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树常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在教学中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方法论误区与思考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傅义强 南方医科大学)

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其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产物,党根据党情、国情、世情的发展而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地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科学规律,并且不断在实践中检验与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认识,使之上升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真理指南。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需要不断补充党的最新创新理论,这不仅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根据我国当前的新情况、新特点来认清这些科学指南,从而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如何在“概论”课教学中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就成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内涵,也具有了方法论上的意义。

一、走出专业误区,让思政课教师成为思想的传播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它是一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其政治色彩非常强,必须为我们这个政治体制服务。一直以来,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加之传统教学上采取宣教性灌输式方法等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不强,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创新理论的贯彻。

一直以来,许多思政课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增强教学吸引力,一些教师提出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上我们这门课的老师学术专业背景可能都不相同,历史的、哲学的、经济学的、政治学的,等等,因而老师们特别习惯将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放入概论课教学之中,这是很自然的事。这么做既可以增强某一领域的深刻性和学术性,又可以避免一味地宣教。但这其实又容易走进另一个误区,导致另一种趋向。这个误区就是导致我们的视野日益狭窄,容易局限在自己的专业小领域,在教学上以偏概全,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讲得很详细,却在其他领域轻松带过,而且在讲授中热衷于讲授知识点,而忽视这些理论背后所传递的意识形态。因此从效果来看,学生仅满足于对付考试的知识点,而课程本身的思想性以及党的创新理论难以进入学生的头脑,这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相违背的。而这个趋向就是这门课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各个老师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讲得很深而其他领域讲得很浅或者不讲,那么直接开设各门专业课就可以了,因为思政课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还原到专业课,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国际关系,甚至民族学、人类学等,全部都可以在我们这门课里包括而且展开。那样的话,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只要开设各种专业课就行了,这门课实际上就可以取消。上述误区和趋向显然违背了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宗旨,说到底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定性不清所致。因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要清楚它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公共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进行专业研究,而是帮助我们认清主流意识形态,其根本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

为此,必须要走出专业误区,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这门公共课。公共课不代表简单,相反它更为复杂。传统上,一直认为这门课是谁都可以讲的,一些学校不太重视这门课,有时甚至随便抽调老师去上这门课,这也是这门课被搞坏的原因之一。这门课其实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的不是专才而是通才。有人不断批评担任这门课的教师是“万金油”,但思政课恰恰需要“万金油”式的教师。当然它对教师的要求不是半瓶水,而应当是大半瓶水,即什么都必须懂而且还必须有相应深度。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上好这门课的,真正能上好这门课的一定是又专又全的,既要有专业背景,同时又要超越自己的专业,关注更广阔的领域;既要多学科融合,又要将之转化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将党的创新理论上升到政治关怀的层面。

思政课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在自己的小的专业领域里研究问题,会使他们的视野变得狭窄,这与我们所要教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相符。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学问家,缺少的是思想家。思政课也不是让学生来研究学术问题的,而是要让他们有立场、有思想。因此,要让思政课教师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当然,学术和思想不是完全对立的,真正的学者通常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小领域,不会满足于仅仅做点小课题、小研究,而必然会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相近领域的学术问题,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获得大发展。

二、突出问题意识,让思政课教师成为学生的解惑人

一些党的创新理论中学学、大学也学,课堂上讲、报纸电视也讲,反反复复,很热闹,有些成为时髦的词汇和口号,但是这往往是很表层的解读,缺少深层的阐述。因为“熟悉”,所以在教学中再讲述就不再“新鲜”,而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又是模糊的,这让学生无比头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运用启发式思维,抛出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解读。所以,思政课一定要有问题意识,直面问题,用党的创新理论来“解惑”。

一些老师上课搞互动,让学生来回答一些问题,课堂气氛很活跃。比如这个会是哪年开的,在哪里提出来的理论,如何用几句“顺口溜”来记忆理论,等等,像是智力竞赛。但是这不是问题意识,它们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上网“百度”就可以知道答案。真正的问题是需要有张力的、能引发思考的,可以触及思维和灵魂的。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事实上就达到了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思政课教师就是要成为这样的解惑人,不仅要回答学生的问题,还要主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发思考。

