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包括公共基础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公共基础部分满分30分,每位考生必答;专业知识部分含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学、教育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五部分,各部分满分均为7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专业选择其中一部分作答,多选者只按前选部分计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和考号填写在本页方框内。

3.必答题部分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凡做在试卷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其它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代表答案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

5.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第一部分 公共基础部分

(共30分,每位考生必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般认为城市街道的路灯属于公共物品,其理由之一是(  )。

A.消费的排他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生产的公共性

D.生产的非公共性

【答案】B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该物品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非排他性,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2.某地一农民在自己的承包山地发现了一种贵金属矿产资源,其产权属于(  )。

A.农民个人所有

B.村集体所有

C.乡镇所有

D.国家所有

【答案】D

【解析】公共物质资源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由国家或者公共机构拥有的土地、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其他一切属于非私人所有的物质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除农民集体所有的之外,其余则归国家所有,而地下埋藏的所有矿物资源则都归国家所有,属于物质性的公共资源。

3.在我国,政府举办了许多事业单位,如学校、公益性科研机构,这类事业单位属于(  )。

A.政府组织

B.营利组织

C.社会团体

D.非营利组织

【答案】D

【解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按照是否以谋取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作为标准,可将整个社会组织划分为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公共组织即属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是一切公共组织的共同属性。公共组织存在的价值不是营利,而是为公共利益提供服务。比如,政府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去计算成本和收益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即使在开展活动中出现了收入盈余,也不能在组织成员和理事会之间进行分配。

4.从宏观调控的视角看,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属于(  )。

A.总量调控

B.结构调控

C.规范性调控

D.供求关系调控

【答案】B

【解析】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主要有:总量调控,即通过对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使用,对投资规模、消费规模、财政收支规模、信贷规模以及货币发行量等的调节与控制,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结构调控,即国家通过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以合理调整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基本平衡;规范性调控,即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确定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规范,保证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合理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向和目标一致。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有资产管理就是政府相关机构对国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投资、运营、增值等一系列宏观管理活动。

5.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继续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大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后者与前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

A.社会性

B.营利性

C.非社会性

D.非营利性

【答案】B

【解析】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和求知需要而组织活动,并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营利性的工作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性质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

6.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法定主体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称为(  )。

A.政策规划

B.政策议程

C.政策程序化

D.政策合法化

【答案】D

【解析】公共政策方案的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制定的政策和地方、基层制定的政策,都必须经过合法化的过程。

7.2017年春节过后,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加大当地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其中很多城市规定,户籍不在本市的居民只有交够一定年限的社会保障金或个人所得税后,才能在本市购买一套商品房,这类政策属于(  )。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政策对社会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其中,调节性政策与将限制和约束加之于个人、团体的行动有关,它减少那些受调节者的自由和权力。题中实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涉及对购房者自由和权利的限制,且这种限制是外部强加的,因此这类政策属于调节性政策。

8.公共伦理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A.义务本位

B.权利本位

C.权力本位

D.职位本位

【答案】A

【解析】公共伦理是指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地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公共伦理的基本特征包括:非强制性;广泛渗透性;义务本位性;灵活性。

9.一种通过了解自己组织优势与弱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外部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分析方法,被称为(  )。

A.SWQT

B.SOWT

C.SWOT

D.SWAT

【答案】C

【解析】SWOT是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劣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外部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的关键是进行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行动战略。

10.当前我国政府正在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政府要公布审批目录清单,清单以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违规新设审批事项。这种管理模式本质上对政府的要求是(  )。

A.法无禁止不可为

B.法无授权不可为

C.法无禁止即可为

D.法无授权亦可为

【答案】B

【解析】负面清单是政府放权市场和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在于遏制政府越位行为,将政府权力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其对政府行为的要求时“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市场和社会行为的要求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公共管理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答:新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的时期,与公共行政时期的主要区别在于:不仅关注政府运行,也关注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活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不仅关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也注重当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经验的引进。在实践上,新公共管理主要力图解决三个问题:

(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政府只管那些应该由自己来管的事情。

(2)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鼓励公共管理社会化,即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财力的不足。

(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包括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从根本上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如下:

(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政策不是无意识或偶然性的行为,总是要实现特定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同时,政策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起作用,具有时效性。

(3)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政策总有具体的作用对象或客体,它规定对象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规定哪些行为受鼓励,哪些行为被禁止。政策规定常带有强制性,它必须为政策对象所遵守。

第二部分 专业知识部分

(每位考生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其中一个专业作答)

.行政管理学

(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Y理论

答:Y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X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关系的理论。Y理论的人性假设是善,认为只要给予鼓励和机会,人们能负起责任,大多数人有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Y理论主张实行参与管理,以创造人们发挥其智慧和能力的机会。Y理论奠定了社会心理学的人性论,表明个人目标可以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

2.文化职能

答: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公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衰退,因此文化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3.单项决策

答:单项决策又称静态决策,它是有关解决某个时期重大问题、提出总任务的决策以及解决有关某个时点状态存在问题的决策的总和。前者如我国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者如国务院任命驻外使馆工作人员的决策。由于这类决策往往是一次性的,因此有人又将这类决策称为一次性决策。在这类决策中,既有战略性决策,又有战术性决策。

4.定型沟通

答:根据有无固定的形态,行政沟通可分为定型沟通关系与不定型沟通关系。其中,在定型沟通关系中,参与沟通的员工有其一定的范围,沟通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形态,且为外界所了解,如通过开会的方式沟通等。

