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科目代码:885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行政领导

2行政信息

3行政首长负责制

4权力机关监督

5行政执法类职位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

2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3简述行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4简述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5简述奎德的政策分析过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论述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

2试述现阶段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重点。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26分)

政府雇员制的兴起

2002年6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雇员”制度,并正式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

2004年,深圳派出招聘团,赴港招聘政府雇员,全市51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了184个职位,分为高级雇员和普通雇员两种,月薪从30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

2004年4月1日颜兵受聘为无锡市对日招商首席代表,获得50万年薪。一年后顺利续约。两年期限来临,因未能完成5000万美元的招商任务,他被无锡市政府解聘。

2008年1月7日,深圳市南山区图书馆一纸《终止雇员合同通知书》,将2004年9月诞生的“深圳首名政府雇员”邹琦解聘。

政府雇员制的困境

政府雇员曾被很多人比作“鲶鱼”,认为有利于激发公务员队伍竞争,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效率。但事实上,他们身在体制外,却做体制内的事,身份尴尬;缺乏晋升渠道,永远是“临时工”,他们缺乏稳定感。随着雇员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中积累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因薪酬待遇和晋升渠道等问题,雇员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特别是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雇员,大多将雇员作为临时性或过渡性工作,当成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跳板”,基本上“逢招必考”。政府雇员出路何方,值得探索和思考。

2014年9月10日,刘嵘(化名)填着表办理入职手续,手续完毕,他将结束5年的政府雇员身份:“从临时工变成正规军。”他是株洲市首批政府雇员中的一员,5年前,他和两名同伴通过招考成为株洲市首批政府雇员,供职于株洲市规划局。5年后的今天,一名早已离开,一名仍在坚持,通过考试转正的,仅他一人。

同年10月29日,佛山市纪委发布招考辅助服务雇员的延期公告,公告称,9月22日发布招考辅助服务雇员公告,首次报名时间从9月23日至10月17日,因符合资格人数没达到开考比例,现决定将本次公告报名时间延期至11月14日。其实,这不是佛山雇员招考第一次延期公告,检索佛山市人社部门和各区人社局的公开招考公告发现,类似招聘公告比比皆是。近年来佛山数十单位因报名人数达不到开考要求而延期或取消考试,有的甚至是没有合资格的报名人员导致无法开考,有的同一职位数次招人。(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发布的内容整理)

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实际分析政府雇员与公务员的区别。

2.如何解决政府雇员制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行政领导

答: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是行政管理过程的战略核心,也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领导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定属性,主要表现为:行政领导发生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性是行政领导的重要特征;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行政信息

答:行政信息是指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与保存的信息,以及制作或获取信息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体制。行政信息是信息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具体来说,行政信息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行政管理主体为履行职能而采集、加工和使用的各类信息;政府部门在办理业务和事项过程中产生与生成的各类信息;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信息;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行政信息;与行政信息的制作和获取有关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等信息资源;信息化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3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它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一种具体制度形式。严格意义上说,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行政系统中,对整个行政机关的工作结果承担最终责任的只能是行政首长。行政首长握有权力,就要承担责任,这符合权责相称的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首长负责制,这种制度是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的,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4权力机关监督

答:权力机关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管理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监督,是有法律效力的最高层次的异体监督。由于各国政体和国体不同,其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内容与模式存在差异性。世界各国权力机关监督的方式包括:质询、诘问、不信任表决、弹劾、审批以及调查等。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主要工作方式有:听取和审议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审查并撤销本级行政机关发布的不适当的法规、规章、命令和决议;向政府及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和询问,发表意见,同级政府组织的有关人员必须负责答复;视察和检查政府工作,处理公民对政府的申诉、控告和检举;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5行政执法类职位

答: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主要集中于公安、税务、工商、质检、环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政府部门的基层单位。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源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英国的文官制度,它的确立和发展存在两种类型:一是英美类型,是在同恩赐官爵制和政党分赃制的斗争过程中确立的;二是德、法、日等国类型,主要是在原有的帝国官僚制和封建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

政务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承担政治责任,任期随着选举的胜负而进退;事务官则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产生,不随政党进退,实行职务常任。

(2)强调政治中立

政治中立是指事务类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斗争活动,不参加党派竞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坚持政治中立有利于公务员以超脱党派斗争的公正态度处理公共事务,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秩序。但由于公务员生活在党派或集团政治的社会环境中,因此真正的政治中立在现实中难以做到。

(3)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事务类公务员都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考形式,按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择优录用。考试录用制度是人事管理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排除了过去以党派倾向作为录用依据的弊端,保证了录用的公正,克服了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对建立一支精干、稳定和高水平的公务员队伍,保持行政系统的高效率和连续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原则在西方国家已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安排。