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面有限,对社会的了解和关注度更少,有些根本提不出问题,甚至也发现不了问题,这不等于说可以回避不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提出其心中曾经有过的疑虑,和学生共同来看待这个问题。台湾已经去世的正严法师有句名言,叫“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这一名言用在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中就是澄清学生思想中的疑问,才能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比如说,讲到解放思想时,可能就无法回避一些问题:“大跃进”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不是思想解放?“文革”时期的“砸烂公检法”算不算思想解放?如果不算,为什么要表现出一种思想解放的形式?再比如,讲到分配制度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必须要回答这是否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再比如怎么看待我们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官僚腐败,为什么西方一些国家的清廉指数一直排在前几位?这都是我们课堂上所需要面对和回答的。教师不讲这些问题,学生在社会上遇到诸多问题时就会产生疑惑,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好的“概论”课教师应当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应当对党的创新理论有足够的理论勇气与自信,实事求是地直面这些敏感的问题。在延安七大会址的礼堂边上,标志着胜利的V型木架上红旗招展,木架上面有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谬误。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历史就浓缩在这八个字中,它所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就是“理论勇气与自信”,正是如此,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许多理论如“市场经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过去看来都是“政治不正确”的东西,因此,如果没有理论勇气和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真理的坚持,我们根本不可能冲破“两个凡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所以,马克思有名言“怀疑一切”,不断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一种创新的眼光,一种突破的眼光。必须承认,我们在探索人类从未有过的道路的伟大过程中,有成就也有失误,这是无法回避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必须面对它,在我们的课堂里也要具有这种“理论勇气与自信”,既要指出我们的成就,也要说明我们存在的问题,还要指出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正是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才提出的,例如当前“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认清现实,解除学生的疑惑,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态度,才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三、启发逻辑思维,让思政课教师成为常识的普及者

常识是一种思维方式,往往与经验性联系在一起。但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科学哲学日益常识化,成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摆脱了过去狭隘、保守、极端的经验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避免非黑即白地武断得出结论,强调一种圆圈式思维方式,即辩证逻辑。经验式思维是一种直线式的思维方式,缺少反身性,因而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年轻人流行穿喇叭裤,但在当时被当成堕落和颓废的象征。在北京一所大学里曾贴着一张批判这类现象的标语,题为“喇叭裤能吹响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吗?”这看似政治正确,无可否认。但是没有两天,就有聪明的学生在这标题下面写下这样一句话:请问,什么裤子能够吹响向“四化”进军的号角?其实我们在教学当中也经常犯这种经验式的错误。这种简单、看似正确的错误,其实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式的思维,是十分有害的。它达不到启发学生的作用,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接受,所以一旦学生明白过来,他会十分反感,反而会对老师所说的产生怀疑甚至排斥的心理。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习惯用简单的思维来分析问题,比如常常用图片对比的方式来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讲到文化建设的时候会播放两段曲子,有时是中国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时是外国流行音乐和中国民乐,让学生来说出它们的名字,学生往往会说出中国流行音乐的名字或是外国流行音乐的名字,教师便以此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或是中国文化的缺失,强调要增强文化建设。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别人也可以找出同样的比较来反驳你,比如战后日本30年的巨大变化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是不是也同样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呢?同样也可以找出学生说不出名字的西方古典音乐或是西方流行音乐。这种类比是想当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缺乏反身性。比较是要全面的,纵向与横向,同一类别之间的比较才有较全面的说服力。

学者张本英在《自由帝国的建立》中讲到:“1840年以来的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一部中国近代史记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屈辱与不幸,再加上长时期里极左的、教条主义的思维定势束缚和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无论在民族情感上,还是从思维习惯上,我们都往往倾向于仅仅采取抨击的、批判的立场与视角,来看待资本主义在19世纪的全球性扩张。这种简单地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押上历史审判台的方式,在政治上很安全,在研究上也很省力,但是却显然缺乏社会科学研究最需要的科学精神。”简单从表象上来比较是容易的,但是也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这种思维定式在思政课教学中也经常发生。比如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必须要讲到西方式民主。以往我们讲西方式民主都是批判式的,认为它是虚伪的,因为西方的政党背后代表着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学生一旦了解美国以及美国的选举制度,可能就会提出问题:那如何解释老罗斯福总统将最支持他的洛克菲勒集团的标准石油公司垄断给打破,使其在1911年被最高法院打碎成34家公司?还有2008年6月美国奥巴马竞选总统的筹款65%来自小选民200块钱以下的捐款,我们还能说他是代表少数大资本家的利益吗?我们总说资本家的根本目的就是榨取剩余价值,可是我们又如何解释美国前后两位首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将自己的全部或大部分身家捐出去?美国大资本家卡耐基有句名言:在财富中死去是可耻的。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以习惯性的经验得出结论,必须要进行辩证的逻辑思考,对一些问题必须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美国的民主有其合理的一面,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它的三权分立已经比较完善。但这不代表我们中国可以走西方式民主的道路。那怎样来看?我个人在讲课时是从国情的角度来分析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走西方式民主,而不是对西方式民主一味武断地批判,因为说不通。西方的民主当然还不是真正的民主,但我们必须承认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它的政治体制是比较完善的,完善的政治体制和几百年来已经形成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腐败等因素。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才搞了多久?教材上明确写着我们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不成熟的经济体制和不健全的民主法制相结合就会产生很多问题,这也是很多腐败和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只能够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使之完善起来,这也能够很好地说明为什么我们当前要实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即辩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不能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却用陈旧的经验式的形而上学的方式来分析问题,那样做只会背离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危险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成为常识的普及者,这个常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

