堤河的流域面积60%在范县五爷庙以上,40%在五爷庙以下。干流长159公里,流域面积5047平方公里了。
天然文岩渠源头分两支,南支称天然渠,北支称文岩渠,均发源于原阳县王禄南和王禄北,在长垣县大车集汇合后称天然文岩渠,流经原阳、封丘、延津、长垣至大芟河东南入黄河。渠长113.3公里,流域面积2541平方公里。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文化的摇篮,长期以来,中原大地王朝的更迭、社会的演进、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的变迁都与黄河有着深刻的关系。黄河水系的分布不仅影响了沿河省份边界的确定,对周边城镇的历史兴替和行政归属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明初,由于经历了战争以及河患长时期侵扰,河南地区遍地草莽,城市凋敝,不仅有8个府、州级城市行政级别降格,还有23个县级城市由于人口和管理等问题被合并。归德府是宋代文化名城,黄河穿境而过,是黄泛期间受灾颇为严重的区域,不仅府城下降为州城,归开封府管辖,域内商丘、柘城、考城三县也被裁并。因为黄河改道,不少县级城市的归属被调整,明代原属开封府的原武县到雍正、乾隆时改归怀庆府,延津县、阳武县、封丘县也在此时期改归卫辉府。考城县地濒黄河,因为水患影响,曾先后迁移城址6次,其中4次发生在明清时期,分别是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和正统二年(1437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和咸丰五年(1855年)。因为黄河水道变化不定,考城县的行政归属也在不断变换,明时这里是归德府辖域,乾隆时期改归卫辉府,到光绪时期由于考城县在地理上重归黄河以南,复归归德府治下。根据史料统计,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周定王五年(前602年)至1938年花园口扒口(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2540年间,有543年发生过黄河决堤泛滥,占总年份的1/5多,决溢次数总计1590次,也就是说平均不到两年黄河就要发生一次决溢,在决溢年份平均一年决溢近3次。中牟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1938年的557年中,中牟县遭遇黄河水患达31次之多,也就是说,平均每隔18年中牟就要受灾一次。今天的中牟县城始建于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因为水患损毁严重,成化、崇祯年间两次重修,清代的中牟县城仍然水患不断,县城经历多次修补。最严重的一次是1938年遭遇花园口之祸,城楼、城门悉数被淹,城内房屋庐舍全部倒塌,全城仅余丁字口一带地势较高的孤岛俯瞰茫茫洪水下的断瓦残垣。孟津是黄河中下游的中界点,这里宋时为河清县,隶属河南府,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改县名孟津,县治从黄河北岸白坡镇迁至孟津渡(会盟镇花园村),但是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黄河水患,孟津渡受灾严重,县治只好重新迁回孟津老城。睢县位于商丘西部,黄河南岸,明清以来备受黄河泛滥之害,只睢县县城就迁徙过三次。大水摧毁了波及地区的交通和建筑,使得百姓生活困顿、流离失所,对当地城镇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但是也应看到,水灾后朝廷及各地官府对于治理黄河的重视以及人们重建家园的决心也为今后城镇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开封为例,明代以前,这座号称国家藩屏的城市距离黄河仅20余公里,自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693年间,黄河在开封附近决溢40多次,开封内城被淹4次,水患对于开封城市的破坏可以想见,但每一次受灾之后,在朝廷及各地官府的支持以及当地民众的努力下,开封新城都能够继续以河南省府的姿态屹立于世,勤劳执着的中原人民战胜黄河水患的勇气和决心由此可见。
2.淮河与中原城镇发展