(4)实行功绩制原则

以公务员工作实绩和能力作为公务员工资、待遇和级别升迁的依据,这对提高公务员素质和积极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都有积极作用。

(5)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不少国家都从法律上对公务员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做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以保证公务员队伍良好的职业操守。

2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政府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管理活动。在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机构为了更好地行使其职能,增进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支持、监督,以协调内部和外部关系的社会活动。它既具有一般公共关系的属性,又具有行政管理领域的独特性,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的权威性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相比较企业、社团等公共关系主体来说,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更具有权威性。因为政府是从社会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权威管理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拥有公共权力,有极大的权威性。同时政府还有唯一性,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政府只有一个。正是这种权威性和唯一性决定了政府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地位的优越性。

(2)对象的复杂性

政府公共关系的对象,即行政管理工作中信息沟通与传播的公众对象,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个方面:

内部公众,是指政府行政机构内部的一切人员,他们是行政管理过程中内部信息沟通的对象;

外部公众,泛指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广大公众,包括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群众、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种社团组织等,此外还包括国际公众。

(3)传播的优越性

政府的组织传播严密有效。政府的信息通过强大的组织传播系统,以行政命令、公文、会议、内部网络等形式在政府内部流动,并借助公共权力,通过政府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此外,政府还可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团体、社区组织、行业组织深化公关传播的效果。

政府控制着大众传播媒体,把握国内社会舆论的绝对主导权。我国大众传媒体制决定了大众传播媒体首先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要为传播政府的政策服务。报刊书籍的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的制作播放都由政府严格管理。政府可通过传播媒体,从各个角度大量、反复地传播某种信息,加强公众印象,提高传播的效果。在公众传播方面政府有任何其他社会组织不能企及的优势。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使政府网络公关成为可能。政府可通过网络做以下工作:

a.通过互联网收集和传送信息,在电子空间中实现组织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

b.在网上介绍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机构职能、人员配置。

c.公布官员的讲话和政策公告,大大提高政府的公共传播效率。

(4)目标的独特性

促进公众认知。政府公共关系可增强公众对政府机构设置、运作状况及其政策过程的认知,提高政府管理透明度,影响公众的看法、意见和行为,密切干群关系,增加彼此间的信赖,为政府营造良好公众环境,树立良好政策形象。

提高政府美誉度。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完善政府的美誉度,“政府信用”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要素。

提高社会效益。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其价值追求表现为公共取向,而企业和其他许多社会组织一般都以本组织利益为取向。

3简述行政监督的主要内容。

答: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其监督的对象是一切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和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有:

(1)监督决策是否科学、合法

对决策的监督,是行政监督最重要的内容。监督主体除了监督决策目标、决策依据、决策方案之外,还着重监督决策的程序是否合法、科学、民主,是否严格遵循以下步骤:a.发现问题,确立目标;b.集思广益,拟订方案;c.分析评估,选择方案;d.实施方案,完善决策。

当前对决策监督的重点是:防止主观盲目决策,尤其要防止一些行政领导为追求政绩而做出急功近利的决策。为此要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决策权限,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

(2)监督行政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行政管理行为可分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必须受到切实有效监督。

抽象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此外还包括相关政府部门为全国人大制定相关法律、为地方人大制定相关地方法规的行为。对抽象行为的监督以防止国家政策部门化为重点。

具体行为,是指行政管理主体依职权作出的、对被管理对象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的管理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对具体行为的监督包括两个层次:

a.对具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指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得逾矩违规;

b.对具体行为合理性的监督:指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行政部门在做出具体行为时应以民为本,在不损坏国家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照顾被管理对象的眼前利益。

(3)监督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

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只有加强行政监督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权力问题,从而实现廉洁行政。通过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治懒、治庸的功能,促使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勤政为民,多做好事;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4)监督自由裁量权是否被违规滥用

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依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相应决定的权力。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自由裁量权经常被滥用,以致产生助长官僚作风和特权思想、滋生腐败等负面效应,所以必须通过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监督,特别是对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坚决杜绝违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4简述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答:亨利·法约尔被誉为“法国科学管理之父”,他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将管理定义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要素,同时提出了一般组织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法约尔对于管理的定义,管理的14条原则,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等内容。其中,14条管理原则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些原则是法约尔对自己长期从事管理实践的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其具体内容如下:

(1)劳动分工。劳动与分工专业化是组织前进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劳动的专业化使实行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有了可能。同时,每个工人工作范围的缩小,也可使工人的培训费用大为减少。

(2)权力与责任。管理者必须有职有权,职权相当。权力与责任是统一的。

(3)纪律。纪律的实质是遵守公司各方达成的协议,要维护纪律就应做到:对协议详细说明,使协议明确而公正;各级领导要称职;在纪律遭到破坏时,要采取惩罚措施,但制裁要公正。

