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说话艺术(全新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说话是如此重要

声音是人的第二张名片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进了贾府拜见贾母后,正和贾母谈论着自己体弱多病和吃药的事,听到了后院中有人笑着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正在纳闷,贾府中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岂会有人如此放肆无礼,便见到了姗姗来迟的王熙凤。

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先用工笔实写的方式描写她的外貌和穿着,最后一句“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点睛她的性格。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方法。

艺术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的表现必定是从生活中汲取的真实材料。一个人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遣词造句,都是表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说话时,第一个被他人知觉的信息便是声音,当看不到本尊时,音质、音调、语速变化都会形成某种印象。心理学家认为,形成第一印象时,38%的信息来自声音,所以说声音是人的第二张名片。

声音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精力充沛的人说话底气十足,铿锵有力;病恹恹的人说话气若游丝,有气无力。情绪、情感、年龄、喜好等,也会从声音中体现出来。同时,一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会体现其个人素养和修为。

一次,幼婷在公司等电梯。每到下班高峰时间,写字楼里的电梯总是特别繁忙,尤其是高层梯,常常上到18层就客满,然后直接下去,幼婷站在23层等了三趟,电梯不是路过不停,就是直接从低层下去了。十多分钟后,幼婷终于等到了一趟,电梯门“唰”的一下打开时,幼婷眼前一亮。在众多男性当中,站着一位高挑妩媚的女子,幼婷偷瞄了一眼,她虽算不上绝色,但也是个大美女。

“从来不知道,楼上公司还有这么一号人物”,脑子里带着问号的幼婷木呆地进了电梯。门“呼”的一下合上了,幼婷贴着门口的角落站好,大略打量了一下电梯里的情况。在最里面站着的都是西装革履的男子,一个个疲惫不堪的样子,想必是工作不力,又被上司责骂了。他们是楼上一家证券公司的职员,幼婷经常能在电梯里碰到他们。美女身边则是两三位女性,她们应该是好友,电梯开门,有人进来时,她们几个人窃窃私语,而且互相照应。不得不承认,有这样一个女子站在人群中,其他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通通变成了路人甲,光芒都被她占去了。

电梯一层层地下降,几乎每一层都会停一下,走走停停,搞得幼婷头晕乎乎的。终于到了一层,幼婷本想快点出门,没想到被美女一行人抢先了一步,美女呼朋引伴地走出电梯,大声地招呼着等在大厅里的朋友。听到她说话,跟在后面的幼婷大吃一惊,她的声音沙哑而粗粝,音调很高,而且语态粗俗,不时地蹦出一句脏话。幼婷诧异地看着美女一行人走出旋转门,心中一阵惋惜:这么美的女子,上天竟然只给了她一副好皮囊,没有灵魂就算了,连一副好嗓子也如此吝啬。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声音是有偏爱的,女性偏爱声音低沉、雄厚的男子,男性偏爱嗓门亮的女子。针对非洲坦桑尼亚的一个部落的研究证明,声音低沉的男子比那些声音高亢的男子更具有吸引力和繁殖能力。科学家这样解释,女性认为低沉的声音代表男性健康、权威、有男子气概;而男性喜欢女高音,他们认为这样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有女人味和青春活力。

嘉宇对自己的声音魅力有着亲身体会。上中学开始,嘉宇就因为声音好听而在学校里备受喜爱。他的声音属于中低音,十几岁时听起来,就有点少年老成的味道。嘉宇是学校的广播站站长,经常代表班级参加校内的演讲比赛,有时还会代表学校到区里参加比赛。

因为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嘉宇爱上了唱歌,他买了大量的唱片,边听边学,还刻意模仿港台歌手的腔调,梦想有一天成为新一代的情歌王子。为了这个目标,嘉宇还报名参加过电视台举办的歌唱大赛,可惜连初赛都没通过就被淘汰下来了。

做了几年明星梦之后,嘉宇因为成绩不佳,没能升入大学,父母不想让他继续做白日梦混日子,遂将其送到了技校,学习理发的手艺。嘉宇没有心情学什么理发,他还在梦想着有一天星探能够听到他的好声音,将他签到唱片公司做歌手呢。

