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三 认识企业物流

任务情境

高效物流——海尔生命线

作为世界著名的家电跨国公司,海尔的产品每天要通过全球5.8万个营销网点,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月采购26万种物料、制造1万多种产品,每月接到6万份销售订单。对于海尔集团来说,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就意味着企业内部运作的生命线,为此,海尔开始了与SAP公司的合作。

根据海尔的实际情况,SAP公司先与其合作伙伴EDS公司为海尔物流本部完成了家用空调事业部的MM(物料管理)模块和WM(仓库管理)模块的硬件实施。2000年3月开始为海尔设计实施基于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mySAP.com的BBP(电子采购平台)项目。双方经过七个月的艰苦工作,使mySAP.com系统下的MM(物料管理)、PP(生产计划与控制)、FI(财务管理)和BBP(电子采购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至此,海尔的后台ERP系统下的PP已经覆盖了整个集团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原材料库存及立体仓库的管理与19个事业部PP模块中的生产计划、事业部生产线上原材料配送、事业部成品下线的原材料消耗倒冲以及物流本部零部件采购公司的财务等业务,构建了海尔集团的内部供应链。由于海尔物流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和完善,构建和理顺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为海尔集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仓储面积减少了一半,降低库存资金约7亿元,库存资金周转期从30天降到了12天以下。

实施和完善后的海尔物流管理系统,可以用“一流三网”来概括。一流是指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围绕订单信息流这一中心,将海尔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整合在统一的物流平台之上,从而使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内部信息网络这“三网”同时开始执行,同步运作,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实现了四个目标:为订单而采购,消灭库存;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原来的2336家供应商优化到了840家,建立了更加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实现了三个准时(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目前,海尔100%的采购订单由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低到了3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20%。

请思考:

(1)海尔为什么要与SAP公司合作?

(2)你认为海尔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海尔物流系统的高效体现在哪些地方?

(4)谈谈你对“一流三网”的理解。

【任务分析】

海尔作为一家制造企业,通过建设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来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可见,除了专业物流企业之外,任何企业均有物流的功能与需求,要进一步了解非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功能,就需要进一步学习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企业物流的构成、功能及发展。

任务实施

步骤一:认识供应物流

选择本地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一家商贸流通企业,分别实地调研其供应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相关知识】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物品的实体流动。它从企业角度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回收和废弃物物流四种形式。

(一)供应物流的概念

供应物流(Supply Logistics)是指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物资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量,也称为注入物流。它是生产物流系统中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子系统,并且和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等生产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部门有密切的联系。

(二)供应物流系统的组成

1.采购

采购工作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是依据生产企业生产—供应—采购计划来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层,负责市场资源、供货厂家、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采集和反馈。

2.生产资料供应

供应工作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是依据供应计划—消耗定额进行生产资料供给的作业层,负责原材料消耗的控制。

3.仓储、库存管理

仓储管理是供应物流的转换点,负责生产资料的接货和发货,以及物料保管工作;库存管理工作是供应物流的重要部分,依据企业生产计划制订供应和采购计划,并负责制订库存控制策略及计划的执行与反馈修改。

4.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工作是原材料接货、发货、堆码时进行的操作。虽然装卸、搬运是随着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作业,但却是衔接供应物流中其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物流在整个企业物流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环节的关系如图1-8所示。

图1-8 供应物流与企业物流中其他环节的关系

(三)供应物流过程及组织模式

供应物流过程因不同企业、不同供应环节和不同的供应链而有所区别,从而使企业的供应物流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模式。企业的供应物流目前用得较多的有四种基本组织方式:

第一种是委托社会销售企业代理供应物流方式。

第二种是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供应物流方式。

第三种是企业自供物流方式。

第四种是近年随供应物流链理论发展起来的供应链供应方式。

尽管不同的模式在某些环节具有非常复杂的特点,但其供应物流基本流程是相同的。其中,组织到厂物流,是企业外部的物流过程;组织厂内物流,是从厂外继续到达车间或生产线的物流过程。

