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磁浮交通纪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型实验原理样车问世

常文森和课题组之前做的探索研究,只是一种简单的磁悬浮模型,研制处于一种探索的初级阶段。现在,虽然有了钱学森的勉励和学校的科研基金支持,但下一步研制怎么搞?成为摆在常文森面前的一首要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人对磁浮列车并不十分清楚,也不认为它能真正成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常文森想,磁浮列车光自己说好不行,必须要尽快做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看,磁浮列车的悬浮能不能真正实现?是如何能悬浮着在轨道上运行的,要让大家眼见为实。

大家一合计,一致认为应该先做一个演示性的实验原理样车,既可以向公众进行科普,也为以后的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1985年夏天,长沙的天气闷热得像个“蒸笼”。常文森与马永祥、路秉来几个人在一间不大的实验室里,又敲敲打打地地捣鼓了起来。天气炎热,但比天气更热的,是他们的创新热情。尽管大家的目标很明确,但对于磁浮实验原理样车到底做成一个什么样子,当时他们心里还是也没底——是列车,却不用轮子;不是飞机,但要能“贴地飞行”,心里想想也觉得很新奇,大家就管它叫“零高度飞行器”,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

施工得先有图纸,于是,他们先进行总体结构设计,确定磁浮装置各部件加工方案。然后大家按照分工,分头进行加工制作。那时科研条件有限,一切因陋就简。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实验装置的基础用木方加工、轨道采用硅钢片叠压,电磁铁使用变压器铁芯,车体采用铝板折弯成型,再研制电感式传感器,安装在车体底部……常文森、马永祥、路秉来、田兰俊、杨泉林、尹力明等科研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一年多攻关,这个用铝板折成的试验车体,经过多次调试,虽然可以悬浮起来,但极不稳定,小型实验原理样车通电后,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蹦蹦跳跳,根本不听使唤。

“不行,重来!”常文森说道。大家又分头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再检查、再优化,重新调整轨道、电磁铁、气隙传感器的间隙及参数,对悬浮控制系统电路网络参数进行矫正……一切完成之后,再试,问题依然存在,木质的轨道梁被振跳得都快散架了,仍然无济于事。

研制工作一时陷入困境。杨泉林试图从力学和自动控制理论的角度寻找解决的办法,他推导出了一个电气解耦的矩阵公式。按照新的电气解耦的控制方法,与田兰俊一起进行调试,情况虽有一定改善,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时,从事电机设计与制造的尹力明,放下磁浮轴承研制工作,加入攻关队伍中。

实验样车的稳定悬浮症结到底在哪里?大家整天都在琢磨,上班在实验室边想边实验,吃饭时大家凑在一起讨论不止,晚上睡觉了也在思考。不知这样过了多久,直到有一天,也不记得是谁突然想到了“转向架模块设计”这个思路。大家一听,都有豁然开朗之感,认为从消除机械耦合的状态和机理入手,将悬浮系统设计成一个独立控制的部件,这样也许就能解决实验样车“乱蹦乱跳”的问题。

新的解决思路一出现,大家又来了劲头,课题组对实验样车重新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按照新设计方案各自改进优化自己负责的工作,再进行安装、调试。这一次,奇迹出现了:实验样车通电后变得温驯起来,悬浮在轨道上,用手轻轻一推进,即可来回“漂移”。

经过一年多探索与攻关,实验样车“乱蹦乱跳”的问题解决了,牵引又成为新的攻关课题。1986年年底,课题组决定自己动手研制小型直线电机,尹力明发挥专业优势,参考国内外有关直线电机的专业著作,拿出了一个小型感应式电机的设计方案。考虑到磁浮实验样车的体积有限,他将这种交流感应式直线电机的电枢被设计成八极结构,虽然这个结构不甚合理,但经过多次实验后,能实现实验样车直线驱动牵引,第二个关键技术又露出解决的曙光,大家的信心更足了。

又经历了一段没日没夜的攻关,课题组在原来基础上,重新设计并研制出尺寸更大的三相交流感应式直线电机,安装在试验样车上后,这台小型磁浮实验样车可以在轨道上运行了。此时,他们已在实验室里度过了4年时光。

