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旅游小镇的发展逻辑
对旅游为何主导着特色小镇发展的解释及回应,其核心在于理解旅游的本质是什么,由此衍生出旅游小镇的本质是什么。学界对于旅游的本质是什么尚无定论,其中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旅游本质是“人诗意地栖居”。这种观点认为:人类通过旅游,将居住的生活走向遥远,去寻找遥远的自我现身,获得自我。人在旅途,体验到大自然的完美,并因完美而停留,在旅游中,在天空下,大地之上,人类获得光明。这就更揭示了旅游的本质:旅游,虽然是人形式上的空间移动行为,但本质上却是走向遥远生活的居住,是获得自身显现的诗意地居住。人,因此获得存在的意义。旅游也是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方式,由于日常生活已难于寻找到诗意,所以人们要去旅游,所以旅游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赋予旅游本质的标签包括: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事物、异样的体验、丰富的文化、内在的情结、生活的意义,等等,最终使人找回自我、回归本我,发现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要想获得诗意,必须通过栖居,诗意是内隐,栖居是外显,外显的对栖居环境的感知,影响到内隐的对诗意心灵的感应。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城镇化浪潮下,栖居环境与美好的距离越来越大,正如2013 年 3 月 8 日,习近平同志来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在与代表交谈时指出,“深呼吸这个最基本的需求,倒成了现在老百姓最幸福的追求,很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旅游正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依托,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成为美丽经济、美好产业、美妙人生之指向。总而言之,旅游业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事业。
对旅游本质的追求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回应了旅游为何会主导着特色小镇的发展。在这里,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是,将旅游小镇当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实际上,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仅是旅游小镇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旅游+”,把旅游当成主体地位,除了可以是“旅游+其他产业”外,还可以是“旅游+不同要素”、“旅游+不同领域”,甚至可以是“旅游+不同发展模式”,如“旅游+城镇化”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此外,从特色小镇设置的初衷及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来看,特色小镇应以特色产业的建构为核心。这里的特色产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特色产业有别于一般产业,着重高端产业或新兴产业,如金融、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形成引入型的高端或新兴特色产业小镇。如杭州萧山信息港小镇,以杭州湾信息港为大本营,依托高新电子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主打招牌,重点引进信息软件和科技服务、互联网及“互联网+产业”,形成了六个与当地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互联网+”特色鲜明的智慧谷,以及一个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联创空间,成为信息技术特色小镇。在做特、做专、做优信息技术产业基础上,通过开发萧山信息港小镇全景导览图,制作景区交通指示牌及游览路线标识,规划景区停车场,配套了集景区讲解、信息咨询、休憩参观、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小镇游客中心,使信息港小镇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另一方面,特色小镇的发展并非盲目引入特色产业、为特色而特色,而应该是奠基于当地历史传统及现有基础,通过思想、科技、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将以往一般产业发展为特色产业,形成改进型的本土化或传统化特色产业小镇。如陕西省杨陵区的五泉镇,通过制定“产学研融合、繁育推一体、种加销并重”的发展思路,引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现代农庄+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围绕“设施农业、涉农工业、农业科普”三大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功打造农业特色小镇。在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完备公用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配套基础上,依托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农家特色旅游,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商儒文化和隋汉文化,发展文化特色旅游,带动五泉镇旅游业的发展。引入型的高端或新兴特色产业小镇和改进型的本土化或传统化特色产业小镇,是以特色产业建构为核心的特色小镇,这些小镇部分也发展为旅游小镇,这是旅游小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思想是“+旅游”,即以特色产业为主体地位,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形成的特色旅游”。
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中,旅游小镇数量居多,是因为除了“旅游+”下的旅游小镇还有“+旅游”下的旅游小镇。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无论是以某一(类/种)产业为特色,抑或走哪一种(类)发展模式,无论是某一(类)特色小镇,还是“旅游+”下的旅游小镇,抑或“+旅游”下的旅游小镇,都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小镇,经济的增长、产业的发展,从本质上讲都仅是手段是形式,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使小镇兼具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更体现生命质量的和谐家园,朝着“诗意地栖居”方向前进。因此,“诗意地栖居”是旅游小镇的发展逻辑,也应是所有特色小镇的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