四、追求返璞归真,让思政课教师成为教学的艺术家

教学和文学、音乐一样,都是一门艺术。文学和音乐都能通过各种叙述方式来表达一个主题,不断推进这个主题,达到高潮。比如小说,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各种表达方式来推进故事发展。音乐也是如此,流行音乐有主歌和副歌,以反复的吟唱来表达某种情感。古典交响乐更是如此,有引子、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等反反复复表达主题,最后达到高潮,然后收尾进入尾声。

其实思政课教学也是这样一门艺术,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制度以及党和人民的热爱。我们所有的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解读与贯彻说到底就是为了强化这一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叙述方式,如果叙述得好,党的创新理论可以深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的情感,叙述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叙述方式和表现方式上就需要遵从艺术手法。

但是在思政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缺乏艺术性。例如“概论”课的一般叙述基本上是三段式,第一段是理论提出的大背景,如经典作家是如何阐述的;第二段是内涵和特点;第三段是意义和地位。这种三段式已经成为一种陈式了,任何老师来上这门课,只要把这三段式往里一套就大差不差了。学生和老师都觉得这种方式很单调,只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学生不太喜欢这门课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想了很多办法,在每一段里加了很多东西,用PPT、图片、视频、动画、图表、音乐或是和学生的互动来强化和增强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手段使用过多,花样繁新,学生往往被这些形式所吸引,反而在教学上弱化了“概论”课的理论色彩,常常形式大于内容。现在有些老师离了PPT课件就不会讲课了,PPT越做越多,一节课能有四五十张。但PPT有时限制了老师的叙述表达,是教师跟着PPT走,而不是PPT为教学服务。无论PPT做得如何精彩,它是规范和死板的,列举着一二三四点的,固定的而且是滞后的。还有,每个专业每个年级都是不同的,用同样的PPT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也应有不同的叙述方式。

一些经典的交响乐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不断打破既有的叙述陈式,有的可能不需要铺垫就直接进入主题,反复吟诵,还有的可能达到高潮后就中断了没有结尾,有的可能突然在乐章之间插入舞曲,还有的可能一开始就进入结束,它们的叙述方式不受限制。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时的叙述也不要受限制,可以随时拿刚发生的事当素材来阐述主题。我们甚至可以打乱教材体系,打破结构,根据教师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章节的主题设计独特的叙述方式,反反复复不断突出这个主题,但又不能重复,而是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再现,然后在某一个点上达到高潮,升华我们的主题。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成为“读图”或是“看视频”的一代,他们不缺乏感性的认识。教学手段上增加了太多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这些好玩的动画视频上,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理性认识。如果一些学生上完课就只记住了老师放的好玩的视频,这其实就是教学的失败,理论并没有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当中,学生从感性走向了感性,没有提升。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手段上,要适当采用多媒体等形式,不断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追求返璞归真的教学艺术,增大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因此,要让思政课教师懂得一些艺术规律,成为教学的艺术家,用独特的叙述与质朴的手段来解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情绪,升华情感。当做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时候,每节课其实都是不同的,但又是相同的,表达方式不同、叙述方式不同,但所要传递的内容、价值与情感是相同的。一位好的思政课教师,应当是个艺术家,上课时,他不是机械地发言,对教学内容以及理论融会贯通的把握能让他自然而然地说出这些话来。就像作家写小说,最好的叙述不是作家在创作,而是作品里的人物按照一个逻辑在说话、在行动。当进入这种境界时,艺术的感染力会潜移默化地让理论进入人的头脑,进入他们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