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成反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节 卤素置换反应

氯化物和溴化物的制备相对比较容易,而氟化物和碘化物的制备由于不同的原因,比较困难。卤素交换法制备卤代烃主要适用于氟化物和碘化物的制备。

一、卤素原子的交换反应

碘代物有时用卤原子的交换法来制备,碘化钠在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39.9g/100mL,25℃),而与氯化物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钠溶解度则很小,从而使反应顺利进行,这类反应称为Finkelstein卤素交换反应。例如下列反应,该反应一般属于SN2反应。

后来将伯或仲醇首先与芳基磺酰氯反应生成磺酸酯,而后再与卤化物反应生成有机卤化物的反应也归属于Finkelstein反应。

将氯乙酰胺、无水丙酮、无水碘化钠一起回流反应15h,冷至室温,滤出氯化钠,蒸出丙酮,可以得到碘乙酰胺粗品。用水重结晶,得纯品。

二氯甲烷与碘化钠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生成二碘甲烷,这是工业上制备二碘甲烷的方法之一。

1,3-二碘-2-丙醇是眼病辅助治疗用药安妥碘(Prolonium Iodide)中间体,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制备:

新药合成中间体(E)- 3-碘-1-苯基丙-2-烯-1-醇 的合成如下[104]

脂肪族氯化物在Lewis酸催化下,容易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族溴化物。

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以实现某些卤素原子的交换,但实际上应用不多,因为氯化物和溴化物比较容易得到。主要应用于碳原子数目较少的卤代烃。例如生成氯溴甲烷、二溴甲烷、二氟氯溴甲烷、三氟溴甲烷、三氯溴甲烷、四溴甲烷等。

卤素-氟交换是合成含氟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交换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有机卤化物的结构和无机氟化物的活性。碳-卤键上卤素被氟置换的活性一般是RI>RBr>RCl。但从经济角度考虑,氯化物是最好的选择。无机氟化物工业上实际应用的主要有氟化氢、氟化钾和氟化锑等。氟化钠的晶格能较高,反应活性低,应用较少。

单独使用氟化氢进行卤素交换,主要适用于活性高的卤化物,例如:

用氟化氢进行氟化,通常是卤化物与五价锑化合物如SbCl5或SbCl2F3等一起使用,锑起到催化剂和增效剂的作用。反应中SbCl5或SbCl2F3 起了氟载体的作用,实际消耗的只是氟化氢。例如药物中间体对三氟甲硫基硝基苯(69)的合成[105]

这种方法在工业上有应用,实验室中很少使用。实验室和小规模工业生产中常用氟化钾作氟交换试剂。氟化钾容易吸潮,使用时必须干燥,保证无水,否则会明显影响使用效果。

用无水氟化钾,氟可以取代分子中的氯、溴原子生成氟化物。例如抗癌药5-氟脲嘧啶 (5-Fluorouracil)中间体氟乙酸乙酯的合成。

相转移催化剂18-冠-6用于氟交换反应,产品收率明显提高。例如:

氟化钾进行氟交换的主要对象是单取代的卤化物。除卤代烃外,含有其他取代基的有机卤化物(如醇、醚、酯、酰胺等)也适用。常用的反应方式是在溶剂中搅拌回流。芳环上卤素原子的交换属于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例如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二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中间体2,4-二硝基氟苯的合成。

又如抗菌剂司帕沙星(Sparfloxacin)等的中间体2,3,4,5,6-五氟苯甲酸的合成[106]

芳环上的氯原子,特别是氯原子的邻、对位有吸电子基团如硝基、腈基、三氟甲基时,更容易与碱金属氟化物进行卤素交换生成相应的氟化物。

常用的溶剂有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等非质子极性溶剂。反应中可以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碱金属氟化物的活性次序为:CsF>KF>NaF>LiF。其中氟化钾最常用。工业上可以用间硝基氯苯来制备间硝基氟苯,转化率达90%。

用氟置换芳环上其他卤素原子的反应又称置换氟化反应,属于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由于C—L键能(C—Cl 339kJ/mol,C—NO2 305kJ/mol等)小于C—F键能(432kJ/mol),因此,氯和硝基等容易被氟原子取代。该反应属于动力学控制反应。环上的活化基A由于其诱导作用和共轭作用使得其邻、对位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容易受到氟负离子的进攻而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但是,尽管C-F键在热力学上强度很大,氟却是较易离去的基团,这主要是其极强的电负性所决定的。极强的电负性使其过渡态较稳定,在动力学上容易被—OH、—NH2等亲核试剂进攻而发生取代副反应。因此,氟化反应多在高温、无水条件下于非质子惰性有机溶剂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置换氟化反应由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操作安全而得到迅速发展。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氟化剂、溶剂、催化剂以及新技术手段等方面。

