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装配式建筑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模式以( )为导向。
A.内容
B.过程
C.结果
D.收益
【答案】C
【解析】《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不再以过程为导向进行评价,转变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整个框架缩减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指标和分值计算、评价等级划分五部分内容,评价范围涵盖了混凝土、钢结构和木结构及其组合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并且采用相近的评价指标和装配率计算方法,按照不同结构形式进行评价,全面提升了装配式建筑评价的科学性和便捷性。
2.《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内容主要包括( )。
A.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指标和分值计算、评价等级划分
B.总则、基本规定、评价指标和分值计算、评价标准程序
C.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分值计算和评价等级划分
D.总则、基本规定、评价指标和分值计算、评价等级划分
【答案】D
【解析】《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不再以过程为导向进行评价,转变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整个框架缩减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指标和分值计算、评价等级划分五部分内容,评价范围涵盖了混凝土、钢结构和木结构及其组合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并且采用相近的评价指标和装配率计算方法,按照不同结构形式进行评价,全面提升了装配式建筑评价的科学性和便捷性。
3.根据《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 ),且每部分指标均应包括基础项、评分项指标。
A.设计阶段、管理与效益等二部分指标
B.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等三部分指标
C.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等二部分指标
D.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后评价等四部分指标
【答案】B
【解析】根据《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主要的评价方法有:关于评价指标体系,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设计阶段、建造阶段、管理与效益等三部分指标,且每部分指标应包括基础项、评分项指标。
4.下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申请评价单位规定正确的是( )。
A.装配式建筑评价申请单位为工程建设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申请单位
B.装配式建筑评价申请单位为工程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申请单位
C.装配式建筑评价申请单位为工程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或项目主要参建方委托的独立结构,同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申请单位
D.在装配式建筑评价申请单位为工程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或项目主要参建方委托的独立机构,同一项目可以有多个申请单位
【答案】C
【解析】修订中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关于评价对象,装配式建筑评价以单体建筑作为评价对象;关于申请评价单位,装配式建筑评价申请单位可分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或项目主要参建方委托的独立机构,同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申请单位;关于评价阶段,装配式建筑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关于评价资料内容,参评项目应提交项目(预)评价申请书和项目自评价报告,以及与项目评价相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等。
5.《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参评项目需要提交的评价资料是( )。
A.项目(预)评价申请书和项目自评价报告
B.项目(预)评价申请书,以及与项目评价相关的证明文件和材料等
C.项目自评价报告,以及与项目评价相关的证明文件和材料等
D.项目(预)评价申请书和项目自评价报告,以及与项目评价相关的证明文件和材料等
【答案】D
【解析】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关于评价资料内容,参评项目应提交项目(预)评价申请书和项目自评价报告,以及与项目评价相关的证明文件和材料等,所提交的资料和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所有资料应真实、有效、清晰、完整;项目设计文件、施工过程中的验收文件和影像资料、工程竣工资料等可不作为项目评价资料提交,但应整理齐全,待现场评价时备查。
6.关于装配式建筑评价的最低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竖向承重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材料时,竖向构件中预制构件的应用比率不应低于50%
B.竖向承重构件主要采用金属材料、木材和非水泥基复合材料时,竖向构件应全部采用预制构件
C.水平构件中预制构件的应用比率不应低于60%
D.装配式建筑项目应实现选择性装修
【答案】D
【解析】关于评价的最低标准:①各类型结构中预制构件的最低应用比率应符合下列规定:竖向承重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材料时,竖向构件中预制构件的应用比率不应低于50%;竖向承重构件主要采用金属材料、木材和非水泥基复合材料时,竖向构件应全部采用预制构件;水平构件中预制构件的应用比率不应低于60%。②装配式建筑的外围护墙采用非砌筑类型墙体的比例不应低于80%,内隔墙采用非砌筑类型墙体的比例不应低于50%。③装配式建筑项目应实现全装修。
7.在装配式建筑评价中,承重结构及构件、非承重结构及构件、装修与设备管线三个部分分值分别为( )。
A.60、20、20分
B.30、30、40分
C.20、20、60分
D.40、30、30分
【答案】A
【解析】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承重结构及构件、非承重结构及构件、装修与设备管线三个部分,对此三部分进行打分和成绩汇总作为评价依据。承重结构及构件、非承重结构及构件、装修与设备管线三个部分分值分别为60、20、20分。
8.下列对预制率定义正确的是( )。
A.预制率是指工业化建筑室内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B.预制率是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C.预制率是指工业化建筑室内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质量比
D.预制率是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质量比
