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解放军高级技术专家(中医骨科)——何天佐
何天佐,男,生于1941年2月,蒙古族,大学学历,蒙古族世医特呼尔氏(何氏)骨科第五代传承人、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解放军现役文职一级、技术一级、军队高级技术专家,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院长、中医骨科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兼主任,四川仁甫何氏骨科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师出名门
何天佐生长于蒙古族医武世家,其父亲何仁甫系20世纪上叶成都骨科名医并使何氏骨科开派四川。何天佐自幼跟随父亲学医习武,耳濡目染,对医学兴趣甚浓,在成都水电学院求学期间,他将课余时间大量用于攻读中医药典籍和西医基础理论书籍。因病辍学后,即随父行医,在父亲的严格训导下,从实践中细心领悟并娴熟地掌握了祖传医理医技,深得真传。1981年11月,已在成都中医骨科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他,被成都军区作为骨科人才特征入伍。
何天佐自幼跟随父亲何仁甫学医习武
以医为本
何天佐入伍后任成都军区体工大队军医。1986年10月,经上级批准,由何天佐以军区体工队卫生所为基础,创建了全军第一所骨科专科医院——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1988年6月,响应国家开发、建设海南特区的号召,何天佐又创建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分院——海南骨科医院。
何天佐注重实践、科学管理,医院充满生机和活力。医院坚持“以何氏骨科为主导,中西医结合”的技术特色和发展方向,实现了“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军民服务”的建院宗旨。他在工作中处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经常从早晨7:00工作到夜间22:00,超负荷劳作,周一、三、五上门诊,周二、四、六住院部查房和处理院务,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慕名求医者常在半夜就排队候诊,面对患者的需求和信赖,他累而无怨。在部队近40年间他未休过一次(军官)假。员工们甚至热心的患者们都担心他累坏身体,常劝说:“何院长您年逾古稀,千万要保重健康。”而他却凭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信念,依然坚持长时间地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何天佐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先后收到军地患者感谢信30000余封、锦旗1000余面。《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四川日报》《成都晚报》《海南日报》和中央、四川、海南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先后100多次报道何天佐及其医院的先进事迹。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曾连续9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海南骨科医院曾被海南省政府授予“百名驻琼先进企业”称号。
功深面壁
何天佐坚持科技强军、科技兴医的信念。博采历代骨科名派之长,结合现代医学、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大胆实践,潜心研究,反复验证,创立了若干新的诊疗原理,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药物,使何氏骨科流派学术体系日臻完善,将其从传统的中医骨科学派提升到逐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崭新高度,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为中医骨科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贡献之一是研制新药和获得专利。1992年,何天佐主持的“何氏骨科系列药品开发研究”课题,被国家科委列入“八五”星火计划项目。他根据何氏家传秘方,应用现代中医药研制技术,研制的“消肿镇痛膏”和“强腰壮骨膏”,经新药评审专家鉴定认为:何氏药膏采用现代高分子材料作基质,生产工艺先进,消除了传统膏剂存放期短、使用不方便和橡胶膏剂易致敏等弊端,填补了中药制剂的有关空白,2001年获得国家新药批准文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是何氏骨科数百年发展史上首次获得国家批准的新药和知识产权专利。投放市场至今,以“疗效显著、安全便捷”的特点,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特别是经全军有关医疗单位使用证实,何氏膏药用于部队平时训练中发生的有关创伤,治疗及时、显效迅速,适用于部队平时或战时卫勤保障药品。
贡献之二是著书立说。1990~1995年,何天佐历时五载,撰写100余万字的《何氏骨科学》,由中国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上、下卷)。2009年,该专著经何天佐修订,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他根据祖传经验和50余年的临床实践,应用中医药学、现代医学和生物力学等,既阐释了何氏骨科学术思想及理法方药学术特色,又提出了“骨伤、骨病、先天骨疾患”的骨科疾病分类,以及“治骨先治肉”“损伤一证,固从血论,更当重气”“骨伤手法在先,骨病药物为主”“分部位联合用药”“联合外固定”“瞬间复位法”“夹脊振抖法”等若干新的诊疗原理及方法。这是四川何氏骨科流派发展史上全面阐述何氏骨科医理医技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经解放军成都医学情报检索中心查新证实,在全国以姓氏出版学术专著者,至今确属少见。该书以“不囿经典、理论新颖”“中西结合、技术独特”的学术特色,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被同行专家评价为四川何氏骨科流派的当代学术标志。
贡献之三是科研出硕果。1996~2000年,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和国际学术交流奖8项。他承担的强腰壮骨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骨科联合外固定法及其临床应用、何氏夹脊振抖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何氏“治骨先治肉”理论及其应用等科研课题和学术专著——《何氏骨科学》,先后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何氏骨科外用膏药与学术论文《何氏治骨先治肉原理及应用》,1997年获美国纽约国际传统医学杰出产品金奖和杰出论文奖;消肿镇痛膏、强腰壮骨膏获2000年度香港国际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金奖。
