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消化系统疾病知识更新极为迅猛,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网络的应用,循证医学、整合医学及个体化医学等概念对医学产生了革命性冲击,对疾病诊治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胃肠病学随着内镜新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临床诊治技术快速发展,成为一门实践和技术操作要求很强的学科,形成内科和外科交叉融合,内镜下微创技术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因此,要做一名好的胃肠病临床医师,不但要精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内镜下诊治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能够准确分析社会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和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导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转归。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能够集临床、心理学和哲学等知识于一身,这样才可以应对并解决各种复杂的临床问题,以客观敏锐的思维正确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作为一名在内科学及消化专业领域临床一线工作和从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三十余年的专家,深深感到在临床工作中有一部案头工具书的重要性。2012年底在完成国家“十二五”医学本科规划教材《内科学》的编写工作后,启动本书的编写工作。旨在为我国从事消化临床工作的医师们提供一部临床工作实用且系统整合的案头工具书,以指导其临床医疗实践。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数字医学应用时代也随之到来,也要求未来出版的书籍数字化、网络化、定时更新,可以为用户下载更新版本。因此,我们也将计划提供本书的数字版,并将相关疾病诊治规范录像和动画定期更新,供广大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参考应用。
2012年12月,我们启动了本书的编写计划。在征集国内部分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著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邀请全国学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学术影响力大的临床一线专家担任本书的副主编和编委。2013年9月13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有60余名来自全国著名院校的专家和教授参会。与会的全体编委一致认为:编写一部高水平的大型胃肠病学专业工具书具有较大的难度,对全体编委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为全国同行提供共同学习和学术交流的极好机会。编者们认真对待每一章节的编写,尽可能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疾病诊治进展和研究热点,既要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也可为研究生及研修医师提供学习参考。
在编写过程中,编委们认真进行各个章节的编写,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反复修改,精心审校,力争为我国广大临床医学消化学科的同道们提供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临床工具参考书。
在我们的编写队伍中,集中着一批国内消化专业领域的精英和后起之秀,他们临床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思维活跃,对于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贡献。本书历经三次编委会、一次统稿、五次校稿,全程历时两年,终于付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稿并非完善,我们这一编写团队将会继续跟踪胃肠疾病诊治研究热点,关注学术进展,及时进行修订工作。我们编写团队约定,当每一版发行之日,就是我们下一版编写启动之时;我们会为有志于胃肠疾病诊治和研究的同道们提供最新版本的临床工作参考用书。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受到来自各个专家所在单位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原主编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现主编单位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本书交付出版之际,作为主编遇到人生中医学生涯的又一次挑战。22年前,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工作达10年之久后,为求学远赴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后留校工作。已然熟悉并习惯了广州的工作和生活,于2014年秋季再次举家北迁回到北京,对我本人又是一次人生的挑战。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我在医学消化专业领域工作的第三个平台,能供职于这样一个管理和运营机制全新的医院,是我医学和学术生涯又一新的起点。因此,本书的出版也是本人就职于新单位的一份贺礼。祝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探索新路,为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作出贡献。我也愿为医院的成长进步和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本书从白云山脚下起步编撰,在北京香山完成最后校稿付梓。借此出版之际向所有为本书编写出版工作付出辛勤努力和工作的专家、教授、同道、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本书出版的消化界的前辈和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的期望是我们所有编委的动力。欢迎各位同道及广大临床专家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并批评指正。

主编 姜泊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