淮河,古称淮水。《水经注·淮水》有“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的记载。清代毕沅曾奉诏寻找淮水源头,他在《淮源记》中写道:“胎簪山,乃桐柏之中峰,循山麓南上约十六、七里,见水一泓。当地人称为淮水之源,名曰淮池。恐初源尚不在此,因延缘细径而上,十余里至山顶。有大石盘陀,广十余亩。石旁凹处成潭,径丈许。泉从石间出,深丈余。遂饬从人汲干积水,拎涸旋盈,其为淮渎真源,自无疑意”,从而确定其发源于桐柏县西15公里的桐柏山。今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向东流经信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等县境,在固始县三河尖乡的东陈村入安徽省境,再至江苏省扬州市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从河源到洪河口(河南与安徽交界处)为上游,长360多公里;从洪河口至洪泽湖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洪泽湖以下为下游,干流(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淮河在河南省的流域界线,北部以黄河及废黄河为界,西以伏牛山、外方山与伊洛河为界,南及西南以大别山、桐柏山与长江流域分界。淮河流域是河南省范围最大的水系,在省内河长417公里,面积88310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53%。淮河流域有很多支流的流域面积和长度都很大,形成支强干弱的形势,分布也极不对称。淮河干流水系包括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流域面积21730平方公里。干流南侧各支流,多发源于豫南大别山区,较大的支流有浉河、白露河、寨河、史灌河、竹竿河和潢河等,其中史灌河水量最为丰富。南侧各支流,一般源流较短促,河床比较高,山水暴发时易形成洪峰。北侧诸支流大部分发源于豫西山地和黄河南堤平坡地,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沙颍河和洪汝河。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洪河、汝河、汾泉河、沙河、北汝河、颍河、贾鲁河、黑河、涡河、惠济河、浍河、沱河、万福河、清水河。
汝河,古称汝水、隐水。北汝河发源于嵩县跑马岭,流经今汝阳县、汝州市、郏县、宝丰县、襄城县和叶县,在襄城县岔河口汇入沙河,沙汝汇合后,古代统称汝河。古汝河于今漯河市郾城区南流入西平、上蔡、汝南诸县,元代初期,汝水泛滥,官府将水流自郾城澧水口处截断,改道东流入颍水。此后上源称北汝,即今天的北汝河。北汝河全长250公里,流域总面积6080平方公里。南汝河经过两次变化之后发展为洪汝河水系,即今天驻马店的洪河与汝河水系。其中发源于泌阳的古瀙水(古汝水支流)成为汝水南源,即今天的南汝河;澺水和潕水(也为古汝水支流)发展为今天的洪河。南汝河于泌阳五峰山东行,经沙河店折向东北,入遂平,经汝南、平舆、正阳、新蔡诸县,在新蔡班台村汇入洪河,全长222公里,流域面积7376平方公里。古汝水的一下游支流溱水今天称“臻头河”,是汝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确山鸡冠山,于汝南汇入汝河,河长121公里,流域面积1841平方公里。其他主要支流还有:象河、石河、黄溪河、练江河、吕岗河、奎望河、黄大港等。
洪河发源于河南方城县北部的伏牛山南麓(一说发源于平今顶山舞钢市龙头山),东北行穿伏牛山脉,经叶县东行入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于淮滨县洪河口汇入淮河,全长326公里,流域面积12325平方公里。流域形状上宽下窄,出流不畅,易成水灾。主要支流有:龙口大港、柳条港、洪溪河、淤泥河、唐江河、杨岗河、北马肠河、南马肠河、杜河、荆河、茅河、小青河、戚桥港、龙口大港、柳条港、新息界沟。
颍河发源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山脉,嵩山东麓。《水经注》记载古颍水有3源,均在嵩山。今正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北源贾鲁河源出河南省新密市圣水峪,南源沙河源于河南省鲁山县摩达岭。三源在周口市相汇东南流过沈丘后入安徽省,至颍上县鲁口乡入淮河。颍河是淮河最大支流,上游以沙河为主,故又称沙颍河。颍河位于淮河北岸,流经河南登封、禹州、襄城、许昌、临颍、西华、周口、项城、沈丘等县市,至界首市城关镇附近进入安徽省,往南经太和、阜阳,于颍上县沫河口注入淮河。全长619公里,流域面积为4万平方公里;河南境内河长418公里,流域面积34400平方公里。颍河历来是豫皖间重要的水运干线,在古代,沙河上游、澧河的支流甘江河及北汝河上游,是淮河流域暴雨中心之一,夏秋雨水丰沛时节,这里经常堤溃河决,故有“决了母猪圈(漯河东面),淹掉颍州十八县”的说法,洪涝灾害严重。主要支流有汾泉河、清潩河、贾鲁河、黑茨河、澧河、黑河(泥河)、清流河、新蔡河、吴公渠等。