长期的反叛让他和父母的关系特别糟糕,终于有一天,嘉宇决定放弃学业、逃离父母、逃离让他梦想破碎的地方。他跟着女朋友从河北来到桂林——女朋友的老家。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身无分文,不认识一个朋友,只有一门学了半吊子的手艺——理发。嘉宇想要和女朋友过上幸福的生活,首先就要想办法生存下来,嘉宇花了一千多块钱,置办了两把专用电吹风、几把椅子、墙壁镜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又向女朋友的表姐借了一间空置许久的小门市,草草准备一番,嘉宇的小理发店就开起来了。

在大陆最南端的城市,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嘉宇的理发手艺也不是最好的,和本地人开的理发店相比,嘉宇没有任何优势。好在他操着一口京味儿普通话,在这个略显偏僻的南方城市,从嘉宇嘴里出来的北京味儿特别受欢迎。不少顾客因为爱听他说话而光顾,女孩子则偏爱他的男低音,觉得他讲起笑话来特别性感。

嘉宇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晚上回家后,他还会特别搜集些笑话、相声段子背下来,第二天说给客人听。慢慢地,街坊邻居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街角处有一家理发店,老板是一个风趣、幽默的小伙子,不仅爱说话,声音还特别好听。就这样,嘉宇顺利地度过了初来乍到的第一年,理发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他和女朋友的幸福生活也有指望了。

声音是带有能量的,温婉的声音让人觉得安心,产生信任感;甜美的声音让人愉悦,乐于倾听;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低音通常是性感的象征;小女子娇滴滴的声音,常常让男人升起保护欲。声音是人的第二张名片,也是一个人个性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声音的优势,会给生活和事业带来好运,将真实的感情融入声音中,亲切地传递给对方,便在无形中塑造了自我形象。

说话从支支吾吾开始

你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话的?最开始说的是哪种语言?讨论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谁第一个讨论天气?又是谁第一个开口赞美异性?既然人类是从大猩猩进化来的,那我们的祖先最开始说的难道是“猩猩语”?

没有人知道,人类的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口说话的,最新发现的古化石证明,18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已经开始用话语交流了,那时候没有系统的语法、发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近似乱吼乱叫,就像今天的狗叫、狼嚎一样,先人们谈论的自然是和打猎、天气、洞穴、食物有关的话题。

第一个研究这个问题的人是来自苏格兰的蒙波多。1773年,蒙波多出版了有关人类起源的著作。他认为,人类是从鸟类那里学会说话的,鸟类的语言和人类一样,有音调、有节奏,单个音符没有意义,组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含义。而且,人类和鸟类都用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

后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遗传学家认为,人类最初的语言是咂舌。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非洲坦桑尼亚的部落,部落中人的语言有类似打响指、吧唧嘴的声音,这占据全部语言的40%。在其他部落也发现了类似情况。

按照这个假设,人类的语言是从猴子那里学来的,弹指、咂舌声向来是猴子的特长,这些声音后来进化为语言中的辅音,猴啸则被人类发展成元音。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则认为,人类的第一批单词来自疼痛、愉悦,是对各种情绪的自然反应。

说话是一项非常难学、复杂的运动,和练习小提琴、学杂技差不多难度,因此,小孩子才需要用近10年的时间才能修炼到成年人的说话水平。

人类说话的能力是从10万年前声道的进化开始,人类的嘴变得越来越小,不再向前突起,舌头开始变灵活、受控制,脖子开始变长。脖子变长使舌头下移,喉咙也下移,喉咙处准备了足够的空间,作为声音的发声器。但这样的进化也有缺点,进食时食物路过喉咙,很容易卡在那里,堵塞临近的呼吸道——人之所以会被噎死,便是源于此。

大多数人说话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说话是人类独有的能力。现代人类能处理各种语言、语法,通过一系列的声音和音调,运用数以万计的词汇进行交流。人类的发音器官不外乎肺、喉咙、口腔、舌头和嘴唇,和黑猩猩相比,人类有更长的喉咙、更小的嘴,因此人类能唱歌剧、打电话,而黑猩猩不能。

对比人类的嘴唇和动物的嘴唇,一个重要的区别是人类的嘴唇是外翻的,自然界的其他动物都不是这样的。即使是大猩猩、黑猩猩这样的人类近亲,它们闭上嘴巴时,嘴唇的表面是看不见的,只有人类的嘴唇才显露在外面,给人以柔软、丰满的感觉。

为什么人类会长出这样的嘴唇呢?答案在人类的进化之路上。大猩猩的胎儿在16周时,嘴唇和人类嘴唇特别相像;胎儿发育到26周时,嘴唇特征消失不见,外翻的嘴唇缩了回去,就像它们的父母亲,当胎儿逐渐长大,它的嘴唇终身保持内缩状态。