5.察举制

答:汉朝的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其中,察举又称荐举或乡举里选,指由皇帝每年下诏征求人才,诏书规定所需人才的种类、数量和要求。这是一种大规模、经常性、制度化的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的方式。

二、简答题(10分)

简述科层制的主要特点。

答:科层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依照明确的规章和手续办事的等级权力结构。科层制作为现代“官僚制”的核心特征,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分析现代法理型统治的理论基础之一。根据韦伯的观点,科层制的主要特点如下:

(1)在科层组织中,每一位成员都有固定和正式的职掌,依法行使职权。即在科层组织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职责;以法令规章严格限制的方法,赋予命令权,以行使固定的职责;行政的责任和权利,都有一定的规范,只有具备一定资格的人,才能受雇用。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科层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明确地知道,该从什么人那里取得命令,并将命令传递给什么人。这样,一方面可减少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下属也较容易控制。

(3)人员的工作行为以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须遵循法规的规定,不得掺杂个人好恶情感。也就是说,科层组织内的行为、决策和法规都是正式的,有一定的规格与要求;并且不论任何政党执政或任何人为机关首长,行政人员均要“依法行政”“政治中立”。

(4)科层组织内的职位,按人员的专长做合理的分工,其工作范围和权责也以法律明文规定,在这种专业分工的原则下,职位的获得主要以技能为主。

(5)职业化倾向。人员加入组织,是根据自由契约的方式,并经过公开的考试合格后加以任用,除非人员犯错,并依法规定加以免职外,否则,行政机关不能随便结束契约关系;相反,人员则有充分的自由,随时可以脱离行政机关。

(6)人员的工作报酬有明文规定,有固定的薪俸制度。工资的付给主要是依照人员的地位和年资,不能因主管的好恶而有所偏私。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和升迁制度,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

(7)着重效率。行政人员的工作要明确、快速、具体,有充分的经验和知识,有档案文件等信息可供参考;工作性质具有持续性、整体性且对个别案件有充分的裁量权;严格遵守上级的指令,尽量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效达成目标。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行政评价监督的主要内容。

答:行政评价是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通过评价确定奖罚的对象。对行政评价进行监督十分重要,会影响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行政评价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1)行政评价是否具有客观标准。行政评价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才能对行政行为做出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估。这种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的行政行为和行政机关的性质确定。

(2)行政评价是否公开。公开的行政评价可以加强沟通,使行政工作人员了解每一阶段的工作业绩和不足。如果通过“暗箱操作”进行行政评价,客观上就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3)行政评价是否公正。行政评价的公正与否是行政评价监督的重要内容。如果行政评价缺乏公正,会打击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信心,最终不利于行政活动的高效开展。

(4)行政评价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行政评价要根据行政活动的实际活动过程和环境对行政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估,实事求是地反映行政活动的业绩和不足。

2.试述职位领导(强制性领导)和艺术领导(凝聚性领导)之间的差异。

答:领导不仅仅是职权这一强制性因素的单向运动,在西方领导学的研究成果中,把仅仅依靠职权推行领导活动的现象称之为“headship”。这一类型领导为“职位领导”或“强制性领导”。而“leadership”可界定为“艺术领导”或“凝聚性领导”。职位领导(强制性领导)和艺术领导(凝聚性领导)之间的差异如下:

(1)职位领导或强制性领导的维持是凭借组织体系,而艺术领导或凝聚性领导的维持是凭借群体成员的自发认同和对群体过程的奉献。

(2)对于职位领导或强制性领导而言,目标是由职位领导者集团(headpersons)按照自身的利益需求决定的。对于艺术领导或凝聚性领导而言,目标是在群体成员参与的基础上共同选择出来的。

(3)职位领导或强制性领导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没有情感的分享和行动的联结,而艺术领导和凝聚性领导则是在充分开发和运用情感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领导者和群体成员的互动得以实现目标的。

(4)对于职位领导或强制性领导而言,在职位领导者和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职位领导者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体系中的强制性来维持这一社会距离。相反,对于艺术领导或凝聚性领导而言,领导者与群体成员是一体的和互动的。

(5)对于职位领导或强制性领导而言,职位领导者的权威是从群体之外且凌驾于群体之上的权力那里获取的,职位领导者的这一权威并不能得到下属的响应和支持,人们接受他的强制性支配,根源于遭受惩罚的苦痛而不是获取收益的期望。相反,对于艺术领导或凝聚性领导而言,领导者的权威来自组织成员的自发承认,人们接受他的领导根源于他们对领导者自身价值的认可及其需求的满足。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增强社会活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持续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行政监管方式,优化公共行政服务。截止2016年3月,国务院召开40余次常务会议研究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了大量不必要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撤销了若干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还将一大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备案或事后监督。

问题:

1.请运用行政职能的有关理论,对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做法进行评价。

答:行政审批是当代政府一项重要的行政职能,行政审批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是政府干预市场和社会运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仍然以行政审批的方式越俎代庖市场自律和社会自治领域的事项,明显不合时宜,因此精简是行政审批事项的必然命运。

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1)对于政府而言,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重塑行政模式,提升行政效率。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举措,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要做好“放”和“管”轮子,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方式实现政府放权之后,政府职能的重点就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政府职能定位于对市场和社会不能管、不愿管和管不好事项的监管。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指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坚持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能够解决的事项不设立审批的原则。这就有力地限定了政府行政范围,斩断了政府非法伸向市场自律和社会自治领域的掠夺之手,有利于建构“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格局,提升行政效率。