涡河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流经尉氏、通许、杞县、睢县、太康、柘城、鹿邑,入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于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涡河地跨豫、皖两省,系纯平原,是淮河第二大支流。河道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河南省境内长179公里,流域面积0.42万平方公里。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与之相通。涡河历来是豫、皖间水运要道,历史上屡受黄河决口泛滥之害。支流惠济河发源于开封市济梁闸,流经开封、杞县、睢县、柘城、鹿邑,进入安徽亳县境汇入涡河,省境以上河长166公里,流域面积0.41万平方公里。惠济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原本宽深,排水能力较好,有“水不逾涡”之说。
包河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西北部张祠堂村附近的黄河故道南侧,东南向流,经商丘、虞城、亳州、永城、涡阳、濉溪等县境,于临涣集注入浍河,全长175公里。流域面积原为1404平方公里,现经过调整已为1090平方公里。干流自河南省虞城县境于戴庄西进入亳州境内,东南流,经张店至大夏楼东,复入河南永城市境;流经裴桥、马桥,至丹城西北的喇叭沟口,复入安徽涡阳县境;经石弓至郑沟沿,进入濉溪县境,折东北流,于临涣集注入浍河。
浍河发源于河南夏邑马头寺,经永城进入安徽省,又经濉溪、宿县、灵璧、固镇、五河等市县,至洪新河入洪泽湖。据史书记载,浍河开凿于隋大业六年(610年),是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运渠,是隋、唐、宋、元、明时期的重要水运线路。全长约265公里,流域面积8173平方公里。省内河长58公里,流域面积1263平方公里。较大支流有包河,故有时也称“包浍河”。
沱河,古称交水,是淮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商丘市李堤口西,流经虞城、夏邑、永城,至王庄入安徽,再经濉溪、宿州、固镇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河,全长275.13公里,流域面积8500平方公里,省内河长126公里,流域面积2358平方公里。较大支流王引河和虬龙沟,流域面积分别为1020平方公里和710平方公里。
汴河,古河名。古代为鸿沟水系的骨干河流,长期是黄河、淮河两大流域间的漕运干线。隋代以前,汴河称鸿沟、蒗荡渠等。在河阴县(唐开元二十二年置,故城在今郑州西北15公里)西10公里的广武山北分黄河水后,大体经今荥阳、中牟,至开封北,又东经兰考(兰考以东的河道大体为今黄河故道)、睢县、宁陵、商丘,至江苏省徐州市(彭城)汇泗水入淮河。隋大业元年(605年),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凿的通济渠就是在汴渠基础上建成。唐开元以后,恢复河阴县西10公里的旧汴口,“通济渠”改名为“广济渠”。宋元丰元年(1078年),为了解决汴河水源不足和泥沙的淤积问题,在巩义和荥阳、汜水之间开通新渠以引伊洛水入汴河,此后因为河水比较清澈,汴水亦有“清河”之名。12世纪后,宋、金对峙,河事不修,黄河在今郑州、新乡、开封一带经常决口泛滥,夺汴水、涡水入淮。元明以后益甚,加上海运开通,运河水运废弛,汴河日渐淤塞,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淤为平陆。
沙水,又称鸿沟、蔡河、惠济河、贾鲁河。《水经注》载:“浪荡渠自牟(今中牟县)东流,至浚仪(今开封市西北)分为二水:南流曰沙,东流曰汴。”沙水与汴水同源,共属鸿沟水系。唐代以前,沙水是黄河流域与陈、颍间的重要漕河干线,唐初沙水已无通航之利。此后,五代后周为了恢复陈、颍漕运,在唐前沙水故道基础上,另疏新河,称为蔡河(也称东蔡河)。北宋对蔡河大加疏治,成为北宋东京“四大漕渠”(汴水、金水河、五丈河、蔡河)之一。金元以后,漕渠相继淤塞,开封成了不通漕运的城市。元明时期,官府为了沟通东南漕运,在汴、蔡两河基础上,开通了贾鲁河。贾鲁河接黄河之水东南流,沿汴水、蔡河水道,经郑州、中牟、开封、朱仙镇、尉氏,至商水汇入颍河。这条河并非贾鲁所开。但在此前,贾鲁曾主持疏浚过汴、蔡等河流,故后人称为贾鲁河。清代乾隆、嘉庆以前,贾鲁河既深且阔,便于通航,为南北漕运干线,水面舟楫如林,江淮物资经常由长江入淮,溯贾鲁河,至黄河流域的华北各地,沿线朱仙镇、周家口、北舞渡镇均先后因地处南北水路运输枢纽的位置而成为河南重要的商品转运市场和货物集散地。但到清朝后期,黄河泛滥严重,贾鲁河日渐淤塞,终致废弃。