人类的胎儿则始终保持外翻的嘴唇,出生后,父母很快就注意到婴儿肥嘟嘟的嘴唇,婴儿用这双肥嘟嘟的嘴唇吸食奶水。而大猩猩的婴儿无法用嘴唇发力,需要用下颚的肌肉力量吸食奶水,因此,大猩猩的婴儿吃奶时,就像人类在挤牛奶。从外观上看,女性的嘴唇比男性更突出、隆起,在现代审美中,越是丰满的嘴唇越给人性感的印象,如美国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香港女星舒淇。

话不只用嘴说

说话和听话,虽然属于言语交流,但是人们注意到的不仅仅是对话中的语言,还有相伴的表情、眼神、手势和语气。有时候,这些表情变化、肢体变化,甚至比语言本身更具有说服力,面对说谎者时,听他说什么不重要,看他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更能看穿他的谎言。

人在感觉舒服、安全的时候,会露出笑容、两眼发光,如果内心喜悦,还会不经意地舞动手脚、扭动肢体;人在受了委屈的时候,常常会大声啼哭。如果一个孩子瘪起小嘴,通常代表他要开始哭了;一个人在劳累时,则会对人爱答不理,时不时地打哈欠,对外界的变化不再专注,或者干脆一个人躲起来,好好地睡上一觉;在感到愤怒时,人会咧嘴,上唇紧紧含住下唇,横眉冷对,这时恶毒的语言也会破口而出;在感到歉意时,人则会弯腰、低头,声音变小,表情充满内疚。

玮婕爬到书架上抓猫,一不小心踩空了,从书架上掉了下来,一大摞书散落下来,连同爸爸最爱的紫砂壶一起摔在了地上。那个紫砂壶可是爸爸的宝贝,是他费了好大力气,花了大价钱才从一个内行朋友那里淘来的,买回来之后,就一直摆在书架上没舍得用,他还在用旧茶壶泡茶,被玮婕这么一碰,好好的壶摔成了两半儿。

玮婕扭伤了脚,妈妈带着她到医院打了石膏。回家时,玮婕见爸爸坐在茶几边上,手里拿着他那把已经用了十几年的紫砂壶,默默地啜饮。玮婕拄着拐杖,怯生生地走到茶几旁边,倒了一杯茶给爸爸,说道:“爸,我给您泡了十几年的茶,知道您特别爱惜茶壶,所以我也很小心,生怕弄坏了您的宝贝。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的,脚一滑就踩空了,您的壶也掉地上了,对不起。”玮婕颤巍巍地说着,脸上带着无辜和内疚,声音越说越低,低到几乎听不见。爸爸虽然生气,但看到女儿如此诚恳地道歉,便安慰玮婕说:“摔了就摔了吧,人没有摔坏就好,过来让我看看你的脚……”

人在说话时,其实是动用全身各个细胞来传递信息、表达情绪的。动作、语调、表情,这些都是说话时的帮衬,能让一句话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就像是看电影,人们不仅在接收视觉信息,同时也在接收听觉信息,如果是4D电影,还会有感觉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也是如此,对于听话者来说,说话者的抑扬顿挫、一举手、一抬眉,都是现场直播。

高二B班的修二是班里最受欢迎的人,而他之所以最受欢迎,是因为他将“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作为高中生活的目标。事实上,他也的确做到了,B班的同学将他看成中心人物,在其他年级、其他班级,修二的人缘也特别好。

最受欢迎并不妨碍修二的小癖好,他在上课时最喜欢做的就是收集老师的动作和表情。老师在讲向量也好,在讲第一宇宙速度也好,修二永远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用画正字的方法计算每一位老师的举手投足。

根据他的统计,语文老师一堂课会提裤子17次,最多时一堂课提了23次,大概因为那天他用了一条不太合适的皮带;数学老师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习惯动作包括扶眼镜、挥动三角尺和用拖布杆戳地,她在修二备忘录上的最高纪录是:扶眼镜34次,挥动三角尺12次,用拖布杆戳地8次。

在所有老师中,修二最喜欢记录的人是川上老师。川上老师35岁,男性,未婚,传说川上没结婚是因为他长得太老,35岁像53岁。修二则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是“川上老师的说话方式太特别,没有女人愿意听他说话”。

川上老师讲话时的确非常好笑,他习惯一边举起右手在空中画圈圈,一边嘴里念叨着:“话不能这样说……”每次陷入和同学的辩论时,川上老师都会这样做,作为发表个人意见的开头。比如,挑选文化祭的节目时,小谷建议:“川上老师和我们一起演出吧,我们是一个师生和睦的班级,不是吗?”

