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橘泉点滴经验回忆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央国医馆成立之刍议

中央国医馆既成立,凡爱护中国医药,而志在整理改进者,莫不同声称庆。夫国府提创国医药,统驭全国,使群趋一致,发扬光大,自较易易。本社庆幸之余,因出纪念特刊,编辑部诸同志征文及橘,不敢辞。盖橘虽国医队中一小弱者,亦愿效千虑之一得,进质高明也。窃谓中国医药,有四千余年之历史,逐步发明,至仲圣集成经方。后之学者,益有所依据,各本其所心得,据证案,据方药,屡屡试验,而或奇验或不验,则又深思而得其故,此所谓经验。夫其所经过之试验,显在治疗,疗法是实。而五行生克之理论是虚,虚者实之。所以能推衍数千年,而名辈代出,其道不至于竟绝。

据今而论,亦有西国医博士,广视为绝证者,国医能活之,此即谓为偶然。而中药之能治西医不治之病,则不得谓药之偶灵也。医苟能因此一偶然,而深思其故,积为经验,益以参变,于是可以言心得。普通科学之学,即尚格格不相入,而既名为国医,则于中国审证用方诸名著,自必能极深研几,发为左右逢源之论说,以启导国中。凡为医者之意识,是为国民之希望。各国医博士之学问高、资格深者,不复治病,专研究内部诸系,且分功而专于一部。故精诣之理学,日出而不穷。吾国之国医馆,岂谓此陈义太高,逊谢不敏。

抑谓中国医术,五行生克为总纲,十二经络为统纪,研深之可参造化耶,此则橘所不敢知。夫中国自昔名辈,著书传后,不秘其所得。其及门第之聪明而实好学者,亦得其心传,治疗之成绩,昭然在人耳目,故不尽由游扬致虚声也。医药无过温凉攻补之所主,治法而各有所偏。若河间、丹溪、东垣、子和,岂能纯粹,是故医书愈多,统系愈乱。甄选医书,整理统系,是为急先之务。长沙而下,兰台而上,统系存焉,主甄选主整理,入选其难其慎。当此时代,国中大有人任。而或隐焉,聘则必至,学深才旷者,即避世忌宦,而事关民生切要,宁不动心奋起。

馆既已成立,中央必已预备,橘特赘言而已。于是言药材,医药不相离。古之道,医药离绝,莫考始何时。药肆著名者且难恃,何况其他。药学已有专校,徐真有检查之一政,此他日病者之福。然而医之于药,终不可分离也。药之良苦真伪,与夫所产地之同形而异性,及制法之宜不宜,医皆不涉己事,仅仅审病立方,方即极对证,其效几何,必待每药肆,各有一药剂师主其任,而监督检查焉。此今日陈义又太高。故夫医不可不兼药学,业药者且宜略知医。

橘于医药为学皆至浅,而深慨外医外药之侵略。浸浸危迫,抵御之者,知合群矣,知徒口徒手之不济事矣。亟亟回顾学问之修治矣。而且知中与西有可以相通之途径,有可以相参之理论矣。仅仅保国粹,何知急急扩国识。今国医馆赫然成立,我知中国医道中,有确然足以为我国之粹者,必日出而不穷,以与外医相印证,而相悦以解。且不讳青出于蓝,而转得主,善为师之美名,快哉。此国医馆之预祝,茂矣,美矣,岂非各方医社之所乐闻,而为民国通国民之幸福哉。另条刍议。仅就所闻扼要,以冀医药界外人阅之,亦骤增普通知识云尔。

1.整理书籍。审定古书,存精汰芜,划一统系。

2.编辑教材。重视辨证论治,尤其是“方证学”等精华部分。医学、药学均趋向科学化。

3.侧重治疗。广征验方,解释疗效,重金奖励特效良方、秘法,普及全国。

4.提倡移植重要药用植物。国药植物居多,大半求之于山野,野生功力虽尤胜,频年采伐,产额日少,价值日增,赝品遂出。不事移植,将虑绝种。浙之象贝,即川贝移植而来,功用亦不减川贝。它种如能栽培合法,必得良好效果。

5.设置动物实验中心。中国药物,功效尽有,然化验不能知其究竟。如石膏、人参、大黄之经西人化验成分与功用不符,而日本学者以动物实验,方知真正效力。

6.提倡培植药科人才。既学药科,须兼习医科。

7.积极宣传伪药形态。禁止贩售赝品药物,科以重罪。

8.奖励发明。凡有特效治疗之药品发明者,应予以保护与专利。

9.附设医院。以备学者临诊之实践。因医是实用之学,不得空论学理。附设中央国医医院,俾一切疑难奇病由医团荐介入院。研究其真相,并施疗治。治愈后,公布全国医团,使众周知而增进。

10.馆员人选。须富国学而完具科学知识,于中外医学皆兼极深者,对中西毫无主客之见者。方可期国医发扬光大,渐趋于世界医学之境地。

[《中医世界》1931年第3卷第13期第66-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