黄河故道是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入海留下的黄泛故道,西起兰考县东坝头,沿民权、宁陵、商丘、虞城北部入安徽,省境以上河长136公里,流域面积152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杨河、小堤河以及南四湖水系万福河的支流黄菜河、贺李河等。
淮河支流众多,水量充沛,在河南省分布甚广,光州府、汝宁府、陈州府、归德府、许州、汝州,南阳府和开封府的一部分均属淮河水系。基本在南宋之前,淮河对于周边地区有利无害,但是到南宋年间,黄河决溢南徙夺淮,扰乱了淮河水域的安宁,此后水灾逐渐增多,到明清时期淮河流域发生水患的频率仅次于黄河,豫东地区大受其害,有的城市四五年持续被水淹,开封甚至有过长达20年被水淹的记录。根据统计,仅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到建文二年(1400年),淮河流域就有14年发生洪涝灾害,其中有13年是因为黄河夺淮引发。黄河水从上游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淤塞了河道,抬高了水位,干流中下游河床以及入海口亦被泥沙淤积,使得原来畅通入淮的支流形成背河洼地,一旦夏秋汛期来临,骤然增加的水量无法宣泄便冲破堤坝如猛兽出笼般四处漫溢,沿河两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初步统计,明清时期,淮河流域发生的水患不下400余次。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462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224次,明代103次,清代121次,也就是说大的水灾,平均两年就一次。此外,从清顺治元年(1644年)到清末的268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水患灾祸115次,其中暴雨积涝造成的水灾71次,黄河决溢导致的水灾44次,黄、淮并举导致的水灾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可见黄河改道对淮水影响之大。不仅如此,从水患记录中还可以看到,明代前期水灾还多集中在豫东,尤其是开封地区,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八月丁亥,河决开封,三面皆水,犯仓库”;永乐七年(1409年),陈州“河水冲决城垣三百七十六丈,护城堤岸二千余丈”;永乐八年(1410年),“八月秋,河溢开封,环城二百余丈,民被患者万四千余户,淹没七千五百余顷”;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河决开封土城,筑砖城御之。越三日,砖城亦溃,水深丈余。周王后宫及官民乘筏以避,城中死者无算”;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汴河决。九月壬午,河决开封朱家寨,癸未,城圮,溺死士民数十万”。但是入清以后,因为黄河泥沙的流入,淮河河床日益淤高,淮河流域不但泛滥次数频繁,泛水区域也不断扩大,水患从豫北开始,往往蔓延千里,受灾程度日益加深。如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河大决于中牟,洪水沿贾鲁河、惠济河涌泄,豫东地区受灾严重;同治五年(1866年),“鄢陵、杞县、商丘、宁陵、永城、睢、扶沟、沈丘、太康、商水、鹿邑、夏邑、柘城、许州、临颍等州县,因得雨过多,积潦淹稼,城垣庐舍亦兼有坍塌”;同治七年(186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河南巡抚李鹤年奏:夏秋雨水积淹之陈留,杞县……商丘、永城、夏邑、睢州、……桐柏、上蔡、通许、商水、太康、鹿邑、许州等十八州县被水歉收”;光绪四年(1878年),“河南巡抚涂宗瀛奏:夏秋雨水积淹,郑州……商丘、宁陵、鹿邑、柘城……桐柏……上蔡、西平、正阳、沈丘……光山、固始、息县等四十个州县,收成歉薄,灾荒以后,小民颠沛流离,倍形困苦”;光绪十四年(1888年),“七月初三,河南巡抚倪文蔚奏:自(黄)河决郑州,豫省下游被水者十五州县,待赈者一百八、九十万人口……查贾鲁、沙、涡各河,悉为黄水所灌,遍地漫滩。