另一位同学说:“和川上老师一起演出,不是像带着爷爷参加文化祭一样吗?”

川上老师连忙反驳道:“话不能这样说,爷爷是不能参加文化祭的,我是老师……”修二建议说:“那我们投票表决吧,不同意川上老师参加的请举手。”全票,小谷被迫投降了。同学继续说:“川上老师,不好意思,这是民意。”

川上老师显得有些无奈:“话不能这么说……”

“难道川上老师想要违抗民意吗?”

“话不能这么说……”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瞬间作鸟兽状散,只有川上老师还在画着圈圈,重复着:“话不能这么说……”

手的动作在说话时占的比重不大,但对说话效果的影响很大。手势具体、鲜明、形象,能表情达意,能让对方感受到美感,还具有特殊的功能,如聋哑人的手语。潇洒的手势会给听话人以适度、协调和美感,为说话者加分。手不随意乱动能充分显示此人稳重、诚实、文雅、得体。

站在众人面前说话的人,如课堂上的老师、演讲会上的学者、大型会议的主持人,如果不重视手势,或如石佛一般站立,或者手插裤袋,或者双手一直按在讲台上,没有任何动作,即使讲述的内容精彩,也会失去吸引力。如果运用手势不当,其效果是一样的。

说两句话,机械地比画一下或者一直重复一个习惯的动作,会使人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动作过多,三句一个招式,好像在打降龙十八掌,只会令人眼花缭乱,不得要领;如若手势过于夸张,还会让人感觉滑稽、别扭。

据统计,说话时70%的时间是不需要动手动脚的。通常情况下,需要加强语气、引人注意时,就需要手的帮忙了。在其他时间里,将手自然放好就可以。真正笨拙的事并非双手静放不动,而是无节制地运用手部动作。

对话、倾诉、侃大山

“我会说话吗?”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能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三十多年或者四十多年,你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吗?用话语交流,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收获的一种技能,它是信息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说话还是一门艺术。说什么话、怎么说,话出口之前都需要好好想想,说话的方式能帮一个人,也能毁一个人。

同样是说话,有的人不招人待见,谁都不喜欢听他说话,不想和他聊天;有的人却非常受欢迎,身边朋友多多,大家聚在一起,不聊上几个小时就不痛快。在说话的偏好上,人人都不一致。就说话内容来说,有人喜欢谈足球,有人喜欢聊电影,有人爱说邻居的家长里短,有人爱做白日梦……谈论的内容不同,至多让彼此话不投机,一旦说话从交流变成了倾诉或者单口相声,则会让人讨厌。

姬英今年34岁,每天身着一套得体的套装,踩着十厘米高的高跟鞋,出入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仅从外观上看,就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的确,姬英在一家外企公司任职中层,月薪三万,属于典型的金领一族。两年前,经过千挑万选,姬英还找到了一个学历、收入、相貌、家世都配得上自己的丈夫,在外人看来,她生活幸福、事业得意,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一肚子的话没处诉说。

外企公司管理严格,竞争激烈。作为上司,姬英很少和下属有私人交往,和总监、经理等人的私人聚会也是工作应酬的延伸,不仅无法敞开心扉聊天,还需要小心说话,谨慎做事,比在办公室工作都累。

姬英向来心高气傲,毕业后和大学同学的交往比较少,况且同学中没有谁混得比她好。她也不想真诚地找同学聊天,结果换来一句“贱人就是矫情”的评价,人若不能换位思考,永远不能互相理解,这一点姬英非常明白。

丈夫呢?姬英的丈夫性格很好,处处体贴、事事关心,可是他常年出差,一个月在家待不上一个星期。姬英的户口本上写着“已婚”,而实际生活和一个人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她不仅独守空房,还要一个人处理家里家外的大大小小事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姬英觉得特别憋闷,总是有好多话要说,于是她发了疯似的找人倾诉,和朋友,甚至和陌生人。

