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女人哲学:林徽因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尘埃中开出花朵,苦难中享受人生

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其实很少能有人一开始就从容面对。林徽因也曾抱怨,她在给费慰梅的信中说:

我一起床就开始洒扫庭院和做苦工,然后是采购和做饭,然后是收拾和洗涮,然后就跟见了鬼一样,在困难的三餐中根本没有时间感知任何事物,最后我浑身痛着呻吟着上床,我奇怪自己干吗还活着。这就是一切。

家务的琐事占了她做建筑研究的时间。之前,这些家务都由佣人打理,现在都得自己亲力亲为。她苦恼极了,于是她常常写信给她的挚友费慰梅。

费慰梅是美国人,在23岁时来到北平,她和林徽因相识后非常投缘,她们是用英语交流的。她们有太多的共同点,都是学习美术,都对中国艺术深怀兴趣,都对“美”很敏感,因为林徽因有着双重文化的熏染,她的一些想法更容易得到这位西方友人的理解。

所以,林徽因常常会把烦恼向这位朋友倾诉。

最最亲爱的慰梅、正清,我恨不能有一支庞大的秘书队伍,用她们打字机的猛烈敲击声去盖过刺耳的空袭警报,过去一周以来这已经成为每日袭来的交响乐。别担心,慰梅,凡事我们总要表现得尽量平静。每次空袭后,我们总会像专家一样略作评论:“这个炸弹很一般嘛。”之后我们通常会变得异常活跃,好像是要把刚刚浪费的时间夺回来。你大概能想象到过去一年我的生活的大体内容,日子完全变了模样。我的体重一直在减,作为补偿,我的脾气一直在长,生活无所不能。

在信中,我们也能够读出林徽因的一点幽默,以及在应对生活中那些无力改变的现状的一点诙谐。日子还在继续,愁眉苦脸并不能解决问题。

1940年春天,梁思成和林徽因亲手设计并建造完成了这间80多平方米的住宅,有3间住房和1间厨房。这座小屋背靠高高的堤坝,上面是一排笔直的松树,南风习习吹拂着,野花散发出清新的香,短暂的平静让人错觉又回到了往昔的生活。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生中唯一一次为自己设计建造住房。

当年,在房屋建好之后,林徽因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我们正在一个新建的农舍里安下家来。它位于昆明东北八公里处的一个小村边上。风景优美而没有军事目标……出人意料地,这所房子花了比原先告诉我们的高三倍的价钱,所以把我们原来就不多的积蓄都耗尽了,使思成处在一种可笑的窘迫之中……以致最后不得不为争取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乃至每一根钉子而奋斗……”

林徽因用行动去践行她那“要用浪漫跨越艰难”的心愿。这里不是故乡,但是她相信,有家的地方才有归属感,她想要一个温馨的港湾,梁思成就去“为争取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乃至每一根钉子而奋斗”,苦难在这份浪漫中也褪去些许苦涩。

常常听到有人感叹:“生活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波澜,活着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显然,这是不懂生活的人。生命本身是一张空白的画布,随便你在上面怎么画:你将痛苦画上去,看到的将是灰暗和空虚;将完美和幸福画上去,呈现在面前的将是绚烂和惊喜。

即便艰难又如何?当我们用诗一样的情怀去浇灌,就能让尘埃开出花朵。苦难困顿只在我们的额头上留下皱纹,却未在一个诗意的灵魂上留下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