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化中国梦为世界梦

“在当今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的语境中,中国梦应该是相对清醒的思想意识、比较清晰的远景图画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先生的看法清楚地指出,思想意识—远景图画—理想信念是分析中国梦的三大维度。

谈思想意识,中国梦超越了“古今中外”的思维定势;谈远景图画,中国梦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形象表述;谈理想信念,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


“中国梦”的三重内涵


一个世纪来,美国独立战争领袖林肯的“民有”(of the people)、“民治”(by the people)、“民享”(for the people)理想,鼓舞了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们去缔造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半个世纪来,毛泽东同志“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理念又激励着共产党人将社会主义梦想与中华崛起的目标结合起来。十八大后再次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令人鼓舞的是,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这一目标。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图片展时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现时代的中国梦。那么,什么是中国梦?一言以蔽之,中国梦的三大内涵就是源于中国(of China)、属于中国(by China)、为了中国(for China)。

先说源于中国。

历史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迈入救亡图存的艰难之路,对世界的贡献远不如昔。一些民族虚无主义者甚至得出除了“四大发明”,近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几乎是空白的悲观结论。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理念,经历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终于有了眉目,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现代贡献。在全球治理中,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给世界带来不可承受之重。摈弃西方政治负面遗产,为世界展示更符合国情的模式选择,值得不少发展中国家借鉴。在“中国制造”外,中国的发展道路、治理模式鼓励中国提出更多“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倡议、构想和选择,丰富世界发展模式多样性。换言之,世界需要中国梦。中国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再说属于中国。

中国梦首先是属于中国的。我们不做其他国家的梦,尤其不做美国梦。“赶英超美”只是阶段性中国梦。防止美国将霸权负面资产转嫁到中国头上,需要我们头脑清醒,坚持梦的自信、梦的自觉。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一些人笃定赶超美国就是中国梦,这很可能滑入美国梦的怪圈。明确提出中国梦,能够防止中国做美国梦。

而且,如前文所述,属于中国的中国梦,不是孤立的,而是特色梦、亚洲梦、普世梦的三位一体。

最后是为了中国。

中国不做美国梦,但不排斥美国梦,也不排斥欧洲梦、印度梦等。恰恰相反,中国的成功鼓励其他国家去实现各自的梦想,中国需要世界梦——为了中国也是为了世界,为了世界才能更好地为了中国。中国梦与世界梦是完全融合的。中国不做脱离世界的狭隘民族梦,世界也不做排斥中国的“西方中心论”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针对中国梦的上述三重内涵,实现中国梦的方式同样有三点:

一是圆梦:中华民族不乏海洋文明基因,要推动实现中国的海洋强国梦,源于中国的海洋文明转型之梦。

二是释梦:针对世界之乱局、乱象、乱序,中国梦就要去发掘属于中国的包容梦,像历史上将佛教包容为佛学、禅宗一样包容西方的普世价值,塑造人类共同价值,实现东西方大融合、南北方大均衡。

三是做梦:灵感来自五千年文明、激情来自万里河山。中国要勇于做亘古未有之梦。昔日,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曾激励一代代美国人。今日,“中国有一个梦想”正激励千千万万中国人,去实现超越西方、超越中华历史成就的伟大目标。中国不仅为自己做梦,也替世界做梦。


中国梦的历史意义


中国梦的提出,实现了三大超越:

其一是超越“古今中外”思维定势。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体—用的思维定势,严重束缚了国民心态;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更一度走向全盘西化的邪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只有落实到“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真正得以体现。中国梦的提出,就是中国作为民族和国家自信、自觉的最终体现。今天的中国,仍然纠缠于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二元对立。超越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维定势,告别东西方,关注大南北,恢复中国本为世界领导型国家的道统,就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其二是超越“百年国耻”。一百余年来的现代化梦,造成中国“赶英超美”的狭隘与躁动。中国梦的提出,超越了西方梦、美国梦、现代化梦,开启真正属于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在拙著《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中,我曾提出,中国梦不仅不排斥西方,而且主张中欧携手,开创新人文主义。当然,应然与实然总是有差距,但是认识上的超越是迈出的最关键一步,接下来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其三是超越了“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超越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正在实现三大文明转型:从农耕向工业(信息)文明转型,从内陆向海洋文明转型,从区域向全球文明转型。之所以说转型,是因为“天人合一”、“量入为出”等理念不适应于当下虚拟时代,需要确立新的价值规范;是因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思维局限于淡水;是因为“四海一家”的时代已经让位于“四洋一家”的时代;是因为“天下”观需要升级为全球观。

