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血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分压(PCO2)
二氧化碳分压(PCO 2)是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状态的CO 2所产生的分压力。空气中CO 2含量极少,约占干燥空气的0.04%,故吸入气的CO 2分压接近于0。肺泡内的CO 2全部来自组织代谢所产生,并由静脉血携带弥散至肺泡。当携带CO 2的血液通过肺毛细血管时,由于CO 2弥散力很强,肺毛细血管血PCO 2、肺泡气PCO 2、动脉血PCO 2三者之间很快达到平衡,故通常认为肺泡气CO 2分压(P A CO 2)与动脉血CO 2分压(PaCO 2)相等,即在正常人P A CO 2=PaCO 2,故PaCO 2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可靠指标,为酸碱平衡判定中的呼吸指标。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肺泡无效腔的存在(肺泡无效腔是指通气良好但缺乏有效血流灌注的那部分肺泡的容量),正常人P A CO 2略低于PaCO 2,PaCO 2-P A CO 2为(1.5±1.3)mmHg。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和肺心病患者由于肺泡无效腔增大,PaCO 2与P A CO 2差值增大。正常人PaCO 2范围为35~45mmHg(4.67~6.0kPa),均值为40mmHg(5.33kPa),<35mmHg为通气过度,>45mmHg为通气不足。混合静脉血CO 2分压(P CO 2)为46mmHg(6.1kPa)。
二、血中CO2存在的形式
血中CO 2主要包括物理溶解与化学结合的CO 2。由于CO 2在38℃时的溶解度系数为0.03mmol/(L·mmHg),正常人PaCO 2的均值为40mmHg,因此,物理溶解的CO 2=40×0.03=1.2mmol/L,约占全血CO 2总量的5%,决定了PaCO 2数值的大小,直接影响体内的酸碱平衡并对呼吸调节起着重要作用。CO 2物理溶解后可形成H 2 CO 3,在红细胞内碳酸酐酶作用下迅速离解为H +与HCO 3 -。化学结合的 CO 2主要是碳酸氢盐(HCO 3 -),正常值平均为24mmol/L。因此,动脉血浆CO 2总量=1.2+24=25.2mmol/L。血中CO 2含量与PCO 2成正相关,当PCO 2为60mmHg时,血浆CO 2含量为28.7mmol/L。
CO 2离解曲线是表示血中CO 2含量与PCO 2关系的曲线(图1-2)。血浆CO 2离解曲线坡度小,在生理范围内CO 2离解曲线基本上呈直线。当HbO 2在组织内释放氧时,CO 2离解曲线左移,即CO 2与Hb亲和力增强,有利于组织中的CO 2与血液结合而进入静脉。当脱氧Hb在肺内氧合时,CO 2离解曲线右移,即CO 2与Hb亲和力减弱,有利于CO 2由肺排出。O 2与Hb结合将促使CO 2释放的这种效应称为何尔登(Haldane)效应。混合静脉血PCO 2为46mmHg时,CO 2含量约为52.5ml/100ml血液,动脉血PCO 2为40mmHg时,CO 2含量约为48.5ml/100ml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时,每100ml血液释放出4ml CO 2。正常人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为5000ml,故每分钟由肺释放出的CO 2为200m l。
图1-2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三、CO2的运输
由组织扩散进入血液的大部分CO 2,在红细胞(RBC)内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 2 CO 3,后者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又离解成HCO 3 -和H +。HCO 3 -通过RBC膜扩散进入血浆,Cl -便由血浆扩散进入RBC(氯转移),以维持电平衡。在RBC内HCO 3 -与K +结合,在血浆中则与Na +结合成碳酸氢盐。上述反应中产生的H +大部分与Hb结合成HHb。
在肺部,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血浆中溶解的CO 2首先扩散入肺泡。RBC内的HCO 3 -与H +结合生成H 2 CO 3,后者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CO 2和H 2O。CO 2由RBC扩散入血浆,然后到肺泡并由肺排出。而血浆中的HCO 3 -便进入RBC,RBC内的Cl -扩散入血浆。
由此可见,CO 2的运输主要通过HCO 3 -。HCO 3 -是体内最重要的碱,它不断缓冲体内多余的非挥发性酸,产生挥发性酸H 2 CO 3,并转变为CO 2由肺排出。体内HCO 3 -含量约450mmol,贮备在血浆(3L)和组织液(12L)中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