姬英有一个特别要好的高中同学丹茗,嫁作商人妇后,生了一对双胞胎,在婆婆的劝说下,丹茗已经辞掉工作,专职做起了家庭主妇。在丹茗家里喝过满月酒后,姬英时不时地和丹茗通电话,一开始聊聊孩子、聊聊各自的家庭生活。时间久了,姬英开始没完没了地跟丹茗讲公司的事:“现在的小姑娘,长得清秀一点就想凭色相上位,上次和你说的那个新来的小文员还记得吗?最近在我们公司可出风头了,经理、主管,左右逢源,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招数。一台打印机买错了型号,连行政主管都出来帮她说话,真神了……”

如此长篇大论一通,丹茗只顾哼哈答应,直到孩子哭了需要喂奶,一通电话才算结束。时间久了,丹茗很少接她电话,或者以孩子哭闹为由没说几句就匆匆挂断,姬英少了一个倾诉的对象,只好另觅他处。后来,她找到了一个好去处——酒吧。

脱下得体的职业装,浓妆艳抹,扮成寂寞买醉的风情女子,端两杯加冰威士忌随便凑到谁身边,请对方喝一杯,换来几个小时肆无忌惮的聊天,姬英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不跳舞、不找一夜情,只是想找人倾诉。她可以毫无顾忌地对着陌生人说同事的八卦,诅咒压榨她的上司,大倒寂寞难耐的苦水,有时碰到和她有相似经历的人,两个人能痛快地说一整晚。天亮之后,彼此说拜拜,各自衣着得体出入写字楼。

这样的状况持续一年多后,姬英变成了一个倾诉狂。只要有烦心事,她就会跑到酒吧喝酒,倾诉得还蛮痛快,可代价是她没有时间休息,睡眠质量也变差了。带着宿醉的头疼去上班,工作上屡屡出错,总监已经不止一次找她谈话了,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年终奖金拿不到还是小事,她在公司的职位都变得危险了。

急需倾诉对象的人不止姬英一个人,走在路上,总会看到一个遛狗的老头在和他的狗说着什么;一个行色匆匆的男子,边走边讲电话,对着电话那端的人“吧啦吧啦”不停地讲话;一个青春期的少女,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旁若无人地跟着唱歌……好像所有人都需要倾诉,需要找一个可以和自己说话的人。

当倾诉的愿望被压制时,心里就像一座被激活了的火山,时刻都有爆发的可能。有时在公共场合,会看到穿着体面的女子站在人群中失声痛哭,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表面的原因是她的钱包被人偷了,或者一位疾行的男子把她撞倒在地,可根本原因呢?她只是需要倾诉,她用眼泪诉说着:“我想要说话!”可能已经压抑了许久,却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倾诉方法,在公共场合的哭泣不是最聪明的办法,却也很管用。

生活压力大,每个人都被社会大环境的快节奏推着走,快速的生活和变化让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长久的、亲密的关系,每个人都渴望被关心、被听见,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沉默不语,或者干脆像姬英那样找陌生人倾诉。

在说话中,有人倾诉就要有人倾听,如果对话双方,一个人一个劲儿地说,另一个一味地听,显然是不公平的——没有谁甘愿永远只做倾听者吧。所谓对话,便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交流,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很显然,单向的倾诉是无法实现交流的。相比之下,侃大山更像是对话,是人与人之间轻松的、充分的交流。

离开不过十天,公司里的事情就攒起来了,虽然交给同事代理一部分,可林牧还是不放心,所有报表都要亲自再审一遍。朋友曾经劝他说:“像你这样事必躬亲,永远当不了老总。”真的应了朋友的谶语,这一次内部选拔又没有林牧的份儿,老总找他谈话,美其名曰:“还是要把你放在公司最重要的位置上,市场部归你管,我才放心。”

连着加班三天,积压的工作还是不见头绪。每到这个时候,林牧就特别想见朋友,一起“嘻嘻哈哈”地喝酒聊天,昏天黑地地侃一个通宵。林牧非常幸运,毕业许多年依然和大学时期的校友混在一起,虽然各自忙碌,但忙里偷闲时,几个人还能喝酒小聚,这是他在心情不爽时最大的安慰。

林牧到场时,强子和超哥正聊得起劲儿,超哥手拿啤酒,对着强子说:“最理想的妻子,你知道是什么样吗?”

“什么样?”

“理想的妻子其实就两样:一是带得出去,二是领得回来。”

听到了话头,林牧接了句:“怎么,嫂子被你带出去,没领回来?”

