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建市30年实录(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民营经济

境内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较好,自古以来,泽州大地工商业就较发达,到明清发展尤甚。建市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坚定不移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重头戏来抓。经过30年的发展,全市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规模迅速壮大,结构日益优化,实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

一、创新机制体制,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三十年来,全市民营经济从乡镇企业起步,靠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靠自我积累,靠体制创新,走上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之路。回顾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走过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90年)为原始积累阶段。

建市初期,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很不平衡。1985年,郊区(现泽州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8亿元,阳城县达2.4亿元,高平和陵川县均突破1亿元,只有8个乡(办)、75个行政村的城区也达到近1亿元,而辖有21个乡镇的沁水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却仅为3660万元。1986年,郊区南村镇、高都镇、巴公镇、下村乡等4个乡镇的总产值均突破5000万元,有的达6000万元以上。城区的西巷、东关、后河村,郊区的泊南村,阳城的南关村等村的总产值分别突破500万元,有的已达1000万元以上。但当时全市还有20多个乡镇和250个行政村没有乡村集体企业。企业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1985年,在全市27721个乡镇企业中,年产值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66个,占企业总数的0.96%,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少数几个。乡、村集体企业政企不分,绝大部分企业由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直接管理,企业无经营自主权,利润分配过多地集中在消费攀比和村政建设方面,缺乏发展后劲。这一阶段,由于人们仍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思想还不够解放,加之在一些具体政策环境方面还有不少限制,非公有经济发展还不充分,集体经济所占比重较大。1990年集体经济所占比重仍高达70%。为促进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986年2月1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引深改革稳步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关于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依此,乡镇企业开始进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管理体制改革。

1988年,出台税收、资金、物价、人才、购销、管理、安全环保等7项优惠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乡镇企业按照“稳定发展采掘工业,积极发展加工工业”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以地下养地上,大力发展地面工业,注重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把投资重点放在电力、煤炭加工转化、轻工业和出口创汇企业方面,对发展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更大优惠。实行强强联合,提高企业集中度,涌现出以城区汽车配件厂为中心由3个企业组成的汽车配件集团工业公司、以浪井3个铸造厂组成的铸造集团、以高平河西丝织挂毯厂为中心由4个企业组成的丝织挂毯集团、以高平城关友谊地毯厂等5个企业组成的地毯企业集团、以高平三甲铸造厂等29个企业组成的铸造企业集团、以高平团池乡食用菌厂等5个企业组成的小平菇企业集团、以阳城寺头等6家企业组成的食用菌生产集团。全市百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的乡镇企业达78个(不含煤炭企业),有4个乡镇企业产值达500万元以上。有250多个乡镇企业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引进资金800多万元,引进人才153名,引进技术23项,开发了玛钢件、煤气灶、液体手套、宫廷砂锅等名优新产品16项。全年共投资6000万元,新建、扩建项目210多个,当年新增产值3800多万元。

1989年,关停了一批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小土炉,对19个高耗能产品厂进行了重点整治,300多个企业转产。当年创优质优秀产品29种,优质优秀产品累计达130余种,产值突破1亿元,占全市乡镇工业总产值的9%。开发新产品30余种,橡套软电缆、家用煤气灶、硫酸铝、硫尿等4种产品填补了省、市空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的企业增至10个,设计能力1000万元以上企业达8个,年总产值突破500万元以上企业达7个。全市6619个乡村集体企业中有2545个企业实行了抵押承包,2537个企业实行了集体承包、厂长负责,740个企业实行了厂长承包,727个企业实行了大包干,73个企业实行了租赁,2个企业试行股份制。

1990年,在全市乡镇企业中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管理渠道,试行股份合作制,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和“创建明星企业”活动。全市121个乡(镇)全部成立了“经联社”,2427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合作社”或“联合公司”,6913个乡村集体企业中,87%的企业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

经过六年的发展,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固定资产原值比1985年翻了一番半。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私人资本也得到积累,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1991—1996年)为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为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两大重要举措:一是以明星乡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以亿元企业建设推动企业“三上”(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1992年,由市领导带队,先后派出300余人次,到山东和沿海地区参观学习。同时,出台《关于扶持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乡镇地面企业重点技改项目的若干优惠政策》、《关于加快我市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农民股份合作企业的意见》、《关于发展煤机行业开辟乡镇企业新产业的意见》。组织召开“晋城市乡镇企业信息发布暨项目洽淡会”,邀请京、津、冀、豫、鄂等省市及太原等地的20多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到会发布各类经济技术信息1000余条,达成意向250多个,加快乡镇企业技术引进、开发和改造。

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实施“六个结合”战略,即:政策扶持与建立激励机制相结合,发挥优势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建立发展基金与多渠道集资相结合,开展横向联合与人才开发相结合,深化改革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发展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康建设相结合。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达到113.44亿元,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地市。

1994年,市、县两级成立发展乡镇企业领导组,推行和完善股份合作制,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和目标管理。

1995年,把建设亿元企业作为推动乡镇企业二次腾飞的重大战略任务。确定城区晋辉摩擦材料厂、晋城市玛钢厂、郊区北板桥钢厂、高平厦普赛尔饮料有限公司、阳城铝材厂、陵川城关综合厂等15家企业分期分批建成年销售收入达亿元、年利税达千万元的企业。组织市、县、乡、村和重点企业领导400余人赴无锡考察学习,聘请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专家来晋城讲学,把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由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实行政策优惠、投向倾斜。

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在外地设立销售网点1900余个,并通过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做广告,租用飞机播撒广告宣传品等方法扩大产品知名度。邀请中国科学院等15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23名专家、教授参加“晋城市与国家部委、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共建亿元企业恳谈会”,为乡镇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引进技术100多项,发展中外合资企业4家,出口产品12种,年出口交货额1.3亿元。全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筹措资金8300万元投入规模企业建设,投入资金20多亿元,用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共完成技改项目209项,其中9个企业形成亿元生产能力。推广白煤炼焦、球团烧结等新技术、新工艺20项。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81个。泽州县晋宏企业集团、山西厦普赛尔饮料有限公司、高平市工贸实业公司等3个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

