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发达地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农户行为实际上就是农户在一定市场、政策等外部条件下如何利用其拥有的资源进行生产决策的过程陈风波,丁士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种植模式变迁——以江汉平原稻农水稻种植为例[J].南方经济,2006(9):43-52.。鉴于此,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众多的案例分析。马斯洛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需要产生一定动机与目标,并且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向高级发展的。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农户土地利用目标不同,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存在差异李小建,乔家君.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河南省1000农户的调查分析[J].中州学刊,2003(5):58-61.  孔祥斌,张凤荣.中国农户土地利用阶段差异及其对粮食生产和生态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12-120.。我国的资料表明,产品低价格和生产资料高价格的相对变化与土地投入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呈一定正相关谭淑豪,曲福田,黄贤金.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土地保护政策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110-114.。稳定、明晰的土地产权,使农户对自己拥有的土地具有长期的预期,减少土地经营的不确定性,降低土地保护性投入的风险,增加土地保护性投入,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2):11-20.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J].江苏社会科学,2002,(2):39-47.。刘广栋等刘广栋,程久苗,等.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调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481-487.通过对现行农村制度的调查认为,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对土地制度(农业税的减免)改革有明显的响应并存在土地利用行为的差异。2000多年以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要从农业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农业税的多少实际上是农民参与农用地收益分配的比例,2004年开始农业税初步减免,农户自身农用地收益分配比例增加,从而大部分农户扩大了土地利用规模,增加了土地投资等邹伟,吴群,曲福田.免征农业税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基于14省25县(市)496农户的调查[J].资源科学,2008,30(6):932-938.。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户兼业情况不同,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也表现出很大差异梁流涛,曲福田,诸培新,等.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分析——基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8(10):1525-1532.。江西的研究表明,非农收入变量为正,边际效应为0.05,数据说明当所有自变量处于均值,非农收入平均值每增加1%的情况下,农户租出土地的概率将会提高5%;在租入模型的结果中,非农收入变量的符号为正,在1%水平上显著变化,边际效应为0.10,表示当所有自变量处于均值,非农收入平均值每增加1%,农户租入土地的概率将会增加10%。非农就业对土地流转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路径是通过增加雇佣劳动和机械替代自家劳动力投入,从而改变了农户投入的结构,但对总的土地投入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作用李明艳,陈利根,石晓平.非农业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与投资效应——基于2005年江西农户调研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0(3):41-51.。此外,陈美球等陈美球,刘中婷,周丙娟,等.农村生存发展环境与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21个村952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6(2):49-5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在影响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农村的生存发展环境状况是一个关键因素。

国外研究表明人类价值观转变、土地利用的决策失误、社会经济和外界自然环境(如温度、降雨、地形等)的变化都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Kasperson等Kasperson J X, Kasperson R E, Turner B L.Regions at Risk-Comparisons of Threatened Environments [M].Tokyo, New York, Paris: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5.指出:人类的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水平、政治经济结构和信任与态度是土地利用和覆被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马瑟马瑟A S.土地利用[M].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司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27,153.指出:“若要理解土地利用模式,应该考虑人的因素,考察决策过程。”农民的决策行为是土地利用决策的基础。理查德模型(Richardian method)是美国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最早成果之一,该模型通过全国农业价值的测定,辨别出农业净收益中环境变量的效应,此方法还能获知农户对区域环境变化的适应情况Mendelsohn R, Nordhaus W, Shaw D.Climate impacts on aggregate farm value:accounting for adaptation [J].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96,80(1):55-66.。Gadgil等(2002)通过作物模型模拟与理查德模型得出一样的结果:在给定气候(环境)和价格条件下,农民会选择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作物类型Gadgil S, Seshagiri P R, Narahari Rao K.Use of climate information for farm-level decision making:rain-fed groundnut in southern India [J].Agricultural Systems, 2002,74:431-457.。除了气候因素外,国外学者Todd Schatzki.Options, uncertainty and sunk cost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3,46:86-105.  Coleno F C, Duru M.A model to find and test decision rules for turnout date and grazing area allocation for a dairy cow system in spring [J].Agricultural Systems, 1999,(61):151-164.  Pichon F J.Settle households and land-use patterns in the Amazon frontier:Farm-level evidence from Ecuador [J].World Development, 1997,25(1):67-91.通过案例分析了市场变化、人口、社会经济特征也是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因素。最有意义的是贝肯等Bacon P J, Cain J D Howard.Belief net work models of land manage decision and land use change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2002,(65):1-23.用多值函数和信任网络模型,通过比较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在的土地利用选择来度量土地利用者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满意程度。如果模型显示不满意,土地利用者就存在着改变土地利用的动力,从而把土地利用动力研究推向农户尺度。这些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