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科学怪才、教育楷模
1.1 走近费恩曼
1988年2月1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教授理查德·费恩曼先生不幸与世长辞,2018年是这位伟大物理学家诞辰100周年。费恩曼思想的光辉指引着后人:不做世界的观光客,而是科教的探险者。为了开卷有益,本书首先摘录两个关于他的简介,一个是他本人写的,另一个是时任康奈尔大学教务长戴尔·科尔森(Dale R. Corson)为1964年度梅森哲讲座所作的介绍词。
1.1.1 他的自撰和他人写的介绍
一、费恩曼自传[5]
我一生的几个事实:我于1918年出生在纽约郊区的一个名叫法罗克维的小镇子,靠海边。我在那儿一直生活到1935年,那时我17岁。我到麻省理工学院待了四年,然后,大约是1939年,我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在普林斯顿那段时间,我开始参加“曼哈顿计划”,最后在1943年4月到了洛斯阿拉莫斯,一直待到1946年10月或者11月的样子,我到了康奈尔大学。
我在1941年和阿琳结婚。我在洛斯阿拉莫斯期间,1946年,她死于肺结核。
我在康奈尔大学一直待到大约1951年。1949年夏天,我访问了巴西,1951年又在那儿待了半年,然后到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以后就一直待在那儿。
1951年末我在日本待了几个星期,一两年后,我和我的第二任妻子玛丽·露又去了趟日本。
我现在和格温妮丝结了婚,她是英国人。我有两个孩子,卡尔和米歇尔。
二、他人的介绍词[6]
康奈尔大学教务长戴尔·科尔森为1964年度梅森哲讲座所作的介绍词。
女士们和先生们,我很荣幸地介绍梅森哲讲座的演讲者,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费恩曼教授。费恩曼教授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从标志着战后物理学突飞猛进时期的大混乱中整理出头绪来的工作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所得到的许多荣誉和奖励中,我只需提1954年的爱因斯坦奖就够了。这是一个每三年颁发一次的奖项,包括一枚金质奖章和一笔可观的奖金。
1944年他被任命为康奈尔大学的助理教授,虽然在战争结束之前他没有到任。我想看看他在被康奈尔任命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说他的,这也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我在我们大学的董事会会议记录里寻找……而那里根本没有关于他任命的记录。不过,却有大约20份关于他请假、提薪和升职的文件留在里面。其中一份文件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1945年7月31日,物理系主任致函给文学院的院长说:“费恩曼博士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像他这样的人才是很罕见的。”系主任提出,像费恩曼这样的一位杰出教授,年薪三千美元是少了一点,建议给费恩曼的年薪增加九百美元。而那位院长则以不寻常的慷慨大度,并且完全不顾学校出不出得起,大笔一挥将九百美元这几字划掉,改成了一千美元。你们可以由此看到,我们甚至在那时就已经高度评价费恩曼教授了!费恩曼于1945年底到我们这里上任,并且在我们的教授队伍里度过了富有成效的5年。他在1951年离开了康奈尔去了加州理工学院,此后一直留在那里。
在我请他演讲之前,我想告诉你们一点他的事情,三四年前,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开始讲授一门基础物理学课程,又博得了广泛的声誉——他的讲义迄今出版了三卷,为物理学的教育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方式。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样,费恩曼还会演奏邦戈鼓,他的另一个长处是开保险箱。传说他有一次打开了一处保密设施里的一个锁好了的保险箱,拿走了一份机密文件,并且留下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猜猜是谁?”
1.1.2 费恩曼学说中国话
众所周知费恩曼具有语言天赋,喜爱学习也会说多种语言,如葡萄牙语和日语等,但殊不知他在学说中国话时出了洋相。费恩曼在美国政府的一个项目资助下,两次去巴西休假和讲学,期间他玩儿命学当地的语言,想用葡萄牙语讲物理课。
当他回到加州理工学院,接到一个参加巴舍尔(Bacher)教授做东的聚会请柬。在费恩曼到来之前,巴舍尔告诉人们:“费恩曼这个家伙,学了几句葡萄牙语,就自以为聪明,咱们大家修理修理他。史密斯太太,是位在中国长大的白种人,让她用中国话和费恩曼打招呼。”
费恩曼被蒙在鼓里,溜达着来参加聚会。巴舍尔把费恩曼引荐给大家说:“费恩曼先生,这位是某某先生。”
“请来会会费恩曼先生。”
“你好!费恩曼先生。”
“这位是史密斯太太。”
“哎,您好!”她一边说,还一边鞠躬。
费恩曼吓了一跳,他琢磨着,怎么回事,这位女士这么客气,也只好以同样的姿势回敬了。费恩曼礼貌地向史密斯太太弯弯腰,信心十足地说:“啊,垒好!”
“哦,我的上帝!”她自己禁不住叫了起来。“我就知道会这样——我说普通话,他说广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