通过两大措施的实施,全市乡镇企业呈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乡办、村办、联办、个体、私营五个轮子一起转,六年的平均增幅达到39.9%,其中,1991、1992、1993三年的增幅分别达到56.4%、81.56%、105.99%。乡镇企业的总量快速扩张,质量明显提升。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省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到1996年,企业个数发展到77911个,从业人员骤升到52.15万人,总产值达到225.67亿元,分别是1990年的2.34倍、1.93倍和1175倍,持续保持了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第三阶段(1997—2001年)为整顿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乡村集体企业改组改制工作全面推进,传统成业整体提升。在创新经营机制的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用三年时间,对小冶炼、小铸造企业进行了全面整治改造。

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开始转变经营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市改组改制的乡镇企业4717个,改制面达到45%,股金总额达到15.8亿元,共推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集团化、租赁、拍卖、兼并、托管、嫁接、转让、出售和破产还债等12种改组改制形式。组建冶炼、铸造、食品等各类企业集团68家。到年底,建成亿元企业10家、千万元以上企业121家。532个项目实施了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2.8亿元,其中有78%达产达效。完成技术开发项目32个,其中达到国内先进的5个,达到省内先进的17个,达到市内先进的10个。创科技型企业10个,申报省名牌产品10种,乡企质量信得过产品10种。推广运用新技术16项,科技贡献率达40.5%。以中国金钻、QT4-18全自动砌块成型机、CP-3000离心铸管机、单面对流散热器、微电脑控制电热水器、双降解塑料薄膜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产品相继开发和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乡镇企业全面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现场管理和人本管理,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实施“煤铁加工转化、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营、名牌产品、科技兴企、外向带动”六大调整和发展战略。共改造小高炉102座,投入资金1.02亿元,新增高炉容积753立方米,年增生铁产量11万吨。共组建万吨以上生铁联合体54个,万吨以上铸造集团36个,年转化生铁155万吨,生铁转化率达53%。煤炭加工转化在已有型煤、滤料、活性炭等产品的基础上,加大了洗精煤和白煤炼焦的开发。新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2家,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47家,总产值近10亿元,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6%。

1998年,出台《关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乡镇企业向民营方向发展。全市4939个乡村集体企业中,有3821个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组改制,改制面达到77.4%;100家千万元以上企业除个别外全部完成了改制。全市私营企业数增至4637个,比上年净增1717个。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达64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3.3%。取缔土高炉1500多座。投入2亿多元,改造8立方以上高炉223座。铸造业重点抓了离心铸管、单面对流散热器、汽拖配件等适销对路产品。全市铸造企业达到740多个,各类生铁铸件产量达到159万吨,生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8%。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0多个。其中,丰田食品公司年产2500吨膨化食品及山菊系列茶、张村精白粉丝、嘉峰华殷干冻制品、樊庄红果加工、东峪小杂粮加工等项目相继投入生产。陵川的阿珍系列、阳城驾岭的小杂粮加工等初具规模。厦普赛尔集团、麦高食品、雄华食品、恒山饲料等龙头企业开始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全市有11个企业营业收入或产值达亿元,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达17个,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61个,规模企业产值占到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0%以上。乡村集体企业数由1995年的6433个减少到4505个,但企业平均产值却由原来的115.66万元增加到285万元,增长1.5倍。有30多种产品获得省以上优质名牌产品称号,22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全年引进新技术180多项,引进专利20多项,涌现出与外商、港澳台商合资合作企业6个,共推广新技术、新工艺10项。在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中,共完成投资6.8亿元,102个重点技改项目全面实施,87个项目相继投产,当年新增产值8.4亿元,新增利税7500万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9.3亿元,科技进步对乡镇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3%,比建市初的1985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全面开展了企业管理评价工作,营业收入在千万元以下的企业从基础管理、现场管理、专业管理、现代化管理等单项管理工作入手,向企业管理综合评价合格以上标准迈进。乡镇企业职工中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0624人,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3746人。

1999年,全市乡镇亿元企业稳定在10家,完成产值9.83亿元;千万元企业158家,完成产值45.6亿元。全市发展企业集团35个,完成营业收入18.5亿元,全年开发新产品25种,6家乡企开展了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工作,阳通离心铸管质量达到ISO6594国际标准,主要出口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有15家企业达到优秀管理型标准,10家企业达到现场管理先进型标准。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矿井367处,全市乡镇煤矿保留合法矿井724个。依法保留下来的煤矿有338个办起了地面企业,占全市乡镇煤矿总数的47%。直接和间接出口企业达21家,出口产品18种,出口交货值完成1亿元。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共为全市乡镇企业解决改革扶持资金(包括银行贷款)3.6亿元。

2000年,把高负债企业改制作为重点,采取了两种改革办法:一种是通过资产评估,以整体转让形式,将企业资产与债务一并转让;另一种是实行一企多制,将负债企业剥离重组。5月12日,在泽州县巴公镇召开全市深化乡企改革现场会,总结和推广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等17家企业的改组改制典型经验。其主要经验是保证经营者持大股、控大股。是年,全市共有乡村集体企业2997个,总资产62.6亿元,总负债38.9亿元,净资产23.7亿元,负债率62.1%。有2797个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改制面达到93.3%。全市私营企业达到3492户,从业人员9.4万人。产品发展为铸件、玛钢件、玻璃制品、针织内衣、双宫丝、白厂丝、铸管、暖气片、滤料、糠醇、挂毯、硫氢酸氨等近20种,出口产品交货值达到1.7亿元,出口产品生产总值近2亿元。