(四)供应物流改进的目标

通过有效供应物流组织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降低运输成本。

第二,降低库存水平。

第三,减少人力和物流设备。

步骤二:认识生产物流

选择本地一家生产制造企业,实地调研其生产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相关知识】

(一)生产物流的概念

生产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一般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内流出,始终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

生产物流和生产流程同步,是从原材料购进开始直到产成品发送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原材料、半成品等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加工点之间不停顿地移动、转移,形成了生产物流。它是制造产品的生产企业所特有的活动,如果生产中断了,生产物流也就随之中断了。

生产物流的发展历经了人工物流—机械化物流—自动化物流—集成化物流—智能化物流五个阶段。

(二)生产物流的特点

1.生产物流过程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是一种工艺过程性物流,一旦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装备及生产流程确定,企业物流也就成了一种稳定性的物流,物流便成了工艺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稳定性,企业物流的可控性、计划性便很强,一旦进入这一物流过程,选择性及可变性很小。对物流的改进只能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这方面和随机性很强的社会物流也有很大的不同。

2.生产物流运行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的运行具有极强的伴生性,往往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伴生部分,这决定了企业物流很难与生产过程分开而成为独立的系统。

在总体伴生性的同时,企业生产物流中也确有与生产工艺过程可分的局部物流活动,这些局部物流活动有本身的界限和运动规律,当前企业物流的研究大多是针对这些局部物流活动而言的。这些局部物流活动主要包括:仓库的储存活动、接货物流活动、车间或分厂之间的运输活动等。

3.影响生产物流的因素

由于生产物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更好地组织生产物流,是物流研究者和管理者始终追求的目标。只有合理组织生产物流过程,才能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1)生产工艺——对生产物流有不同要求和限制。

(2)生产类型——影响生产物流的构成和比例。

(3)生产规模——影响物流量的大小。

(4)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影响生产物流的构成与管理。

4.组织管理生产物流应注意的问题

(1)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料顺畅,最快、最省地走完各个工序,直到成为产品。

(2)物流过程的平等性——各个支流平等流动。

(3)物流过程的节奏性——生产过程中各阶段都能有节奏、均衡地进行。

(4)物流过程的比例性——考虑各工序内的质量合格率,以及装卸搬运过程中的可能损失,零部件数量在各工序间有一定的比例,形成物流过程的比例性(考虑回收物流)。

(5)物流过程的适应性——企业生产组织向多品种、少批量发展,要求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物流过程同时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

一个生产物流作业计划依赖于制造过程的构成。根据制造过程、制造的生产工艺、规模、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制订生产过程的物流计划,并进行有效控制,使整个生产物流过程达到连续性、平等性、节奏性、比例性和适应性。

生产物流计划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因此,需要研究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在各工艺阶段的运动周期性,以此来安排经过各个工艺阶段的时间和数量,按物流作业计划有节奏地、均衡地组织物流活动。

步骤三:认识销售物流

选择本地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一家商贸流通企业,分别实地调研其销售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相关知识】

(一)销售物流的概念

销售物流(Sales Logistics)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是销售部门接收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订单而产生的产成品从成品仓库向批发商、零售商或最终顾客的移动过程。

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又一个衔接点。它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产成品的销售任务。销售活动的作用是企业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出售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销售物流过程

销售物流的起点,一般情况下是生产企业的产成品仓库,经过分销物流,完成长距离的干线的物流活动,再经过配送完成市内和区域范围的物流活动,到达企业、商业用户或最终消费者。销售物流是一个逐渐发散的物流过程,这和供应物流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镜像,通过这种发散的物流,使资源得以广泛的配置。

(三)销售物流的主要环节

1.成品的仓储和保管

储存是满足客户对商品可得性的前提。通过仓储规划、库存管理与控制、仓储机械化等,提高仓储物流工作效率、降低库存水平、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帮助客户管理库存,有利于稳定客源,便于与客户的长期合作。

2.包装、整理、标签

销售包装的目的是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从而吸引顾客、方便零售。运输包装的目的是保护商品,便于运输、装卸搬运和储存。