“什么呀,就我媳妇,你嫂子,那可是和我定了海誓山盟,打算厮守终身的。那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主儿,怎么可能领不回来?”

看强子脸色不对,林牧估计这次的主人公应该是他。果不其然,强子的第N个女朋友又吹了,以前都是他喜新厌旧甩了对方,可这一次他被对方给甩了。“强子,你可是迷倒万千少女的摇滚偶像啊,她怎么舍得和你分手呢?这女孩眼光不怎么样啊?”

“这你可说错了,她眼光好着呢,回头就找了个富二代,有车有房还有钱。今天早上,开一路虎到我家楼下,把她东西全拉走了——不过你还真别说,她眼神儿不怎么样,就看见人家钱包了,却没看见拿钱包那人——那男的长得那叫一个矬……”

…………

林牧升职受阻、强子失恋、超哥和媳妇的家长里短,还有巴萨的输球、大导演又拍烂片、韩国小姐选美选出来的都一个模样……三个人天上地下地侃了三个小时,不知不觉间喝了一打啤酒。酒足饭饱,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林牧的坏心情一去不返,虽然周一起床还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但是这一刻他感到轻松而惬意。

巧舌功夫之男生女生

下班后回家,工作了一天累得要死的家辉把包放在地上,袜子随手一扔,竟自躺在了沙发上,女朋友沫子亲切地问候道:“亲爱的,你回来了,今天过得好吗?”

“还好。”家辉含糊地回了一句。

“策划案通过了吗?老板有没有夸奖你啊?”

“嗯。”“新来的主管没有为难你吧,你不是说他不想让你参加吗?”

“没有。”

见家辉回答得非常没有兴致,沫子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地上的公文包和袜子,沫子不高兴地说:“说过多少次,公文包不要放在地上,袜子脱了收起来,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说着,沫子把公文包放在沙发上,袜子放进了洗手间。

“我知道了。”

沫子脱下围裙,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知道,知道,说了多少次都是这个样子,我的话你从来都听不进去”。

“我都说知道了,你听不见呀!”

沫子瞪着家辉说:“知道就知道呗,凶什么凶?”

“我没凶啊!”家辉一脸无辜地否认。

“你从来就是这样,每次都不好好听我说话,没说两句就凶我。”

“我哪有?”

就这样,家辉和女友又吵了一架,之后陷入冷战。两个人在家里见面不说话,当彼此是透明人。家辉觉得烦闷,披了一件外套出门,打电话给哥们儿CC,叫他一起去喝酒。家辉提着半打啤酒来到约好的球场,“郁闷的时候,大汗淋漓地打场球,就什么都忘了”,这是CC的建议。两人在球场奔跑了近一个小时,CC累得气喘吁吁,坐在地上动也不动了。家辉喝了一口闷酒,一脸严肃地对CC说:“问你一个深刻的问题。”

“什么问题?”

“女人到底想要什么?”

“我怎么知道,我如果知道就不会坐在这里喝酒了。”CC启开一听啤酒,两个人无言对饮。

与此同时,女友沫子打电话给姐妹淘小雯,在电话中抱怨:“家辉他根本就不爱我,每次都不听我说话……”

小雯安慰她说:“我觉得家辉已经很好了呀,我男朋友更离谱呢。”

“你男朋友也像他一样吗?回到家就喊累、东西乱丢,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好像石化了一般,一点家务活儿都不帮忙。吃完饭也是,继续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跟他说两句话就一副要死不活的口气,可一到巴萨比赛,即使凌晨2点也不睡觉,大半夜对着电视嗷嗷叫,那会儿他也不喊累了,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其实,家辉和沫子吵架,每次都是因为言语不和,他们好像有点气场不对,话说多了肯定吵架。很显然,沫子只是有表达的诉求,单纯地想找个人说说话,但是在家辉看来,她是在征求答案,询问他的意见。当家辉给出意见时,沫子会觉得,“我并没有想要你的答案啊,我只是想告诉你我的感觉”。这便是男女说话时的不同逻辑。男性听到的是话语的表面意思,而女性强调的是感觉。当沫子说“你从来都是这样……”时,家辉想要证明他并不是“每次”都这样。两个人争论的焦点完全不同,对话怎么可能顺利进行呢?

