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引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1.从供给侧看中国经济增长空间
当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和货币主义(Monetarism)都无力了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增长就真的陷入困境或失去方向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凯恩斯主义所信奉的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都不是财富的源泉,也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驱动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它们只是价值实现的条件;而货币主义所看重的货币因素,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只是间接影响需求的因素,或是为价值实现创造条件而已。另外,在需求刺激政策有效的时候,结果也仅仅是推动供给的数量反复,而不能推动供给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升级。当我们沿着总需求路线走到死胡同的时候,如果从供给侧看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中国经济增长空间依然很大,因为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深层原因并非需求总量约束而是供需结构不匹配,通过供给侧改革,能够解除供给抑制和匹配需求,同时能够推动供给升级从而不断创造新需求,获得新的增长空间。
2.新供给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技术和产业的演进、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供给与需求循环往复的交互作用是形成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力量。从供给侧结构演化升级来看,一个完整的供给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与供给老化等四个阶段(见图1-1)。(1)新供给形成阶段。当新供给随着技术进步孕育产生,社会旧供给仍在延续,经济处在新周期的导入期,经济潜在增长率开始回升。(2)供给扩张阶段。当新供给内容被社会普遍接受,新需求被新供给创造出来时,新供给与新需求会形成良性互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3)供给成熟阶段。该阶段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普及,社会资源纷纷涌向新供给领域使得供给数量快速增加,而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能力降低,需求逐步趋稳,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开始降低,经济增速回落。(4)供给老化阶段。成熟阶段形成的过剩供给在短期内难以消化,过剩产业的沉没资本不能退出;老化供给不能创造新的需求,造成总需求持续下降;新供给尚未产生,经济整体将进入萧条期。由此可见,我们需要从供给侧着手,通过改革创新形成新技术、新供给与新经济,从而推动中国经济保持螺旋式升级态势与持续发展。
图1-1 完整供给经济周期
3.供给经济周期的演化机理
在新供给形成阶段和供给扩张阶段,不但新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而且所有产品销售收入最终都会变为要素报酬,而资本、劳动和资源等要素报酬通过消费和储蓄投资,形成新的需求。然而,一旦一种产业的生产技术普及到一定程度,进入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形成产能和产量过剩,不但原投入的生产要素报酬不能及时回收,而且大量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过程就会中断。如果一个经济体中大部分行业处于新供给形成和供给扩张阶段,这个经济体就会充满活力,经济增长处于较高水平,整体运行趋势向上;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较多行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这个经济体的活力就会下降,整体运行趋势就会向下。当然,任何一项技术和产业早晚都会进入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无论是刺激总需求或是通过计划手段影响旧供给,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周期和供给老化的问题。甚至,扩张性的需求刺激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吸收部分过剩产能,但长期反而会进一步导致过剩产能扩张,加剧供需矛盾,阻碍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自我循环发展。
应对供给老化真正有效的办法是更新供给,而更新供给最有效的办法是激发企业家精神,吸引社会资源创造新供给,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如此才能使经济尽快恢复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运行轨道。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不仅在宏观上是恢复经济均衡(economic equilibrium)的必然循环,在微观上也一样。比如,在乔布斯创造出iPhone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原本是不存在的,而iPhone手机面世之后,新需求就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一旦资本、资源、劳动等要素开始集中于新供给,老产业的过剩产能自然会退出,整个经济不但恢复新均衡,而且将重启新增长模式。
[1]滕泰.更新供给结构、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1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