3.订单处理、发货、运输、装卸

客户在考虑批量折扣、订货费用和存货成本的基础上,会合理地频繁订货,企业若能为客户提供方便、经济的订货方式,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运输是实现货物在空间位置上的位移。装卸是物品在局部范围内以人或机械装入或卸下运输设备。搬运是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这一环节主要考虑: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无效作业、集装单元化、提高机动性能、利用重力和减少附加重量,各环节均衡、协调、系统效率最大化。

4.配送、安装

配送是在局部范围内对多个用户实行单一品种或多品种的按时按量送货。通过配送,客户得到更高水平的服务,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要考虑制订配送方案,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5.销售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销售物流网络,是以配送中心为核心,连接从生产厂出发,经批发中心、配送中心、中转仓库等,一直到客户的各个物流网点的网络系统。主要考虑市场结构、需求分布、市场环境等因素。

6.售后服务物流

售后服务物流是指伴随特定组织在为其顾客提供售后服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质的实体流动过程。

(四)销售物流的模式

销售物流有三种主要的模式:生产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销售物流和用户自己提货。

1.生产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

这是在买方市场环境下主要的销售物流模式之一,也是我国当前绝大部分企业的物流形式。

生产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实际上把销售物流作为企业生产的一种延伸或者看成生产的继续。生产企业销售物流成了生产者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而且这个经营环节是和用户直接联系、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环节。在企业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的情况下,这个环节逐渐变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环节,已经逐渐不再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而企业经营的中心,生产过程变成了这个环节的支撑力量。

生产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的好处在于,可以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用户直接联系起来,信息反馈速度快、准确程度高,信息对于生产的指导作用和目的性强。企业往往把销售物流环节看成是开拓市场、进行市场竞争中的一个环节,尤其在买方市场前提下,企业格外看重这个环节。

生产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可以对销售物流的成本进行大幅度的调节,充分发挥它的“成本中心”的作用,同时能够从整个生产企业的经营系统角度,合理安排和分配销售物流环节的力量。

在生产企业规模可以达到销售物流规模效益的前提下,采取生产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的办法是可行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有:一是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问题,如果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产品的开发,销售物流可能占用过多的资源和管理力量,对核心竞争能力造成影响;二是生产企业销售终归有限,即使是分销物流的规模达到经济规模,延伸到配送物流之后,也很难再达到经济规模,因此可能反过来影响市场更广泛、更深入的开拓。

2.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销售物流

由专门的物流服务企业组织企业的销售物流,实际上是生产企业将销售物流外包,将销售物流社会化。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生产企业的销售物流,其最大优点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社会化的物流企业,它向很多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可以将企业的销售物流和企业的供应物流一体化,可以将很多企业的物流需求一体化,采取统一解决的方案。这样可以做到专业化和规模化。这两者可以从技术方面和组织方面强化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在网络经济时代,这种模式是一个发展趋势。

3.用户自己提货

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将生产企业的销售物流转嫁给用户,变成了用户自己组织供应物流的形式。对销售方来讲,它已经没有了销售物流的职能。这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广泛采用的模式,将来除非在十分特殊的情况下,这种模式不再具有生命力。

(五)销售物流合理化

销售物流活动受企业销售政策制约,由于它是具体化的事物,所以单单从物流效率的角度是不能找出评价的尺度的。目前销售物流合理化的形式有大量化、计划化、商物分离化、共同化、标准化等类型,但一种物流并不仅仅与一种类型相对应。

1.大量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预测手段及工具的更新,企业可以对货物的流量和流向进行有效预测,增加货物流动的批量,减少批次。该模式适用的行业可以是家用电器、玻璃、洗涤剂、饮料等。该模式常见问题包括需求预测不准导致销售竞争力下降,交易对象的商品保管面积增加。

大量(批量)化模式优点:可以通过装卸机械化,大大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由于批量的增大,可以大大降低单件货物的流动成本。

2.计划化

计划化可以克服需求、运输和生产的波动性,简化事物处理。

3.商物分离化

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即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使用该模式需解决销售活动的方式问题、配送距离增大的问题,此外,企业之间关系需进行调整。该模式适用的行业可以是纤维、家用电器、玻璃等。