说起来,男人和女人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生物,男人沉默地陪着女人逛街,却对着电视里的球赛大喊大叫;男人记得住NBA每一个球员的名字,却永远记不住两个人的纪念日;女人话多得不得了,喜欢逛街购物,没事儿就找三五好友聊天,可是她们说话没有重点,一个话题还没说完就岔到另一个话题去了。男人和女人的对话就像是火星语和金星语,完全不能互相理解。

有这样一句话概括男女之别:男人擅长数理推演,女人专精语言记忆。据统计,女人一天能说两万到三万字。如果女人在工作中说的话比较少,假若只说五千字,那么剩下的两万多字就会被带回家说给家里的男人听。男人说话是为了解决问题,女人说话是为了说话。当这两种思维逻辑撞上时,就会有“悲剧”发生。

这种差别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那时候,男人外出打猎,女人留在洞穴里照顾老人和小孩,她们也会采集野果和野菜,语言让妈妈们彼此交流、分享信息;男人追赶猎物时则不能交谈,否则会惊吓猎物,他们需要静静地等待、伺机而动,然后准确地杀死猎物,如果猎物逃跑,男人则要用最快的速度追上它。由此男人沉默寡言,擅长空间推理,而女人则偏爱采集(购物也是采集的一种),喜欢不停地用语言交流。

在语言能力方面,男人永远赢不了女人,从生理条件上,女性就比男性占据优势。心理学家对男孩、女孩的大脑语言区做了核磁共振研究,结果发现女孩大脑语言区的反应能力比男孩强。获取语言的信息之后,女孩的大脑会将这些信息立刻反映到大脑中,男孩则倾向于关注从视觉上获得的信息,以文字的方式传递信息给男孩会更有效。这种优势和原始男子需要快速移动,通过视觉判断周围环境的信息有关。

这个实验可以解释为,男性依靠形象思维理解语言,女性则依靠抽象思维理解语言。如果一位女性跟你问路,你应该多给出一些解释,如“从街角处左转,在一间便利店的楼上便是药店了”。如果是一位男性问路,直接告诉他“在街角左转”就可以了,太多的信息会让男性感到迷惑。

有鉴于此,女人也不要对男人,尤其是自己的男人太过苛刻。当他在打电动或者看球赛时,“我跟你说,我今天在街上遇见××了……”这样的话头就不要起了;如果你有困难,可以以“帮我个小忙,好吗?”开头,然后开始对话;如果从“我今天衰到家了,为什么所有倒霉的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开始,对方可能搞不清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因为女生在表达“倒霉”这种感受,男性却理解为她在寻求安慰的方法。如果只是表达感受,大可以“接下来,你听我说就好”开头,如果男人清楚你想要什么,他或许不会陪你说什么,但他会是一个不错的倾听者。

说出来的性格和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固定的说话方式会成为一个人的性格标签。有的人说话客气、委婉,礼貌周到,却给人距离感,让人不易亲近;有的人说话恶毒、态度强势,时刻带着拒绝和冷淡的表情;有的人热情温婉、彬彬有礼,给人温暖和关怀。

有的人说话时喜欢引经据典,张口闭口就是中外典故,显得博学多才,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另外有一些人与人说话时,时不时地蹦出两句英文,给人有学问、有见识的印象,当然也可能是反面——他不过是在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不自信和紧张。说话时,习惯将“我妈说”“老师说”“××专家说”挂在嘴边的人,谦虚、谨慎,能够接纳别人的建议,但是内心幼稚、缺乏主见、依赖性强。从一个人说话时的速度、措辞、语调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歌手王菲向来以惜字如金著称,和其他歌手的风格完全不同。现在的歌手办演唱会,几乎就是歌手本人的才艺展示大会,外地来的歌手要先说一句南腔北调的当地话,拉近自己和观众的距离,再响应现场观众的呼喊,说些“我爱你们”“我好喜欢你们”“我好想念你们”之类的话;在内容上,找嘉宾助演已经成为惯例,说相声、演小品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则干脆废话不说,直奔主题:“请再多一点掌声”“让我听到你们的欢呼声好吗?”王菲却反其道而行之,她在演唱会上从来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话,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演唱会只是纯粹的演唱会,只有货真价实的演唱。

其实,王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是如此,这样冷艳的态度非但没有影响她的形象,反而成为她的个性标签——酷。早年间,在香港事业大红大紫的王菲每天和记者打交道,可她说话的方式却从来不给记者留面子。和窦唯闹离婚期间,有记者询问关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王菲答曰:“判谁谁养呗!”1999年,王菲被问到新专辑怎么样,答曰:“还能怎么样,还不是上张专辑那样。”被问:“剪短了头发,如何为洗发水代言?”答曰:“短头发就不洗头了吗?”如此经典的对话语录,已经成为证明王菲极具个性的证据。