八月十三日,两江总督曾国荃奏:苏、皖两省,自上年(1887年)黄流入境后,赈务河防同时并举,其势已岌岌难支。……自夏徂秋河水来源日旺,安徽、颍、泗州一带,低田仍复被淹,秋粮遂致失望”。水洪泛滥不仅对地域经济起到了极大的破坏,也改变了城镇内部的微观地形,如清代开封城在明末被淹后的旧城之上新建,虽然整体规模如前,但城内积水甚多,昔日的周王府也已沦为湖泊,实际土地使用面积大不如前。还有一些城市南迁至南凤凰岭;归德府也是因为弘治年间旧城圮于水,新城北徙,南城门的位置恰好是旧城北城门所在。
3.海河与中原城镇发展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主要大河之一,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条河流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后东流到大沽口入渤海,故又称沽河。海河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个省份,流域面积为31.78万平方公里。海河水系在河南省内主要有卫河及其支流,习惯上也把发源于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后直接入海的马颊河和徒骇河也合并在海河水系一起统计,这样海河水系在省内总面积为153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3%。其主要河流有卫河、漳河、徒骇河、马颊河。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流经河南新乡、卫辉、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沿途接纳淇河、安阳河之水,至河北馆陶与漳河汇合,并称漳卫河,此后河水流经山东临清入南运河,至天津入海河,最终入渤海。因为卫河流经古卫国地域,故后来改称卫河。隋炀帝时期因为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开通卫河漕运,此时的卫河又称永济渠,宋代改称御河。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据说此时期卫河漕运繁忙,河道船桅如林,北京城内所需要的物资很多都是通过黄河运抵卫河,然后直达天津海河。卫河是河南省海河流域最大的河流,河南省境内河长286公里,流域面积12911平方公里。卫河的主要支流有:淇河、汤河、安阳河。
漳河有南北两支。南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顺县,为河南、河北两省界河,流经河南省林州、安阳。北支清漳河发源于太行山,在山西晋中与南漳河汇流,此后向东至安阳县南阳城入河北转山东,在邯郸市馆陶县南秤钩湾与卫河相会。河南省内仅一小段,主要在林州、安阳北部边缘,流域面积仅624平方公里,是安阳市的重要水源,林州红旗渠即以此河水为源。
马颊河,古称简河、陷河、笃马河。原为禹疏九河之一。该河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故名。旧河已湮,今河为唐时疏浚,以供转运海漕。明清时期,河水淤塞严重,沿岸水灾惨重。新中国成立后,对该河进行改道治理,现为沿岸农业生产的重要灌溉河道。马颊河源于河南省濮阳县金堤闸,自西向东北流经清丰、南乐,后进入河北、山东境内,在无棣县黄瓜岭入渤海。全长425公里,总面积8330.4平方公里,河南省内河长62公里,流域面积1034平方公里。
徒骇河,原为禹疏九河之一。因大禹治理此河时用工极多,众人惊骇,故名。故河早已湮没,形迹难寻。今徒骇河是金元时期为排除洪涝灾害而挖掘的一条河道。发源于山东聊城莘县文明寨村东,向东北经莘县进入河南境内,经清丰、南乐,入河北、山东境,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与秦口河汇流入海。全长436公里,总流域面积13902平方公里,河南省内面积731平方公里。