目前报道的氟化剂很多,如NH4F、LiF、NaF、KF、CsF、AgF、SbF3、BrF3、MnF3等以及四甲基氟化铵等。但在工业上具有制备价值的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氟化物,其中尤以氟化钾为首选。有时也可以将无机氟化剂混合使用以提高氟化效果。KF的表面状态影响反应效果,30%的KF水溶液经300~500℃喷雾干燥制得的SD-KF,因其颗粒小、比表面积大、氟化活性高等特点,成为置换氟化的主要氟化试剂。

氟化锑能选择性的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多个卤原子,常用于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制备,在药物合成中应用较多,例如:

三氟化锑常作为无水氟化氢氟代的催化剂。

将卤化物制成有机镁、有机锂化合物,也可以将原来卤化物中的卤素原子交换,生成新的卤素化合物。这可以看成是卤素的间接交换法。

超声波、微波等技术在置换氟化反应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二、芳环上其他基团被卤素原子取代

除了芳环上的卤素原子外,芳环上的羟基、硝基、巯基、重氮基等可以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新的卤合物。关于重氮基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反应,参见第八章重氮化反应。

1.羟基被卤素原子取代

酚类化合物的羟基不像醇类那样容易被卤素原子取代(卤化氢、卤化磷等)。酚与卤化磷反应仅得到很少量的卤代苯(硝基酚除外),主要产物是亚磷酸酯或磷酸酯。

若将酚首先与三苯基膦和卤素生成的络合物在乙腈中反应,生成芳氧基三苯基鏻卤化物,而后再进行热分解,则得到很高收率的芳基卤化物。

芳环上有多个强吸电子基团的酚,例如2,4,6-三硝基苯酚,其羟基由于受到三个硝基的影响,可以与五氯化磷反应生成2,4,6-三硝基氯苯。

芳杂环的酮类化合物由于可能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烯醇式羟基可以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芳杂环的卤素化合物。例如抗球虫药物磺胺喹沙啉(Sulfaquinoxaline)中间体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70[107]的合成。

2.巯基被卤素原子取代

芳环上的巯基可以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含卤素原子的化合物。例如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类化合物等的中间体2-氯代苯并噻唑的合成[108]

又如如下反应,生成的五氟溴苯是医药、农药中间体,也是液晶材料在中间体。

3.硝基被卤素原子取代

芳环上的硝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芳基卤化物。例如抗真菌药氟康唑等的中间体2,4-二氟苯甲酸的合成[109]

同卤素交换反应相比,氟化脱硝基反应被认为是合成间氟芳香族化合物的更有效的方法。但以氟化钾为脱硝基试剂时,由于副反应较多,反应常处于失控状态。与氯相比,硝基具有更大的离去能力,因此,氟化脱硝基的反应条件相对于卤素交换来说更温和一些。反应中没有棕色氧化氮生成,反应中脱去的亚硝酸根离子与四甲基铵正离子结合生成了较稳定的(CH34NNO2,从而避免了由KF直接进行氟化脱硝而由亚硝酸根分解为氧化氮引起的氧化副反应。用四甲基氟化铵(TMAF)为氟化脱硝基试剂,是合成含氟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种方便的方法。例如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2-氟苯甲腈的合成[110]

如下硝基吡啶N-氧化物在氯化锌存在下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硝基可以被氯取代,生成的产物为高效、速效、安全的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Rabeprazole)的中间体 [111]

参考文献

[1] 刘琳, 张亨.氯碱工业,2000, 1: 39.

[2] 段行信.精细有机合成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212.

[3] 黄艳仙, 曾霞, 黄敏等.食品科技, 2009, 34 (9): 230.

[4] Kim K, In-Hwan Park I.Synthesis, 2004, 16: 2641.

[5] Ho M L, Flynn A B, Ogilvie W W.J Org Chem, 2007, 72: 977.

[6] 庞怀林, 黄引, 尹笃林等.化学试剂, 2007, 29 (4): 232.

[7] Ngi S I, AnselmiE, Abarbri M, et al, Org Synth, 2008, 85: 231.

[8] Myers A G.Org Synth,1998, Coll Vol 9: 117.

[9] 张大国.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卤化反应及其实例.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4.