(2)对府际关系而言,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改变行政集权模式,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限。《国务院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方案》要求在下放和减少投资审批事项中,对已列入国家有关规划需要审批的项目,除涉及其他地区、需要全国统筹安排或需要总量控制的项目以及需要实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外资项目外,在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减少审批后,一律由地方政府审批。这就极大解决了当前中央地方政府间权责不对等、因地方政府自助权限不足而束缚改革手脚的问题,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权限,对于增强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主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对于市场和社会而言,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界定清晰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边界,对于推动市场繁荣和社会自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场和社会领域而言,行政审批事项的精简工作主要集中于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领域。有利于推动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建立起自主—监管的关系,即市场和社会在可实现自律、自决、自治的领域享有自主权限,而政府的职责范围仅仅限定于对市场和社会自律、自决、自治事项的监管职能。

2.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避免“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现象。

答:“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群众与政府打交道时面临的办事难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审批事项繁琐众多、部门信息共享不足、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差、部门利益等。想要避免“证明你妈是你妈”这种现象,需要从完善制度机制、精简事项、重塑服务意识等多角度入手。

(1)深入推进内涵式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审批制度改革的含金量。内涵式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别于重数量、轻质量的外延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内涵式不仅强调从行政审批事项在数量层面的压缩,更加强调遏制政府部门漏放、虚放、套放的行为,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升审批事项精简与下放的质量,以审批事项的精简带动整个行政机构的调整、权力的重新配置、行政体制的变革。

(2)完善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不足、信息孤岛林立是导致诸如“证明你妈是你妈”群众办事难的重要原因。由于部门信息共享不足,审批部门便会借口信息不足,对群众所委托的事项扯皮推诿。因此当务之急是打破横向政府部门间、尤其是垂直管理部门之间,以及纵向层级政府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政务信息在横向和纵向层面的互通有无。

(3)强化行政伦理工作,增强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行政伦理是指规范行政主体(包括行政人员与行政组织)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承担公共责任,做好公共服务是行政伦理的重要内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完善政府信息共享机制仅仅是从体制和机制的角度入手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治离不开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的重塑,从强化行政伦理教育工作、完善行政伦理立法、健全行政行为准则、健全负责任机制等角度增强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根本上破解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社会保障学

(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洛伦兹曲线

答:洛伦兹曲线由洛伦兹于1907年提出,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表示的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程度越平等。洛伦兹曲线常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情况,该曲线作为一个总结收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形方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2.社会保险

答: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和失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赡养的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医疗需求在物质上给予社会性帮助和保障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正在劳动或已经劳动过的劳动者,其资金来自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扣除和储存。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是以对社会履行了劳动义务为前提的。举办社会保险事业,是政府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劳动者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总额预付制

答:总额预付制又称总额预算制,是指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服务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死亡率、医院的规模、服务数量和质量、设备设施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和测算后,按照与医院协商确定的年度预算总额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这种付费方式的特点是,医疗机构必须为前来就诊的被保险人提供合同规定的服务,自负盈亏。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采用这种付费方式。

4.生活需求法

答:目前,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主要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穷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四种。其中,生活需求法又称“市场菜篮法”,即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张清单,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需要多少现金,由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即为最低生活保障线。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由谁来确定菜篮的内容。一种较好的办法是由群众和专家共同做出决定。

5.失业

答:失业与就业相对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分离的状态下,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无法发挥,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最大可能地缓解失业状况、降低失业率便成为各国极力实现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狭义的失业通常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高度组织化、劳动社会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失业同时还意味着失去了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获得社会归属感的最主要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失业威胁着一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简答题(10分)

简述工伤保险的原则。

答:工伤社会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一种对在工作中受伤致残或死亡者的遗属提供保障的制度。工伤社会保险是世界各国立法较为普遍、发展最为完善的一项制度。综观各国实行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归纳起来,大致都遵循以下原则:

(1)无过失补偿原则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或患职业病时,无论责任属于雇主、同事还是属于他本人(本人犯罪或严重失职者除外),均应得到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责任由国家的社会保险机构承担。

(2)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

首先通过法律强制征收工伤社会保险费,建立工伤社会保险基金,运用“大数法则”进行测算,确定各个企业的缴纳义务,并形成一笔基金,发挥互助互济、分担风险和共担风险的功能。社会保险机构对费用集中调剂,实行再分配。

(3)个人不缴费原则

工伤保险保险费仅由企业或雇主缴纳,职工个人无须缴纳。

(4)区别因工和非因工原则

工伤社会保险各项待遇均比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优厚,其前提是被确认为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而非因工负伤或患病的,许多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要比工伤待遇低得多。

(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工伤保险不仅是要给予受害职工一定的补偿,更重要的还应包括预防及康复工作。

(6)集中管理原则

当前,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是,将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事故调查、医疗鉴定等由专门、统一的非营利机构管理,或完全独立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基金独立管理使用;或基金独立,但管理方面属一个社会保险机构。

(7)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的原则

对因工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工死亡的职工,职工本人及或遗属在得到补偿时,除领取一次性补偿金作为精神安慰外,对于其供养的遗属,根据人数要支付长期抚恤金,直至遗属不再满足供养条件为止。