2001年,全市乡企触动产权的改制比例达到45%。私营企业增加值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32.6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占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的53.6%;总产值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3.5个百分点,占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3.16%。当年民营企业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51家,占到全市乡企重点技改项目的76%;总投资达6.7亿元,占到全市乡企重点项目投资额的69%。重点培育了建材、化工、煤炭转化、农副产品加工等替代产业,建材行业开发了建筑陶瓷、铝塑复合管、胶联聚乙烯管、轻质隔墙板、特种水泥等一批新型建材产品;化工行业年产3800吨黄药的兴阳选矿药剂项目、城区丰泰电石厂年产8万吨电石项目、高平化工公司万吨糠醛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煤炭加工转化企业发展到120余家。高平唐东、永录两个年产30万吨洗煤厂当年建成投产。高平兴高焦化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白煤配煤机焦项目、巴公20万吨机焦项目全面动工兴建。全年洗精煤突破80万吨,同比增长8.5%。农副产品加工业继厦普赛尔集团、高平化工公司之后,高平绿是金公司、泽州双马实业有限公司分别被确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加工和黑小麦深加工龙头企业。山西华萸保健食品有限公司1.75亿粒山萸保健药品项目和高平塔王醋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老陈醋系列产品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五年来,共投入4亿元,对394座13立方米以上的高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取缔8立方米以下小高炉1500余座,关闭小铸造企业300余家,冶铸业的企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大批的小煤矿、小冶炼、小铸造、小化工、小建材被关停,致使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显著放缓,五年的平均增幅只有10%左右。

第四阶段(2002—2008年)为恢复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调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得到认可,发展环境日益宽松。2003年、2004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两个政策性规定, 2008年再次出台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速度逐年攀升。

2002年,国家将原乡镇村办企业、联户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业户划为民营经济范畴。是年,关闭100立方以下高炉150座。5条铸造生产线、7个企业的技改工程除阳城新利福外,高平三甲散热器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片散热器生产线技改项目、泫氏铸业有限公司10万吨球墨铸管生产线一期工程、沁水群英铸造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只缸套机加工生产线项目、阳城润强铸造有限公司年产10万台套电机生产线一期工程、晋城市抗磨材料厂年产1.5万吨奥贝球铁出口铸件项目、泽州县金工铸业有限公司机械化造型生产线技改项目等6个项目全面完成。V法铸造、实型铸造、机械造型生产线在铸造行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汽拖配件、工艺铸件、抗磨铸件、离心球墨铸件等一大批中高档铸造产品应运而生。

2003年,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晋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基金使用办法》,加强对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各县(市、区)也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全市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达到20.3%,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是自1998年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高平、城区、沁水的发展速度分别达到29.7%、27.1%和24.7%。实现利税增幅超过增加值增幅2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增幅超过增加值增幅15.7个百分点。

2004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从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功能等方面作了28条具体规定。年底,市委、市政府在高平召开全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现场会。高平市近3年用于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高达10亿元,从资金、土地等各个方面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全市民营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3.12%。

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8.86%,比上年提高了5.7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销两旺,重点考核的30种产品中,有21种产品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型煤、发电量、金属镁、螺纹钢、碳素、生铝钒等增长超过40%。

2006年,高平市拿出30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资金。阳城县从企业纳税县级留成部分中拿出20%,对上缴税金1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进行返还奖励。城区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泽州县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创业的若干意见》。各乡(镇)党委、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抓手。是年,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达到26.95%,超过全省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关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分类和测算办法进行测算,民营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0%以上,超过全省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企业2522家,新增就业岗位1.7万余个,农民人均从民营企业中直接得到工资收入1958元,比上年净增313元,占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部分的90%。

晋城民营经济大讲堂

2008年,市委、市政府拿出300余万元对56个先进集体和30名先进个人进行重奖,并出台《晋城市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关于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民营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创优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城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中小企业开展创建“诚信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晋城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11个配套政策意见,在发展方向、放开放活、创优环境、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做大做强、资金扶持等方面建立起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了1000万元的民营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当年对101个项目进行了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促进民营企业规模壮大和总量扩张。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13.44亿元,增长25.08%,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0.28%。上缴税金完成46.8亿元,同比增长18.36%,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4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60.18亿元,同比增长66.73%;上缴税金12.61亿元,同比增长77.04%。建成营业收入千万元以上企业239个,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5个,分别比上年新增71个和11个。新增各类企业930个,新增就业岗位2.5万余个。开发太阳能硅片等新产品11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7项,建立企业技术中心12个。合同引进外资21.87亿元,92项新建技改项目有51个项目竣工投产。

六年间,民营经济平均以32.3%的速度增长,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市生产总值60%以上。至此,民营经济已上升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第五阶段(2009—2014年)为全民创业转型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和全球经融危机带来的严重挑战,市委、市政府多项措施并举,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全民创业和调产转型,使民营经济走出低谷,率先突围,步入了争先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时期。

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的影响,全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和严峻挑战。为有效地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度过难关,确保全市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开展了银企合作推介活动,举办了“晋城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重点项目融资推介会”暨“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与重点项目展示对接活动”,强化政策引导,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加大了资金支持。各级主管部门创新服务形式,创办了《晋城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刊物,市中小企业局与太行日报、晋城人民广播电台、晋城电视台联合开办《创业者之歌》专栏,编辑出版了《创业者之歌》一书,同时开展了“双十佳、50强”的评选,广泛宣传创业典型。全市上下掀起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热潮,使民营经济率先突围,发展速度达到18%,增幅由上年度的全省第三跃居第一位。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效果。全年开发超声波热量表、保温防腐管、工业明胶、高速铁路垫板、LED照明光源等新产品17种,引进推广无砂无冒口造型技术、木塑复合材料造型技术、余压发电、无焦油秸杆气化等新技术、新工艺9项。富士康、乐百利特、鸿诺光电、潞宝铝轮毂等重点调产项目顺利实施,豪德物流、国贸中心、美特好、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长足发展,冶铸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逐步向着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2010年,是全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收获成果最丰硕的一年。全市民营经济在上年度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增幅超出上年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高出增加值增幅近25个百分点,标志着全市民营经济运行开始由平稳向好向持续向好转变,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项目调产成效显著。重点抓的100个新建技改项目,总投资115.55亿元,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26个。年内完成投资52亿元,46个项目竣工投产,39个项目正在建设,15个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全民创业成果丰硕。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标,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启动了“十百千万”全民创业工程,推出了500个创业项目,开展了民营企业“双十佳、50强”和“十大杰出创业青年”“十大杰出创业女性”评选活动,全市再掀全民创业新高潮。全年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5万家,净增企业5283家,新增就业岗位2万余个。招商引资业绩突出。全年民营企业签订引资项目95个,合同协议投资高达203亿元,引进各类人才2000余人。民企上市实现突破。12月27日,富基新材料公司在天交所成功挂牌交易,这是晋城市也是山西省第一家在天交所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成功举办了晋城市首期上市融资培训班。兴高焦化、沁和能源完成上市资料申报工作;标志全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向资本市场迈进第一步。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晋城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迈出重大步伐:古陵山淀粉、中晋药业、清慧汽配、九州玻璃等1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占全省被认定总数的15.6%;在山西省第二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晋城市乐百利特、厦普赛尔、富基新材料3家企业榜上有名;以乐百利特公司为依托单位的“山西省照明用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组建,成为晋城市首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口创汇再创新高。截至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8.1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46%,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2011年,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平稳、转型有力、发展加快的良好态势。全市民营经济以19.52%的速度发展,平均增幅高出上年同期0.52个百分点。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高达34.42%,高出增加值增幅14.9个百分点,有力地拉动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全民创业成效明显。以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抓手,引导推动全民创业。年内全市新增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25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人。项目调产力度加大。在100个重点项目中,非资源类产业项目达到80%,项目总投资220亿元,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32个,年内完成投资118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全市民营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加大招商力度,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暨项目推进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市民营企业“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战略,组织召开了全市民企招商暨项目建设推进会,先后组织200余人赴上海、苏州、杭州、广州、南京等地,对优势转移项目进行考察对接。加强人才服务,着力解决民营企业人才问题。编制了《晋城市民营经济“十二五”人才规划》,初步建立了民营企业技术难题与专利技术对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技术专利,有效对接企业技术难题,有效缓解了晋城市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的状况。