[10] Nair V, Panicker S B, Augustine A, et al.Tetrahedron, 2001, 57: 7417.

[11] 章思规.实用精细化学品手册(上).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852.

[12] 孙昌俊, 曹晓冉, 王秀菊.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18.

[13] 王学勤, 王卫东, 王峰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 31 (8): 369.

[14] 庄伟强, 刘爱军.化工进展,2003, 22 (7): 721.

[15] Weber K, Bauer A, Langbein A.US 4201712.1980.

[16] 倪生良, 林丹, 莫勤华.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 10:25.

[17] Kollonitsch J, Barash L, Doldouras G A.J Am Chem Soc, 1970, 92 (25): 7494.

[18] Krueger G, et al.Arzneim-Forsch, 1984, 34: 1612.

[19] 张文雯, 陈绘茹, 罗放等.化学试剂,2010, 32 (12): 1134.

[20] Furniss B S, Hannaford A J, Rogers V, et al.Vogel’s Textbook of Practical Chemistry.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Fourth edition, 1978: 824.

[21] 仇缀百, 迟传金, 张志伟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4, 5: 42.

[22] 陈仲强, 李泉.现代药物的制备与合成:第二卷.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45.

[23] Terrell R C, Speers L, Szur A J, et al.J Med Chem,1971, 14 (6): 517.

[24] 张虹, 张喜军, 杨德臣等.有机氟工业,2005, 3: 3.

[25] 张宝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 20 (1): 33.

[26] 任进知, 叶晓镭, 江天维.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 31 (6): 241.

[27] 李和平.含氟、溴、碘精细化学品.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10.

[28] DeLuca H F, Schnoes H K, Holick M F, et al.US 3741996.1973.

[29] Heeres J et al.J Med Chem, 1979, 22 (8): 1003.

[30]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74.

[31] 孙明昆, 钱佐国, 陈通前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 21: 390.

[32] Clarke H T.Org Synth, 1998, Coll Vol 9: 34.

[33] 赵美发, 徐华, 徐炳财.江苏化工,1997, 25 (2): 18.

[34] Hiroi K, Yamada S I.Chem Pharm Bull,1973, 21 (1): 54.

[35] 薛克亮, 黄明湖, 汪敏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0, 21: 251.

[36] Nam D H, Lee C S, Kyu D D Y.J Pharm Sci.1984, 73 (12): 1843.

[37] 袁春良, 叶和珏.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3, 34 (10): 487.

[38] 王燕, 陈建辉, 叶伟东.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 35 (4): 203.

[39] Ma S M, Lu X Y.Org Synth, 1998, Coll Vol 9: 415.

[40] 麻静, 陈宝泉, 卢学磊等.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0, 26 (5): 50.

[41] 钟荣清, 邹永, 张学景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 36 (6): 328.

[42] Hojo K, et al.Chem Lett,1976: 619.

[43] 孙昌俊, 曹晓冉, 王秀菊.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24.

[44] 李和平.含氟、溴、碘精细化学品.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240.

[45] Kawakami J, Wang Z, Fujiki H, et al.Chemistry Lett, 2004, 23 (12): 1554.

[46] 陈莉莉、岑均达.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 36 (7): 387.

[47] 李晓霞, 晏日安, 段翰英.精细化工,2011, 28 (5): 475.

[48] Yoshihara M, Eda T,Sakaki K, et al.Synehesis,1980:746.

[49] Sanda K, Rigal L, Delmas M, Gasel A.Synthesis, 1992, 6: 541.

[50] Schoenowsky H, Sachse B Z, Naturforch B.Anorg Chem, Org Chem, 1982, 37B (7): 907.

[51] 戴立言, 陈英奇, 朱锦桃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 31 (10): 470.

[52] 韩莹, 黄嘉梓.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 32 (1): 8.

[53] Gross H, Rieche A, Höft, E, et al.Org Synth,1973, Coll Vol 5: 365.

[54] Nenajdenko V G, Korotchenko V N, Shastin A V, et al, Org Synth, 2005, 82: 93.

[55] Lautens M, et al, Org Synth, 2009, 86: 35.

[56] Calderon S N, Newman A H,Tortella F C.J Medicinal Chemistry, 1991, 34 (11): 3159.

[57] Natate N R, McKenna John I, Niou Cheng-Shyr, et al.J Org Chem,1985, 50 (26): 5660.

[58] 张雪峰, 王兴涌, 杨志林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 40 (6): 410.

[59] 傅建谓, 陶兴法, 傅詔娟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 38 (2): 78.