(8)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

各国在制定工伤保险制度时,都制定了伤残和职业病等级标准,并通过专门的鉴定机构和人员对受职业伤害的职工受害程度予以确定。

(9)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相区别的原则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个人所受的经济损失中,与其直接经济收入相关的部分,即工资收入。工资收入直接影响职工本人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生活,也直接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因此须及时给予较优厚的补偿。间接经济损失是指职工工资收入以外的其他经济收入的损失,如兼职收入等,这一部分收入不列入工伤保险的经济补偿范畴。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社会保障对促进社会稳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答:社会保障对促进社会稳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如下:

(1)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器

为了促进改革,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此外,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的特征以及快速的经济发展,既增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又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经济稳定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发展稳定器。社会保障是政府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收”与“支”来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的。

社会发展稳定器。社会保障是政府稳定社会最主要的手段。在众多的社会矛盾中,社会不公平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特殊功能,能够最有效和最大限度地缓和社会不公平矛盾,使之达到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普遍接受的程度。

(2)优化改革环境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制度的转变。市场经济要发挥效率,必须有一个适宜市场经济运作的环境。社会保障能够从多方面优化改革的环境。

完善企业用工制度。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的企业具有独立的用工制度,在改革进程中,企业“裁员”必须考虑到社会问题,需要考虑到社会保障的承受能力。只有有了一个完善的、作用强大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的独立用工制度才能够真正实现。

提高人力资本,促进人才流动。如果没有一个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无法实现劳动力资源自由、合理地全方位流动,也就无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发挥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a.不同企业实际背负的“包袱”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地位不同。只有实行统一的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为企业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b.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破产而引起的失业问题或职工安置问题又成为一大难题。有时不得不对破产企业加以保护,这就有悖于市场竞争的原则。

有助于政企分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企不分等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要实行政企分离,就需要将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的其他一切职能,从原有的企业职能中剥离出去。企业应该成为一个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生产经营实体,只有社会保障才能够有效承接企业所剥离出来的大部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保障有助于实现政企分离。

(3)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优化改革环境,推动改革深化,其作用也可被视为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实施还从以下两方面来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影响投资。投资是资本形成的源泉。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意义。社会保障与储蓄和投资具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全过程,从资金筹集、资金储存、资金增值到资金给付,均对储蓄和投资产生影响。社会保障对投资的影响,一是通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投资,二是通过基金投资活动参与,直接影响投资。

社会保障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实行社会保障,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整,增加普通工薪阶层的社会保障收益,从而相对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促进收入均等化的倾向,从而达到刺激工薪阶层的需求,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目的。同时为了扩大社会需求,政府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由政府进行救济。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社会需求,而且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特别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这对保证这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是很有意义的。

所以,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2.试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答: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质不同

社会保险是基于公共利益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法律强调规范,属于公共政策与公共品范畴;而商业保险是基于经济利益建立起来的合同关系,属于私人经济范畴。

(2)经营目标和经营主体不同

社会保险的经营目标是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平衡劳动关系,增进劳动者福利,促进社会和谐;而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则是为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从世界各国实践情况看,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一般是政府机构或者公营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职能不但要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且要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目标,并且最终要通过实现社会保障的全民化和普享化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发展;而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只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保险公司。

(3)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不同

商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交易活动,是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等价交换的结果,它受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保险公司通过严格的核保、核赔以及其他风险管理措施,选择符合自身成本效益原则的风险单位承保,与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性;商业保险的监管者通常是政府金融主管部门(我国保险主管部门是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它只负责在法规框架下的保险经营主体的审批、有关政策的制定、宏观调控等。

与商业保险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部门或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经办,这些部门不但是社会保险的经办主体,还承担着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其他相关政府活动之责,如劳动安全检查、就业辅导与职业介绍等。在我国,社会保险更是呈现出浓厚的“官办、官管、官施、官督”色彩,即政府承担了社会保险绝大部分的经营、管理、监督和实施的责任。

(4)保险责任主体和所有者权益不同

在商业保险中,当事人是平等协商的市场主体,保险合同双方须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法人或自然人,他们对各自的行为负完全责任,投保人依合同规定履行交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依保险合同承担规定的保障责任,当投保人以购买保险产品的方式将自身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之后,保险人即成为风险保障的责任主体,它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负全部责任,承担保险经营中的风险损失并拥有利润收益权。

社会保险的责任主体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政府机构,国家财政充当担保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角色,独立核算机制不明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没有对基金收益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以及对亏损的补偿责任,政府机构常以经办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出现,经办过程中也常常牵涉到多个部门,所有者权益并不清晰。

(5)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不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保险各方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其商业决策、经营目标均由自身独立决定,具有参与市场活动的自主性,经营决策的调整更具灵活性;而社会保险作为国家的一项公共政策,是与国家整个经济社会政策协调运行的,它强调的是社会目标,受社会公共目标的制约。

商业保险人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承担着在将来某一时间对被保险人进行偿付的责任,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而社会保险筹资方式来自多方负担,有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保险费,还有来自中央或地方的财政拨款,有明显的社会化特点。此外,商业保险遵循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给被保险人待遇,奉行多保多付、少保少付、不保不付的原则;而社会保险虽然也强调权利义务相结合,但体现更多的是经济福利性,被保障对象的所得往往大于其所付,受益条件有严格的限制,受益权不能由被保险人随意转让。