商物分离化模式优点:固定开支减少;压缩流通库存,排除交叉运输;整个流通渠道的效率化和流通系列化得到加强。

4.共同化

物流共同化包括物流配送共同化、物流资源共同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利用共同化及物流管理共同化。物流资源是指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物流的设施及设备包括运输车辆、装卸机械、搬运设备、托盘和集装箱、仓储设备及场地等;物流管理是指商品管理、在库管理工作等。该模式的管理要求比较高,它要求企业能够具备对单一主导型企业和行业具有整体垂直结合、水平结合能力。采用该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调整企业之间的关系,选择对象企业,对本企业物流状况不能公开化的信息加强保密措施。该模式适用的行业可以是照相胶片、家用电器、食品、药品等。该模式优点的是使物流管理社会化,提高装载效率,压缩投资成本。

5.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按照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各类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并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的活动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各类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工具的技术标准、物流过程各个环节内部及之间的工作标准,物流系统各种技术标准之间、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之间的配合要求,以及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要求。物流标准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交易条件的调整、组合商品设定和更新。该模式适用的行业可以是食品、文具、化妆品等。该模式优点是可以在拣选、配货等方面节省人力,订货处理、库存管理、拣选、配货等方面比较方便。

步骤四:认识逆向物流

选择本地一家典型的生产企业,实地调研其逆向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相关知识】

(一)逆向物流(又称回收物流)

目前,理论界对逆向物流(Returned Logistics)概念表述有很多,较专业、准确地概括其特点的定义是: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

可见,逆向物流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从使用过的包装到经处理过的计算机设备,从未售商品的退货到机械零件等。也就是说,逆向物流包含来自于客户手中的产品及其包装品、零部件、物料等物资的流动。简而言之,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直到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但现在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逆向物流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然而对产品再使用和循环的逆向物流的控制研究却是过去的十年里才开始被认知和展开的。

在我国,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所讲的“逆向物流”是指狭义的逆向物流,它不包括废弃物物流,具体表述如下:“逆向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比如回收用于运输的托盘和集装箱,接受客户的退货,收集容器、原材料边角、零部件加工中的缺陷在制品等的销售方面物品实体的反向流动过程。”

综上所述,逆向物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逆向物流是指对那些由于环境问题或产品已过时的原因而造成产品、零部件或物料回收的过程。它是将排泄物中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拣、加工、分解,使其成为有用的资源重新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广义的逆向物流除了包含狭义的逆向物流的定义之外,还包括废弃物物流的内容,其最终目标是减少资源使用,并通过减少资源使用达到废弃物减少的目标,同时使正向以及回收的物流更有效率。

(二)逆向物流成因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从传统的流通业中独立出来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也在逐步显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时期和地区理所当然的首要选择是厉行节约。传统经济生活中的废品收购,如空桶、空瓶、空盘、废旧钢铁、纸张、衣物等的重复利用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现象,因而服务于废品回收再利用的逆向物流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另外对产品零部件的回收再用或将上述包装回收后清洗再用都比买新的要便宜。只不过,由于过去十年中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逆向物流有了新的含义。后来,新的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又大大降低了处理回收物品的成本,使逆向物流不仅仅意味着成本的降低,而且由于它能带来资源的节约就意味着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增加。

因而管理者首先应认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和价值,其次要在实际运作上考虑如何给予逆向物流以资源和支援,才是发挥其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逆向物流的分类

1.按照回收物品的渠道来分

按照回收物品的特点可分为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退货逆向物流是指下游顾客将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退回给上游供应商,其流程与常规产品流向正好相反。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将最终顾客所持有的废旧物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

2.按照逆向物流材料的物理属性分

按照逆向物流材料的物理属性可分为钢铁和有色金属制品逆向物流、橡胶制品逆向物流、木制品逆向物流、玻璃物流等。

3.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及其产业形态来分

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的不同,逆向物流被区分为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以及包装六大类别。

(四)逆向物流的特点

逆向物流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特殊的一环,与正向物流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等物流功能。但是,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比又具有其鲜明的特殊性。

