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铃儿响叮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支教之旅(四)

扎西巴金在饭店旁边找了个停车位,他把车停好;

扎西巴金和苏妤玲下了车,苏妤玲抬头一看,饭店的牌匾写着藏文,她看不懂饭店的意思,紧跟着扎西巴金走进了饭店……

“切让配伯尔歌苏雄。”一位穿着藏服的漂亮服务员迎了过来,用藏语招呼他们;她双手合十着,对着扎西巴金和苏妤玲弯身鞠躬示意。

苏妤玲听不懂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她模仿着扎西巴金双手合十向服务员鞠躬回了个礼。

“XZ不愧为宗教圣地,藏民们打招呼都这么讲究礼仪。”苏妤玲心里寻思着。

服务员和扎西巴金咕噜了几藏语,苏妤玲猜是问几个人之类的话语,随之服务员把他们引到空座位上坐下,拿出了点菜单示意他们点菜,因为他们说的是藏语,苏妤玲也不清楚他们在交流什么,她翻了翻菜单;还好,店家为了方便外来客人,菜单均有标示了藏文和中文;

苏妤玲以前吃过川菜,她看到里面有一部分是川菜,一部分是藏族的特色食品。

“苏老师啦,您看看想要吃些什么?这里的饭店主要还是以川菜为主,以前您应该有吃过川菜,您刚到XZ,我们今天就不点喘菜类,就吃些XZ的特色食品吧?”扎西巴金说。

“扎西副乡长,我初次到XZ对这里的风俗饮食都不熟悉,我听您的安排就好了。”苏妤玲说道。

苏妤玲觉得‘扎西巴金副乡长’的称呼说出来太拗口,她就把‘巴金’两个字也给减掉了;

不过这次的叫法刚好被苏妤玲给叫对了,藏民的名字一般没有姓,而大部分是四个字;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就只用两个字来简称。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也有第一、三个字的,但都没有见用二、四两字作简称的。扎西巴金可以叫扎西、扎巴和巴金;但几乎没人叫西金。

“那我们主食就吃糌粑,汤就喝藏式酸菜汤、再来一盘牦牛肉,苏老师,您看怎么样?”扎西巴金问苏妤玲。

“好的,就只有我们俩人,饭菜的量别太多,等下别吃不完。”苏妤玲微笑着对扎西巴金说。

扎西巴金转过头对服务说了几句藏语,苏妤玲猜应该是在对服务员说那些点菜之类的话。

服务员对扎西巴金说了几句藏语,然后躬着身走开了。

“XZ的礼仪风俗习惯非常有讲究,以后要到在XZ工作和生活,应该了解和学习一些礼仪风俗习惯。”苏妤玲微笑着对扎西巴金说。

“嗯嗯!如果苏老师想要了解或学习的话我竭尽所能帮助您。”扎西巴金笑着说道。

“谢谢扎西副乡长,那我就开始请教您啦!刚才我们进店时店员说的藏语是什么意思?”苏妤玲问道。

苏妤玲知道XZ是一个很讲究礼仪的民族,她猜应该是欢迎之类的词汇;既然来到XZ,她就不会放弃对这些礼貌细节学习的机会。

“苏老师您文凭高,说教我可不敢哦!‘切让配伯尔歌苏雄’汉语是‘您好!欢迎!’的意思。”扎西巴金微笑着解释说。

“哦!我明白了,谢谢!”苏妤玲觉得跟她猜测的差不多,点了点头。

苏妤玲之前稍微了解了一下,藏族很讲究礼仪,她刚进入XZ就亲身感受到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您以后就当我的老师啦哈!我们南方的风俗习惯我倒是可以教你。至于藏族的风俗习惯,就得拜托您教我啰。”

“哈哈!苏老师您谦虚了,互相学习。”扎西巴金哈哈大笑说道。

扎西巴金听了苏妤玲的话,哈哈大笑:“这小女孩,还是挺爽朗的。”

“扎西副乡长,我们见面时,您说的第一句是什么意思?”苏妤玲问。

“哦!‘扎西德勒‘汉语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也是我们藏族见面时的问候语。”扎西巴金继续解释说。

服务员把饭菜都都端了上来,一份糌粑,一份藏式酸菜汤、一盘牦牛肉,这些菜都是苏妤玲从没见过的菜,更别说吃过了……

“我们的副书记丁健也是你们南方人,他过来我们妥巴乡政府挂职也有半年左右了;从他那我了解到你们南方人的一些饮食习惯和风俗,你们南方人吃饭一定要有主食和汤,而且是先吃饭后喝酒;所以我也就按你们的饮食习惯点了这几种菜,不知道您会不会喜欢?”扎西巴金笑着对苏妤玲说。

“谢谢扎西副乡长,您真的很细心。”苏妤玲说道。

“这就是我们藏民的传统主食之一,叫糌粑,我们这当地人一日三餐必备,因为是日常主食;我们自己家庭用的一般都捏成块状,不用模具压印成型,饭店为了增加食品的美观,就会用一些不同的模具压印成不不同的形状,让食品变得美观,增加客人的食欲。”扎西巴金指着一个装着型如龟印的食品的盘子介绍道。

苏妤玲顺着扎西巴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椭圆形盘子,盘子上摆着用模具压印成龟印的面食品,食品呈金黄色椭圆形,非常好看……

苏妤玲夹了块粘了酥油茶、奶渣、糖的糌粑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她也是第吃到这香喷喷的糌粑,不禁赞了起来。

“真香!我是第一次吃到这食品。”她边吃边赞边问扎西巴金道:“做这食品工序很复杂吗?”