(6)被保障对象和保障水平不同

商业保险的被保障对象是那些年龄和健康状况符合可保标准、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缴纳保险费的人。在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的条件下,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是否签订、签订何种保险合同是由保险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并共同遵守的。一个被保险人可以同时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购买不同的保险产品;且商业保险只为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成员提供经济保障,满足被保险人较高层次的保障需求。

社会保险的被保障对象范围一般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过程,当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完备之后,其保障对象不但包括一国范围内不同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工薪劳动者,而且会进一步扩展到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农民等全体劳动者,凡法律规定有权利和义务享受社会保险的人,都是社会保险的被保障对象。在社会保险中,公民个人没有选择投保与否的自由,也没有选择投保额度高低的自由,只要符合条件就必须参加统一的社会保险,满足的是社会成员较低水平的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

由此可见,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社会化风险保障机制。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2016年7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首批包括上海、广州、青岛等15个试点城市,将会用1~2年的时间,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力争在2020年之前,基本形成适应我国社会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问题:

1.试述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答: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为那些因老年、疾病或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制定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在于老年护理保险的需求增加,而需求主体主要来自老年人个人(及其家庭)和政府。

(1)从个人及其家庭的角度看,个人及其家庭对于老年护理需求的增加,主要受人口变动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两方面的影响。人口变动趋势主要指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以及分年龄死亡率下降等因素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指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工资收入和退休收入(包括社会保障金、退休金、资产等)也随之增加等变化。

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显现,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老年人数增多,如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显著增加,由此导致老年失能和残障状况突出,使老年人对于长期医疗护理或日常生活护理需求急剧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家庭的护理功能在弱化。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核心化,老年人独居或与配偶共同居住的人数增多;即使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大多也因子女工作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许多老人转而求助于住院护理,或入住专业护理机构,而庞大的医疗费用和专业护理费用给老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建立在“四二一”家庭结构基础之上,即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抚养一个孩子和赡养四位老人,家庭的护理保障作用明显不足。

(2)从政府医疗保险支出的角度看,在长期护理保险出台以前,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不能解决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明确地将长期护理费用排除在外,其结果造成投保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老年人长期住院费用导致医疗保险支出急剧上涨。

可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达到增进老年人福利以及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目标。

2.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长期护理保险有何特点或不同。

答: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健康保险。这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长期护理保险侧重于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有着显著的产品特点。

(1)从保障范围看,长期护理保险分为医护人员看护、中级看护、照顾式看护和家中看护四个等级。产品类型主要有日额津贴、费用补偿、服务提供等单一或相互交叉的形式,给付期限有一年、数年、终身等几种不同的选择,同时也规定有20天、30天、60天、90天、100天或者说80天等多种免责期。免责期愈长,保费愈低。

(2)就保障范围而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

(3)长期护理保险一般都有保费豁免保障,在缴费期间,被保险人一经确定需要“长期护理”,保险公司将豁免以后各期保险费。此外,所有长期护理保险保单都是保证续保的,有一些甚至保证终身续保,保险公司不得在保单更新时针对个人提高保险费率。

(4)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通常为平准式,也有每年或每一期间固定上调保费者,其年缴保费因投保年龄、等待期间、保险金额和其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

.教育管理学

(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

答:中央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国家的教育事权由中央政府执掌,以中央政府管理为主的制度。在这样一种制度下,中央在教育管理中承担着主要职责,中央和地方维持着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这是一种纵向的管理体制。其主要优点是:教育行政权力集中,易于统一政令、统一标准、统筹规划及统筹兼顾;虽然各地条件不同,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同,但是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平衡发展;各地自主行政能力有限,中央调控能力较强,利于组织地方之间的教育协作。其主要缺点是: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使教育适应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执掌有关教育权力,不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央政府集中管理教育事业,有可能不利于地方及时处理和决断有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2.道德领导理论

答:道德领导理论由美国学者萨乔万尼提出,对一系列学校领导关键问题进行了重新回答。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提出“学校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假设;认为对校长领导权威的现有认识需要扩展,必须将道德领导置于首位;指出校长的第一要务就不是监督考核,不是和教师去做交易,不是为教学工作开“科学处方”,而是学习共同体的共享的价值观、信仰、理念、承诺和理想的建设。道德领导理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领导理论研究进入了独创阶段。但是,道德领导理论本身也存在很多弱点与局限,如:长于哲理思辨而欠缺实证研究基础;比较适合于基础规范已经到位并致力于追求卓越的学校,而不太适合于薄弱学校建设。

3.学校组织机构变革

答:学校组织机构变革是指根据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学校组织的内在结构、行为和技术等,从而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成学校组织形成新的平衡状态,更好地实现学校组织的目标、促进学校组织发展。学校管理者在变革学校组织结构时,必须考虑六个关键要素:工作专门化,即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度;部门化,即按照类别对细化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组;命令链,即明确每个管理职位的权力和责任;控制(管理)跨度,即校长能够完全管理和监督的中层干部人数;集权与分权,即管理权力在各层级的配置程度;正规化,即对学校中的工作实行标准化、制度化的程度。

4.教育评价中的晕轮效应

答:教育评价是以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收集信息,对教育现象和活动所实现的价值作出判断,促进教育改进与发展,实现教育增值的过程。在教育评价中,评价者常见的心理误差包括:亲疏效应;马太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晕轮效应;从众行为。其中,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被评对象的某些特征具有强烈印象,这种印象会弥散到其他方面,形成总体印象。其特点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以表面的知觉代替深入了解和分析。