[60] 许佑君, 杨治旻, 蒋清乾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 31 (7): 294.

[61] Notte G T, Tarek S, Steel P J.J Am Chem Soc, 2005, 127 (39): 13502.

[62] 孙跃冉, 牟徽, 常明等.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 12 (6): 21.

[63] 邱明艳, 石蔚云, 牛永生等.染料与染色,2009, 46 (4): 42.

[64] ①Morimoto S, et al.J Med Chem, 1972, 15 (11): 1105.

[65] Saidi K, Shaterian H K, Sheibani H.Syn Commun, 2000, 30 (13): 2345.

[66]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298.

[67] Kumiko A, Eriko T, Yuko A, et al.Organic and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04, 2 (4): 625.

[68] 匡仁云, 郭瑾, 周小春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0, 41 (4): 249.

[69] 赵乘有, 陈林捷, 许熙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 38 (9): 614.

[70] 柳翠英, 赵全芹.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 31 (1): 37.

[71] 孙昌俊, 陈再成, 王彪等.河南化工,1990, 11: 19.

[72] Olah G A, et al.J Org Chem,1984, 49 (11): 2032.

[73] Tabushi I, Yoshida Z, Takaru Y.Tetrahedron,1973, 19 (1): 81.

[74] Sakamoto F, Ikeda S, Tsukamoto G.Chem Pharm Bull,1984, 32 (6): 2241.

[75] 李在国.有机中间体制备.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13.

[76] 金灿, 徐寅, 金炜华等.浙江化工,2013, 44 (12): 8.

[77] Maligres P E, et al.Tetrahedron Lett,1995, 36: 2195.

[78] De Mettos M C S, Sanseverino A M.J Chem Res,1994: 440.

[79]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328.

[80]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201.

[81] Masuda H, Ishii Y, et al.J Org Chem, 1994, 59 (19): 5550.

[82] Bode J W, Carreira E M.J Org Chem, 2001, 66: 6410.

[83] Baumgarten H E.Petersen1 J M.Org Synth,1973, Coll Vol 5: 909.

[84] 杨锦飞, 刘云山.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32 (5): 396.

[85] Li J.Name Reactions.A Collection of Detailed Mechanisms and synthetic Applications.Fifth Edition.Springer Cham Heiderlberg New York Dordrecht London.2014:640.

[86] 贾庆忠, 马桂林, 黎文志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1, 32 (9): 385.

[87] 孙昌俊, 曹晓冉, 王秀菊.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19.

[88] Gerritz, Samuel et al.U S Pat Appl Publ.20060287287.

[89] Tanemura K, Suzuki T, Nishida Y, et al.Chem Commun,2004:470.

[90] Cambie R C, et al.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1978:126.

[91] Qin Z, Kastrati I, Chandrasena R P, et al.J Med Chem, 2007, 50: 2682.

[92] Luca L D, Giacomelli G, Porcheddu A, Org Lett, 2002, 4: 553.

[93] 朱翔, 陈志龙, 李焰.湖北大学学报,2007, 29 (2): 164.

[94] Crich D, Fouth S.Synthesis, 1987:35.

[95] 陈芬儿.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338.

[96] 魏文珑, 李俊波, 杨欣等.广州化工,2006, 34 (5): 1.

[97] Wilder R, Mobashery S.J Org Chem,1994, 57 (9): 2755.

[98] Rivero I A, Somanathan R, Hellberg L H.Synth Commun,1992:711.

[99] Barboni L, Lambertucci C.J Med Chem, 2001, 44 (10): 1576.

[100] 刘守信, 张红利, 李振朝.化学试剂, 1995, 17 (4): 209.

[101] Chu C H, Liu R H.Applied Catalisis B: Environmental, 2001, 101: 343.

[102] 胡艾希, 曹声春, 董先明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 31 (6): 278.

[103] 王玉成, 史达清, 赵红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 32 (6): 245.

[104] 马养民, 傅建熙, 张作省.西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1 (1): 142.

[105] 李英春, 李祺.氟化合物制备与应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12.

[106] 葛雅莉, 林原斌, 苏琼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 38 (1): 14.

[107] 彭柱伦, 杨侃.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 31 (9): 385.

[108] Koichi S, Oyo M.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Japan, 1992, 65 (11): 3163.

[109] 李敬芬, 董军, 王旭.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7, 20 (10): 14.

[110] Boechat N, Clark J H.Chem Commun, 1993: 921.

[111] 冯晓亮, 吕延文, 吾国强.合成化学,2006, 12 (1): 20.