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毋固
“毋固”有两层含义,其一,万事万物并非一成不变的,不能用固有的观点静止地看待事物,而要善于打破常规;其二,要打破自我封闭,给别人以表达意见的机会,同时,还要善于多渠道地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1.常规需破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少年从军,作战英勇,在抗击匈奴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时期的三朝元老。有一次,匈奴攻打上郡,汉景帝派去的一名亲随及其带领的几十名卫士遭遇三名匈奴骑士的袭击。结果,卫士们全被射杀,这名亲随中箭逃回李广军中。李广率领百名骑兵追击,亲自射杀其中两名匈奴骑兵,擒住一人。正在此时,匈奴数千骑兵赶到,李广所率的百名骑兵慌忙上马欲逃,被他喝住:现在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必被追;不逃,匈奴人会以为是我们的诱敌之计,必不敢进攻!于是,他带领士兵迎着匈奴骑兵进发,在离对方两里左右的地方,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人怕中埋伏,派一名将官出阵试探,被李广射下马来。双方一直僵持到夜半时分,匈奴人怕遭汉军夜袭,悄悄撤退而去。(注: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飞将军”李广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是因为他打破了“敌众我寡只能逃”的常规。“毋固”追求的是不固执己见,要求当事人认清事物变化的规律,明确事物发展的走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不拘泥于传统的解决问题范式。
当企业面临困境、用固有的方法无济于事的时候,企业管理者能否打破常规就显得极其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孔子看不起那种“硁硁然小人”(《论语·子路》)。硁硁是象声词,即敲击石头的声音,引申为“像石头那样坚硬”之意。孔子认为,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这样的人只能是小人。毫无疑问,君子固然需要坚持,需要有恒心,但在环境迅速变化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2.听与拒听
“毋固”追求要求企业管理者打破自我封闭的无形之墙,敞开心扉,多听一听别人的想法,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否则,很可能陷入一意孤行的尴尬境地,或者囿于画地为牢的狭隘的思维方式。
唐太宗李世民系唐朝开国皇帝高宗李渊之子,他的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李世民在位23年,年号“贞观”。由于他选贤任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创造了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人仍被称为“唐人”,国外华人聚集区仍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代文化影响之大。
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治世明君,与他虚心纳谏的过人气度密切相关。他深知:“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政要·论求谏》),意思是,大臣们只有言语耿直不阿,才能令天下太平。此话确实是唐太宗的肺腑之言。
张玄素本是隋朝官员,李世民即位后特地召见了他,并向他征询为政之道。张玄素对答如流,很有见地,被唐太宗提升为侍御史,不久又升迁为给事中。一次,唐太宗下令修葺洛阳的乾元殿,以作外出巡游的行宫。张玄素听到消息后,上了一道奏折,认为此举大为不妥,并罗列了一系列理由:阿房宫的修造,让秦朝亡国;章华台的修造,让楚国灭亡;乾元殿的修造,让隋朝垮台。唐朝当时百废待兴,国力比不上当年的隋朝,唐太宗如果大兴土木,过失远远超过隋炀帝,将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雪上加霜,与夏桀、商纣一样成为昏君。面对这样的直谏,唐太宗并没有龙颜大怒,不仅及时地收回了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而且对张玄素大为赞扬,并赏赐彩帛数百匹。(注:出自《旧唐书·张玄素马周列传》。)
唐太宗善于接受大臣的批评,这可以从他对待魏征的态度上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出来。魏征字玄成,曾经当过道士,后来参加瓦岗军,为太子李建成旧部,曾参与谋划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不计前嫌,对学识渊博的魏征委以重任。当初,唐太宗曾质问魏征: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征没有求饶,反而倔强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是今天的结局。唐太宗对魏征的直率非常赞赏,让他担任谏议大夫。魏征敢于向唐太宗直言进谏,曾经200多次直陈唐太宗的过失,唐太宗都虚心接纳,改变了错误的决策。(注:出自《旧唐书·魏征列传》。)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非常伤心,感慨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用铜来做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帽;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历代的兴衰;将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我一直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出现过错。现在魏征已经去世,让我失去了其中的一面镜子。
遗憾的是,对于不少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虽然不可能拥有古代君主那样的地位和荣耀,却习惯于独断专行的决策方式,经常强行推销自己的观点,根本不给下属表达看法的机会,或者将下属提出的各种建议当作“耳边风”。当这些管理者头脑尚清醒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尚能发挥作用;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导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迅速折旧的时候,则很容易出现致命的失误,让企业走向失败。
毫无疑问,在下属面前,上司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自信,但他们毕竟不是先知先觉者,难免也有犯错误的时候,甚至可能犯很低级的错误。此时,不少管理者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为了维护面子,根本不会接受下属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者明知自己的某项决策可能会导致不利的结果,仍然硬着头皮知难而上,颇有几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概,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因此,听与拒听,不仅体现出不同管理者之间认识上的差距,还体现出不同管理者之间气度上的差距。
3.兼听与偏信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毋固”追求不仅表现为放下架子,给下属更多的话语权,而且表现为多方听取意见,而不是听信一面之词。
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征:明君和昏君的区别是什么?魏征回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也就是说,君主之所以圣明,原因在于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原因在于他偏听偏信。魏征列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解释,古代尧、舜之所以成为圣君,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让小人无法蒙蔽他们;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之所以成为昏君,是因为他们深居宫中,远离朝臣,远离百姓,使得百姓的呼声无法上传。
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企业管理中的许多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那些涉及面较大的决策,企业管理者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去征求意见,否则很可能让某种不能反映民意的意见占上风,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因此,处于上位的管理者应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否则,很可能构筑一道无形的信息屏障。如果传递到决策者耳朵中的信息都经过了相应的过滤,那么,所做出的决策必然背离正确的轨道。糟糕的是,由于不少管理者缺乏大度的气量,容不得别人不同的意见,久而久之,很可能使下属形成爱揣摩上司意思的习惯,说出来的话也都是为了迎合上司的偏好。此时,在表面上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背后,是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很容易使企业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