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供给侧经济学派演进与主要观点
1.供给侧经济学派演进
两个多世纪以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对供给侧的研究和应用起起伏伏,但从未淡出经济学人的视野。虽然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与经济学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萨伊和供给学派提出了较鲜明的“供给创造需求”和供给管理政策,所以供给侧经济学派(supply side economics)的开端,被认为是19世纪初萨伊定律(Says Law)的提出和发展。随着“后来居上”的凯恩斯主义革命的发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对萨伊定律进行了几近全盘的否定。不过,随着凯恩斯主义局限性的显现,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重新兴起,构成历史上在供给侧的第一次“复辟”,且明显带有“螺旋式上升”的新特点,但紧接着又没落于“凯恩斯主义复辟”的浪潮中。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供给侧学派又重新以“供给管理”回归政界、学界的视野,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1]。供给侧经济学派演进轨迹如图4-1所示。
图4-1 供给侧经济学派的演进轨迹
2.供给侧经济学派主要观点
供给侧经济学派主要观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给侧。供给学派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会抑制储蓄和投资,不会增加就业和产量,不仅如此,扩大财政赤字支出还会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多,物价持续上升,最后酿成恶性通货膨胀。(2)增加供给的途径是经济刺激和投资。供给学派认为,增加生产和供给必须通过增加投资和劳动来实现,特别是投资的增加,而投资是储蓄的转化,所以产量的增长间接决定于储蓄量的高低。(3)增加刺激的主要手段是减税。经济增长决定于供给,供给决定于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征税、规章条例、政府支出、货币供给等。供给学派认为,减税是刺激与增加供给最有效的手段。高税率会严重挫伤劳动热情,缩减个人和企业储蓄能力,而储蓄减少将使利率上升,高利率同时会导致企业生产规模萎缩,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商品供给不足。(4)增加刺激的外部条件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供给学派特别强调市场机制作用,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如反对政府的过大社会福利支出,反对国家控制货币发行量。我国供给侧改革思想与供给侧学派的观点有很大不同,不能照搬照抄,需要结合国情,汲取西方国家经验与教训,获得有效借鉴。
3.中美供给侧改革不同之处
供应学派的诞生建立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注重需求侧管理,通过刺激需求达到经济调控目的,货币政策是其典型工具。尽管凯恩斯主义被一再证明在短期内确实有效,但长期来看,一味扩大需求会导致持续通胀,进而导致经济停滞。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将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的主张结合运用到宏观经济管理中,推动了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具体措施有缩减财政支出、实施大幅度减税、减少企业干预、对货币供应量进行严格控制等,从实践效果看,具有正负两面效应,但总体上是正向的。从1982年12月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保持65个月的连续增长,而且在1984年,一度扭转财政赤字的危机,实现了预算收支平衡,通货膨胀率实现大幅下降。不过,里根经济学也有负效应,比如,大规模减税使得里根政府在大部分年份里财政赤字依然严重,而且由于大企业从减税政策中获益更多,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说明,无论哪种经济思维,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2]。
美国供给侧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尽管在减税、减少政府干预、防止货币发放无序增长等方面,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很可能与西方的供给学派理论和实践有相似之处,要吸收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但中国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思维及实践会有很大不同。第一,经济形势不同。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推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形势是经济增长率为负、通胀率超过两位数;而中国供给侧改革是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和没有通胀风险的情况下提出的主动战略创新。第二,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同。经济形势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在实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偏灵活的货币政策使用的空间更大。第三,着力点不同。里根政府时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着力点是“减”,包括大规模减税,以及减少福利开支等;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主要着力点在于“改”,比如在制度改革上,会涉及基于建立高效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基于提高市场效率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于构建稳健投融资环境的金融体制改革、基于释放有效需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
[1]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 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8):2-16.
[2]徐立凡.“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有何意义[N].京华时报,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