(4)统一指挥。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

(5)统一方向。组织必须有统一的方向。为达到同一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应由一位首脑根据一项计划开展,这是统一行动、协调配合、集中力量的重要条件。

(6)个人服从整体。法约尔认为,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总和。协调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键是领导阶层要具备坚定性并作出良好的榜样。协调要尽可能公正,并经常进行监督。

(7)报酬。报酬必须公平合理,及时支付,尽可能使职工和公司双方满意。对贡献大、活动方向正确的职工要给予奖赏。

(8)集权。集权就是降低下级的作用。集权的程度应该视管理人员的个性、道德品质、下级人员的可靠性以及企业的规模、条件等情况而定。

(9)等级链。即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连成的等级结构,用以贯彻执行统一的命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

(10)秩序。即人和物必须各尽其能。

(11)公平。即以亲切、友好、公正的态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雇员们受到平等的对待后,会以忠诚和献身的精神去完成他们的任务。

(12)稳定性。人员任期和替补应有清晰的规则。最高层管理人员应采取措施,鼓励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长期为公司服务。

(13)主动性。给人以发挥主动性的机会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必须大力提倡、鼓励雇员们认真思考问题和创新的精神,也应使员工的主动性受到等级链和纪律的限制。

(14)团队精神。实现集体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统一命令。在安排工作、实行奖励时不要引起嫉妒,以避免破坏融洽的关系。此外,还应尽可能直接地交流意见等。

5简述奎德的政策分析过程。

答: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它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来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奎德认为,政策分析的过程,即是指政策分析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由问题本身及其内容决定的。但是,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括以下这五个基本阶段:

(1)总体概述

总体概述是试图阐明目标,解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的一种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总体概述是政策分析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因为政策分析人员在这个阶段要努力以不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重新阐述或对问题重新加以解释,这样不仅可以阐明这个问题是否合乎逻辑和有无价值,而且还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因而奎德将总体概述视为整个政策分析工作的出发点。

(2)广泛探索

广泛探索是调查研究的阶段,此阶段的任务是搜集作为分析依据的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寻找新的备选方案。在这个阶段,要对可能适用的备选方案进行研究并通过建构模型来展示每一个备选方案的效果,以此作为比较的依据。

(3)多方比较

在多方比较过程中,根据可能产生的效果,即每个方案可能涉及的成本、效益及其他后果,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列出优劣顺序。而在系统分析中用来排列备选方案优劣顺序的理性方法有:

先确定任务或效用水平,然后按照成本递增的顺序来排列方案,成本低者列前,成本高者列后。

先确定成本或预算水平,然后按照效用递减的顺序来排列方案,效用高者列前,效用低者列后。

如果方案涉及时间因素,则应该使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将与备选方案有关的成本和收益表示为一个时间函数,并以合适的贴现率将未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贴现,然后根据成本和收益的限值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

(4)说明解释

说明解释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分析过程的始终,但最主要在比较阶段之后进行,它在本阶段更得到了加强。在本阶段,必须依照实际和现实的考虑对各种模型所展示的结果加以说明。

(5)测试检验

测试检验就是对做出的结论进行测试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决策者是否根据分析结果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一点是永远无法进行检验的,因为总会出现一些决策者所无力左右的情况,但是奎德仍然认为根据一种或若干种模型显示的结果,尤其是在形势稳定的时候,确实可以进行一些检验工作。

上述五个阶段是相互渗透、不能分割的。这五个阶段的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据决策内容和分析工作的需要,这五个阶段可交叉、重复、循环,直至彻底弄清问题,找到合适的决策方案。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论述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

答:新公共行政学又称新公共行政运动,是指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的公共行政理论。它的使命是对影响和削弱社会公平、出色管理的各种因素和组织结构进行变革。新公共行政学是在不断地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

(1)从理论方面来看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将效率当作基本价值,强调非人性化和客观化的理性效率,促使组织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采取机械性的控制,个人只是惯性地服从并且专注于生产或工作过程,失去了自我反思和自我了解的意识,缺乏创造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组织成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疏远和隔离,进而失去了组织应该表现出的社会价值和责任。

鉴于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固有的缺陷,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新公共行政学采取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理性模式”研究,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2)从行政实践方面来看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然而,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所强调的指挥统一、层级节制等原则虽然促进了效率,但是它们却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而且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鸿沟愈来愈大,它无法担负起社会责任,更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研究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的绩效,但其行政实践的成果并不尽如人意。

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过分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的缺乏效率并且已经明显地造成了更多的问题。尽管它强调的行政原则为罗斯福执政时期强化行政权力以及集权控制联邦行政系统提供了依据,但是这种强调“指挥统一”的效率行政的设计也导致了尼克松执政时期著名的“水门事件”成为公共行政上的一大丑闻。

新公共行政学者们认为,效率虽然在某种层次上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莫展,究其原因,这正是由于按照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没有表达公共利益,而只是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它未曾顾及社会性的公平分配,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造成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