5.教学组织形式

答:教学组织形式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时间和空间应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它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所有课程、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等,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实现。当然,教学组织形式并非可以随心所欲设计,任何教学组织形式总是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如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时代学校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变革所提供的条件等。时代变化了,教学组织形式也可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简答题(10分)

简述教育政策的特点。

答:教育政策是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纲领和准则,是执政党、政府等各种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而协调内外关系所制定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的特点有:

(1)指向明确。教育政策不同于教育规律,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因而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人们制定教育政策,总是为了解决某类问题,没有目的的教育政策是不存在的。

(2)相对稳定。教育政策一经确定,一般总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不会随意变动,否则就会影响人们对其信任程度和执行时的坚定性。当然,随着形势的变化,教育政策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3)影响广泛。教育活动关系着千家万户,因此教育政策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教育政策,甚至会引起社会全员参与讨论;有的公众甚至期望以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期望来影响国家教育决策。

(4)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尽管各党派、各社会团体都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但居主导地位的教育政策总是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在任何制度的国家都是毫无例外的。

(5)不具强制性。不具强制性并不是说教育政策不要执行,而只是说在实施过程中和对违反者的惩戒过程中,它主要依靠宣传教育的手段,而不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教学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实施教学组织管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进行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指各科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集体,同时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抓好教研组的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教风,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成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研组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按照不同学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组。一般来说,同一学科教师在三人以上,学校应考虑成立教研组;不足三人者,可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教师组织起来,成立多科性的教研组。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教研组的定期会议制度、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考勤制度等。

选任好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应德才兼备、管理能力较强,学科教学能力较强,在教师中有一定威望。

(2)完善课务安排

学校在安排课务时,既要考虑到教师原来的专业背景、学识专长,又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此外也要适当考虑教师的年龄特点,实行适当的轮换制度。如新教师到校任教后,最好先经过从初一年级教到初三甚至高中年级的大循环,以使其对中学的整个课程有一完整的了解,然后再使其相对固定地从事某一两个年级段的课程教学。

(3)完善教务处工作

学校教导处是学校教学组织的管理中心,要负责编班、制表(每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每周活动表)、征订教材、安排课务等工作,还要管理学生学籍、组织期中或期末考试、评估考试质量等事项,此外还要承担文印、资料统计等教务行政活动。在一些学校里,甚至教师的业务进修也是由教导处负责的。加强教导处的管理,主要是使教导处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学校教学组织管理的效果。

2.试述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的意义与途径。

答:(1)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的意义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他们在知、情、意、行方面实现自觉、自律、自强、自理。

在认知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在情感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在意志品质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誓约、自我命令、自我控制,使自我和环境协调一致。

在行为习惯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训练、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修养和自我调节,实现自律化。

(2)学生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的途径

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需要由学校和教师提供一定的途径,给予适度的指导。具体途径有:

在教育组织活动中,加强正确的导向,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发展。

实施值周班制度、班干部轮换竞选制度等,构建学生自管自立管理环境。

建立学生校园生活自管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提升学生主人意识等。

总之,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需要校方精心组织,使它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化。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为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某中学开设了《儒家经典修习》校本课程。每天要求学生朗读《弟子规》,每周安排2课时由老师讲解儒家经典著作,要求学生以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该校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争议,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后指出:“对儒家文化应该坚持‘批判性继承’原则,区分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但许多老师和学生对传统儒家经典的学习存在全盘接受的倾向,并没有坚持唯物辩证原则,这令人忧虑。”

在学校中穿唐装、吃素食、人人见面鞠躬、封闭式管理等做法,过于注重形式和外在,与现实脱节。另外,学习中所用教材均为内部刊物,没有刊号,如大规模传播,属非法出版物。为此,教育局暂时叫停了《儒家经典修习》课程,建议学校引入国家新闻出版部门审核的改良版《三字经》和《弟子规》,对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实施形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问题:

1.从职责分工的角度,分析教育局是否有权叫停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

答: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市、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实施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具体而言:中央政府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设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地方教育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实施工作,包括制定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教学计划,组织对本地区义务教育的评估和验收;建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基金,对县级财政教育事业费有困难的地区给予补助等。市、县(区)级人民政府是具体事项的主要实施者,在落实义务教育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其责任包括统筹管理教育经费,调配和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等。

因此,教育局有权对中小学的不适当的教育教学工作加以干预,有权叫停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

2.结合案例,简述学校应当如何开发好校本课程。

答:学校必须依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本案例中,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采用的不是国家规定的教材,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形式也没有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要求。学校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其原则为:

(1)以政策法规为依据,保证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标准性,并配以必修课的教学设置来保证。

(2)地方课程要突出本土性和区域性,实施形式可以是必修课或选修课。

(3)校本课程要从学生和社区的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学生选修权利,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

无论哪一类课程建设,都要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将学校的现有条件和教师及学生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符合课程建设规律,又具有可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卫生事业管理学

(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效用

答:卫生服务领域中,效用是指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在成本效用分析中,更多地注重人的健康水平,即生命质量指标的变化。主要效用指标有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和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2.内部收益率法

答:成本效益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净现值法。年当量净效益法。效益成本比率法。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方案的成本现值总额等于效益现值总额,即使净现值等于零的那个贴现率。内部收益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因素,反映了方案计划期内单位资金的收益率,参照基准贴现率或最低期望收益率可对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决策。应用效益成本比率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在没有预算约束的条件下,预定可以将未用完的资金用于其他具有净效益为正的计划方案时,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或增量的内部收益率,同该未用完资金用于其他项目的效益成本比率或内部收益率进行比较,从而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做出选择。