从上面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王菲快人快语、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说话之前不经仔细思考,常常脱口而出,不掩饰、不做作。面对别人的谄媚,她也会冷眼相对,一下揭穿,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此时,一定会有人说:这样性格的人在生活中应该处处尴尬、时时冷场吧?的确如此。

简单直接的人具有吸引力,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有的人直接,但是能够让人欣然接受;可有的人直接,却直接得来势汹汹,让人无法招架。显然王菲是后者。但是正因为王菲是独一无二的,她才可以一如既往,坚持做不虚伪、不做作的自己,可生活中大多数人却不能——现实会甩你一个狠狠的大耳刮子。

何伟是某国企采购部的一名小科员,40岁的人了,一直升不了职,和他一起进单位的同事,不是外调到其他部门独当一面,就是升上去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何伟则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混迹了20年,每天上班、下班,重复一样的生活。何伟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带新人,可是眼看着自己带出来的新人先后升职,他还在带下一批的新人,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为此,老婆常常责备他:“人家老王升了主任,天天坐在空调房里办公,你倒好,几十岁的人了,还和大学生一起在太阳底下跑,听人指挥,这叫什么事儿啊?”

升不了职,并不是何伟的能力问题。何伟是个热心肠的人,新老同事都称赞他的好,办事能力也不差,观察、分析能力都不错,但是他在单位并没有朋友,下了班没人叫他一起喝酒,同事聚餐也从来没有人想着叫上他,何伟大多数时候都是独来独往。说起来,都是他那直来直去的性格惹的祸。

刚进单位那会儿,何伟因为说话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年中秋,单位其他部门都发了月饼和豆油,唯独采购部没发,同事都愤愤不平地说:“我们采购回来的东西,回头都让别的部门分了,这太不公平了。”何伟也觉得不公平,气呼呼地去找部门主任,主任安慰他:“由于资金紧张,采购部的节后再发。”谁曾想,何伟冒出来一句:“你们贪都贪了,不至于连几块月饼、几桶豆油都发不出来吧!”就这么一句,何伟把主任给彻底得罪了,也断送了他的升迁之路。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20年,何伟的性格依然没变。前阵子,采购部新招了两名大学生,名叫碧婷和小溪,据说是局领导家的孩子,老王特别叮嘱何伟要好生照顾着。何伟最讨厌这种走后门的事儿,心里好不痛快。不过,碧婷和小溪两人都是活泼开朗的性格,整天“叽叽喳喳”的,自从她们来了,办公室里好不热闹,何伟倒也没有特别为难她们。

两人由何伟带着熟悉工作。何伟尽心尽力地教,碧婷和小溪也尽心尽力地学,只是小溪的穿着打扮,何伟不太满意:“一个女孩子家,穿那么暴露,像什么样子!”一天,何伟在办公室里和小溪提起了这个话头:“小溪,你这穿得太少、太暴露了,露那么多肉,不是等着让男人占便宜吗?你看人家碧婷穿得多端庄,回头你也跟碧婷学学!”何伟这几句话,害得小溪在办公室哭了一下午,而后小溪好几天没来上班,最后还是老王亲自登门拜访,才给人家请回来的。

因为几句话,何伟不仅得罪了这个“未来的领导”,局领导也听到他的名字了,估计他的升迁之路是彻底没戏了。也是因为这件事,何伟和老婆还吵了一架:“我就是看不惯,怎么了?她们有关系,她们有背景,那我们女儿呢?像她们这样的人,可是占了咱们女儿的名额啊。”“这就是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懂不懂?活了半辈子了,你怎么还不开窍啊?真是榆木脑袋!”

很多人喜欢直来直去、说话坦诚、不拐弯抹角的人,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心里会特别踏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性格直爽的人常常让人将其和孩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心灵没有受到污染,眼神依然纯真,是单纯而美好的存在。可惜,在职场中这样的性格并不受欢迎。

小孩子说话随心而发,只是童言无忌,成年人的“童言无忌”则会付出利益的代价。有些话直来直去地说出来,说话人痛快了,听话人却非常不爽,尤其是在职场这个利益纠葛比较复杂的地方,说话毫无顾忌只会让人讨厌,好心也可能办坏事,就像何伟一样,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