全市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大会

2012年,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两个坚定不移”的总体要求,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经济工作总基调,全面打响“项目落地、工作落实”攻坚战,推进“龙头培育、全民创业、对外开放、服务平台、人才建设”五大工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9月14日,召开全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大会,表彰命名“晋城市十佳民营企业”“晋城市十佳民营企业家”和“晋城市民营企业50强”。并对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和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各奖价值50万元的轿车一辆、对晋城市十佳民营企业各奖30万元轿车一辆,对晋城市十佳民营企业家各奖10万元。同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规范金融秩序,改进金融服务;增加资金补助,提升企业活力;减轻企业负担,缓解企业压力;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市本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新增加人才培训资金200万元。在市政府带动下,各县(市、区)政府都加大支持力度,沁水县发展资金由300万元增到1300万元,阳城县由3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高平市由6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新设立了创业基地建设资金,泽州、城区也先后设立1000万元、300万元发展专项资金。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提振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企业上市工作迈出新步伐,沁和能源、皇城药业、三营电子等12家企业的相关调查资料报送至省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加快,高平市创业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初步规划建设用地1200亩,先期150亩土地到位。沁水县、阳城县也把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积极扩大对外合作。与上海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对接,协商洽谈有关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事项;组织43家企业参加晋城市在上海举办的“2012首届国际高端产业转移项目上海洽谈会暨承接长三角中小企业集聚投资(宁波)推荐会”。全力破解融资难题。与建行晋城分行合作,推出助保金贷款业务。沁水县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为列入助保金贷款池的12家企业发放贷款8200万元,开创全省助保金贷款新范式,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压力。

2013年,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成本上升和调产转型压力,创环境、促改革,调结构、促转型,搭平台、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662.48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7.15%。在重点监测的30种主导产品中,有20种产品实现增长,尤其是茧丝和杂粮系列,成倍增长,分别翻了一倍和三倍多。落实国家、省、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市政府成立“市中小微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领导组”,市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大力开展中小微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组织市级媒体开设专栏,发表评论员文章,开展政策解读,集中宣传和报道各类典型近百家,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千余份(册),营造了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办公厅督查室联合成立“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实督查组”,就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国土、科技等政策支持重点进行督促检查。市、县两级全部建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规模达到8500万元。6县(市、区)和开发区分别设立“助保金”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财政出资8700万元,累计撬动银行资金4.8亿元,惠及企业231家次。加大全面创业力度,制定出台《晋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管理办法》,全市在建的小企业创业基地达到16家,年内城区苗匠物流园、高平野川镇南阳微型企业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基地,累计达到4家。晋城市金启源创业园、长江创业孵化园、新中原汽车服务基地等5家创业基地通过市级认定。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后台支撑中介服务联盟成员单位达到44家,年内基本完成与省平台的互联互通。实施中小微企业“51212”人才培训计划,累计培训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增强中小微企业综合素质,提升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和转型发展水平。

2014年,组织编印《中小微企业政策宣传手册》,向广大企业和创业者发放。开展中小微企业负担调查,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措施》。出台的《措施》共22条,包括全面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制止针对企业的各类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行为;减、降困难企业及市重点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社会福利企业新产品进入生产阶段一年内的检验费用,在现行标准上降低10%等。特别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2014年首次纳入市统计部门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按照每平方米不超过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给予不超过相关研发支出30%的资助;对服务联盟单位开展的服务活动,给予不超过年度实际运营成本20%的奖励。年内为近万户小微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3100余万元。“小升规”“小巨人”企业分别培育完成17家和10家。全市新增金启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青年创业孵化基地2家,省级创业基地总数达到6家,全市建成和在建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22家,入驻企业459家。市本级2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增加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推动担保能力由3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全市设立了第一支创业投资基金、成立了“倒贷公司”等,多渠道、多层次缓解融资压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步伐,市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营;实现了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建设“服务驿站”,增强全市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能力;泽州装备制造、高平农产品加工产业平台开工建设;金融、财税、劳动用工、现代物流专业平台进入论证阶段;筛选“专精特新”企业116家,年培训各级各类人才3600余人;筛选62家社会中介机构成立了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把小微企业服务站建设作为服务平台的基础支撑,作为服务传导的延伸触角,依托乡镇、便民大厅、创业基地、中介机构等载体,全市建成43家小微企业服务站,组织开展各类活动550次,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者2529家(人),解决政策咨询、融资担保、财税指导、管理咨询、劳动用工、法律维权等问题3357件。全市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小微企业服务站