3.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

答:卫生服务需求分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类。其中,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因此,凡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市场需求。此外市场需求还受消费者人数的影响。当某种卫生服务的价格降低后,可能因每个消费者对于该服务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但在一些情况下,个人需求并不因为价格降低而增加。

4.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答: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是卫生服务消费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公共卫生服务、除害灭病、传染病的防治、电视广播中的健康宣教等,这些服务不仅对服务对象有益,而且对非服务对象、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均有益处。

5.间接卫生费用

答:卫生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间接费用包括因病伤误工的工资、车旅费、营养费、照顾病人的误工费等。为了全面评价卫生费用的投入与产出,必须计算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才能对卫生费用的投资效益作出有效评价。从卫生服务的角度,卫生费用可分为医疗服务费、公共卫生服务费、妇幼卫生费、医学教育费、医学研究费等。

二、简答题(10分)

简述卫生人力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

答:卫生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某种医疗卫生专业教育和训练,从而具有或可能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对卫生人力资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

(1)数量

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可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绝对数表示卫生人力资源的实际拥有量。为了描述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水平,通常用相对数表示,如每千人口医师数(或卫技人员数)。

(2)结构

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可以反映人力资源的质量,说明人力资源构成的合理性。卫生人力资源的结构应包括下列方面: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

(3)分布

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主要是指卫生人力资源的城乡分布、地区分布和部门分布。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卫生规划过程中开展环境回顾性分析应回答的问题。

答:在卫生规划中,环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本地区在疾病、卫生服务利用和经费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明确实现规划目标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确定规划的重点。环境分析由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分析组成。其中,以解决特定卫生问题的卫生规划为例,回顾性分析应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若干年中,特定卫生问题的主要疾病和卫生条件有哪些变化?该特定卫生问题是否好转、稳定或更严重?

(2)过去若干年中,特定卫生问题的产生、发展、转归及其与卫生体制、社会体制、经济体制有什么关系?

(3)过去若干年中,特定卫生问题最多的人群是哪些?特定卫生问题对这类人群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受严重影响”人群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如何?

(4)描述受特定卫生问题影响的人群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状况以及行为方式等,这些因素与卫生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5)过去若干年中,人口如何变动?社会、经济如何发展?包括趋势和程度等等。

2.试述卫生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

答:(1)卫生服务需要的概念

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和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2)卫生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

卫生服务需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的客观反映,凡是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主要有下列一些因素:

人口数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接受服务人口数成为影响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决定因素。人口数越多,卫生服务需要量越大。

人口构成。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组成是决定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儿童和老年人患病率高,特别是50岁以后年龄组人群随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增加。老年性疾病的特征是慢性病和功能衰退,对门诊和住院要求高,医疗时间长,花费的医疗费用多。

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质量可以缩短医疗时间,提高治疗率,进而减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医务人员的素质、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及合理分布、良好的组织管理等因素,均可影响到医疗质量。

预防保健工作。预防保健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在短期内不容易改变人群总的卫生服务需要量,但是从长远来看,有效的预防保健工作必定减少疾病,从而减少卫生服务需要量。

文化教育。受过较多教育者对预防保健、自我意识疾病和早期治疗疾病的愿望要强于受教育少者,自我意识疾病而及时治疗形式上会增加卫生服务需要量,但是最终仍然会降低卫生服务需要量。城镇居民患病率往往高于农村居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镇居民文化程度高,居民对疾病自我认识的能力要强于农村居民。当然,研究文化教育对患病率的影响,将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是必要的。

气候地理条件。季节性疾病和某些多发病往往好发于某些时间,夏秋季多发肠道疾病,冬春季多发呼吸道疾病。某些疾病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只有在特定地区内才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卫生服务需要,如血吸虫、克山病、甲状腺肿等。地势对健康有影响,海拔高度大于2000米可能发生高山适应不全症。

居住地点和条件。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高于农村居民。在居住条件不良的地区,容易发生结核、佝偻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对于卫生服务需要量,特别是住院服务需要量显得更为强烈;居住密度越高,卫生服务需要量越大。

婚姻。有配偶者的卫生服务需要少于独身、寡鳏及离婚者。有配偶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次数。家庭照顾可以代替一部分住院治疗。另外,多人口家庭可以减少卫生服务需要量,特别在缩短住院天数方面更明显。

行为心理因素。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群的行为心理特征是决定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因素之一。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2016年底,某电视台报道,某地5家医院医生在门诊室收受医药代表给予的药品回扣,并播放了医药代表与医生交流的视频,以及医药代表向医生递交装钱信封的视频。之后,卫生行政部门迅速查处,当事医生和当事医院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问题:

1.在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医疗服务的哪些特性可能诱发医药代表向医生送回扣的不正常现象。

答:在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之下,医疗服务的如下特征可能诱发医药代表向医生送回扣的不正常现象:

(1)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性

由于医疗服务属于高技术密集型服务。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要求。大多数患者缺乏相关医学信息,无法判断自己患了什么病,需要接受何种医疗服务,需要花费多少医疗费用,无法与卫生服务提供者讨价还价,只能一切听从医生的意见。

(2)医疗服务的无形性

由于医疗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与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人员、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和医院的口碑来进行判断。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作用。