贡献之四是提升何氏骨科的文化和学术地位。2011年6月,何天佐创立的“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何氏骨科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传承保护。2012年11月,何天佐组织四川仁甫何氏骨科技术研究中心,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申报“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获得成功,何氏骨科成为我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之一。
贡献之五是将何氏骨科学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多次出席全军、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应邀赴朝鲜、新加坡讲学。尤其是在医学界相关专业的三次高峰会上,在充分展示家传绝技、提高何氏骨科知名度的同时,更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出了贡献。一是1988年5月,代表成都军区,出席全军骨伤推拿专业学术交流大会,现场演示何氏骨科医理医技。大会为他接来一位患“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患者难以行走,被两人搀扶到场,何天佐当场施用“夹脊振抖法”仅治疗2分钟,患者立即就能站立并独自绕场行走。聚会全军的骨科专家、同行无不为何氏骨科的神奇疗效、精湛医术而惊叹,到场的杨得志总参谋长和总部领导都予以赞扬。二是1990年9月,代表军队参加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并作为“全国百名特邀专家”为第13届亚运会现场义诊。何氏骨科精湛的医术受到中外同行及患者的高度赞赏,《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对此做了何天佐的专题报道。三是1996年10月,何天佐作为我军代表和军委确定的全军10名中医专家(成都军区仅1名),代表我军出席了“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这是世界性的军事医学学术交流盛会,大会期间何天佐现场演示了何氏骨科医理医技,其精湛的医术和成功的演示,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军委领导的高度称赞,独具特色的何氏骨科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由于他的学识、医技、医德和名望,受聘或被推选担任众多兼职,主要有: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疼痛研究会理事、全军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军骨伤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军区中医学会副会长、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成都军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防科技大学医院顾问、中国中医研究院特色医药合作中心顾问、海南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四川省荥经县人民医院、金堂县中医医院、通江县中医医院、成都市青白江区骨科医院和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骨伤骨病专科医院、湖南省长沙惠民医院名誉院长。
桃李芬芳
“科学没有疆界,知识造福人类。”正是这种思想境界,使何天佐打破家规,无私奉献,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中医骨科人才。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自1989年起,连续13年举办“全军何氏正骨学习班”和师带徒学习班,学员来自全军各军、兵种,每届都由何天佐主讲和临床带教。为全军培养富有何氏骨科技术特色的中医骨科临床技术骨干300余名。在坚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中,接收了省内外数十家医疗单位临床进修生和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原四川万州中医学校)、成都中医学校毕业实习生达1000余人,学员遍布全国近百个单位。他把为国家为军队培养人才,视为为何氏骨科培养新一代传人,毫无保留地将祖传医术和自己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军地学员。他的言传身教、尽心尽力,使许多学员学有所成。如1990年“第二届全军何氏正骨学习班”学员李澄清,学成归队后坚持应用,于1994年部队转业到福建漳州老家某医院工作,他继续应用何氏骨科技术,很快成为当地的骨科名医,工作不足一年,即被厦门市以“具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才”调入,经过6年奋斗,他将厦门市开元区梧村卫生所骨科门诊,发展成为该市首家具有何氏骨科技术特色的骨科专科医院——厦门思明区梧村骨科医院(原厦门市开元区骨科医院),并任该院院长。弟子朱晓东创办湖南衡阳市康阳骨科医院、陈亚东创办湖南益阳亚东康复医院。军内外、海内外的新一代四川何氏骨科流派传承人,坚持应用何氏骨科技术为社会和部队服务,创造出显著的社会、技术、军事和经济效益。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1997年任命何天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何天佐(中)向军队学员传授技艺,左2李澄清,右1张俊堂
淡泊明志
何天佐入伍35年,多次荣立军功,获国家、全军和军区的先进荣誉,2001年晋升文职一级,2012年晋升军队专业技术一级,成为军队高级技术专家。
他既珍惜荣誉,又秉承了父辈淡泊名利的品质,虽然年逾古稀,依然忘我地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挤时间抓教学、搞科研、著书立说、交流学术,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生信念,开始新的思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力日趋强盛的时代,祖国传统医药学该怎样抓住发展机遇?如何应对我国加入WTO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先后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思明区梧村骨科医院、海南骨科医院、湖南衡阳市康阳骨科医院、益阳亚东康复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等,加强医疗技术协作关系;与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何氏骨科新药;与四川全兴集团联合开发何氏骨科保健酒。何氏骨科流派迈上了跨行业、跨区域、多层次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的新路子。何天佐使何氏骨科流派在传承和发展中,构筑了西有巴蜀基地、北有首都中心、南有琼州窗口,网络全国、辐射海外的发展平台,由单纯的诊疗体系向着以医药为龙头的综合性事业发展。
何天佐近四十年获得的主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