经过六年的发展,晋城市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的地位,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泽州、高平、阳城、沁水四县入围全国中部民营经济百强县,占全省16个入围县的四分之一,是全省入围最多、占比最高的市。

二、注重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建市之初,境内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单一,基本属于资源型经济结构。三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民营经济由单纯依赖资源向以资源为基础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能源消耗拉动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同时以产业发展方向为引导,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使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1985年,全市乡镇企业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41∶84.03∶14.56,2004年调整为2.02∶70.3∶27.6,2014年调整2.02∶70.31∶27.67。

全市民营经济主要由以下六大产业构成:

1.农业

农业产业主要包括包括农民个体、联产、股份合作和乡(镇)村集体开办经营的林场、果园、苗圃、药材场等种植业和以养猪、羊、牛、鸡、兔、鱼、蜂及其他引进开发的药用品种为主的养殖业。

1985年,全市乡镇种植企业514个,总面积751066.2亩。其中,家庭林场182个,面积89200亩;果园252个,面积52246.2亩;苗圃69个(包括临时苗圃),面积8200亩;药材场11个,面积1420亩。是年,全市共采伐木材26900立方米,林业经济收入1203万元,产水果100万吨,药材创造产值60.38万元。1996年,全市乡镇种植企业发展到693个,总面积873807亩。其中,林场320个,面积785100亩;果园273个,面积68408亩;苗圃98个,面积10299亩;大型药材场2个,面积10000亩。是年,全市采伐木材20000立方米,林业经济收入6277万元,产水果15万吨,药材创造产值63万元。2000年底,全市乡镇种植企业发展到951个,总面积953280亩。其中林场431个,面积191430亩;果园390个,面积257200亩;苗圃357个,面积4470亩;大型药材基地6002个,面积90180亩;油料生产开发基地250000亩;蔬菜播种面积160000亩。

建市前乡镇企业的养殖业,企业规模大小悬殊,发展极不稳定,建市后从“千家万户办企业”开始,逐步壮大。1984年,沁水县利用1982年中国和新西兰签订合同在境内王必乡杨家河建立示范牧场的机遇,兴办猪场、牛马混合场、羊场、鸡场、兔场和蜂场等养殖企业2000多个,其出栏率牛、羊均在20%以上,猪为80%。猪、羊出栏各占全县总出栏的25%和30.5%。全县家庭牧场种草面积39.92万亩,占全县种草总面积的64.9%。1996年,全市共有50头以上猪场289个,存栏猪4.2万头;50只以上羊场1336个,存栏羊11.1万只;30头以上牛场15个,存栏牛574头;500只以上的鸡场386个,养鸡53万只。全市乡镇养殖业创产值3.1亿元,收入2.7亿元。

2012年,全市有民营经济农业企业2034家,规划建设了泽州县丹河沿线无公害蔬菜基地、环城高速畜禽养殖基地、南部山区干果经济林、阳城管道蚕桑产业群、沁水沁河沿岸农牧业基地等“五大基地”。

2.工业

1985—2000年,乡镇工业在全市乡镇企业中占很大比重,成为乡镇企业的主体,共有30余个行业近100个门类。在全部二次产业中,煤、铁及加工业占主导地位,以煤炭、硫铁矿等采掘业为主的重工业产值7.7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7%,属于典型的重型结构。传统的生产工艺、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占绝对比重,产品结构初级化,在22种主要产品中,煤、铁、磺等资源型初级原料产品占76%;产品质量低,优质产品产值率仅占总产值的0.2%。

2001—2005年,在全面提升冶铸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成为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亮点。2002年,以厦普赛尔、绿是金、塔王醋业、华萸保健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以晶岗陶瓷、铝塑合金、东风水泥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业势头强劲,以兴高焦化为龙头的煤炭加工业、以高平化工为龙头的化工工业不断壮大。洗精煤完成106.89万吨,型煤5.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25%和8.65%;日用陶瓷增长137.10%,食醋增长82.98%,食用植物油增长28.76%,糠醇增长25.89%,饮料增长12.88%。2003年,52个乡镇企业进行技改扩建,项目总投资4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29个项目建成投产,13个项目的技改工程竣工。泽州县福盛钢铁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炼钢轧钢项目,总投资5.5亿元。高平兴高焦化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焦炭项目,总投资2.3亿元。高平泫氏铸管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球墨铸管项目,投资1.2亿元。此外,还有三甲焦化年产120万吨机焦项目和厦普赛尔年产5万吨黄梨汁系列饮料项目。2004年,围绕200万吨铸造基地建设,冶炼业25座100立方以上高炉投产的16座,另有9座高炉开工建设。铸造业完成10个3万吨以上骨干铸造企业的技改扩建。高平泫氏铸业10万吨球墨铸管项目达产达效,10万吨铸铁排水管项目竣工;三甲散热器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片单面对流散热器和年产40万套铜铝复合散热器项目,形成6万吨生产能力;泽州晨晖年产12万吨水冷型球墨铸管项目,产量达到6万吨。至2005年,冶铸产业全面升级,全市累计建成100立方米以上高炉14座,铸件产量76.68万吨。建筑建材业以建筑陶瓷、新型墙体材料、塑钢型材及水泥为重点的建筑建材业快速发展。