1989年,我国第一辆小型磁浮实验原理样车终于研制成功。这个只有80千克重的小型磁浮实验样车,虽然外形仍像个“大玩具”,却具备了悬浮、牵引两大基本功能,能在长10米的轨道上平稳地悬浮移动。

它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磁浮列车的原理验证和概念设计问题,为国产磁浮列车研制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小型磁浮实验样车试验成功后,随即引起极大关注。学校将实验室建成一个创新实践平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将其作为学生课堂教学实习场所,一些专家也慕名前来参观。

1990年,担任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来长沙讲学时,听说学校研制出了磁浮实验样车,专门赶来参观,听取研制情况汇报,他说:“看来,磁悬浮列车研制并不是那么神秘嘛!”

这年12月,国防科委决定在北京新落成的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第一届军转民产品展览会”,宋健主任向组委会推荐,让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我国第一辆小型磁浮实验样车,送到展览会上进行展览。

这是常文森率领课题组研制磁浮列车10年来,第一次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接到通知,大家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一次宣传磁浮列车技术的好机会。果不其然,磁浮实验样车在这次展览会上一经展出,立即引起轰动。

展台前,每天人潮涌动,人们争相观看,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现场演示和讲解的曹承侃、田兰俊、尹力明一边做演示,一边不厌其烦地解答观众的提问,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而他们却乐此不疲。

在这次展览期间,党、国家和军队领导、国外驻华使节等数万人参观磁浮实验样车,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对于走过10年寂寞而艰难创新历程的研制者来说,更是莫大的鼓舞。

磁浮实验样车引起的轰动,并未随着展览会闭幕而结束。1991年3月,时任铁道部副部长的孙永福、总工程师沈之介等专程来到长沙,对小型磁浮实验样车进行考察。他们在对这一创新成果给予肯定的同时,当场明确表示支持磁浮列车技术研究。此时,已担任自动控制系主任的常文森一听,趁热打铁向孙副部长请示,可否组织专家们对这辆小型磁浮试验样车做个技术鉴定?他想,如果有了专家的技术鉴定,不但创新成果有了权威的评价,今后也能更好申请科研项目,今天这个机会,真是千载难逢呀。

话刚说出口,常文森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唐突了。一个科研成果鉴定会,不是说开就能开的,要准备详细的鉴定材料不说,还要一级级请求汇报,邀请相关专家参加,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让常文森没想到的是,孙副部长听了他的请求,当即表示同意,并且提出趁着沈之介总工程师、袁维慈研究员等专家都在长沙,可以再邀请国防科技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的专家一起组成专家组。“明天,对,明天在这里召开成果鉴定会!”

孙副部长果断决策,其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实在令人钦佩。

常文森和课题组一夜无眠,加班整理鉴定材料,准备会场。次日,由铁道科学研究院袁维慈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小组,齐聚国防科技大学,详细听取了研制情况汇报,全面考核了小型磁浮试验样车性能,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同时对下一步的研制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鼓励研制者总结经验,瞄准应用突破关键技术。最后,专家组一致通过小型磁浮实验样车进行技术鉴定。

1991年3月,正是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季节,孙副部长等专家一行的到来,犹如三月里的春风,让常文森和课题组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意。

与常文森预想的一样,小型磁浮实验样车顺利通过专家鉴定2个月后,国家科委正式委托铁道部牵头组织“磁浮列车关键技术研究”论证,课题终于要立项了!

好消息接踵而至。学校决定推荐小型磁浮实验样车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磁浮列车研究成果要报奖了,而且是报一等奖,这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呢。

也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大家兴奋之余,对报奖材料如何准备?评审时怎样答辩?既缺乏经验,又过于乐观,加上时间紧迫,在最后答辩时,由于过多地强调研制的艰难和如何克服经费不足等困难,却未能对创新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最后,这个项目只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遗憾吗?不,大家高兴着呢。想想研制初期,谁也没有想到课题研究会受到国家科委、铁道部的重视,更没有想到小型磁浮实验样车,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年磨一剑。至此,走过10年探索与创新的国产磁浮列车研制,终于“名正言顺”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常文森和他的同事们,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