1.分散性

换言之,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质量和数量是难以预见的。废旧物资可能产生于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或生活消费领域,涉及任何领域、任何部门、任何个人,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在日夜不停地发生。正是这种多元性使其具有分散性。而正向物流则不然,按量、准时和指定发货点是其基本要求。这是由于逆向物流发生的原因通常与产品的质量或数量的异常有关。

2.缓慢性

人们不难发现,开始的时候逆向物流数量少、种类多,只有在不断汇集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较大的流动规模。废旧物资的产生也往往不能产生即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它需要经过加工、改制等环节,甚至只能作为原料回收使用,这一系列过程的时间是较长的。同时,废旧物资的收集和整理也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这一切都决定了废旧物资缓慢性这一特点。

3.混杂性

回收的产品在进入逆向物流系统时往往难以划分为产品,因为不同种类、不同状况的废旧物资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当回收产品经过检查、分类后,逆向物流的混杂性随着废旧物资的产生而逐渐衰退。

4.多变性

由于逆向物流的分散性及消费者对退货、产品召回等回收政策的滥用,有的企业很难控制产品的回收时间与空间,这就导致了多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逆向物流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②逆向物流的处理系统与方式复杂多样;③逆向物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④相对高昂的成本。

(五)逆向物流的重要性

1.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

逆向物流在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品质管理体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ISO 9001、ISO 2000版将企业的品质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闭环式活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逆向物流恰好处于检查和改进两个环节上,承上启下,作用于两端。企业在退货中暴露出的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资讯系统不断传递到管理阶层,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管理者可以在事前不断地改进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的不良隐患。

2.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

一方面,在当今顾客驱动的经济环境下,顾客价值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众多企业通过逆向物流提高顾客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加其竞争优势。对于最终顾客来说,逆向物流能够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有利于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感,扩大的市场份额。如果一个公司要赢得顾客,它必须保证顾客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心情舒畅,而逆向物流战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客户来说,上游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能够减少下游客户的经营风险,改善供需关系,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特别对于过时性风险比较大的产品,退货策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3.降低物料成本

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生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

4.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国都制定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逆向物流战略,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

(六)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资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质量好又要款式新。于是被人们淘汰、丢弃的物资日益增多。这些产生于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的物质,由于变质、损坏,或使用寿命终结而失去了使用价值。它们有生产过程的边角余料、废渣废水以及未能形成合格产品而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有流通过程产生的废弃包装材料;也有在消费后产生的排泄物,如家庭垃圾、办公室垃圾等。这些排泄物一部分可回收并再生利用,称为再生资源,形成回收物流;另一部分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或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形成无法再利用的最终排泄物,即废物。废弃物经过处理后,返回自然界,形成废弃物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但非常有发展潜力。

(七)废弃物处理手段及废弃物物流的产业化情况

1.废弃物处理手段

就固体废弃物而言,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压实、破碎、分拣、脱水与干燥、固化、热转化、生物处置等七种。随着科技发展,垃圾处理设备不断改进,废弃物处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也逐渐提高。如现代机械用于垃圾分拣;生物工程用于填埋场建设;热物理传热技术改进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提高产电能力;生物技术用于垃圾制肥,提高制肥效率和质量;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等。废弃物焚烧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在日本、荷兰、瑞士、丹麦、瑞典等国家已成为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手段。瑞士废弃物80%被焚烧;日本、丹麦垃圾70%以上被焚烧。

2.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国际潮流

当前废弃物处理的国际潮流“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3R行动,把垃圾的产量减下来,3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因为经济全球化及社会资源趋于全球流动,需要全社会这样做减少废弃物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

3.废弃物物流产业化发展状况

以美国废物处理公司为例,该公司创立于1894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废物处理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提供全套环保服务的公司。服务范围包括环境咨询、建筑设计与工程管理处理,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地。今天的废物处理公司控制着国际废物处理公司、化学废物处理公司、带式喷丸清理机技术公司和拉斯特国际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境服务公司。再比如丹麦,一个国家只建设一个垃圾综合处理场,垃圾消纳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