“做糌粑工序也不是很复杂,我们藏语的‘糌粑’就是你们汉语的炒面的译音,是我们的传统主食;做糌粑的手工艺也不是很复杂,只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再用手捏成团,食用时加入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所以口感特别好。”扎西巴金介绍说。

苏妤玲吃完了一块糌粑,她第一次看到糌粑,第一次听到糌粑,也是第一次吃到糌粑,心里充满着新鲜和好奇的感觉,她再次看了看糌粑……

“苏老师拉,您尝一尝这藏式酸菜汤,酸菜汤清爽可口。到我们藏族作客,一般都要请吃酸菜汤;这酸菜汤不仅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加食欲,刺激胃酸的分泌,起到改善消化的作用。您试试看。”

扎西说完就帮苏妤玲盛了一碗这藏式酸菜汤,他把这藏式酸菜汤端到苏妤玲面前。

苏妤玲喝了一口酸菜汤,觉得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这种感觉让觉得很舒畅……

“嗯嗯,这藏式酸菜汤味道非常好。”苏妤玲不禁赞赏道。

“苏老师拉,您第一次到XZ,新鲜牦牛肉应该也是第一次食用吧?在别的地方都是冰冻的牦牛肉,很少有新鲜的了,您尝尝这红烧牦牛肉。”扎西巴金说道。

苏妤玲看那用圆盘装着一盘牦牛肉,牦牛肉肉色呈棕红色,切成方块状,肌纤维清晰,形状很规则平整;苏妤玲夹了一块放到嘴里满满地嚼着……

“这牦牛肉烧做得很好,手艺不错,口感有一定韧性,柔软适中,嚼后留香,好吃。”苏妤玲边吃边赞道。

“牦牛因其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地方,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种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其肉鲜美无比,被誉为肉牛之冠。”扎西巴金说道。

苏妤玲不知道是肚子太饿的原因还是XZ食品本来就非常可口,她津津有味地吃着那些XZ的特色食品……

“午餐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所以也就点了三样食品,苏老师,以后再让您品尝一下其它的XZ特色食品。”扎西巴金笑着说道。

“谢谢,扎西副乡长,以后肯定有机会品尝到XZ的特色食品了我又不是游客,呆在XZ还得有一段时间,以后还得请扎西副乡长您教诲呢。”苏妤玲笑着说道。

苏妤玲和扎西巴金不一会就把几盘菜吃完吃完。扎西结完账,走出了饭店,开动了汽车。

他们慢慢地离开了LS市,往前继续开了二十来公里的柏油路,车开始有点颠簸,苏妤玲望了望前方,道路已经不再是沥青路面了,路面变成了泥土路了,扎西金巴开始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开着车,看来他是怕苏妤玲受不了这颠簸,苏妤玲心不禁赞赏着扎西的细心。

“到妥巴乡政府还有三四十公里,这一路都是泥土路,而且一边是悬崖,路比较不好走,苏老师,您要先休息一下吗?”扎西巴金问道。

“哦。谢谢副乡长,您开车技术非常好,坐在车内并不觉得颠簸,也没感觉到疲惫,我们直接赶过去吧,只是得辛苦您了。”苏妤玲回答道。

“那里那里,苏老师您客气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道路了;等下的路会更颠簸,我担心你受不了会晕车。”扎西巴金笑了笑说。

他们说着继续往前开,这段路比之前的水泥路确实是不好走了许多,扎西巴金虽然很小心翼翼地开着车,但还是逃避不了颠簸的结果。

“这路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还真是不敢开,我想象中的XZ路就是这样。我要过来之前就是梦过被如此颠簸着,甚至比这更厉害。”苏妤玲捂着嘴笑着说。

“我们都习惯了,这路还不是算太难走的。”扎西巴金笑着说道。

“这还不算难走啊?李娜唱的那首歌是山路十八弯,我看刚才我们已经绕了几十个弯了。”苏妤玲笑了笑说道。

“是啊!这条路转弯处比较多,弯弯曲曲的。一面又面临着深渊,所以我们开车都得非常小心。”扎西金巴说。

正说着,突然苏妤玲听到不远处的山路拐角处传来了一阵噪杂的蹄踩地的声音,声音中夹杂着参差的猪叫声,根据声音,苏妤玲判断了一下,猪群应该不小;她不禁纳闷了:这山路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猪群?