(3)第三方付费

除了自费医疗外,大部分有集资医疗或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的人群,都不由消费者直接支付全部医疗费用,而是由第三方(政府或医疗保险公司或其他基金组织)承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由此造成消费者缺乏费用意识,刺激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过度需求和过度利用,这是由于保险所导致的消费者的“道德风险”。

(4)消费的被动性

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消费者无法控制卫生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只能被动支付卫生服务费用。

2.试提出若干防止医生收受医药代表回扣的办法。

答:防止医生收受医药代表回扣的办法如下:

(1)帮助医院转换运行机制,使其成为合格的价格决策主体,创造医疗价格健康运行的条件。

(2)培育、完善医疗服务市场,如严格审查开业条件,整顿医疗市场,清除假冒伪劣药品,净化药品市场,建立健全落实各项医疗法规,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

(3)履行医疗价格调控职能,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情况,采取多种手段调控医疗价格的变化。

(4)加强社会卫生监督管理。形成相对综合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药品监督管理和行医监督管理的三大卫生执法体系,以保证卫生行政执法职责的履行和任务的执行。

(5)合理构建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机制,促进公平竞争。通过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规定行医许可证制度、规定药品的生产经营制度和颁布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等措施,规范和管理医疗服务市场。

(6)实行政府定价,搞好价格管理。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以实现医疗消耗的合理补偿。要区别卫生服务性质,实行不同的作价原则,价格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严禁乱收费、分解收费的现象发生。

.土地资源管理学

(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土地养育功能

答:土地具有养育功能。土地具有肥力,具备适宜生命存在的氧气、温度、湿度和各种营养物质,从而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殖、世代相传,使地球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土地的养育功能,决定于植物的第一性生产力。因此,土地的养育功能也可以说是土地的生产功能。

2.土地利用管理

答: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它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为中心开展工作,达到合理组织利用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保护耕地,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使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用地保证,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土地经济供给

答: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土地的供给。土地经济供给量是不同土地用途之间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它随着土地利用需求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变化。

4.区位论

答:区位论被认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说。区位理论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除经常提及的屠能农业区位论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形成了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和克里斯塔勒的城市中心地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数量地理革命,把区位论研究推向了一个研究多因素的综合阶段,在成本学派、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增加了成本—市场学派、社会学派、行为学派等新的学术流派。20世纪70年代后,区位论开始由静态的描述、解释向动态的模拟、预测迈进,正在形成一门新的空间经济科学体系。

5.地籍

答:地籍是指记载土地位置、界址、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地籍逐步成为了无纸化的现代信息系统的数据。无论地籍的表现形式如何,地籍具有以下特征:地籍是关于土地的信息资料,具有较强的空间概念和位置信息。地籍是由政府监管的,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和很高的权威性。地籍是关于土地的完整而现势的证明,从地籍中不仅可以查取有关地块的历史资料,而且可以知道土地的现况,因此地籍具有连续性和现势性。地籍是人们处理土地事务的一种依据。地籍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其基础是地籍所提供的资料是真实可靠的。准确性既是对地籍的要求,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二、简答题(10分)

简述基准地价的概念和作用。

答:(1)基准地价的概念

基准地价是指按照城镇不同的土地级别或均质区段分别评估的商业、工业、居住等各类用途的单位面积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

(2)基准地价的作用

基准地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调控地价水平;

反映地产市场中的地价变动趋势,为投资决策等提供依据;

国家征收土地税(费)的依据;

进一步评估标定地价、出让底价等宗地地价的基础,起到估算基值和修订初始值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土地估价中收益还原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答:(1)收益还原法的概念

收益还原法又称资本化法,是将土地的总收益扣除总费用得到土地纯收益,采用土地还原率加以还原得到土地价格,即土地在未来若干年的纯收益折算为现值的总和。

(2)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收益还原法以土地收益为理论基础。由于土地的固定性、个别性和永续性,人们占有某块土地,即可在将来一定年限内源源不断地获取由该地产所带来的纯收益,那么以一个货币额与这若干年内的纯收益现值等同起来,每年的土地收益就相当于这一货币的利息,二者所能提供的收益是相等的,因此这一货币额就是该地产的价格。

(3)收益还原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收益还原法适用于有收益(如出租、商业、工业用地)或潜在收益的地产或建筑物估价。它以收益为途径,其估价结果可信度取决于土地纯收益和还原利率正确与否;收益还原法有其理论基础,但估价结果往往偏低。

2.试述土地使用权划拨的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1)土地使用权划拨的概念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2)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特点

没有使用期限的规定。

不得从事转让、出租、抵押等经营活动。但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和抵押。

不得改变用途,确需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

(3)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适用范围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建设用地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

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上述所有的项目一律按划拨方式供地,而只是这些项目中政府认为应当予以扶持,并给予政策上优惠的,经过批准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

四、案例分析题(10分)

2016年,某市市区部分市民发现住房的土地证面临土地年限20年到期。经初步排查,该市区内共有600余宗(套)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办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交易时,将划拨性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为出让性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收取土地出让金。当时,为了顺利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在不超过居住用地最高年限的前提下,按20年到70年分档,由受让方自行选择办理出让手续,并交纳相应的土地出让金额。而从2016年起,20年期限的这批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或即将到期。

问题:

1.什么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期限如何规定?

答:(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在规定的期限内,土地成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出租、抵押或作价入股。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2.20年出让到期后是否自动续期?是否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40条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应当交还土地使用证,并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第41条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请续期。需要续期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