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滞胀形成的基本背景
研究美国滞胀的形成,需要关注以下一系列经济政策和经济事件的影响:
(一)滞胀前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了建设“伟大社会”的内政纲领,其核心是保障民权,向贫困宣战。它向美国人民许诺了宏伟的目标,即通过社会变革来消灭贫困、实现种族平等。
这一纲领在经济领域突出体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从1961年开始,美国政府连年都是财政赤字,内债也是连年不断增加。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反对政府扩大开支,认为以潜在的大规模通货膨胀来恢复经济繁荣的做法忽视了长期后果。但是,被称为“新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主宰了华盛顿。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的经济顾问都力主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国会也批准了这些举措。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增长到1965年已经达到其潜在的产出水平。
图4-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宏观经济形势
资料来源:CPI来自U.S.Department of Labor: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All Urban Consumers:All Items,笔者取月度数据的平均值为年度数据。GDP来自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的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图4-2 M1的历史
资料来源:M1数据来自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M1A Money Supply (Currency plus Demand Deposits)(Discontinued Series)。笔者将月度数据加总成为年度数据。
当通货膨胀压力日益明显之时,约翰逊总统仍然迟迟不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一直拖到1968年他卸任之际,有关增税和减少民用支出的措施才出台。此时,要想缓解因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胀压力为时已晚。与此同时,美联储采取了快速增加货币供给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企图维持经济扩张。结果是,在1966-1970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都在高于潜在产出的水平上运行。于是,在低失业率和高开工率的双重压力之下,美国的通胀率逐步抬高,开始了1966-1981年的“通胀时代”。
(二)滞胀时期的石油供给冲击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抗议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欧佩克通过了一个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决议。石油禁运使国际原油价格和石油制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原油价格从战争爆发前的3美元一桶急升到1974年3月的12美元一桶。原油价格的大规模上涨不仅导致了消费者支付的能源价格上涨和使用能源的企业营运成本提高,还带动了非能源的石油产品的价格上涨。
图4-3 初级能源价格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U.S.Department of Labor: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Producer Price Index:Crude Energy Materials。
1979年,伊朗革命爆发,这引发了第二轮石油价格暴涨。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每桶13美元上升到1980年的每桶32美元。与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一样,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1979-1980年间,所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都大大加剧,而产出增长普遍放慢,失业率普遍上升。同工业化国家一样,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更高的通胀和放慢的经济增长。
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均出现了剧烈的通货膨胀。在1974年和1975年,美国通胀率分别达到10.9%和9.1%;在1979年和1980年,美国通胀率分别为11.3%和13.5%。
(三)滞胀时期的美元崩溃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德国、日本等国重新崛起,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减少。自1971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成为常态。与此相应的是,美国政府再也无力支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为捍卫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图4-4 美国年度贸易赤字(1947-1981)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Net Exports of Goods & Services。笔者将季度数据加总成为年度数据。
为适应美元政策的变化,西方10国集团于1971年12月签署了《史密森协定》。主要内容是:美元对黄金贬值7.89%,每盎司黄金的官价由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调整汇率平价,美元平均贬值10%,其他欧美主要货币升值;非储备货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由正负1%调整为正负2.25%;美国政府取消10%的临时进口附加税。但是,《史密森协定》并未消除美元的信任危机,也未能阻止美国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美元对黄金和其他欧洲主要货币进一步贬值。到1973年3月,美元对黄金的官方价格跌到每盎司44美元,美元挂钩黄金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终止。由于进口商品变得更为昂贵,美元贬值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四)滞胀时期的货币政策犹豫
20世纪70年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扩张性的(见图4-2),但其间经历了多次摇摆。
图4-5 美国通胀变化(1960-1981)
资料来源:CPI来自U.S.Department of Labor: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All Urban Consumers:All Items,笔者取月度数据的平均值为年度数据。以1973年为基期,计算前后年份的CPI变化百分比。
1973年6月,受食品价格猛涨的困扰,尼克松总统终于下定决心实施为期2个月的价格冻结政策。结果是灾难性的,此次冻结实施仅一个月便开始解冻。美国政府转而采取双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控制物价。但是,此时适逢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猛涨起来。到了1974年,石油冲击的影响尚未减弱,而工资物价管制到期后自动取消,再加上美元贬值等因素,美国物价扶摇直上,CPI全年上涨11%。
到1974年8月福特就任美国总统时,滞胀的局面已经形成。起初,福特政府宣布通胀为美国的头号大敌,但是1974-1975年的经济衰退使福特政府改变了初衷。与此同时,在国会的压力下,美联储于1975年年初开始放松银根。直到福特卸任为止,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时紧时松,疲于应付,而经济却一直呈现出高失业、高通胀的“双高”特征。
图4-6 菲利普斯曲线(1949-1980)
资料来源:CPI来自U.S.Department of Labor: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All Urban Consumers:All Items,笔者取月度数据的平均值为年度数据。失业率来自U.S.Department of Labor: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Civilian Unemployment Rate。
为降低失业率,卡特政府在1977年执政后实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1977-1979年3年间,M1的增长率屡创纪录(见图4-7),结果是,这三年CPI比1976年分别上涨了6.47%、14.59%和27.49%,失业率只是从7.7%下降到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