【答案】B
【解析】《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中,对预制率做了一下定义:预制率是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9.下列关于装配率说法正确的是( )。
A.装配率是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B.装配率是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C.装配率是指工业化建筑中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D.装配率是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全部构件、建筑部品的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答案】A
【解析】《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中,装配率的定义为:装配率是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为了配合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通过对( )的修订完善,将原《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5)修订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A.概念内涵
B.评价等级划分
C.评价重点
D.评价指标
E.概念外延
【答案】ACDE
【解析】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需新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来作为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支撑。基于此,通过对概念内涵外延、评价重点、评价指标等内容的修订完善,将原《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5)修订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2.《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整个框架包括( ),评价范围涵盖了混凝土、钢结构和木结构及其组合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
A.评价等级划分
B.技术规范
C.总则
D.基本规定
E.评价指标和分值计算
【答案】ACDE
【解析】《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不再以过程为导向进行评价,转变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整个框架缩减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指标和分值计算、评价等级划分五部分内容,评价范围涵盖了混凝土、钢结构和木结构及其组合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并且采用相近的评价指标和装配率计算方法,按照不同结构形式进行评价,全面提升了装配式建筑评价的科学性和便捷性。
3.根据《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下列关于评价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评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可进行工程项目评价
B.参评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可进行设计评价
C.参评项目满足设计评价要求且通过竣工验收后,可进行工程项目评价
D.参评项目满足设计评价要求后,可进行工程项目评价
E.参评项目尽管不满足设计要求仍可进行工程项目评价
【答案】BC
【解析】根据《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关于评价阶段,装配式建筑可进行设计评价和工程项目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评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可进行设计评价;参评项目满足设计评价要求且通过竣工验收后,可进行工程项目评价。
4.装配式建筑评价以单体建筑作为评价对象,单体建筑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认定( )。
A.单体建筑应按项目完工先后进行编号确认
B.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
C.裙房规模较大时,主楼和裙房可分别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
D.对于多层独栋式建筑项目,当单栋建筑层数小于等于二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将项目建筑组团视为单体建筑单元
E.对于多层独栋式建筑项目,当单栋建筑层数小于等于三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将项目建筑组团视为单体建筑单元
【答案】BCE
【解析】修订中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关于评价对象,装配式建筑评价以单体建筑作为评价对象,单体建筑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认定: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对于主楼带有裙房的建筑项目,当裙房规模较大时,主楼和裙房可分别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主楼和裙房可按主楼标准层正投影范围确认分界;对于多层独栋式建筑,当单栋建筑层数小于等于三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将项目建设组团视为单体建筑。
5.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申请单位为( )。
A.项目主要参建方委托的独立机构
B.工程建设单位
C.工程分包单位
D.工程师总承包单位
E.工程监理单位
【答案】ABD
【解析】修订中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关于评价对象,装配式建筑评价以单体建筑作为评价对象;关于申请评价单位,装配式建筑评价申请单位可分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或项目主要参建方委托的独立机构,同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申请单位;关于评价阶段,装配式建筑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关于评价资料内容,参评项目应提交项目(预)评价申请书和项目自评价报告,以及与项目评价相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等。
6.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 )等三部分指标,对此三部分进行打分和成绩汇总作为评价依据。
A.设备与施工
B.承重结构及构件
C.非承重结构及构件
D.施工与装修
E.装修与设备管线
【答案】BCE
【解析】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承重结构及构件、非承重结构及构件、装修与设备管线三个部分,对此三部分进行打分和成绩汇总作为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