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树常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内在需求的契合

(肖赞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人的需求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愿望或个体生活条件的要求和追求。从行为科学上看,人的行为规律表现为“需求—动机—行为”,需求不但决定了人的行为目标和方向,而且是维持具体行为的动力源泉。在教育过程中,需求决定着受教育者接受的目标和方向,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需求的目标和方向不一致时,受教育者就会拒绝接受;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目标方向一致时,受教育者就会积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实质是让学生主动接受课堂的各种信息,通过理解、选择、内化、外化的不断循环而达到“育人”目标。因此,思政课必须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大学生的需求,了解大学生的动机,掌握大学生的行为,根据大学生的需求规律,从人的内在需求与思政课的契合这一角度,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高校思政课契合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决定其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具有一致性,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大学生需求的契合。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与大学生的求知求真需求高度一致

科学的理论,不仅能客观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发展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从探索到定向发展的阶段,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他们内心渴望用科学理论来提升自我、指导人生。思政课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观察新事物,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经验,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2.马克思主义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立场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大学生的价值需求高度一致

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恩格斯认为被国家“剥夺了面包的人变成了也被剥夺了道德观念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9页。。邓小平强调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订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可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的内在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和观点。价值立场决定价值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重视人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91页。。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的满足从根本而言是相契合的。

3.马克思主义源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经历了中国革命和实践检验,并为大学生认同和接受

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奋发图强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中国的仁人志士在众多主义思潮的对比选择中,逐步认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广大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高度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觉行动。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针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付诸实践,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求,而且为当代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二、高校思政课与大学生内在需求的间距

人的复杂性决定人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层次,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个体需求与共同需求的辩证统一体。而思政课内容体系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理想、信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人类深层次需求的追求和憧憬。所以它是基于人民的共同需求,而高于个体的需求,又超越了人民的物质需求和当前需求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与大学生的当下需求产生间距。

1.物质需求功利化与思政课教学理想化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页。可见物质需要是人的基础的需要。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需求一定会导致其追求利益的行为,所以大学生对课程选择趋向于实用,他们对专业课、计算机证书、英语水平测试、技能证书等比较感兴趣,而认为思政课是一门“假、大、空”的课程,对于今后就业、创业“没有什么用”,进而产生厌恶感,拒绝听课。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修养的淡化和知识结构的异化;另一方面,从理想状态来看,思政课教学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试图通过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立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信仰等核心理念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理想化目标与物质现实的反差和矛盾,导致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之间的间距不断拉大。

2.精神需求多元化与“概论”课教学政治化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的需求欲望就会转移到求知、友情、信仰等精神享受的满足上来。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的精神需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大学生因自身主观条件和客观外界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需求。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虽然强调以人为本,但带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较少,更多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对恋爱、交友、就业、生活等与学生实际贴近的微观方面关注较少,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宏大的内容。因此思政课构建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难以使这类学生认同和接受。

3.大学生需求的生活化、大众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化、教条化

(1)控制型教育理念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相违背。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现阶段,思政课教师往往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控制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目标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即塑造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高尚人格的人,而进入课堂;教学内容以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为基准;教学形式以教师的单向理论灌输为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控一切,主导一切,学生成为被加工的“工艺品”,而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真正拥有学习的支配权,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王越芬:《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第63页。

(2)内容滞后性与时代性的矛盾。思政课教材虽较之“98方案”教材有所整合和编排,其内容更为科学合理,但现在高校思政课内容仍然比较陈旧、滞后,缺乏层次性、针对性,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利益诉求不相适应。因此,学生希望课堂内容要具有时代性、新颖性,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贴近,教师却在照本宣科,这就易使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3)形式化、教条化的教育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相背离。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上虽然也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专题教学、问题式教学、情感教学,等等,但从整体而言,多数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教学方式过于严肃,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整个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所以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甚至睡觉,这些都已成为思政课的“通病”。

三、高校思政课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策略思考

1.以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为出发点,把思政课教学看作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

(1)唤醒和提升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感上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比如,学习动力问题、心理健康和情感问题、就业问题、贫困生资助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避免空洞的谈话和教条的说教。只要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必然会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联系社会现实,满足学生社会需求。要把教学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当前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比如看新闻联播、时事报道、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或网上新闻时事等,不断丰富新信息和新知识,满足大学生求新、求知的需求。此外,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期教学实践基地与流动实践基地结合起来,理论教育与学校各种形式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社会调研、社会考察等活动,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受教育者切实感受到心灵的撞击和思想的升华。金艾裙:《基于大学生需求现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4期,第104页。

(3)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才成长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怎样通过学习和奋斗,使自己成长成才,实现人生目标,体现人生价值,是他们思考的最主要问题。教学中要把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指导学生做人成才为主,开展做人成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人才标准、人才素质要求,启发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成人、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更益于学生将理论教育化为内在的需要。

2.关注大学生个人需求、近期需求和一般需求,把思政课教学看作是不断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循序渐进过程

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把需求分为多种类型:从需求的层次上划分,需求有一般需求和崇高需求等;从需求的时空性上划分,需求有长期需求和近期需求等;从需求的对象上划分,需求有个人需求和公共需求等;从需求的内容上划分,需求有经济需求、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按照国家和党的要求,在思政课上我们更多关注崇高需求、长远需求和公共需求,而对大学生的个人需求、近期需求和一般需求关注较少,造成思政课与学生需求之间差距过大。因此,思政课教育首先要准确掌握大学生需求信息。教师要学会对需求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可以采取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切实掌握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找出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制定解决问题、满足学生需求的措施和对策。其次要在关注大学生共同需求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利益。当代大学生需求越来越复杂,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需求各有侧重。教师要做好需求平衡协调工作,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3.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空虚和社会精神产品多样化并存的现实,把思政课教学当成帮助大学生提高精神需求层次的过程

(1)树立正确、健康、向上的需求观。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教育,教会学生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和精神文化产品,比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潮,当前文化领域的“三俗”文化等,改变他们对思政课的功利化评价标准,引导大学生从是否能帮助其提高思想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等更高的层面来衡量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

(2)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满足大学生求知、求新需求。思政课教师要正视现实,注意教学内容的“新”。教师既要按照教材体系来整理、阐释已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又要联系社会实际,对原有的观点和内容及时进行丰富和补充,更要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看似平常的小事,启迪他们的智慧,引发他们的思考。

(3)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需求品位,引领大学生树立崇高精神需求。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由低向高发展。而崇高的精神需求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信仰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它激励和支持人按照自己深信的观点和准则去行动,在大学生精神需求中居于统领地位。思政课教师面对部分学生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不能回避问题,必须从大学生个人的现实需要入手,从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入手,在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进而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刘海:《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学需求的调查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第2期,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