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大医:李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 言

一、李可传奇

李可老中医是民间中医的一面旗帜。

他偏居山西灵石县一隅,却医名远播,以擅用大剂量附子、乌头等峻药著称,治愈了很多西医都放弃治疗的急危重症以及疑难病症,由此被称为“救命先生”。

他自学成才,却被中医泰斗、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赞为“中医的脊梁”,请上广东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讲台,宣讲其学术经验;他的一本专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被很多中医士子奉为“宝典”,孜孜研究。

他的职称是主治医师,却有包括《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教授,著名主持人、中医文化传播人梁冬先生,山西科技出版社总编辑郭博信先生等在内的人士拜其为师,而私淑其学者恐怕更多。

他一介“山野村夫”,却发出“复兴中医,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他悲天悯人,“除了留着自家的房子住,连房底下的宅基地都卖了贴给病人了”;他曾被《南风窗》《中国中医药报》等著名报刊的记者多次采访,并写出报道、专稿,引起很大反响。梁冬先生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真的能够去拍中医……我要拍的人第一个就是李可老先生……在这些老先生身上,我看到一种真正的无畏和担当。”

2010年,在李老的倡导下,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了“中医ICU”,开创了利用纯中医手段抢救、监护心肺重症的先河。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急危重症,采用纯中医或以中医为主的方法,取得显著疗效。

2011年3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全国首个“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首次在综合医院成立一名老中医的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同年12月,甘肃省卫生厅批准成立“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甘肃省传承基地”。一个民间中医的学术经验受到如此重视,在全国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2013年2月8日,李可因病辞世。国医大师邓铁涛惋惜地表示:“李可的去世,中医界痛失了一位大将。”国医大师朱良春致唁:“李可先生逆境研医,造诣精深,使用重剂救治危重急症,活人无算,德艺双馨,一代宗师也。今驾鹤辞世,哲人其萎,杏林失色,乃中医界之巨大损失。”《中国中医药报》3月13日以整版篇幅,专门发文悼念李可。

面对李可如此丰富的传奇色彩,人们也许要问,一个民间中医,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者说超常之术,乃至在医林中造成如此影响?

本书拟就此展开探讨,研究李可老中医其人,总结其成才之路和学术特色,尤其是他丰富独特的学术经验。

二、编著设想

在反复研习李可著述的基础上,编者拟订本书的编写原则为:理法方药系统归纳,突出特色,注重实用。同时力求简明扼要,将其精华浓缩于“真传一张纸”之内。

亦即以理、法、方、药四大环节为纲,系统整理、归纳,这也符合李可多次强调的学术整理方法:“当代青年中医,以传承医圣薪火为己任,故在理、法、方、药四个大环节,要恢复医圣法度。”(《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务使理、法、方、药恰合病机,化裁取舍得当,方能达到治病救人之目的。”当然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有其内在联系,无法截然分开。

此外,本书还有下面一些持点:

1.在重点整理学术的同时,对李可的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大医精诚之心灵世界,总结其成才之路和经验。

2.在充分肯定李可的同时,对有些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商榷。以上两点在目前有关李可的研究和著述中很少见到。

还有,充分收集素材,尽量将李可著述收罗齐全,尤其是多方收集了李可写给弟子的若干从未发表的亲笔书信,内容均关乎学术,弥足珍贵。谨此向为本书提供手稿的雒晓东、范金福、徐汝奇、杨文轩等人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