2试述现阶段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重点。

答:行政职能又称政府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同时,其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行政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重点是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重点主要包括:

(1)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原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具体措施有:

减少投资项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

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

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政府依法制定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

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放宽工商登记条件。

(2)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改变政府管理范围、模式和方法,实现政社分开,把过去属于政府的权力转给社会组织行使。为此,要求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要实现三大转变:管理范围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转变为提供公共物品;管理模式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在管理方法上,从以行政方法为主转为以法律方法为主。具体措施有:

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一业多会的做法,以改变行业协会商会行政化倾向,增强其自主性和活力。

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3)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权力配置关系、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在合理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并用法律形式明确下来。具体举措有:

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对已列入国家有关规划需要审批的项目,除特定情况和需要总量控制的以外,一律由地方政府审批;对国家扶持地方的一些项目,中央政府只确定投资方向、原则和标准,具体由地方政府安排。

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凡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或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一律下放地方。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大幅度减少、合并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4)理顺政府部门之间关系,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理顺政府部门之间关系要进行科学的职能分解和分析,严格按权责一致、分工明确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从制度上解决职能不清、人浮于事、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等弊端。具体措施有:

按照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将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分别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

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解决这些机构过于分散、活力不强的问题。

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资源。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26分)

政府雇员制的兴起

2002年6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雇员”制度,并正式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

2004年,深圳派出招聘团,赴港招聘政府雇员,全市51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了184个职位,分为高级雇员和普通雇员两种,月薪从30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

2004年4月1日颜兵受聘为无锡市对日招商首席代表,获得50万年薪。一年后顺利续约。两年期限来临,因未能完成5000万美元的招商任务,他被无锡市政府解聘。

2008年1月7日,深圳市南山区图书馆一纸《终止雇员合同通知书》,将2004年9月诞生的“深圳首名政府雇员”邹琦解聘。

政府雇员制的困境

政府雇员曾被很多人比作“鲶鱼”,认为有利于激发公务员队伍竞争,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效率。但事实上,他们身在体制外,却做体制内的事,身份尴尬;缺乏晋升渠道,永远是“临时工”,他们缺乏稳定感。随着雇员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中积累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因薪酬待遇和晋升渠道等问题,雇员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特别是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雇员,大多将雇员作为临时性或过渡性工作,当成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跳板”,基本上“逢招必考”。政府雇员出路何方,值得探索和思考。

2014年9月10日,刘嵘(化名)填着表办理入职手续,手续完毕,他将结束5年的政府雇员身份:“从临时工变成正规军。”他是株洲市首批政府雇员中的一员,5年前,他和两名同伴通过招考成为株洲市首批政府雇员,供职于株洲市规划局。5年后的今天,一名早已离开,一名仍在坚持,通过考试转正的,仅他一人。

同年10月29日,佛山市纪委发布招考辅助服务雇员的延期公告,公告称,9月22日发布招考辅助服务雇员公告,首次报名时间从9月23日至10月17日,因符合资格人数没达到开考比例,现决定将本次公告报名时间延期至11月14日。其实,这不是佛山雇员招考第一次延期公告,检索佛山市人社部门和各区人社局的公开招考公告发现,类似招聘公告比比皆是。近年来佛山数十单位因报名人数达不到开考要求而延期或取消考试,有的甚至是没有合资格的报名人员导致无法开考,有的同一职位数次招人。(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发布的内容整理)

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实际分析政府雇员与公务员的区别。

答:政府雇员是指政府根据全局性工作的特殊需要,以较高的报酬雇用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政府雇员不占用行政编制,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完全按劳动合同进行管理,只从事某项专业性工作。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政府雇员与公务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用法律规范不同

国家公务员受公务员法的调整,政府雇员则是依照劳动合同来规范政府与雇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按劳动法来约束雇用双方行为。案例中,政府雇员制中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规定的。

(2)用人方式不同

无论是选任制公务员还是委任制公务员,其任用方式都是刚性的,身份具有长久性。而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与企业一样,是市场化的,政府雇员的任期按照合同规定,有一定的期限。案例中,政府雇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任职期限,期限结束后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考虑是否续约。

(3)管理方式不同

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奖惩等有法律法规为依据;政府雇员则完全按照合同管理,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4)薪酬待遇不同

公务员制度有完整的工资体系,按不同职务和级别享有不同的工资,受刚性薪酬体系约束。政府雇员制则是按岗定薪,薪资报酬参照人才市场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浮动。我国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公务员按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同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相比之下,现有的关于政府雇员的福利待遇则明显低于公务员。

(5)法律地位不同

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占行政编制;而政府雇员不行使行政权力,也不占行政编制,主要从事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工作。

2如何解决政府雇员制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答:非常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