总之,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真正走出近代,超越国家心态、崛起冲动、复兴情结。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人,也属于世界人民。真所谓天下无外,中国梦也无外。澳门大学魏楚雄教授曾表示,“中国梦”不仅应该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扉、指引他们欢欣鼓舞地朝此梦境前进;同时,它还应该像一座巨大的磁场一样,把世界上绝大多数民众吸引过来,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梦”的美好与温暖。只有这样一个能为中国大多数人和世界大多数人所理解与接受的梦,才是真正的“中国梦”。


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


此梦非彼梦。中国梦并非虚无缥缈,而是有明确的愿景、现实的路径和可靠的条件的,靠中国人踏踏实实努力去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现实表述,是国家梦、民族梦、社会梦的有机统一。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须处理好以下几对辩证关系:一是整体性与个体性:中国梦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也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如何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换言之,如果一些中国人的梦与另一些中国人的梦矛盾,怎么办呢?这就要既注重同等机会,也追求整体效果。二是同时性与差序性:中国梦的实现,要兼顾“个人—家庭—次层群体—国家—全球”的健全发展。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有先后,是层次性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美好生活。三是和谐性与特色性:如果所有中国人的梦是一样的,则太单调了。梦想本身也是五彩缤纷又各具特色、总体和谐的。中国梦,不仅不扼杀个人的梦,反而通过包容、提炼,集各种梦想之大成。


化中国梦为世界梦的途径


近代以来“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的逻辑,正在朝向“塑造世界,塑造自己”的逻辑转变;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对国际社会的最大贡献,让位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地区治理过程中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世界梦。

化中国梦为世界梦的途径关键有三条:

其一,己欲立而立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中国梦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强大吸引力。中国要实现中国梦,也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脱贫致富、提升国际地位的梦想。为此,中国秉承亲、诚、惠、容理念,倡导正确的义利观,着力打造命运共同体,就是化中国梦为发展梦。所谓命运共同体,通俗的说,就是同甘共苦,最终追求共同的归宿和身份。共同利益,只是同甘;共同安全,才是共苦。

其二,己欲达而达人。中国是新兴国家的领头羊,对其他新兴国家产生极大的示范、鼓励作用。中国梦也是新兴国家的发达梦。在中国外交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从低端迈向高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性一面上升,而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互补性增强——发展中国家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后方市场,新兴国家则承接中端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大国合作具有推动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的战略意义。

其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梦是东方文明复兴梦。对周边国家,中国秉承亲、诚、惠、容理念,着力打造责任共同体;对发达国家,秉承互利共赢、相互尊重理念,着力打造利益共同体。中国不会重复国强必霸的历史循环,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正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忠恕之道,努力开创新兴国家关系,提出亚洲新安全观,倡导和谐地区、和谐世界。亚洲是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家园,各方有责任共同维护好和平繁荣稳定的局面。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性有所上升,但合作性仍有待发掘。中国提出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并倡导与欧洲国家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就是避免零和博弈,实现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共赢。

化中国梦为世界梦有无指标?学者谭中先生曾指出,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但希望将来有一天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谈起“中国梦”来都津津乐道,憧憬着一种胜景,不是“谈虎色变”而是“谈梦色颐”,那样的话,就是真正化“中国梦”为“世界梦”了。

总之,化中国梦为世界梦,既是意愿,也是必然。中国梦与世界各国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是相通的,其理念就是用我的梦托起你的梦。中国梦,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