2006—2010年,按照“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产思路,先后投入500多亿元,完成重点新建技改项目400余项。2006年,民营经济中的煤炭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其集中度、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冶铸企业累计建成200立方以上高炉16座,建成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铸造企业39家,比上年新增14家。全年生产各类铸件87.13万吨,同比增长13.63%。先后开发了半导体照明光源、阻燃型矿用电缆、多功能炉灶等新产品15种。2007年,全市铺开重点技改项目65项,共完成投资30多亿元,世纪球墨年产10万吨供水管项目、恒光热电五期热源厂项目、夏普赛尔两条年产5万吨黄梨汁系列饮品等40个项目基本竣工。至2010年,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都有较快发展。以福盛钢铁、沁和能源、兴高焦化、泫氏铸业、春晨兴汇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以富士康、乐百利特、鸿诺光电、富基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长足发展,以豪德物流、国贸中心、金太阳家具、凤展新时代广场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及以煤层气、煤化工产业迅速崛起,以宏和液压、昌平煤机、电力杆塔等装备制造业迈出了可喜步伐,旅游文化、建筑材料、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壮大,初步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2011—2014年,民营工业继续加大非资源类产业项目建设。2011年,实施了“155”项目推进工程,即集中精力扶持100个新建技改项目、50个自主创新项目和500个科技导向型创业项目。在所有650个项目中,90%以上为非资源类产业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75亿元,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32个,一批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企业上马建成。全年累计引进项目50个,引资241亿元,到位48亿元,豪德物流、乐百利特、福川制铁、唐一新能源、欣鸿海科技、中视钢铁交易中心等50多个项目相继落地,促进了民营工业的结构调整。2014年,完成投资29.51亿元,开工建设项目54个,完成投资并建成投产项目30个,其中,投资17亿元的皇城相府中道能源年产4亿AH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项目、投资12亿元的晋城吉田新材料新建超高强度高韧性新材料项目、投资18亿元的晋城城东新区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投资12亿元的山西力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气动力制造及应用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民营工业的转型增效、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至2014年底,在全部民营工业构成中,煤、铁、铸等传统产业约占60%,较1985年下降17%左右;非资源类产业约占15%,高新科技产业约占7%,分别比1985年提高10%和5%。

1986—2014年晋城市民营(乡镇)工业情况一览表

3.建筑业

1985年,全市共有乡镇建筑企业1144个,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21个,占总数的1.8%。建筑企业创产值4627.1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5%。1994年,全市有乡镇建筑企业3369个,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43个,占总数的1.3%。建筑企业创产值101051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3%。1996年,全市有乡镇建筑企业3050个,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116个,占总数的3.8%。建筑企业创产值144989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4%。2000年,全市有乡镇建筑企业397个,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143个,创产值111233万元。2006年,全市有乡镇建筑企业878个,实现产值217769万元,营业收入达到163393万元。2009年,全市有乡镇建筑企业1081个,总产值419480万元。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114个,创造产值103865万元。2010年,全市有建筑企业1882个,总产值549420万元。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138个,创造产值135285万元。2011年,全市有建筑企业1981个,总产值877477万元。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138个,创造产值172384万元。2012年,全市有建筑企业1991个,总产值825342万元。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182个,创造产值259534万元。至2014年底,全市民营建筑企业共有1396个,其中领取资质等级证书企业266个。营业收入达1449130万元,比1985年增长了364倍。

1985—2014年晋城市民营(乡镇)建筑业情况一览表

注:1998年“乡办、村办、合作、个体”统计口径变更为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4.交通运输业

1985年,全市个体运输企业总数10084个,从业人数23374人,拥有各类机动车辆5930辆,其中各类货运汽车1034辆,占机动车总数的17%,货运量910万吨,货运周转量40000万吨公里,全市乡镇运输业总产值为8501.11万元,总收入为8517.92万元。1989年,全市乡镇交通运输企业数达到11990个,从业人数28303人,各类机动车辆6843辆,其中有载客汽车40辆,载货汽车1490辆,共占机动车总数的22.4%;货运量1813万吨,货运周转量63800万吨公里,乡镇运输业总产值19055.31万元,总收入19197.19万元。

1994年,私营大客车、小客车和各种类型的出租车猛增到1013辆,与国营单位竞争客运市场。私营企业单位、从业人员、运输工具和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每年都占到全市公路运输全行业的90%左右。

1996年,全市乡镇客运业688户,从业2064人,拥有营运客车709辆,10183客位,年客运量达到16523万人,客运周转量45073万人公里,客运线路除实现全市乡乡通车外,出境达太原、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西安、武汉、郑州、洛阳等地,车型有小客车、中客车、旅行车、大客车等多种,其中不少是豪华卧铺车和高速车。城乡出租车营业户300余个,全市122个乡镇几乎乡乡都有农民经营出租汽车。

1997年,全市乡镇客运业逐步走上股份合作和合伙联营等规模发展之路,涌现出沁水县交安客运公司、泽州县晨翔运业有限公司、晋城市锦绣出租公司、祥达出租公司、城区汉晋出租公司、赛风出租公司等10多个规模较大的乡镇客运企业。

2000年,全市乡镇客运户2188个,拥有各类客车2276辆,是1996年的3.2倍,占全市载客汽车总数(2336辆)的97.4%。其中私有经济客车1336辆,占乡镇客运业车辆总数的58.7%。全市乡镇客运量2696万人,占全市客运量的88%;客运周转量73902万人公里,占全市客运周转量87%。

2006年,全市民营交通仓储业迅速发展,企业个数达到14704个,从业人员37204人,完成增加值146467万元,营业收入450160万元,上缴税金13704万元。此后,全市民营交通仓储业各项经济指标一路攀升。2009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达到310918万元,营业收入686468万元,上缴税金22292万元。2010年,完成增加值362971万元,营业收入926928万元,上缴税金41638万元。2013年,完成增加值409723万元,营业收入1124676万元,上缴税金42765万元。

2014年,全市民营交通仓储业共完成增加值425012万元,营业收入1187266万元,上缴税金44058万元。

晋城市若干年份民营(乡镇)运输业情况一览表

注:从2003年起,乡镇运输业统计口径变为民营交通运输仓储业。

5.商业

1985—1990年,境内乡镇商业大发展。此间,为扶持乡镇商业的发展,市政建设规划专门设计了“乡镇企业一条街”。各县富裕起来的乡镇和市内各街道办事处率先在市区主要繁华地段修建大型商业网点。1986年,南街西巷村开办的天鹅商场、白云商场和中亚商场,后河村开办的东方大厦,下辇村开办的金辇大酒店,晓庄村开办的晓光大厦,西关村开办的泰森商贸城,东关村开办的银河商场等一大批乡镇商业企业相继开始营业。各县乡村集体和农户纷纷以各种经营形式走进县城办商业。全市乡镇商业企业达到3682个,从业人数8970人,产值4059.3万元,收入4509.2万元,其中联户、户办的商业企业数、人数、产值、收入分别占乡镇商业企业总数的95%、82%、66%和68%。1990年,全市乡镇商业企业5604个,从业人数15797人,产值13999.3万元,收入15092.7万元,是1986年的3.4倍,是1985年的13倍。1991—1996年,全市8426个自然村,几乎村村都有农民开办的商店。大批农民进入流通领域,除专业贩运户、商业专业户外,农民商业联合体成为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乡村集体从工业积累中抽出资本办商业,出现“过热”现象。