明清以来,漳河迁徙不定,河水经常冲决堤坝,引起水灾,“汹涌奔湍,拥挟沙泥,虽有淤田之利,实多冲决之虞”,周边地区受害不浅。如乾隆年间,安阳与内黄界地一带,“频年冲决,漫淹田庐,而各渠道亦遂因而淤垫,数十年来,为害滋甚”,彰德(今安阳市)受灾最重,迭被漳河漫淹,庄稼尽毁,百姓流离的记载不绝于书。但是由于漳河不是主干河流,堤坝修筑不在岁修之列,虽然每次受淹不过一两个县,但是治理不力,因此水灾在明清两朝始终频发不断,严重影响了滏阳河和卫河之间城镇的发展。卫河,是海河水系南运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是连接海河和黄河的重要河流。明清时期,由于受到上流山区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黄河、沁水的侵扰,水量日趋减少,甚至出现了水浅阻运的问题。为了保障卫河水源,官府采取引丹济卫及限制百泉水灌溉的措施,在官府的大力保护下,大部分时期卫河航运往返河南、天津之间,四季畅通无阻,周边城镇也得以繁荣发展。永乐年间,新乡县老城关建立“永乐关”漕运码头,货船直抵天津,年运粮食700万石以上。新乡经济发展迅速,明末清初,往返于新乡和天津之间的大小船只不下700艘,大船运载量可达130吨,小船也能在70吨左右,光船民就达3000人之多。往来新乡的物资既有天津的长芦盐、布匹、海产品,也有来自河南、山西的粮食、煤炭、山货、药材等。新乡北关街商户林立,游、卫等大商号都是前门设店,后门建有泊位,方便货船装卸。道口镇的繁荣也由卫河航运而来,明清时期这里是中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转运地,近代开埠以后,这里更是商贾云集,人口众多,辐射范围南达江浙,北至京津,是沟通中原和沿海地区的重要纽带,有“小天津”之称,行政地位远超一般市镇。
4.长江与中原城镇发展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份,支流延展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份的部分地区,总计19个省级行政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河南省长江流域汉江水系的河流有唐河、白河、丹江,均发源于山丘地区,河流湍急,汛期时河流下游经常发生水涝灾害。
白河是汉水流域水量最多的支流之一,由唐河和白河两条分支组成。唐河,古称沘水或醴水。发源于河南方城以北伏牛山脉中的七峰山北柳树沟,自北向南流,经方城、社旗、唐河、新野等县,入湖北境。干流全长247公里,在河南境内191公里,流域面积7950平方公里。先后在东岸纳沘水、泌阳河及三夹河,西岸纳东赵河及桐河等支流。白河,古称淯水,发源于河南嵩县伏牛山南麓的关山坡,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南召、方城、南阳、新野等地,后入湖北境内。省内干流长302公里,流域面积494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潦河、赵河、湍河和刁河等。唐河和白河在湖北两河口相汇,称为唐白河。唐白河水系略呈扇面状。流域面积在河南接近2万平方公里。唐白河水量丰盈,利于灌溉,南阳盆地自古有“粮仓”之誉。此外自东周时期,此河路即为楚国水运干线,至明清时期仍然是南北“水陆通衢”,沿岸商业城镇如赊旗、源潭等镇的兴衰与之息息相关。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市秦岭东段凤凰山,由西北向东南流,于荆紫关附近入河南淅川县,经淅川老县城向南至王坡南进湖北省汇入汉江。全长378公里,流域面积约15990平方公里。省境内河长117公里,流域面积727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老灌河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水庙岭,向南经西峡县至淅川老县城北入丹江,河长255公里,流域面积4219平方公里。支流淇河发源于卢氏县童子沟,于淅川县荆紫关东南汇入丹江,河长147公里,流域面积1498平方公里。丹江在下游沿豫鄂两省边界流行过程中,先后接纳了来自伏牛山南麓的许多河流,如淇河、淅河等,这些支流来自崇山峻岭,虽水量有限,但水流急速,水力资源丰富。丹江水运在周、秦、汉、唐时期即是连接京都长安和东南各省的重要航线,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东西部贸易联系的加强,“沿线各地的土特产品经由龙驹寨运抵湖北、湖南等省,南方的各种日用品也经老河口市运至龙驹寨,再陆运分销西北地区”,清代丹江水运的发展也为地处豫西的荆子关(今淅川荆紫关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使之成为豫、陕、鄂重要的物资交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