“这么繁杂的猪叫声,看来猪群应该不小,当地有人牧猪吗?”苏妤玲禁不住好奇地问。

“哈哈……”扎西巴金突然大笑了起来:“牧猪?我不止没看过,还是第一次听说过。你以为听到前面的声音就是猪叫声啊!哈哈,那不是猪群,是牦牛群;牦牛的叫声像猪叫声,所以我们又叫猪声牛。”

“哦!又多长了知识。我还以为牦牛的叫声应该是跟水牛或者黄牛的叫声一样的。”苏妤玲自嘲地笑着说。

扎西巴金放慢了车速,然后找了一个比较宽的路段,他把车靠在靠山路边停了下来;

“扎西,您怎么停了下来呢?”苏妤玲不解问。

“哦!这牦牛是大型偶蹄类动物,野性比较大;在山路遇到牦牛群,一定要停下来,而且要把车停靠在山旁,千万不要鸣喇叭,以免惊吓到牛群。在山路驾车的人们一般不敢轻易惊动牦牛,万一触怒了它们,它们就会以疯狂冲上来,甚至会把汽车撞翻。如果我们惹怒了它们,说不定会把我们的车撞下悬崖。”扎西巴金表情严肃地说道。

扎西巴金话音刚说完,苏妤玲就看到从山路拐弯处走过来一群高矮长短不等,状如水牛的大型蹄类动物,它们有高有矮,有长有短;有的看上去身高接近两米,体长接近近三米。它们躯体强健,颈短,头大耳小,额长而平,四肢短粗;有黑色的弯角,躯体上方的被毛短而光滑,体侧、腹面、及尾部的毛非常长并且下垂,有的毛快要接近地面。

苏妤玲从没看过这阵势,她感觉到又稀奇又高兴,掏出了手机不停地拍照。

“手机不能开闪光灯,以免惊吓牦牛激发了它们的野性。”扎西巴金看到苏妤玲拿着手机在不停地咔嚓对苏妤说道。

“这阵势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苏妤玲吐了吐舌头说。

牦牛群经过,道路上扬起浓浓的飞尘,夹杂着沉重的脚步声,场景有如古代正在激战的战场。

“牦牛肉质甜美柔软,没想它原来这么壮。”苏妤玲笑着说道。

“牦牛生活在高寒地带,有着天然、广阔的牧草,又没有受到工业的污染和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危害,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扎西巴金说道。

牦牛群经过后,扎西金巴启动了车继续往前走……

“还有十多公里就是妥巴乡政府了,我先带您过去妥巴乡政府;我们书记出差了要过几天才回来,乡长、教育局副局长和分管教育的领导以及中学的校长都在乡政府等着您;今天休息一下,我明天再带您到县教育局报道。”扎西巴金说。

“叭叭叭……”突然拐弯处疾驰出一辆大货车,扎西巴金和苏妤玲吓了一跳;扎西巴金猛转方向盘,车直撞向山体,前轮陷进路旁的一个小坑,大货车擦身而过疾驰而去。

“沃子辣!”扎西巴金对着开远的大货车愤怒都大吼了一声。

苏妤玲吓出了一身冷汗,喘着粗气,手脚不停地发抖。

“这家伙不要命了,在这山路车开得这么快?苏老师,您没事吧?”扎西巴金看着苏妤玲急切地问。

“哦!没事,吓死我了。您没事吧?”苏妤玲稍微镇静了一下缓过神来。

“没事。还是您反应敏捷,开车技术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苏妤玲心有余悸地说道。

“这种人,这样开车,迟早会事的。”扎西巴金生气地说。

“还是您开车的技术特别好,应急能力也特别强。”苏妤玲不禁继续赞叹说。

“呵呵!谢谢您的夸奖!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撞山体不能掉下山。就是被撞翻了也不能掉到悬崖下去!”扎西巴金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反应速度很有信心。

扎西巴金挂了倒车档想把车倒出小坑,前轮翻动打滑了几圈,车退不回来,他又再试着加大了油门,前轮又翻动打滑了几圈,还是退不回。

扎西巴金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手机没信号,他下了车,绕着车转了一圈,再重新看了一遍,沉思了一下……

“手机没信号,看来求救的办法行不通了;前轮悬空,只能用石头把坑填满,然后我启动动机,挂前进档,你把石头往车轮下放。”扎西巴金对苏妤玲说。

扎西巴金说完就开始搬石头,然后在车旁放了些比较小的石头;一切安排就绪,他上了车,启动了动机。

苏妤玲按着他的建议往车轮下填石头,突然车向前移动了一点,苏妤玲再往车轮下放石头,车再往前移动了一点,当苏妤玲再次放下石头后,扎西巴金加大油门往后退,前轮从坑里退了出来安全着陆!

苏妤玲不禁鼓起手掌,大声赞叹:“扎西,您的技术真的是太棒了。”

苏妤玲一开心,连‘副乡长的’称呼都忘记了加上了,也旅游就是这么开心。

“山路开多了总会开出经验来;我们回去吧,乡长他们肯定等急了。”扎西巴金擦了擦汗珠说道。

车继续开向妥巴乡,后面扬起一阵阵灰尘……

“朝圣的路上,总有阿妈放飞祈祷的经幡;仰望高原总有圣地千年、不化的雪山……”扎西巴金忘情地高歌着藏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