1997年,全市乡镇批发零售企业628个,职工年末人数合计9970人;商品销售总额72301万元,占全市商业销售总额的25.4%;创现价总产值83474万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3%;营业收入295244万元,占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的12.2%。2000年末,全市较大规模的乡镇商业企业达679个,核发执照的个体商业户16000余户,从业人员41510人,较1997年增长3.2倍;商品销售总额211288万元,较1997年增长1.9倍;占全市商业销售总额的44.2%;创产值131153万元,收入163314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35.79%和下降44.69%,分别占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的7.8%和9.6%。

2006年,全市民营批发零售业达13099个,从业人员51916个,比2000年增长25.07%,完成总产值474881万元,比2000年增长近两倍,实现营业收入达450160万元,比2000年增长275.65%,上缴税金15588万元。

2008年,全市民营批发零售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总产值达到1171293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098812万元,上缴税金49068万元。2010—2012年,民营批发零售业总产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三项指标持续走高,2012年,完成总产值2511685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320669万元,上缴税金76925万元。至2014年,全市民营批发零售业达到21554个,从业人员97001个,实现营业收入2154478万元,上缴税金87056万元。

附:晋城市民营(乡镇)商业情况一览表

晋城市若干年份民营(乡镇)商业情况一览表

6..饮食服务业

1985年,城区、郊区农民率先进市区办饭店、餐厅、歌厅及其他服务性行业门市部,各县农民也相继涌入县城和市区开办饮食服务业。1986—1990年,有城区东关村的新星饭店、康乐居委会的红星旅店、高平城西村的城西宾馆、阳城城关镇窑头村的迎春旅馆、西关村的西池宾馆等一批具有县级招待所规模的乡镇企业宾馆、饭店达10多家。1991—1995年,郊区高都镇在市区办起了面积为11600平方米的八层高档次的高都大酒店,阳城城关镇和东关村分别在县城办起了固定资产1000万元、营业面积为4600平方米的华阳楼(宾馆)和与之规模相当的东华楼(现易名九州大酒店)。城区下辇村1992年建成金辇大酒店,总面积17000平方米,固定资产8100万元,1994年有职工315人,营业额达到800余万元,成为本市唯一的三星级豪华宾馆。年平均接待旅客95000人次以上。1994—1996年,先后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铁木尔·达瓦买提、邹家华、宋平、费孝通以及省内外诸多知名人士。其他中高档饭店、宾馆还有城区东关村的九天公寓、西关村的芬菲娱乐城、上辇村的大千美食娱乐广场、晓庄村开办的晓光宾馆以及私营企业恒信大厦等。1995年,全市仅城乡个体工商户开办的餐饮企业就达4884个,从业人员9121人。从事社会服务的个体企业4471个,从业人员2661人。其网点密度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0年,全市拥有占地面积500平米以上、客房餐厅面积在2000平米以上的中、高档乡镇企业饭店宾馆达60余家。占地面积200平米左右的小型餐饮企业达到2000余家,遍及全市城乡。

2007年后,全市餐饮服务业持续发展,产值效益平均以每年24.6%的速度递增。2007年总产值189192万元,营业收入172982万元;2008年,总产值221483万元,营业收入207266万元;2009年总产值409089万元,营业收入342733万元;至2012年,总产值达到480444万元,营业收入459231万元。

2013年,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反腐败斗争,公款吃喝、公款消费得到有效遏制,高档餐饮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是年,全市餐饮服务业总产值为246932万元,比2012年减少233512万元;营业收入236946万元,比2012年减少222285万元,分别比2012年降低近50%。与高档酒店相反,小型餐饮业生意火爆,蓬勃发展。经过短暂的阵痛和观望,各大型高档酒店纷纷放下架子,向平民经济型、普通大众化转型,经济效益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至2014年,全市餐饮企业发展到6828家,从业人员46460人,营业收入达到804845万元。

晋城市若干年份民营(乡镇)饮食服务业情况表

三、优化发展环境,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境内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建市之初已有一定规模。1986年全市乡镇企业已达13049个,从业人数117952人,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70%以上。其中,郊区南村镇是全市第一个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乡镇。另有10个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明星乡镇”,即高平城关镇,阳城北留镇、润城镇、城关镇,郊区巴公镇、高都镇、大阳镇、大东沟镇、下村镇和城区北石店乡。

1989年,全市有5个县(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有10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超5000万元,有23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村。1992年,全市6个县(区)乡镇企业产值全部达亿元,郊区、高平、阳城3个县(区)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亿元大关。其中,郊区以20.5亿元规模在全省领先。另有24个亿元乡镇和36个5000万元以上的明星乡镇,亿元乡镇占到全市乡镇总数的20%,高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陵川县城关镇是全省31个贫困县中第一个亿元镇。全市102个村的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2%。1993年,郊区的总产值突破40亿元,城区和高平、阳城3个县区的总产值均超过10亿元,陵川、沁水两县的总产值分别超过4亿元和3亿元。亿元乡镇达到37个,5000万元以上的乡镇达到55个,10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38个,其中城区西街办事处西关村、郊区巴公镇北板桥村、南村镇马匠村等3个村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被命名为“亿元村”。1994年,6县(市、区)中,乡镇企业总产值最高的郊区达到48.14亿元,阳城县达30.5亿元,高平市达27.44亿元,城区达17.4亿元,陵川县达8.5亿元。全市亿元乡镇达49个,占乡镇总数的40%;千万元村达29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2.1%。1995年,郊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2.96亿元。郊区南村镇、巴公镇、高都镇、大阳镇、下村镇和阳城县润城镇、城关镇、北留镇等8个乡镇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均超过5亿元。城区北街办事处后河村跨入亿元村行列。

