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岁月不回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山中林下(四)

(1)

水木校园很大,入学五十多天,沈依乔仅仅对自己每日活动范围内的方向和结构熟悉了些。她的自行车车技日渐娴熟,能在课间拥挤的车道上灵活穿梭、准时上课。

方寸之间,沈依乔最喜欢人文学院图书馆,那是一栋百年老楼,外墙满是藤蔓。馆内泛黄的旧籍、中英文戏本,引领她向遥远的历史回溯、向广袤的世界探寻。在这里看书、写作业,沈依乔可以忘记时间,甚至忘记自己。然而,为了不至于和萧梓舟在同一个校园里进行“异地恋”,沈依乔更经常去位于人文学院和理科基地班之间的经管图书馆自习。

经管图书馆建成不过十年,建筑外结构平整、方正,内部硬装以玻璃为主,各楼层之间由流线型楼梯连接,透亮又时尚。自习区整齐地摆放着原木色桌椅,还设置了若干间单人、多人自习室和讨论区,满足学生们不同形式的学习需求。阅览区的桌椅在造型与色彩上都更加大胆活跃一些,还有一片下沉式阅读区提供阶梯座位与懒人沙发,可以开展小型交流会。各层都有免费的咖啡、热茶和无线网络。沈依乔常坐在三楼分区阅览室靠窗边的两人位,因读物多偏文史,这里成了经管图书馆人流量相对较少的地方,抬头可见后院里静谧的小路和繁盛的银杏林。

快到十二点了,下午一点半有课,沈依乔发消息给萧梓舟,约定中午在经管食堂就近吃饭。她的校内通讯几乎全部在学校自研软件和BBS论坛上进行,联系人也基本局限于萧梓舟和必要的师生、室友,手机QQ已经很久没用了,小企鹅头上显示了十余条未读消息。刚一登录,各类头像便接连闪烁,滴滴滴叫个不停,依乔连忙按下了静音键,又迅速切换到了电脑端。

沈若乔刚刚发来消息,问:“你还要学数学嘛?”

依乔知道若乔还没舍得买电脑、接网线,此刻一定在图书馆计费上网。她连忙输入回复道:“不用,轻松极了。”

若乔写道:“你们学校的金融专业对数学要求高吗?”后又追加了一个委屈的表情。

依乔写道:“你是感受到金融专业的挑战了吗?”

“说了你可能不信,我这数学水平,在学校里居然还能分在A班——先进班。同学们整体数学水平都一般,老师讲得慢,我目前感受还可以。但我听说金融对数学要求高,但不知道具体高在哪儿,所以来问问”,若乔加了一个吃力的表情,继续写道:“我想尽快学一些金融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看得懂财经新闻在说什么。可是,这个学期全是基础课,看起来毫不相干。尤其是数学,两大本厚厚的教材。想着要把这些全部学完,才能接触专业课,我有些着急。

“欲速则不达。我正好在经管学院图书馆自习,这里有很多金融专业的学生。我可以去看看他们都在学些什么。”依乔写着,想到萧梓舟入学时说的一句话,继续写道:“梓舟所在理科基地班,数学、物理、化学这类基础课程几乎排满了整个学期,晚上他还要去实验室。发教材的时候,光是纸质书已经堆满了宿舍。当时我就很没出息地感到庆幸,幸亏自己学的是人文呀!那些书,光看名字就已经让我感到紧张了,可梓舟总是显得游刃有余,把每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计划表精确到了每十分钟。有时候看着他自习的状态,就感觉时间似乎都静止了。他现在还没分专业,这些基础课在日后有多少是有用的还说不准,看他对自己那么苛刻,对学业那么投入,我就疑惑地问了问。”

“问什么?”

“我问他,学得这么认真,是因为喜欢还是因为觉得有用?”

“他怎么说?”

“他就说了一句:‘硬科学的治学精神是,不管是否喜欢,都必须熟练掌握。’”

若乔迟迟没有动静,过了一小会儿,依乔见屏幕上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立刻又没了动静。又过了一小会儿,若乔发来一句:“我又不是学硬科学的。”

依乔写道:“我想,梓舟的意思是,这些学科既然设置在这里,应该有它的道理。别急,我去看看经管的同学都在读些什么书。”

等了一会儿,若乔发来一句:“你怎么会在经管学院?”

依乔写道:“人文和理工的中间位置,既顾得上梓舟,也顾得上我自己。”

若乔写道:“好。再帮我看看你们那儿这个专业的师兄师姐们毕业都去了哪儿。”

没等依乔输入新的内容,若乔便显示离线了。

(2)

《中国当代文学》课听了整整一下午,太阳在湛蓝的天空中流转、西沉。走出教学楼,沈依乔脑子里想着巴金在《家》中的写作方式,蹬上自行车,一路朝西疾驰,来到学校的中心食堂,萧梓舟已等在门口。这里的特色小火锅是学校的名菜。

吃完饭,两人来到第一操场散步。夜色来袭,操场亮起了大灯,跑道上是进行夜跑打卡的学生,草地上有三支队伍分场踢足球。广播里放着Phill Collins的《Can’t stop loving you》。

二人把今日课程互相交流了一遍,依乔觉得,她不仅完成了复习,还学了点大学物理,这才有时间把今日若乔的苦恼告诉萧梓舟。

“你不用打听了,我在篮球队里认识几个经管的同学,我来问”,萧梓舟说:“其实,不用问都知道。从字面理解,金融是资金的融通,既然涉及到钱、流动和往来,数学肯定是个必不可少的工具。若乔如果想学好这个专业,就不要着急,工具课一定要学好。条件都具备了,该收获的自然会收获。除非,她并不是真想好好学,或者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她……畏难了?”

萧梓舟的轻描淡写如同晚霞似有似无的边缘,但依乔知道,他已经抵达了问题的实质。

“她不会的,最多就是有些心急。她这个人,最是要强的,怎么会畏难。她若是畏难,早就跟我一样了”,依乔说。

萧梓舟不禁哈哈一笑,说:“像你这样,对她来说不是最好么?”

沈依乔反驳:“这么说她,我替她不平。”

萧梓舟恢复冷静,说:“对不起,我收回。不过,你并不是畏难才学了文学,你只是接受了老天给你的‘礼物’,我也是。即便我们都觉得自己选了一条轻松的路,还是要清楚,这世上不存在什么捷径和窍门。如果一个人想走轻松的路,那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