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就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计算机体层扫描(CT)检查须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是一项较新的诊断技术,它与普通X线摄片不同,是使X线通过一个层面的被检组织,该层面的X线吸收值记录在高度灵敏的探测器上,探测器的读数输入电子计算机,经计算机的运算处理,将这些数据转变成图像。被检查层面X线吸收值的不同就在图像上以黑、白、浓、淡反映出来,正常结构和病变组织都可以得到显示。CT的灵敏度比普通X线摄片提高100倍,使用简单,患者基本无痛苦、无危险、显像清晰、诊断迅速、定位准确,已被广发应用于脑部、胸腹部、盆腔、脊柱、四肢等疾病的诊断,尤其在外伤、肿瘤、炎症、血管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等方面有较大优越性。当然,CT检查也有局限性,对某些疾病的定性诊断不能提供更充足的证据,对某些小的肿瘤可能漏诊。

颅脑CT检查的注意事项

颅脑CT对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有很高的检出率,对脑脓肿、脑囊肿亦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在颅外伤检查中,对颅内血肿检出率高,对骨折的发现率也较平片大为提高。对鉴别出血性脑卒中(中风)还是缺血性脑卒中特别有效。另外,颅脑CT对诊断脑萎缩、寄生虫病、先天发育畸形及脑水肿也很有价值。

做颅脑CT的病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前取下发夹、耳环、义齿等异物。

(2)有的病人需要做增强扫描,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需做过敏试验。

(3)对检查不合作者,医生可能会对病人使用镇静药。

胸腹、盆腔、脊柱、四肢、脊髓等部位CT检查

(1)CT检查用于诊断胸部疾病,能鉴别肺结核、肺脓肿、肺部肿瘤,特别对纵隔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如胸腺瘤、畸胎类肿瘤有其特征性表现。对肺内小病灶的检出,CT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2)腹部的实质脏器较多,如肝、脾、肾等,都是软组织密度,普通X线照相的诊断作用有限,而CT大有用武之地。CT检查能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并鉴别其良性与恶性;能鉴别肾癌及肾脏错构瘤,也能显示肾囊肿、肾盂积水;CT检查可诊断胰腺肿瘤,急性及慢性胰腺炎。对腹腔肿块、腹膜肿块及淋巴结肿大的发现及鉴别诊断,CT也很有价值。

(3)CT检查可用于盆腔淋巴结转移,也可用于膀胱、子宫及附件肿瘤的诊断。

(4)CT检查对脊柱、四肢及脊髓的病变,能将骨形态、椎旁肌群及周围软组织显示,从而得到有价值的诊断资料。为了更好地诊断椎管内脊髓病变,可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隙,能清楚地显示蛛网膜下隙及脊髓有无受压,有无肿瘤。

做胸腹、盆腔等部位CT检查的注意事项

(1)做CT检查时,应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异物。检查时,要遵照医生医嘱“憋气”。

(2)乳腺CT检查,不宜在月经期前后一周进行。

(3)做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CT检查,在检查前病人应禁食4~6小时。若在检查前做过钡餐或钡灌检查,肠道内可能残留硫酸钡,应排尽后再做CT检查。在检查前要按医生指导使用造影剂和规定药物。肾脏CT检查前3天,要禁服钡药、钙等含金属的食物。

(4)做结肠、直肠、盆腔CT检查,检查前晚需口服缓泻药,除口服造影剂外,还需要做清洁灌肠和造影剂保留灌肠。

(5)对怀疑膀胱肿瘤病人,检查前要病人饮水,使膀胱充盈尿液。

做PET-CT检查的注意事项

PE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缩写,是目前唯一可在活体上显示生物分子代谢、受体及神经介质活动的新型影像学技术。PET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作为标记物,将其引入体内某一局部地区参与已知的生化代谢过程,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将标记物所参与的特定代谢过程的代谢率以立体像的形式表达出来,可测定到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脑的局部血流量。现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价、脏器功能研究和新药开发等方面。

PET-C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缩写。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安全、快速、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重大疾病,尤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鉴别诊断及确定各类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治疗效果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大意义。一般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致癌物质接触史、肿瘤原发病灶不清楚或不明原因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宜定期进行PET-CT检查。

病人在做PET-CT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检查前,准备好以往所有的检查报告、X线、CT检查片、磁共振检查片或超声检查、内镜检查等病历资料。

(2)测量体重、血糖,然后静脉注射不同显像剂,然后在休息室内检查休息,让显影剂分布全身。

(3)上机检查前,排空小便,不带任何饰品和随身物体。

(4)一般需2~3天后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