2002—2005年,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和培育龙头企业。2002年,全市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到391个,其中500~1000万元的11个,1000万元以上的28个。煤炭加工转化龙头企业—高平兴高焦化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机焦生产项目第一期20万吨机焦生产线总投资8000万元,一期工程投入生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华萸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山萸系列食品二期工程年产3000吨山萸口服液、冲剂扩建项目于5月动工,2003年建成投产;泽州双马实业有限公司的万吨“另一面”食品生产项目,一期工程投入1500万元,形成3000吨生产能力;建材龙头企业——阳城宏园建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特种水泥项目建成投产;化工工业龙头企业——高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万吨四氢呋喃生产线项目完成可行性报告和环评工作,从美国引进技术设备;陵川军陵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硫酸氢氨项目建成投产。2003年,民营企业在太原贸洽会上共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达到96亿元,签约产品销售金额6.46亿元。全年引进资金33亿元,其中:合同引进资金15.3亿元,协议引进资金17.7亿元,是建市17年来引资最多的一年。泽州县与福建福盛公司合作兴建的晋城福盛钢铁有限公司引进资金5.5亿元;高平市三甲镇与福建省三明正业公司合作兴建的500立方米高炉项目引进资金1.2亿元。全年还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发了车辆加油显示器、绿豆粥、沙棘黄梨汁、复合果蔬汁、聚合氯化铝等新产品8种,完成出口交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了25.77%。是年底,全市拥有民营企业38437个,其中乡镇企业31147个,在全部民营企业中,有集体企业2195个(包括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联营企业),私营企业4231个,个体独资企业5281个,其他企业19439个,港、澳、台商独资企业1个。按营业收入划分,年营业收入在500~1000万元的企业25个,1000~5000万元的企业76个,5000~10000万元的企业8个,亿元以上企业3个。至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加值完成108亿元,增长25%;总产值完成352亿元,增长25%;营业收入完成296亿元,增长25%;上缴税金14亿元,增长25%。

2006—2009年,面临煤炭资源整合、国际金融危机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多次召开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会议,建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出台加快发展民营服务业的6个意见,各级各部门强化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排忧解难,使全市民营经济依然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2008年,发展速度达到25.08%,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达到66.77%,超过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41.6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而且实现利润、上交税金增幅分别达到107%和77.04%,超过增加值增幅40个和10个百分点,标志着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稳步提高,应变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70.14亿元,占到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62.74%,同比增长18.09%;总产值完成1040.40亿元,同比增长14.86%;营业收入完成916.62亿元,同比增长14.92%;上缴税金55.43亿元,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40%,同比增长18.44%。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8%,增幅由上年度的全省第三跃居全省第一位。截至2009年底,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总数达到55.18万人,占全市企业从业人员的80%;共建成亿元以上企业39个,5000~10000万元企业65个,1000~5000万元企业213个,分别比2006年增加21个、41个和147个。其中,福盛钢铁年营业收入比2008年翻了一番,达到52.6亿元,成为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

2010—2013年,面对中小企业利润薄、融资难更加严峻的形势,持续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和服务力度。一是落实国家、省、市税负减免政策,为全市小微企业减免税收3100余万元;二是集中解决融资难问题,先后召开全市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会,出台《关于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与人行联手启动“晋城中小企业融资网”,筹备与建设银行开展战略合作试点工作,引导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助保金”贷款制度,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总规模达到1亿元,撬动银行资金4.6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在全省最高。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专项发展基金,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总规模达到7500万元;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服务保障。2012年,全市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1341137万元,总产值达4134106万元,营业收入达4027050万元,完成利税总额581793万元。年度主抓了100个重点民营项目,90%以上为资源类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201.1亿元,累积完成投资140亿元,达到年度进度的90%以上。特别是9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相继落地,成为项目投资的新亮点。项目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了发展支撑。2013年,在经济下行、市场萎缩的困难形势下,仍以17.15%的速度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662.48亿元,同比增长17.15%;总产值完成1867.58亿元,同比增长16.24%;营业收入完成1708.97亿元,同比增长17.87%;实现利润151.62亿元,同比增长5.62%;税金完成87.99亿元,同比增长10.11%;提供劳动者报酬116.10亿元,同比增长7.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26.40亿元,同比增长11.50%,低于全市民营经济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2.17%。全市新创办小微企业1774家,新增就业岗位2.13万个。全市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各类组织发展到6.14万家,从业人员达到62.29万人。

2014年,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主要分六大板块建设:一是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计划投资490万元,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基本完成;二是泽州装备制造、高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平台建设,国家和省下达支持资金482万元;三是依托社会服务机构推进金融、物流、财税、劳务派遣4个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是依托乡镇企办、便民服务大厅、创业基地进行的小微企业服务站建设,已有41家通过验收;五是成立晋城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加盟单位达到61家;六是实现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在晋城市建设“服务驿站”,促进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地区优质科技成果在晋城市转化,为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思路,市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企业订单式培训、百家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创业基地企业免费代理记账、中介机构与小微企业微型论坛等活动。改革的深入推进,职能的持续转变,促进服务中小微企业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联动,产业服务与专业服务相互补充的公共服务体系网络。是年,由于受主导产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支撑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煤炭、钢铁、铸造等主导产业大面积出现“量价齐跌”、“量增价跌”、“增产不增收”现象,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长乏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13.74亿元,同比下降9.99%;营业收入完成369.06亿元,同比下降0.25%;实现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41.41%。剔除规模以上企业,全市小微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24.83亿元,同比增长18.04%,成为拉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十年来,民营经济已从当初的“散兵游勇”,发展成为现在的“集团军”。至2014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各类组织发展到6.23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从业人员达到62.05万人,占全市企业从业人员的70%;亿元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5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家,5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家,最大的民营企业富士康的年营业收入达到92.87亿元;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618.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66%;总产值完成1071.35亿元,比1985年增长107倍;营业收入完成1662.95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207倍;实现利润131.30亿元,比1985年增长77倍;上缴税金79.0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8.15%,比1985年增长146倍;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758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成为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骨干力量。

晋城市若干年份民营(乡镇)企业规模效益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