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就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选医院

由于我国国情及不同人群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的具体需要,我国医院除了医治对象广泛的各类综合性医院、教学医院、中医医院、民族特色医院(如藏医医院、蒙医医院)外,还有妇幼保健院、精神病医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职业病医院等。

医院的等级

近年来,借鉴国际医院管理体制,医院分级管理在我国全面实施。根据医院的规模、功能以及设备条件、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等,将医院分为不同级别和等次。由基层医院往上逐级分为一、二、三级医院,每级医院又根据其服务质量、医疗技术、管理水平等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级。明白了医院等级相应的医疗服务范围和技术水平,对于根据不同病情正确选择医院,合理开支医疗费用是大有益处的。

一级医院大部分是乡、镇卫生院和城市街道医院,其功能是向社区的公众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基本医疗服务,它能提供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一般说来,病情较轻,病势较缓,比较单纯的普通病种或者已经在上一级医院确诊、病情稳定的疾病,适合到一级医院就近就诊。如普通感冒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腹泻、便秘、胃病、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关节扭伤、皮肤裂伤、一般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等。

二级医院是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大多数常见病和多发病,只要病情不复杂,诊断能明确,不是急、危重症就诊者,就可以选择地区级、区县级医院等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除中央级的医院为三级医院外,一般来说,三级医院是处在中国医院顶端的各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及各省人民医院,还有解放军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和各大军区总医院。在一般中小城市,一般而言是该市的人民医院(或中医院)及驻军的解放军医院。

医院级别越高,其医疗水平越高,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越全面,看病所开支的费用相对也较高。

小病首选社区医院

合理地选择医院,是早看病,看好病,少花钱,降低风险的第一重要步骤,主要是根据就诊者的病情、地理位置、经济情况来合理选择。科学地选择医院应该遵循“小病就近及时医、大病选择专业性强的大型医院就医”的基本原则。

所谓小病,是指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等疾病,表现出来的是一般的症状,病痛程度较轻。最好先到一级医院(社区医院)就诊,您将接受全科医生的诊治,解决不了的会由全科医生推荐到上级医院就诊。其实,这种医疗模式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而且是目前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之一。一方面可以节省小病到大医院排队等候、手续繁杂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也相应地降低就医的成本。同时,就近就医更加方便您及时快捷地得到治疗。

有的人生病后,习惯直接去大医院,认为大医院医疗技术高,医疗设备好,看病放心。病人及家属有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有很多初发病的病人不管病情轻重缓急,都直接到大医院看病,就不可取了。有时病人反而费时、费钱,又不一定能及时得到处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医院的专科分工越来越细。不少三级甲等医院的一些特色专科确实非常有名,许多病人慕名而去。但是,专家固然临床经验丰富,但他的专长技能往往聚集在某一专科疾病的诊治上。如果病人盲目求医,看病只看医生的年资和名气,而没有找对医生,则往往陷入费钱费力的误区。大医院的功能应该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杂症病人。

在全科医学发展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90%以上的疾病在社区中由全科医生解决。我国的大多数民众对全科医生不甚了解,认为全科医生就是“万金油”,没有专长,所以不愿意找全科医生看病。其实,全科医生身秉医生、教育者、咨询者、健康监护者、卫生服务协调者、家庭康复指导者和医疗保险体系“守门人”等数种角色。他们具备特殊的专业素质,不仅能有病治病,而且能无病防病。因此,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及时有效处理,使病人得以最大程度康复,就是全科医生最具优势的专长。理智的病人如果得的是一般性疾病,或者已经确诊兼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应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全科医生诊治。小病就可直接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既省时又省钱,同时还解决了问题。对于较复杂的疾病经全科医生初诊,再转诊到大医院,这样病人可以少走弯路。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看病方法,对于那些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地治疗比到上级医院求医要方便得多,现实得多。目前,我国已有大量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他们能诊治各科常见病,并关注疾病的预防、病后康复,关注病人健康相关心理问题,实施“以人为本”的亲情服务。当然遇有疑难杂症,也会及时帮助病人转诊。

什么情况去大医院

对于大病重病,首先是一个确诊的过程,如何得知您得的是大病呢?首先是症状反应严重,其次是通过化验检查得出了初步结论,三是在附近社区门诊或小型医院确诊但无治疗办法或无法确诊,就需要及时地选择大型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在根据小病就近医,大病选专业大型医院的原则下,还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会面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选择,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选择,建议您采用相对合理的选择方式。首先要确定准备就医的医院为合法正规的医院,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再根据自身的时间、经济、地理位置的远近,以及对服务的要求等来进行选择。

95%以上的病症都是常见病,且不需要上大医院,在社区医院就可以解决。只有5%左右的病症确实需要去大医院做比较全面、详细的检查。通常以下病症建议去大医院:

(1)持续高热或低热,经抗感染治疗仍不能退热的。

(2)不明原因的头晕,且频繁发作的,不明原因的呕吐,不明原因的消瘦。

(3)大便有血。

(4)尿血或小便困难、少尿、无尿。

(5)全身出现面积较大的紫癜。

(6)左胸闷痛或呼吸急促。

(7)婴幼儿及妇女妊娠期内疾病。

(8)有黄疸症状,如眼白黄染,小便颜色如茶等。

(9)妇女非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不调。

(10)身上发现包块,或以前一直不变的疙瘩、囊肿或痣疣突然发生变化或快速增长的。

(11)性器官病症。

(12)眼红、眼痛、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等。

(13)各种外伤。

(14)社区医院医生建议转诊的病症。

当心看病“陷阱”

有阳光就会有阴影。当改革的春风柔柔地吹过,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也“千树万树梨花开”了。花多当然美,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医疗机构多了,就诊是方便了,但未必梨花朵朵白,各种杂色的医疗机构也同时粉墨登场了。以下几种情况病人及家属都要勤思考、慎抉择,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贻误病情,甚至危害健康。

(1)“李逵”和“李鬼”:有些医院有意将自己医院名称与国内知名大医院雷同或相似,让人不知虚实。乍一看是“李逵”,进去了才发现是“李鬼”。还有一些,也不能说是“李鬼”,但确实又不是病人想找的“李逵”。例如,著名的协和医院、中山医院,随便在互联网上查一下,至少也有几十家,它们都和大家慕名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没有任何关系。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打电话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问一问,他们在此处有没有分院,你所要去的医院和他们有没有关系。在核实和查询时,一定要报医院全称,地址和名称越详细越稳妥。

(2)“大旗”和“虎皮”:有的医院本身实力有限,却拉出大旗做虎皮,将自己冠名为“全国”“中国”“中华”某某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临床基地或分支机构,不仅如此,广告做得大气磅礴,路边广告牌、电线杆上广告旗、公共汽车车身、本地广播电台乃至电视台,都可看到它们的身影。除了医院牌子大得吓人,还要打上某某大医院某专家坐诊或顾问云云。对于这种广告,你只要认真想一想,国内著名的大医院本身名气就很大,病人很饱和了,病人为了挂上号和等上床位还在那里翘首以待,哪里还需要无孔不入地去做广告拉病人呢?

(3)认清“院中院”:当下,有的医院出租科室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很多病人搞不懂,自己明明去的是正规医院,怎么进了个人承包的科室呢?这些“院中院”科室一般多集中在皮肤性病、美容、泌尿科、不孕不育和肝病等边缘科目,或者是中医看风湿、类风湿、糖尿病、银屑病之类的。这些病或本身难以根治,或病人有难言之隐,往往又是慢性病,是“院中院”赚钱的好科目。

(4)慎防“医托”:所谓“医托”就是某些医疗骗子,专门到正规医院附近或挂号处哄骗不明真相的就医群众到那些所谓专家门诊去看病,骗取钱财后坐地分赃。医托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或者无业游民,常有组织地守候在大医院门口的公共汽车站、医院门口、医院大厅挂号处,一旦有合适的目标病人出现时,他们就会主动上去搭讪,攀老乡、套交情,旁敲侧击地摸清病人患何病后,再有意现身说法,摆出一副同病相怜或为老乡冲天热情,声称自己也是这个病,就是在某医院或某专家看好的,那里收费低,疗效好等。很多原本打算在大医院就诊的外地病人或老年人、妇女;或因为远道而来没挂上专家号的;或者挂号排队等候太久不耐烦的;或本来是在大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慢性病;或者有难言之隐本来不愿意在大医院露面的,经不住他们忽悠,常常上当受骗。

现在很多医托也逐渐“专业”化了,他们通过多年忽悠积累了一定的医学常识,只要你透露疾病的名称,他就能准确地说出相应的症状,并能把自己当初如何得病深受其苦,后来某专家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说得神乎其神,让你不得不信。因此,病人必须提高警惕,慎防上医托的当。医托是医药行业的公害,不但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而且还使病人蒙受钱财损失,轻者延误疾病治疗,重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冷眼看“另类医疗”

医学是非常特殊、复杂的学科。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需要望、闻、问、切,有时还要借助化验、B超、心电图、影像学诊断等辅助手段,才能诊断、治疗。现在社会上出现“网上看病”“电话看病”“邮购药品”“信函看病”等五花八门的“另类医疗”。

首先,这些“信函”“电话”“网上”所谓医生或专家,是否具有医疗资质?无法查证。其次,这些“另类医疗”的纠纷、事故,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是不受理的。第三,这些邮购药品的安全性无法保证,你花的钱可能是买“教训”了。因此希望广大病员及家属要慎重对待这些另类医疗,千万不能贪方便,图省钱,而对自己不负责任,拿自己健康甚至生命去冒险。

看病,还是与医生面对面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